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战国 >

第136章

春秋战国-第136章

小说: 春秋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嫌大王身上有臭味,所以不愿意闻。’楚王闻听此话,大发雷霆,下令割掉美人鼻子。从此,郑袖又得到专宠。楚王还宠爱一个臣子靳尚,他常常向郑袖献媚。二人一里一外,相互勾结。臣和靳尚关系很好,估计能借他们力量保护自己,免掉一死。大王只要下令魏章率军不撤,楚王一定不敢杀臣。”秦惠文王见张仪信心十足,就放他前去。




半夜里,郑袖哭泣着对楚怀王说

张仪一到楚国,就被抓了起来。楚怀王选定一个吉日,准备杀他祭告宗庙。张仪的随从已按张仪之计秘密去见靳尚。此时的靳尚灰溜溜的,张仪随从先将黄金百镒献上,这黄金其实是先前楚怀王所赐。靳尚笑纳后,张仪随从说:“秦国大良造张仪之所以敢来楚国,实是为了弥补以前过失,归还楚国土地,并促成两国通婚。由于两国误解,以致张仪被困。如果大夫您能把张仪救出,则秦、楚两国必能和好如初。”靳尚此时正为两国僵局困扰,巴不得张仪把此事处理好,自己重获楚怀王高度信任,闻听此言,忙说道:“怎样才能救出张仪呢?”张仪随从附耳说出,靳尚点头同意。

    当天,靳尚进后宫对郑袖说:“大王对夫人的宠爱不会长久了,该怎么办呢?”郑袖问:“为什么?”靳尚说:“秦国张仪前来楚国,已被大王抓获,准备杀掉。听说秦王为了赎回张仪,打算把自己女儿嫁给大王,并让一些能歌善舞的美人陪嫁。秦女一到,大王一定对她必恭必敬。如此的话,夫人还能得到大王宠爱吗?”郑袖大吃一惊,问靳尚:“你有什么妙计能制止这件事?”靳尚说:“夫人假装不知这件事,把得罪秦国利害对大王说清楚,放张仪回秦国,问题就解决了。”

    半夜里,郑袖哭泣着对楚怀王说:“大王要用地换张仪,秦国还没有得到土地,张仪已经先来了,这是秦王对大王的尊重。秦兵席卷楚国北部,本来就有吞灭楚国的势头。如果再杀掉张仪触怒他们,秦国一定会增兵添将进攻楚国,那时我们夫妇就会不得安宁了。为此,妾心如刀绞,吃不好,睡不着。做臣子的各为其主,张仪向着秦国有什么值得怪罪的?大王如果厚待张仪,他就会像对待秦国一样对待楚国。”楚怀王摆摆手说:“你不要再说了,寡人从长计议吧。”

    第二天上朝,靳尚乘机奏道:“杀死一个张仪,对秦国没有什么损害,但楚国却失掉了黔中数百里土地。当今之计,不如留下张仪,把他作为和秦国讲和的资本。”靳尚之语无懈可击,楚怀王不得不听。

    此时,楚怀王开始心痛起黔中土地来,后悔先前堵气、拿黔中换张仪。楚怀王思虑再三,放出了张仪,热情款待。张仪借机劝说楚怀王与秦国和好,自己如果回秦国,定当劝说秦惠文王归还楚国土地,并促成两国通婚结好。楚怀王一时没了主见,便放张仪回归秦国。




让张仪用连横之计去游说列国

三闾大夫屈原出使齐国归来,听说张仪已走,便劝谏楚怀王:“从前大王被张仪欺骗,这次他来,臣以为大王一定会把他的肉煮熟了吃掉。现在放了他不杀,还听信他的胡言乱语,破坏合纵,这真令人没法想像呀!普通百姓都不忘记自己的仇恨,何况堂堂一国大王?现在没有得到秦国的欢心,却先触怒了楚人的公愤,大王做法不明智呀!”楚怀王闻听,又后悔不已,派人驾车去追,不料张仪已经连夜逃走,不知去向了。

    张仪回到了秦国,对秦惠文王奏道:“臣九死一生,终于又见到大王。现在楚王对秦国很害怕,即使这样,也不能让臣对楚国再次失信。请大王将获取的楚国土地还给一部分,再与楚国通婚。这样的话,臣就可用楚国为由游说各国诸侯,让他们一同听命秦国。”秦惠文王同情张仪,便依他之言,还给楚国一些土地,对楚国黔中土地,一时也不去索取,还派使节去楚国友好往来。秦将魏章班师回国,齐将匡章也因屈原访齐而率兵返回。秦惠文王把自己女儿嫁给楚怀王少子芈兰,楚怀王也把女儿嫁给秦国世子嬴荡。楚怀王大喜,认为张仪没有欺骗他,这时对屈原印象又不好了。

    秦惠文王为奖赏张仪功劳,赐号武信君。又备好黄金、玉璧,让张仪用连横之计去游说列国。

    张仪先来到齐国,对齐宣王说:“大王您考虑一下,土地是否比秦国广阔?兵甲是否比秦国强大?现在秦国与楚国结为儿女亲家,亲如兄弟之邦。赵、魏、韩三国没有不害怕的,争先向秦国求和,自愿依附。从现在形势看,与秦国结盟的国家就安全,背叛秦国的国家就危险!”齐国刚刚与秦国联合攻楚,一时关系不错,齐宣王对张仪说:“寡人听从先生的话,与秦国友好互助。”便赐给张仪黄金、玉璧。

    张仪往西来到赵国,对赵武灵王说:“现在秦国向南与广阔的楚国通婚,向东与遥远的齐国结盟,韩、魏二国也向秦国俯首称臣,五国已经合为一体,除了燕国,强国之中只剩赵国没有附秦了。大王您还等什么?为赵国安全考虑,大王您不如尽早依附秦国。”张仪所说之事,赵武灵王也闻知一二,虽有些未闻、不能全信,但也知道鸡蛋不和石头碰,于是违心答应下来。




派兵讨伐,捉拿张仪

张仪向北来到燕国,劝燕昭王:“燕国的近邻是赵国,如今赵王已向秦国求和,燕国还等什么?”燕昭王听后很害怕,忙派人去赵国打探,果真如此,于是答应张仪。就在此时,秦惠文王病逝,世子嬴荡即位,为秦武王。张仪接到消息,急忙返回秦国。

    秦武王生性粗鲁,做世子的时候,就厌恶张仪诡计多端。从前嫉妒张仪的众臣,也都来进谗言攻击张仪。张仪害怕大祸临头,便入宫向秦武王奏道:“如今,楚、齐、赵、燕等四个强国已经表示与秦国结盟,连横之术大获成功。臣时下有一条计策,愿意为大王效劳。”秦武王问:“你的计策是什么?”张仪答道:“臣愿意辞别大王,前去魏国卧底,继续实施连横。这样,六个强国中的五国都会亲秦,那么秦军就可以东进中原,先取韩国军事重镇、周都洛阳的门户宜阳。然后以宜阳为跳板,控制周天子和东西二周。以据有九鼎为象征,挟天子而令诸侯,建立中原霸主之业。”秦武王也是争功好强之人,当即同意他的计谋。

    张仪到了魏国,向魏襄王说:“我本魏人,如今年老了,愿意叶落归根,为魏国尽力。”魏襄王虽鄙视其为人,但爱惜其才华,拜其为相国。此时公孙衍已亡。

    且说齐宣王接见张仪时,听张仪说魏、韩、赵三国都已经向秦国求和,所以不敢持有异议。等到听说张仪游说齐国之后,才去赵国,不由勃然大怒,认为张仪欺骗自己。又听到秦惠文王去逝、张仪到了魏国做相国,便派兵讨伐,捉拿张仪。魏襄王十分害怕,向张仪问计。

    张仪便让他的门客冯喜假扮成秦人,去见齐宣王,说道:“听说大王特别恨张仪,是真的吗?”齐宣王答道:“是这样。”冯喜说:“大王如果真的憎恨张仪,就不要征伐魏国。我刚从咸阳来,听说张仪离开秦国前去魏国是为了卧底搞连横,让魏国倒向秦国怀抱。如果齐国前去伐魏,那么魏国肯定倒向秦国,这样就正中张仪下怀了。”齐宣王觉得有理,果然不再伐魏。

    魏襄王更加厚待张仪,但是不久,张仪在魏国病死,得以善终。张仪死后,秦武王想起张仪劝他去打韩国宜阳、然后称霸天下的计谋来。

    这秦武王身高体壮,勇力超人,重武好战,常以斗力为乐,凡是勇力过人者,他都置于身边。乌获和任鄙以勇猛力大闻名,秦武王就给予厚禄。齐国人孟贲,力大无穷,陆行不怕虎狼,水行不避蛟龙,一人可同时制服两头野牛。听说秦武王重用天下勇士,孟贲西赴咸阳面见秦武王,被破格任用,与乌获、任鄙享受同样待遇。秦惠文王嫔妾芈八子同母异父弟魏冉臂力过人、豪爽勇猛,也被秦武王重用。




不如曾参母亲对曾参的信任

秦国因为其它国家设有相国,不屑与它们同名,便专门设置了左右丞相。秦武王拜樗里疾为右丞相、甘茂为左丞相。魏章功高,因为自己没有得到丞相之位而忿忿不平,患病而亡。此时秦国后方巩固,国力正盛,秦武王对右丞相樗里疾、左丞相甘茂说:“寡人生在西方,没有到过周都洛阳,不知道中原如何繁华。寡人渴望有一天,驾车进入周王畿游历,亲眼一睹天子重器九鼎。若能如愿,死也心甘。不知二位,谁能为寡人伐宜阳、进中原?”樗里疾答道:“韩国宜阳城坚兵精、路远道险,倘若魏、赵二国出兵救宜阳,秦军孤军深入险境,一旦失利,后果不堪设想。”秦武王听了,很不高兴。这时,甘茂说:“伐韩国宜阳,必先与魏联盟。只要魏国助秦,赵国就不可能越魏救韩。韩国被孤立,宜阳城就可能被秦军攻破。昔日张仪前去魏国连横,但不幸病亡,未有结果。今臣可以前去,劝魏附楚。”秦武王大喜,即派甘茂出使魏国。

    甘茂到了魏国,以共享伐韩之利引诱,与魏襄王建立了秦、魏共伐韩国联盟。秦武王非常高兴,即命甘茂在息壤整军,准备伐韩。甘茂担心秦武王在自己伐宜阳期间,听信樗里疾之言而变卦,特派人报告秦武王:“虽然得到魏国支持,但还是不伐宜阳为好。”秦武王听了,很不理解,亲自赶到息壤召见甘茂。

    甘茂向秦武王奏道:“宜阳城池坚固,兵精粮足。秦军冒险攻打宜阳,决非短时能够奏效。从前,孔子弟子曾参住在费邑的时候,鲁国有一个和他同名的人杀了人,别人跑去告诉曾参母亲:‘曾参杀人了!’他母亲正在织布,答道:‘我儿子不会杀人。’继续织布。一会,又一个人跑来说:‘曾参杀人了!’他母亲停了机,站起来想了一会说:‘我儿子一定不会做出这种事。’又继续织布。时间不长,又一个人跑来说:‘杀人的果然是曾参!’”他母亲一听,放下织机,跳墙逃走,躲藏起来。曾参的母亲本来相信曾参之贤,但当三人说他杀人时,连慈母也产生了怀疑。臣不敢和曾参相比,大王信任臣的程度也远远不如曾参母亲对曾参的信任。如果攻打宜阳时间较长,必然有人在大王面前诽谤,恐怕诽谤臣‘杀人’的人,还不止三人,臣只怕大王也会像曾母那样。”秦武王明白了甘茂的担忧,坚定地向他说道:“寡人不听小人之言,愿与你定息壤之誓,为你解除后顾之忧。”于是君臣盟誓。

    当天,甘茂便领兵五万攻伐韩国宜阳。

    甘茂攻宜阳,长达五个月,没有见效。这时,右丞相樗里疾和群臣对秦武王奏道:“秦军攻打宜阳城已经五个月,精疲力尽,锐气大丧,再挺下去,恐怕形势要发生变化,不如班师为好。”秦武王听了,未加思索,就派人召甘茂班师回朝。




只有“息壤”二字

却说甘茂接到秦武王命令,并没急着回师,而是用布帛写信一封,让来人带给秦武王。秦武王打开一看,只有“息壤”二字,顿然大悟。于是派出五万援兵,令乌获带领往助甘茂。甘茂得到生力军,力量大增,遂以乌获为先锋,击退韩国援兵,攻陷了宜阳孤城,斩杀韩军七万人。韩国元气大伤,急忙向秦国求和。

    世间事复杂,喜中常有忧。在秦军大获全胜的情况下,秦武王眼下突长一瘤,秦国太医李醯开了一方药,秦武王服下后也不见好转,并且瘤愈来愈大。有人将神医扁鹊在秦国的消息报告给了秦武王,秦武王传令扁鹊入宫。年已近百、白发苍苍的扁鹊察看了秦武王病情后说:“如果大王及早医治,就可止住病情。”等扁鹊退下后,聪明的右丞相樗里疾提出了异议:“大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这未必能治好。如果治不好,反而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秦武王想想有道理,再次召见扁鹊,把这话告诉了他。扁鹊很生气,把治病的砭刺一丢,说道:“大王找懂医术的人看病,又同不懂医道的人商议治病、干扰治病,就凭这,便可以知晓大王的前途。”见秦武王不配合,扁鹊生气离开。

    太医李醯嫉妒扁鹊之才,决定除掉扁鹊。扁鹊离开秦武王时,李醯派杀手扮成猎户,半路上劫杀了扁鹊。人们怀念扁鹊,便建造起药王庙,供祠他。

    再说秦军占领宜阳,周都洛阳门户洞开。在甘茂的一再邀请下,秦武王不顾眼下长瘤病情,亲率右丞相樗里疾并任鄙、孟贲等精兵强将大举进攻洛阳。此时,周天子是周赧王,周显王早亡。周赧王无力抵御,只好出城迎接秦军入城。

    秦武王直奔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