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贤婿-第3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狼主,完颜宗翰将军求见。”帐外有人通禀。
自从金国确认下一任皇帝为吴乞买后,原本关系不错的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就少了来往,虽然表面上二人的关系还算过得去,但二人心里都明白,因为立场的不同,二人其实已是形同陌路。
忽然听到完颜宗翰来访,完颜宗望不由一愣,他很感激完颜宗翰的来援,要不然他不可能这么快就解决掉耶律定。可一想到完颜宗翰支持吴乞买,完颜宗望这心里就有些不痛快。
金国的兵权随着老一代名将的老去,此时已经逐渐交到了年青一代的手中。完颜宗望、完颜宗弼、完颜宗翰是这一代年青将领中的佼佼者,其中完颜宗翰在军中的威望最高,吴乞买也正是因为得到了完颜宗翰的支持才得以顺利成为储君。可以说要不是完颜宗翰的缘故,这金国下任皇帝花落谁家还是个未知数。
对完颜宗翰,完颜宗望虽不能说恨之入骨,但也绝对谈不上有好感。此时听说他来求见,本能的就想要不见。可转念又一想完颜宗翰好歹前不久才帮了自己一个大忙,这时候将人拒之门外,反倒显得自己太小家子气,遂命人将完颜宗翰请进了营帐。
“宗望,好久不见。”
“呵呵……没办法,谁叫你我都是诸事缠身,难得空闲呢,请坐。”完颜宗望笑着迎上前说道。
分宾主落了座,完颜宗望没跟完颜宗翰客套,直接询问起了对方的来意。完颜宗翰也知道完颜宗望因为储君一事不待见自己,也不指望可以与对方和解。见完颜宗望问起了正事,遂开口说道:“此次前来,是为宗望提个醒。”
“哦?我有什么毛病?”
完颜宗翰摇摇头,“也并不能说是毛病。宗望你下令善待百姓是为我大金百年大计着想,这道命令并没错。但问题是宗望你忽略了士兵的情绪。我大金的士卒之所以骁勇善战,除了本性使然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每战过后收获颇丰。但此次俘获耶律定,所得战利却极少,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士兵聚众从民间掠财的肯定原因。宗望,这不是一道命令就可以阻止的,那些士兵得不到他们所想要的战利,迟早会对你生出不满。”
“……宗翰,那你的意见是什么?”完颜宗望沉默了片刻,问道。
“耶律定仅凭南京道抵抗我大金数年,南京道的财富早已被其挥霍一空,想要从民间掠财,不仅无法满足士兵的希望,更会让我大金在南京道尽失。我的意见就是不必把目光全放在南京道内,而是另寻财路方为上策。”
“另寻财路?西京道倒是有钱,可安西军手上尚有三万女直战俘,若是此时攻打西京道,那李墨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我当然不是来鼓动你与我一起去找安西李墨的麻烦,我是想要邀你与我一同出兵南下。眼下安西李墨被耶律大石拖在了西北,这东边肯定是已守为主,我们出兵南下,也不必太过深入,只要打下几座州县,那就可以平复士兵的不满情绪。”
“……只是我大金与大周结盟没过一年,此时攻打大周……”
“不是攻打大周,而是协助盟友攻击河北。”完颜宗翰闻言强调道。
这下完颜宗望明白了,对啊!河北此时正与大周交战,作为大周的盟友,完全有义务来帮助盟友摆平河北。
完颜宗望本来就在头疼如何安抚麾下士兵因为没有捞到战利品而生出的不满情绪,完颜宗翰的提议正好就解决了完颜宗望的难题。他们不是在攻打大周,而是在帮着盟友大周对付大周的敌人。
在未得到大周允许的情况下,金国中路军与东路军合兵一处,杀奔了河北雄州。河北上下正集中力量对付大周的官军,之前因为南京道的存在,在双方势力的交界处都未投放重兵。而南京道被破之后,河北也想要抽调兵力防止金兵有可能的南下,只是没想到金兵的动作如此迅速,抽调的兵力尚未抵达,金兵已经杀到了。
雄州瓦桥关被金兵一战而定,自此河北门户大开,金兵如潮水般涌入河北四处劫掠。在连续攻破莫州、瀛洲之后,金兵转向西进,直奔真定府杀来。
得知金兵杀入河北,齐王柴英是真的慌了神,原本对付大周就已经有些吃力,现在再加上一个金国,柴英吃不消了。可好在他知道自己眼下已无退路,无论是落到谁手里,他的下场都不会好。三弟柴慎已经兵败自焚,而二弟柴勇也在不久前传来暴毙的消息。投降大周,结果恐怕也是一个暴毙而亡。而投降大金,这个念头只是在脑海中刚一露头就被柴英否决了。
因为李墨早年间的宣传,金国是怎样对待战俘的事情早已深入人心,单是一条金人喜淫敌酋妻女的习惯就已经让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柴英无法接受。大丈夫生于天地间,若是连妻女都不能保全,实在愧对了这副男儿身。柴英虽然平时有些优柔寡断,但在此时却显得很男人。
而随着柴英的态度坚定,河北上下也抱定了决一死战的想法。金兵过境,雄州、莫州、瀛洲深受其害,虽还不敢说白骨累累,千里无人烟,但真实情况其实也差不多了。犹如蝗虫过境,女子被抢走,男子被屠杀殆尽,仅剩下一些侥幸未死的老人抱着年幼的孩子坐在被烧焦的家门前哀哀痛哭。
三州的惨状激起了民愤,更让远在西夏沙洲与耶律大石作战的李墨暴怒。
“明日决战,耶律大石生死不论!”李墨沉声对帐中众将下令道。
之前李墨与耶律大石互有胜负,这世上本来就没有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事情,只不过李墨吃亏的时候少,占便宜的时候多罢了。但现在,情势危急,已经不容李墨继续与耶律大石比拼耐性了。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合该你耶律大石倒霉,好好的西辽王不做偏要跑来找事,那就别走了,想复国不可能,但让你长眠在故国的土地上,那还是可以办到的。
随军到此的许贯忠也知道李墨此时听不进人劝,而且他对安西军彻底解决耶律大石也没什么怀疑。别看耶律大石好似与安西军打了个平手,但实际上这还是安西军手下留情的结果。
替李墨主持西京道多年,当初的书生意气早已消失不见,已经完全成熟起来的许贯忠在考虑事情的时候更多会从大局着手。安西与大周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他许贯忠作为李墨身边第一谋主,将来若是落到大周的手上,肯定不会有好下场。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李墨既然不是夺了大周的地盘自立,那为何就不能有与大周争夺天下的资格。
不光是许贯忠,那些追随李墨为安西军效命的人们,其实大多数人都与许贯忠的想法一致。谁没个封侯拜将的念想,而这个念想大周给不了他们,他们也不打算通过卖主来求荣,那就唯有拥立李墨来达到目的。
想要争夺天下,首争民心,其次才是双方实力的比拼。要论实力,包括许贯忠在内,并不觉得大周的官军能胜过安西军。而这民心就不好说了,大周天子虽然这几年光顾着打仗,聚敛民财充作军费,但百姓尚未到山穷水尽,民不聊生的地步。大周的百姓虽然对天子有诸多不满,但还没严重到想要抛弃天子。这大周,还是柴家的天下。
早在耶律定兵败被俘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李墨就与许贯忠、朱武等谋主考虑到金兵南下的可能,也定下了数个应对方案,但不管是哪个方案的执行,前提都是先灭掉耶律大石,解决安西军自身的后患以后才会回军东顾。
第357章 大石西归
残阳似血,耶律大石站在沙洲城城头,满心忧虑的望着城外正在忙碌的安西军。为了这次东归复国,耶律大石可以说是倾尽全力,但结果却犹如被人当头棒喝,安西军的强大远远超过了耶律大石的估计。虽然此时耶律大石还不知道为何安西军忽然发力,但他也预感到距离自己失败的日子已经不远。
城外的安西军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攻城所需用到的器械,按理说耶律大石此时已经派兵出城进行干扰破坏,但守在工事兵附近的两支骑兵却叫耶律大石不肯再去贸然尝试。白天的一场激战,以耶律大石的全线溃败告终。此时在沙洲城中的复国军,不过两万出头。耶律大石原本还指望坚守沙洲等待盟友回纥、吐蕃的赶到,但很明显,城外的安西军不愿意给耶律大石这个等待的时间。
是走?是留?这是个艰难的选择。
大丈夫能屈能伸,这个道理谁都懂!但没谁喜欢委屈自己,耶律大石满怀雄心的挥军东归,但结果却是叫安西军给灰溜溜的赶回家。这面子上过不去不说,更主要的是耶律大石明白,这次的失败,意味着日后他再也没有回到故土的可能。
耶律大石不甘心!也正是因为如此,耶律大石将希望寄托在了两个盟友的身上。但回纥、吐蕃明显是要辜负耶律大石对他们的期待。本来答应耶律大石的邀请就是打秋风、占便宜的心思作祟,耶律大石若是占了上风,回纥、吐蕃还会跟在耶律大石后面捡些好处,但如今耶律大石落了下风,回纥、吐蕃不落井下石就算是仁义了,又哪里肯为了耶律大石而得罪了安西军。
耶律大石不知道安西军的厉害,可跟安西军做邻居的回纥、吐蕃又怎么会不清楚。这时候回纥、吐蕃讨好安西军都来不及,又怎么会对耶律大会出兵相助。但耶律大石不知道这些,为了拖延时间,他派出了使者,希望可以麻痹安西军,从而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使者回来了,满脸沮丧。耶律大石一见就知道使者此行并不顺利,也没等耶律大石开口询问,使者已经哭丧着对耶律大石说道:“陛下,安西军主帅李墨让我给您带句话,从微臣回城那一刻算起,一个时辰后安西军将会开始攻城。”
“什么?”耶律大石大惊失色。
“而在这一个时辰内,安西军可以保证不对我军进行追击。”使者没有去看耶律大石的脸色,继续把安西军让他带回的话向耶律大石说完。
“你难道没有说我的条件?”
“陛下,人家根本就没见我。微臣进入军营之后就被带入了一座营帐,等了好一会就被人给送出了军营,离开的时候才有人将安西军的决定通知微臣。”使者哭丧着脸答道。
“……你再辛苦一趟,出城去对安西军说,一个时辰太短,请他们再多给我军一点时间。”耶律大石沉默了片刻,吩咐使者道。
使者走后,耶律大石召集众将,宣布了自己撤兵的决定。这段时间与安西军交锋,已经叫耶律大石手下那些骄兵悍将学乖了。强中自有强中手,或许前些日子他们还不觉得安西军有多可怕,但在白天的一战中,他们已经亲眼体会到了认真起来的安西军的可怕。听到耶律大石决定撤兵,不少人的心里都是暗松口气。
耶律大石的军队成员复杂,真正的契丹人并不是很多,这也是耶律大石为何一定要东征的原因之一。可现在与安西军屡战屡败,那些原本就不怎么关心辽国归谁的人们纷纷归心似箭。
……
使者回来了,这次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安西军答应了耶律大石的请求,将一个时辰延长到了三个时辰,也就是说,等到明日天亮之前,安西军不会发动攻城。有了这三个时辰的准备工夫,耶律大石暗松口气。
既然决定了要走,耶律大石就没有了继续留在这里的想法。东归复国军连夜收拾,等到两更天的时候,耶律大石先是命人探查西门外是否藏有伏兵,确定没有之后这才留下三千骑兵守住城头,自己则带着剩余的人马悄悄出城,奔西而去。这一路上耶律大石小心谨慎,唯恐半路上会遇到伏兵。好在安西军还算守信,耶律大石所担心的伏兵并未出现。等到大军行至天色渐明,负责在大军前方探路的斥候才回报说有人自称安西军使者,已在此处恭候多时。
“你叫什么名字?”耶律大石望着被军卒带到面前的一个书生,出声问道。
“小可刘敏,添为安西大都护身边军师从事,今特奉我家大都护之命,前来送大人一程,顺便为我家都护带句话给大人。”
“……你家大人想对我说什么?”
“不打不相识,来日方长,希望下次见面可以是以朋友的身份相见。”
“……请替我转告你家大人,请他善待我的族人,耶律大石感激不尽。”
“大人言重了,你的族人也是我家大人的子民,试问上位者又怎能不善待自己的子民。”刘敏闻言笑道。
送走了刘敏,耶律大石回头看了一眼身边的众人,长叹一声道:“传令下去,全速行军,待到了高昌才允许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