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三国第一人 >

第90章

三国第一人-第90章

小说: 三国第一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幽州军纷纷抛下兵器,跪地投降。

    严肃无可奈何,只能率领两千多人,向袁绍投降,夏庄之战结束,袁绍大获全胜,公孙瓒损失官兵高达十万之众,比大胜关的守军还多出三万。

    袁绍对投降的严肃给予宽大,给他们吃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穿暖暖的棉衣。

    已经半个月没有吃过馒头的幽州军士兵感动得热泪盈眶,严肃更是对袁绍死心塌地。

    严肃向袁绍提议,平原县令赵义是他的旧日好友,他愿意去说降赵义,开门迎接袁军。

    袁绍大喜,赏了他很多金银珠宝,向他入城去了。

    严肃进了平原县城,苦口婆心地劝告赵义:“赵贤弟,如今袁公三十万大军压境,平原县势如积卵,危在旦夕。区区三千守军,根本无法抵挡袁公大军。加上平原县城城墙只有三丈,强壮的士兵徒手便可攀上城来,不如早些投降,保全全县十万百姓的性命。

    自古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事,袁公雄才大略,礼贤下士,又奉天子之命而来,必能一统天下,中兴汉室!

    贤弟若能上顺天子,下归袁公,此乃上上之策!还望赵贤弟早做打算。”

    赵义沉思再三,决定投降袁绍,开门放袁军入城。

    袁绍兵不血刃,轻而易举占领平原县,继续向幽州腹地挺进。

 第一百五十七章,返老还童

    袁军占领平原县城之后,长驱直入幽州腹地,又击败十万幽州兵,攻城无数。

    短短的一个月,袁绍先后攻占七十一座县城,杀幽州兵二十九万,直打到漳水边的大胜关前。

    公孙瓒丢失了幽州一半的土地,士兵更是损失殆尽,兵源奇缺。

    这一年的腊月三十,正是全家团聚之时,大胜关却战云密布,杀机重重,这里将成为两军争夺的焦点,必将成为一座人间地狱。

    公孙瓒又东拼西凑了八万人,准备以十五万人死守大胜关,与袁绍的三十万大军决一死战。

    正月初一,袁军渡过漳河,在小灵镇登陆,镇上的守军得到袁军大队开到,早就逃之夭夭了,袁军轻而易举地占领小灵镇,兵临大胜关城下,战争一触即发。

    公孙瓒手下有一个谋士,叫黄道。他仔细分析了战场形势,认为袁军锐气正盛,不能与之硬碰,要用计取胜,为此,他向公孙瓒提出了两个方案:

    一是放弃大胜关,退守幽州,保存实力,再派出一支小部队伪装成幽州军主力,引诱袁军追到幽州城外的燕山,再利用事先集结在燕山的白马义从将袁军消灭,迫使袁绍退兵。

    二是主动发起进玫,突袭袁军粮道,切断袁军粮食供应,袁军没有粮食,自然会退兵,幽州之危自然自解。

    公孙瓒没有采取黄道的两个方案,他不愿放弃大胜关这一战略要地,他手中兵力薄弱,主动出击,无疑是自取灭亡,公孙瓒认为据城死守,方才是上策。

    正月初二,袁军正式攻城,无数巨石、弓箭飞向城楼,无数幽州士兵死于非命。

    袁军架上云梯,或用冲车攻城,幽州军也以弓箭、石块,杀声震天。

    大战到正月十五,在威力巨大的投石机的协助下,大胜关城墙被打开了一个大缺口,无数袁军士兵蜂拥而上,幽州军拼命反击,用人海战术堵住了缺口。

    公孙瓒亲自率大刀队督战,不停地砍杀后退官兵,经过一下午的激战,袁军始终未能进入大胜关半步。

    夜里,公孙瓒又命人拆了百姓的房子,把城墙的大缺口给堵上了。

    第二天,袁军又打开了一个缺口,幽州军又拼死抵抗,打退袁军。

    经过一个月的拉锯战,幽州军损失官兵九万多人,袁军也付出了伤亡六万多人的代价,依旧没能分出胜负。

    此时已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经过数月激战,袁军伤亡惨重,官兵士兵低落,大胜关又久攻不下,粮食也快不够了。

    袁绍认为他占领了幽州一半的土地,目的已经达到,没有必要再在大胜关下耗费实力,他又担心兖州的曹操趁机偷袭他老家冀州,但匆匆灭了漳河边的几个县城,抢掠了大批金银财物,留下部分军队守城,自己率领大部队回冀州去了。



   

    

    
  

  

  

  

   

   

   

   

    公孙瓒虽然暂时取得了喘息的的机会,但他的兵力、粮食已被袁绍耗光,外强中干,幽州已成了一个空架子,公孙瓒最终免不了败亡的命运。

    正当公孙瓒和袁绍各自罢兵之时,一辆牛车自南向北,向幽州方向行去。

    牛车上放着七 八个鼓鼓囊囊的蛇皮大口袋,也不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架车的正是临山镇密林之中,曾经和吴良、公孙摇金交往密切,被两人亲密地称呼为奶奶的王老太。

    王老太原本满头白发,老态龙钟,她也不知得了什么奇遇,满头白发变青丝,脸上的皱纹也尽数褪去,双眼炯炯有神,看上去不过四十来岁年纪,足足年轻了二十岁,实在令人费解。

    王老太一路北上,七天后,终于到了幽州北平府。

    王老太驾着牛车,正要经过城门,守城的兵士喝道:“我瞧你鬼鬼祟祟的,不像好人!你牛者上放得是什么?”

    “官爷,都是些乡下的土特产,没什么特别的。”王老太满脸堆笑道。

    “不行,我得好好瞧瞧!”兵士不依不饶地道。

    “两位官爷辛苦,这一两银子,算是老妇的一点心意,两位拿去喝酒。”王老太老于事故,她知道兵士不停地找碴,就是想敲竹杠,要点银子花花。

    王老太顺水推舟,送了一两银子给兵士。

    两兵士接过了王老太的银子,乐得也眉开眼笑,这可相当于他们半个月的工资。

    “行了,你走吧!”两兵士得了银子,便不再追究,挥了挥手,示意王老太可以走了。

    “谢官爷!”王老太重新坐回牛车,驾着牛,进了北平城。

    王老太找路人问明了幽州府的所在,驾着牛车,径直往幽州牧府邸而来。

    到了府外,门卫却不让王老太进去。

    “小兄弟,我是你们家公孙摇金小姐的奶奶,劳烦通禀一声。”王老太客气地道。

    “那好,您先等着!我去问问大小姐。”门卫听说是大小姐的奶奶,不敢怠慢,转身进府去了。

    “有劳小哥。”王老太便在府外等侯。

    幽州府,密室外。

    “大小姐,府外有一妇人,说是你的奶奶,请大小姐出去瞧瞧。”门卫朗声道。

    “知道了,我就这就去。”公孙摇金答应了一声,石门应声而开,一身紫色武士服的公孙摇金从密室中缓缓走出。

    这三个月来,公孙摇金足不出户,苦心钻研《舞鬼箓》上的武功,已有小成,实力也达到了武峰境中期,在同辈之中,无人能出右,就算是第一天才少女曹紫樱也不成。

    公孙摇金来府外,见了王老太,打量半晌,方才问道:“奶奶,是您么?您怎么变年轻了?”

    “金儿,我就是奶奶呀!至于为何会变年轻,我一会再告诉你好么?”王老太见了公孙摇金,十分高兴。

    “奶奶,车上装得是什么呀?”公孙摇金好奇地问道。

    “是奶奶给你带得土特产。”王老太慈祥地笑道。

    “奶奶对我最好了。”公孙摇金一把抱住王老太撒娇道。

    “呵呵!金儿,让奶奶先把东西提进去好么?”

    王老太溺宠地摸了摸公孙摇金的秀发,柔声道。

    “你们还愣着干什么?帮奶奶把东西抬到屋内去!”公孙摇金吩咐门卫道。

    众门卫七手八脚,将八个蛇皮口袋都抬进了公孙摇金的闺房。

    公孙摇金挽着王老太的手,也回到了闺房中。

 第一百五十八章,龙凤大乱斗

    公孙摇金闺房内,墙角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八个蛇皮大袋子,据说是王老太带给公孙摇金的山货土特产。

    “奶奶,请喝茶!”公孙摇金招呼王老太坐下,倒了一杯热茶,递了过去。

    王老太喝了一小口,便放在一旁。

    “奶奶,你的皮肤好好,白里透红,似乎要滴出水来呢!你是怎么做到的?”公孙摇金啧啧啧称奇。

    “全靠了它,我吃了两枚这样的果子,就变成这样了!”王老太从怀中取出一个木盒,打开盒盖,异香扑鼻,盒中躺着两枚龙眼大小的紫黑色李子状果子,十分诱人。

    “奶奶,你等我一下。”公孙摇金似乎想起了什么,在房间的书架上寻找起来。

    “找到了!”公孙摇金抱着两本古书,兴高彩烈地回到桌前。

    “金儿,这是什么书呀?”王老太好奇地问道。

    “《天地宝材排行榜》和《九州奇禽异兽录》,能奶奶变年轻的果实,应该是一种天地宝材,书上应该能够找到!”公孙摇金一边回答,一边翻起那本《天地宝材排行榜》来。

    片刻之后,公孙摇金喜道:“找到了,这种果实名叫返老还童果,每服下一枚,能年轻十岁,青春永驻,位列天地宝材榜第十九名。”

    “既然能年轻十岁,青春永驻,就送给金儿你吧!”王老太大方地将木盒推到公孙摇金身前。

    “奶奶,金儿今年才十六岁,只怕是用不上这返老还童果。”公孙摇金摇了摇头,将木盒又推了回去。

    “是奶奶糊涂了!”王老太自责地拍了拍额头,“也好,这东西奶奶替你收起来,等你年纪大了,我再给你吃。”

    “奶奶,这返老还童果十分珍贵,数千年才出现一次,你从哪里得来的呀?”公孙摇金好奇地问道。

    “这事说来可就话长了,奶奶慢慢跟你说。”

    王老太又喝了一口茶水,停顿了片刻,仿佛陷入了回忆之中,半晌过后,方才缓缓开口。

    事情发生在三个月前,王老太准备进山采些山货野味,带给公孙摇金。

    天色刚亮,王老太一身劲装短打,喝了一碗驱蛇避虫的浓药汤,带上攀山用得铁爪绳索、和几块干粮、一壶水、几个蛇皮口袋、一把磨得发亮的砍柴刀,就出发去了深山。

    王老太用砍柴刀开路,在茂密的丛林中辟出了一条小路,一直往深山延伸。

    到了中午时分,王老太已经进入深山二十多里,依旧一无所获。



   

    

    
  

  

  

  

   

   

   

   

    王老太找了块草地坐了下来,吃了两块干粮,喝了几口水,正要休息片刻,突然,王老太眼一亮,不远处的悬崖峭壁上长着一株脸盆大小的火红灵芝,足有上千年的火侯。

    千年灵芝是大补之物,珍贵无比,市面一般是见不到的,若是出现了,也是有市无价,一般能卖到上百万两银子的天价。

    因为千年灵芝能提气续命,包治百病,灵验无比,是药材中的极品,不可多得。

    王老太大喜过望,若能采到这株灵芝,她就能去幽州给公孙摇金过生日了。

    王老太将绳索拴在悬崖边的一颗古松上,左手握着那把砍柴刀,小心翼翼地向悬底滑去。

    悬崖峭壁的缝隙之间,多藏毒蛇怪虫,好在王老太喝过避蛇虫的汤药,大多数蛇虫还是不敢靠近的,少数大胆的虫蛇,也被王老太砍死。

    在悬崖峭壁上挪动了小半个时辰,千年灵芝终于成为了王老太的囊中之物。

    王老太摘到灵芝之后,她又发现了下面又长着一株百年火候的人参,王老太又向下攀爬,将人参也挖了出来。

    采到人参之后,下面又有一朵天山雪莲,王老太也不知道这是天山雪莲,她只是觉得这朵花长得挺美,便把天山雪莲也采了下来。

    天山雪莲下面不远处又有一株成形何首乌,王老太又向下攀爬,把成形何首乌也挖了出来,放进了蛇皮口袋。

    短短一个时辰,王老太便收获了四种世上罕见的珍奇药草,其珍惜程度,不亚于一座金库。

    王老太的机缘着实,让人羡慕,当然王老太的机缘不止如此,她下到了悬崖底部。

    悬崖底部是一个不小的盆地,占地十余亩,成形肉芝、千年何首乌、朱果、千年人参,雪莲、火灵芝遍布盆地,多得就像地里的大白菜一样,这些有价无市的天地宝材在盆地中十分常见,随手一抓,便能抓到一株。

    王老太欣喜若狂,正要上前采摘,一股腥臭味扑鼻而来,王老太心生警惕,知道一定有大型野兽在附近活动,她不敢大意,躲到一旁偷看。

    不一会儿,山洞之中游出一条水桶粗细的漆黑大蛇,蛇头上长着三个大瘤,面目十分可怖。

    大蛇向盆地的另一端快速流去,另一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