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乱,无人能制,因而心中想把他除掉,只是苦于找不到借口。
这时,鲁哀公与季、孟、叔等“三桓”矛盾日深,鲁哀公想借越兵除掉“三桓”,便借拜会越王勾践为名,亲自来到越国求援。越王勾践心中顾忌文种,不肯发兵。鲁哀公更加忧郁,病死在越国,鲁国鲁悼公继位。
越王勾践对文种放心不下,某日突袭到其家中探病。文种装出重病缠身之样,起身迎接越王勾践。越王勾践发觉文种破绽,从而相信内侍谗言,于是随手解下宝剑,放在座上,对文种说道:“常言说,志士仁人不怕身死,只恐抱负不得施展。你自翊有七项谋略,寡人仅仅用了其中几项,就将吴国灭掉。剩下的几项,还能干什么呢?”文种答道:“臣也不知道还能干什么。”越王勾践说:“请您用这剩下的几项才干,替寡人到地下去见见吴国前人吧!”越王勾践说完,登车回宫,宝剑留下。
文种将越王勾践留在座上的宝剑拿起,见上面刻有“属镂”二字,便知它是当年吴王夫差赐给伍子胥自杀用的那剑。文种见此,抚剑仰天痛哭道:“我不听范蠡的话,今日终被越王勾践所杀,我真是愚蠢啊!”接着大笑道:“伍子胥是何等忠贤!我能和他死于同一把剑,还有什么可遗憾的?”说完举剑自刎而死。
越王勾践听说文种已死,心中暗喜,命人将他葬在卧龙山上,后人便改称卧龙山为种山。文种入葬一年后,海水大涨,穿过山岗,文种墓突然崩裂。有人说文种复活,随浪而去。每逢钱塘江大潮,人们就说,前面浪头是伍子胥,后面浪头就是文种。
越王勾践也学吴王夫差,率军北渡长江、准河,与齐、晋、宋、鲁四国诸侯在舒州会盟,并派人前去向周天子进贡。这时周敬王已去逝,周元王继位。周元王派人封赏越王勾践,命他为东方诸侯盟主,越王勾践接受周天子之命,各国诸侯纷纷派使节前来祝贺。楚国刚攻灭陈国,害怕越国军威,也主动派人来与越国修好。越王勾践割淮西部分土地给楚国,割泗水以东土地给鲁国,割淮北部分土地给宋国,天下诸侯纷纷归附。越王勾践成为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夫差之后的第七个诸侯霸主。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话说各诸侯国中,有见识的公、卿、士及其子弟,都学《周易》。《周易》中提到的这个“穷”实指事物发展到极端,滞碍不通时,就会发生变革,使事物获得新的发展余地。吴国崛起、衰落如此,越国失败、胜利也是如此。《周易》上又说:“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所谓“变则通”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要“往来不穷”地变,世界由此而恒久。
且说越王勾践称霸,身为原霸主的晋国本应不满、干涉,但却低三下四、委曲求全,这是何故?原来这时候,晋国由盛转衰,出现了内乱,自顾不暇。就在吴、越相争的时候,晋国国政被智、韩、赵、魏、范、中行氏六卿把持。六卿左顾右盼,各怀肚肠,一有机会,都想从别人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势寡力弱但有远见卓识的赵鞅,欲建一座城池作为自己的战略据点。他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家臣董安于。董安于出身史官世家,先祖董狐,孔子称为“古之良史”。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认真学习研究《周易》;成人后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并且忠义仁爱。董安于审时度势,将睿智目光投向远离其他五卿的汾河西畔盆地,那儿背靠龙山,面临晋水。董安于就率人在这儿筑建了晋阳城,城内建筑,以铜柱取代木柱;屋墙,由板夹夯土而成,里面添满丈余高的荻蒿。
晋阳城建好后,赵鞅向邯郸同族赵午也就是赵胜之后索要自己寄放在他那里的五百户奴隶,意图充实晋阳。赵午虽然口头答应,却心里不想给。霸悍的赵鞅一怒之下,诛杀了赵午。结果,赵午之子赵稷在邯郸叛乱,晋定公即派大夫籍秦率兵前往征讨。同为六卿的范氏、中行氏,与赵午是姻亲,便在暗中与赵稷结为同盟。董安于觉察到形势严峻,立即提醒赵鞅:“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发制人。”赵鞅害怕担当内乱罪名,不敢实施。
多门屋多风,多嘴世多祸。有多嘴之人把董安于的提醒传到范氏、中行氏家族耳中。他们闻风而起,联手击败籍秦兵马,再挥师扑向赵鞅一族。赵鞅退守晋阳,坚守城池。为激励士气,赵鞅下令:“士民斩敌首级,有赏;奴隶斩敌首级,焚烧丹书,免除奴籍。”众皆斗志昂扬,加上坚固的晋阳城,令来犯的范氏、中行氏束手无策。
世道无情又无奈啊
一釜饭,六人吃,如果其中三人倒下,则这釜饭就由剩下的三人吃。就在范氏、中行氏围困晋阳赵氏之时,晋国的其他三卿智、韩、魏氏,为了各自利益,联合向晋定公请命,要求严惩挑起内乱的赵、范、中行氏这三卿。晋定公当即派军前往,由于赵氏在晋阳城内,范氏、中行氏在晋阳城外,所以晋国平乱大军首先对范氏、中行氏开刀。范氏、中行氏一时昏了头脑,竟然向晋国平乱大军发起反击,一时成为晋国众矢之的。六卿之首、智氏宗主、中军将荀跞宣布范氏、中行氏为叛党,率领智、韩、魏氏三家兵丁及晋国平乱大军,协助赵氏反攻中行氏、范氏。中行氏、范氏很快败下阵来,仓皇逃往朝歌。赵鞅回到晋都新绛,得到晋定公宽大处理。
荀跞隐隐感到,如果董安于尽心竭力辅佐赵鞅,赵氏迟早会独霸晋国,便给赵鞅施压:“晋国法令,始祸者死。范氏、中行氏作乱,由你的家臣董安于引起。范氏、中行氏如今逃亡在外,算是受到应有的惩罚,你家家臣董安于却还逍遥法外。”赵鞅左右为难,杀掉自己的肱股家臣,于心不忍;强硬对抗智氏,势必殃及自身。就在他愁眉不展之时,董安于坦然说道:“我一生研究《周易》,我知道‘易’这个字,本身指蜥蜴。到了危亡时刻,蜥蜴是要勇敢断尾的。如果我的死能够保全赵氏,换取晋国的安定,我又怎会吝啬自己区区一条性命?”于是在晋阳城自缢。赵鞅流着泪感叹道:“这样一个忠肝义胆的家臣,却死在自己手里;这样一个深谋远虑的贤士,却自杀于自己精心建造、全力守护的晋阳城中。世道无情又无奈啊!”
董安于死后,尹铎受命于赵鞅,成为晋阳宰。受命之时,尹铎面请赵鞅:“欲将晋阳治理成一个敛财、聚财的财源之地呢?还是要它成为一个士民安居、民无二心的屏障之城呢?”赵鞅即刻说:“当然是赵氏保护之屏障。”尹铎领命赴任,依赵鞅之命,精心治理晋阳。
尹铎头脑清醒,初任晋阳宰时,赵鞅命他拆除范氏、中行氏围攻晋阳时董安于在城外环周修筑的壁垒。尹铎认为赵鞅指令背离当时诸卿角逐、存亡常系一战实情,遂背其道而行之,不仅不去拆除旧有壁垒,反而给以加固和增高,并在薄弱地方继续新建。
半年后,赵鞅到晋阳察视,看到壁垒不仅没拆除,反而有增无损,不由大为愤怒,深恨尹铎胆大妄为,背命而行,向尹铎怒道:“不杀你这个尹铎,我怎么兴赵氏家业?”尹铎答道:“《诗经》说:‘未雨绸缪。’既然壁垒可以保护将士作战,我为什么不能把它增高和增多?况且将壁垒作为一个鉴戒,可以安定赵氏宗室。”赵鞅听罢,恍然大悟,顿觉尹铎所思、所作,完全符合时事,一切为了赵氏安宁和兴盛。赵鞅转怒为喜,改罚为赏,重奖了尹铎。此后,尹铎在晋阳薄赋轻徭,与民生息,晋阳大治。
轻则被逐,重则灭族
自中行氏、范氏两家被逐后,晋国军制裁减为二军四卿,这四卿分别由智、赵、魏、韩四氏宗主担任。
晋国四卿依旧是世袭,父死子继。在长达百年的晋国诸卿斗争中,如果立嗣不慎,那么这个家族就非常危险,轻则被逐,重则灭族。胥氏、先氏、郄氏、栾氏,无不是如此。经历中行氏、范氏被灭,四卿家族越来越重视择优立嗣,而不是古板的套用周礼的嫡长子制。
荀跞死后,他的儿子智申成为四卿之一。这一天,智申召集智氏族人和家臣会议,商讨立嗣问题。智申已经有了好的人选,那就是儿子智瑶。这时,智氏族人智果反对:“智瑶不如其兄智宵!”智申反驳:“智宵面相凶狠。”智果解释:“智宵狠在表面,而智瑶是狠在内心。智瑶有五大优点:须髯飘逸,身材高大;擅长弓箭,力能驾车;技能出众,才艺超群;能言善辩,文辞流畅;坚强果断,恒毅勇敢。此五贤别人无法能比,惟独没有仁德之心。如果不用仁德去施政,而用以上五贤去强行统治,谁能拥护他?另外,智瑶说话做事粗心大意,顽固自大,这是致命缺陷。如果立智瑶为继承人,智氏宗族难免有灭门之祸!”智申听不进去,仍然固执己见,立智瑶为继承人。智果预感到智氏危亡来临,为保全自己,便到晋国内史那里注册,改为辅氏,另立宗庙。智申去世后,智瑶代父继位,执掌晋国政务。
且说赵鞅生子数人,长子名叫赵伯鲁,最小的儿子是婢女所生,名叫赵无恤。有一位相士姑布子卿,来到晋国,赵鞅请他为几位儿子相面。姑布子卿端详几人一番,摇头说道:“没人能出将拜相。”赵鞅长叹道:“赵氏将灭啊!”姑布子卿说:“我来时在路上遇到一位少年,随从都是贵府中的人,难道他不是您的儿子吗?”赵鞅说:“那是我的小儿子,他是我家婢女所生,不值一提。”姑布子卿连连摇头说:“上天想将他废弃,虽出身显贵,将来必贱;上天想要他发达,虽出身低贱,将来必贵。此子骨相,与几位公子有异,在路上我未曾仔细端详,请您将他召来。”赵鞅派人将赵无恤召来,姑布子卿远远看见,慌忙站起,向赵鞅贺道:“这是一位真贵人!”赵鞅笑而不答。
过了几日,赵鞅将几个儿子叫来,询问他们的学业。赵无恤有问必答,言谈条理分明。赵鞅赞赏赵无恤的贤能,便废掉长子赵伯鲁宗子地位、改立赵无恤为宗主继承人。
赵无恤灭掉了代国
一日,智瑶恼怒郑国不来朝拜,便想与赵鞅一同领兵伐郑。赵鞅正染疾病,不能出征,便让赵无恤代自己前往。智瑶用酒灌赵无恤,赵无恤不能多饮,一再推辞。智瑶醉后发怒,用酒觯将赵无恤脸部击伤。赵氏兵丁大怒,想围攻智瑶,赵无恤将他们拦住说:“这点小小的耻辱,不要当回事,我们姑且忍耐一下吧!”智瑶领兵回晋,反而数落赵无恤有错,想让赵鞅将他废掉,赵鞅不肯答应。从此,赵无恤便与智瑶结下冤仇。赵鞅病重,临死前将赵无恤召来说:“以后晋国有难,晋阳可以依凭,你一定要牢牢记住。”赵鞅死后,赵无恤代父为卿。
此时,魏氏宗主是魏舒之子魏驹,韩氏宗主是韩不信之孙韩虎。智、赵、魏、韩四家越来越猖狂,各自占去大片晋国土地作为自己封地。赵无恤嫌自己土地少,便兴兵征伐曾经附属齐国的代国,将其灭掉,列入自己封地。齐国正处在“暴风雨”前夕,无暇顾及此事。
这时,晋定公去逝,晋出公即位。晋出公一看自己身为国君,直辖土地反而比四卿还少,便愤恨四卿专权,私下派人去向齐国、鲁国请兵,讨伐四卿。齐国田氏与鲁国“三桓”反将此事告诉智瑶。智瑶大怒,便和韩虎、魏驹、赵无恤合兵,讨伐晋出公,晋出公被迫逃亡齐国。智瑶扶立晋昭公的曾孙晋骄继位为君,即晋敬公。从此,晋国大权全部落入智瑶之手。
智瑶产生了代晋自立之心,于是把众家臣找来商议。家臣絺疵说:“当前,四卿势均力敌,一家率先发难,其它三家必会全力相抗。现在若想谋取晋室,必须先把其它三家势力削弱。”智瑶问:“你有何良策?”絺疵说:“现在越国强盛,晋国失去了霸主之位。主子您可托言兴兵与越争霸,假传晋君命令,让韩、赵魏三家各献出土地一百里,征收其赋税,作为军费。三家若肯遵命割地,我们可以坐收三百里封地,这样一来,智氏更强,三家更弱;若他们不肯遵命,我们便假托晋君之命,率军将他们一一除掉。”智瑶大喜道:“此计甚好,那么先从哪一家下手?”絺疵说:“智氏与韩、魏两家和睦,与赵家有仇,应该先韩后魏,韩、魏如肯听从,赵家就难以独持异议了。”智瑶听从此说,当即派弟弟智开去韩虎府中。
若不加防备,大祸就要临头
韩虎将智开请进大厅,问他来意,智开说:“我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