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战国 >

第24章

春秋战国-第24章

小说: 春秋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一年后,伯牙如约来到了山崖,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山脚下,好听伯牙的琴声。闻此消息,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高山》、《流水》。弹罢,伯牙把心爱的瑶琴扔进大海。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这瑶琴被扔进大海后,并没有损坏,好心人将其捞起后晒干修复,但自此后,琴声变得悲凉凄怆。

    齐桓公高兴地起说:“伏羲所造之瑶琴传到了寡人之手,实是幸运也。”众官员皆向齐桓公道贺。齐桓公随即弹奏一曲,只见这瑶琴宏亮激荡,犹如长钟号鸣,令人震耳欲聋。齐桓公高兴地说:“真乃寡人之号钟也。”遂将瑶琴改名为号钟。公子卫开方上前奏道:“幽地会盟成功,回国后又得到名琴,君上您的德行可比尧舜,当可喜可贺!”齐桓公面露骄矜之色,对群臣说:“寡人想命人铸大钟,用以铭记功德,各位以为如何?”大司谏鲍叔牙奏道:“君上虽功绩卓著,但齐国也是危机四伏,前进之路布满荆棘,请君上不可高傲。”齐桓公觉得惭愧,起身拜谢道:“如果不是夫子您及时批评,寡人迟早要犯大错误。”遂取消铸钟想法。此时,卫开方坐在酒席偏处,不敢言语。到了酒酣之时,齐桓公对鲍叔牙说:“夫子为什么不起来为寡人祝酒呢?”鲍叔牙捧觯而起,正言道:“希望君上不要忘记当年流亡在莒国的时候。”鲍叔牙见上卿管仲、大司田宁戚在旁,便又说道:“希望管仲不要忘记被绑在鲁国的时候,希望宁戚不要忘记在乡下喂牛的时候。”齐桓公离席再拜说:“寡人和两位大臣如果不忘夫子您的话,齐国就没有危险了。”这一刻,君臣畅怀而饮。




代人放下农业,搜求狐白

且说齐国上卿管仲一直钻研“出入”学问,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此刻他想降服代国(在今河北省蔚县东北),便对齐桓公奏道:“代国出产一种狐白,这狐白就是狐腋白毛,君上您可派人高价收购。如以高价收购,代人忘其难得,喜其高价,一定会纷纷猎取,导致国内不稳。北狄令支国听到消息,必然入侵代国,代国无力抵抗,必将归降于我齐国。”齐桓公依计而行,派人拉了一百车铜贝币到代国,收购狐白。代国国君侯业听到后,高兴地对众人说:“代国之所以比令支国弱,就是因为无钱。现在齐国出钱收购狐白,是代国的福气。各位速令百姓搞到此皮,换取齐国铜贝币,寡人将用这笔钱招降令支。”代人放下农业,走进山林,搜求狐白。这狐白实是非常难觅,过了两年也没有凑成一张。令支国听到代国经济不稳,便从北部侵入代国。代君侯业大为恐慌,慌忙率领军士抵挡,无奈既无强兵又无粮草。万不得已,代君侯业率领军民自愿归服齐国。齐桓公大喜,立即派兵去代国救援。

    令支等北狄各族,见齐国来救,便离开代国转而去攻打燕国。此时燕国国君是燕庄公,燕庄公见抵挡不住,便告急于齐桓公。上卿管仲奏道:“当前为害华夏的,南有楚国,北有北狄,这都是华夏诸国的祸患。君上您要想继续霸主之业,就要向南应对楚国,向北打击北狄。不过,北方安定,才能专心去对付南方。如今燕国被犯,又求救于我国,我国当率兵前去迎敌,此攘夷之举必能得到华夏各国的拥戴。”齐桓公深以为然,遂率领管仲、宁戚、隰朋、王子成父等人举兵救燕。

    郭地原是郭国(在今山东省聊城市东北),前去救燕的齐桓公率军行至郭地,便问当地父老郭国灭亡原因,父老说:“郭君对好人友好,对坏人憎恶。”齐桓公不解,便问:“善善恶恶,是兴国,为什么反而亡国呢?”父老说:“郭君对好人很好,但却不用好人;郭君对坏人憎恶,但却不能远离坏人,所以亡国也。”齐桓公非常感慨,在郭地住宿一夜后,便继续西行救燕。

    且说令支等北狄各族闻齐军将至,掳掠燕国大量财物解围而去。齐军与燕军合兵一处,北上追击,杀得以令支国国君无何为首领的北狄兵落荒而逃。北狄善种冬葱、豌豆,大司田宁戚建议齐桓公尽获冬葱、豌豆,移植齐国。宁戚此举,影响华夏深远。




“孤竹”是根竹子,代表男性的根

却说令支等北狄各族残兵败将逃入北狄孤竹国。不肯就此罢休的齐、燕大军一鼓作气,兵围孤竹。大司行隰朋博学,向齐桓公及众人讲述令支国、孤竹国的故事——

    令支国境内到处可见野生果树——杜梨。因杜梨树枝多且生木质尖刺,对人们行走、爬树、采摘果实多有不便,便给人印象很深,由此人们常说“梨枝”。这“令支”即“梨枝”谐音演变而来,时间久了成了国名。

    这孤竹国是商朝所封的诸侯。“孤竹”是一根竹子,代表男性的根,是氏族的图腾。

    传说孤竹国有两位公子伯夷与叔齐,伯夷为了让叔齐继承君位,便离开孤竹,谁知叔齐知道后也跟随而去。当时正是商纣王无道、周武王伐商之际,伯夷、叔齐听到这消息,一起赶去劝谏周武王,认为周伐商是以下犯上的逆行。周武王没有听从,一举攻入朝歌,结束了商纣王的暴虐统治。伯夷和叔齐以商遗民自居,不仕周朝,不食周粟,在首阳山下采野菜而食。有一天,碰到一个老叟,老叟笑着对他们说:“你们二位以不食周粟标榜自己对前朝的忠心,但《诗经·小雅·北山》上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们虽说不食周粟,但是你们吃的野菜不也是周朝的吗?”二人一听,觉得有道理,便决意不吃野菜,几天后饿死在首阳山下。

    齐桓公及众人听后,均感叹不已。齐桓公向众人说:“如果伯夷与叔齐中的一人为孤竹国君或者令支国君,世世传递这种忠与善,那么现在的孤竹国、令支国又将是何等显赫?”上卿管仲是聪明人,知道此时需要表白忠心,遂与大司田宁戚、大司行隰朋、大司马王子成父等人一齐奏道:“臣等将以伯夷与叔齐为榜样,世代效忠齐国。”齐桓公听后,哈哈大笑,吩咐下人摆酒,与众臣畅饮。只可惜此时齐国工正田完在临淄,不在行军之列,不然必会受教育,而让其家族世代传递这种忠善精神。

    却说孤竹国君墨台见齐、燕大军前来,便与众臣商议。有臣献计道:“两军对阵交战,我们打不过齐国,但我们可用计全歼齐军。荒荒大漠,齐人全然不识其凶险。如果我们将其引入大漠,就好比撵羔羊入虎口。”孤竹国君墨台大喜,即派人诈降齐军。为让齐、燕大军相信,还杀掉令支国君无何,献上其首级,谎称孤竹国君墨台已逃往沙漠。

    齐桓公信以为真,便以孤竹国投降之人为前部,率军追赶。孤竹国降者把齐、燕大军诱入荒漠,乘人不备逃之夭夭。此时天色已晚,放眼望去仅是一片茫茫白沙,狂风卷地,杀气逼人,齐、燕大军前后队失去了联系。




作一首行军歌,可让将士乐其身、忘其累

齐桓公有些不知所措,忙向上卿管仲求教解危之计。管仲沉吟片刻,便让随行军士敲锣打鼓,使各队闻声来集,屯扎一处,挨至天明。谁知天亮后,齐、燕大军对一望无际的沙漠难辨方向,众人焦急万分。管仲见状,忙向齐桓公建议道:“臣听说老马识途,燕马多从漠北而来,也许熟悉此地,君上不妨令人挑选数匹老马放行,或许可以寻见出路。”齐桓公依其言,命人取数匹老马,放之先行,大军紧随其后,果然走出险地。然而齐、燕联军迷途数日,带出来的水已经喝光,坚持走出流沙进到山林,仍然没能找到水源。齐桓公绝望地仰天长叹:“天不佑齐,今寡人死于此矣!”博学的大司行隰朋向齐桓公献计道:“蚂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蚂蚁窝下一寸就会有水。”齐桓公又有了新的希望。此时正值夏天,他赶紧派人在山的北面找到一个蚂蚁窝,顺着挖下去,不一会儿,果然挖出一口井水,齐、燕联军欢呼雀跃。此时,齐、燕联军人困马乏,行军缓慢,齐桓公甚是心急,管仲奏道:“臣作一首行军歌,可让将士乐其身、忘其累。”管仲迅即作词谱曲一首——

    荒沙漫漫路盘盘,驱逐贼寇保中原。

    不险不艰非男儿,将士冲锋我当先。

    我驱车兮踏四方,功无量兮史留名。

    铿锵激昂的歌曲,使将士们斗志倍增。唱着歌行军,将士们顿觉脚步轻盈。齐桓公大喜,高兴地道:“寡人没想到,一支歌竟有这么大的神力!”

    且说孤竹国君墨台见齐、燕大军被诱入沙漠,心里十分高兴,心想齐、燕联军不被沙漠“老虎”全吃掉,也会所剩无几,便举兵攻进燕国无棣城,赶走了守城的燕军,躲避在山谷中的孤竹百姓也随着进入无棣城。

    齐国上卿管仲见此情形,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命令齐、燕两军将士数百人扮作孤竹百姓混入城中,半夜举火为应。然后,又兵分三路攻打无棣城的东南西三门,只留下北门让孤竹兵逃跑,教大司马王子成父和大司行隰朋率一队兵马埋伏在北门之外。

    当天夜里,无棣城中四五处火起,齐、燕两军内应砍开城门,放齐、燕大军入城。孤竹国君墨台见势不妙,率众夺路而逃,直奔北门。谁知一行人刚冲出北门不远,路旁突然伏兵四起,截住了墨台等孤竹君臣。两下厮杀,孤竹国君墨台死于乱战之中。齐桓公顺势率军灭掉了孤竹国。




燕国从此开始成为北方大国

此时,代国国君侯业前来,苦诉被令支侵扰之恨。意气风发的齐桓公又率齐、燕大军,灭掉了令支国,辟地五百里,悉数给了燕庄公。

    齐桓公凯旋回国之时,燕庄公以礼相送,千恩万谢,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把齐桓公送入齐国境内五十里,仍然依依不舍。齐桓公说:“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无礼于燕。”于是割燕庄公所至之地与燕。燕庄公再三推辞,齐桓公就是不答应,燕庄公最后只得接受。以后,燕庄公命人在这里建筑了城池,起名叫燕留,意思是说要将齐桓公恩德留在燕国。燕国西北增加了五百里,东方增加了五十里,从此便开始成为北方大国。此时,华夏诸侯莫不畏齐之威、感齐之德。

    齐桓公与燕庄公分别后,领兵行到鲁国济水,鲁庄公亲自前来慰问。齐桓公感激鲁庄公忠厚友善,便命人把征讨孤竹、令支等北狄各族所得财物一半相赠。二人问寒问暖后,依依惜别。

    鲁庄公知道管仲有封地名叫小谷,位于鲁国界首,便主动派人去那里替管仲修城,想借此与管仲化解昔日冤仇。此时,鲁庄公已经在位三十二年,齐桓公即位二十四年。二十四年间,鲁庄公彻底领教了管仲之才,心想如果当初将管仲留在鲁国,或许做盟主的就是鲁国了;又一想,自己没有齐桓公之胸怀和气度,即使留下管仲,他也只不过是一平平大夫而已。鲁庄公领悟得晚了,人一老,就喜欢回忆往事,老年鲁庄公想起自己公族当年之事——

    鲁庄公共有三个兄弟:公子姬庆父、姬叔牙、姬季友。姬季友因他手掌中天生一个“友”字,因而取名为“友”。姬季友最为贤能,所以鲁庄公最亲信他。

    即位后第三年,鲁庄公到郎台游玩,在台上看到一容貌俊美的党氏女子孟任,便派人将她召来。孟任不肯听从,鲁庄公说:“你如肯跟随寡人,寡人会立你为夫人。”孟任让鲁庄公对天起誓,鲁庄公应允。当晚,孟任便与鲁庄公同住台上。孟任随鲁庄公回宫,一年后生下一子,取名为姬般。鲁庄公想立孟任为夫人,但母亲文姜拒不答应,坚持要让鲁庄公与自己娘家联姻。鲁庄公无奈,只得与齐襄公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定下婚约,等到二十岁时才正式迎娶。这二十余年,孟任虽未被立为夫人,但实际上却一直在行使夫人的权力,等到哀姜入鲁,孟任已重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




挑逗道:“小姑娘,过来。”

哀姜入宫很久却无子嗣,鲁庄公又娶哀姜之妹少姜,少姜生一子,取名为姬启。鲁庄公另有一妾风氏,生一子,取名为姬申。风氏将公子姬申托付给公子姬季友,想让姬季友辅佐帮助,立姬申为世子。姬季友拒绝说:“公子姬般年纪最大,应由他继承君位。”风氏这才作罢。哀姜虽被立为夫人,但鲁庄公对她却不甚宠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