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 >

第123章

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第123章

小说: 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还是喝水吧。茶叶有些苦。

    尚文坐下来静静的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首先,是坐的地方。这个时代。人人坐的还是席子,连椅子凳子都还没有出现。坐,其实就是跪。这对人的意志力实在是个大考验。尚文每次都苦于议论朝政。特别是那些庞大的战争计划的时候,尚文都是先站起来说话,因为,坐着就是跪着。膝盖可是受不了。不过尚文认为,这样长期的跪下去。也不知道,有没有关节炎这样的疾病出现。

    想到这里,尚文才发现,自己以前的发明过多的集中到了重工业方面,或者是偏向于技术性很强的事物,而对于自己身边的一些生活有着严重的忽视。比如,周边的这些家具。尚文是一件发明都没有。如果不是今天嬴玉偶然的提议。尚文几乎已经忘记了生活可以变得更美好。

    太关注一件事,往往会忽视很多事情。

    想到这里。尚文的兴趣一下子来了。家具,沙发,椅子,凳子。现代样式的茶几,办公桌。如果能够加上老板椅就最好了。尚文拿出一沓纸,就开始勾画图形。现在已经出现了比较现代化的木材加工机器。这些东西加工起来不难。沙发。现在还没有海绵。也只能做老式的弹簧沙发。

    装有弹簧或厚泡沫塑料等的靠背椅,两边有扶手。这就是沙发的基本概述,有了沙发,其他的地方也可以使用,不仅仅是居家。还有外出使用的马车。马车上也可以。由于有了四轮马车。载重量,提高的不只是一倍,更重要的是,载人载物。都有很大的提高。如果加上沙发的话,乘坐人或许会更舒服。加上透明的玻璃。很具有现代汽车的风范。

    此外,还有很多东西,椅子。老板椅,以及办公桌。这些都需要加工出来。

    尚文花费了一个时辰的时间勾画图纸,然后拿着一大堆图纸去飞艇车间。那里是木匠最为集中的地方。

    图纸交给那些木匠,剩下的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而尚文还有大把的时间。

    尚文将注意力转向其他方面。既然在飞艇车间,那就要设计一下飞艇有关的东西。

    飞艇无法测量高度,一直是困扰飞行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速度和高度。速度需要空速管。空速管也叫皮托管、总压管、总…静压管。它是感受气流的总压(也称全压)和静压,并将测得的压力数据传送给大气数据计算机、飞行仪表的装置。这种航空装置主要是用来测量飞行速度的,同时还兼具其它多种功能。现在的技术还不能够研制那么先进的空速管。

    它由两个同心圆管组成,内圆管为总压管,外套管为静压管。 空速管测量飞机速度的原理是这样的 塞斯纳空速管

    ,当飞机向前飞行时,气流便冲进空速管,在管子末端的感应器会感受到气流的冲击力量,即动压。飞机飞得越快,动压就越大。如果将空气静止时的压力即静压和动压相比就可以知道冲进来的空气有多快,也就是飞机飞得有多快。比较两种压力的工具是一个用上下两片很薄的金属片制成的表面带波纹的空心圆形盒子,称为膜盒。这盒子是密封的,但有一根管子与空速管相连。如果飞机速度快,动压便增大,膜盒内压力增加,膜盒会鼓起来。用一个由小杠杆和齿轮等组成的装置可以将膜盒的变形测量出来并用指针显示,这就是最简单的飞机空速表。

    空速管测量出来的速度并非是飞机真正相对于地面的速度,而只是相对于大气的速度,所以称为空速。如果有风,飞机相对地面的速度(称地速)还应加上风速(顺风飞行)或减去风速(逆风飞行)。另外空速管测速原理利用到动压,而动压和大气密度有关。同样的相对气流速度,如果大气密度低,动压便小,空速表中的膜盒变形就校所以相同的空速,在高空指示值比在低空校这种空速一般称为〃表速〃。现代的空速表上都有两根指针,一根比较细,一根比较宽。宽的指针指示〃表速〃,而细的一根指示的是经过各种修正的相当于地面大气压力时的空速,称为 〃实速〃。

    为了防止空速管前端小孔在飞行中结冰堵塞,一般飞机上的空速管都有电加温装置。

    而膜盒成为关键。另外就是测量与指示飞行器距某一选定的水平基准面垂直距离的仪表,称为高度表。

    飞行器的驾驶舱仪表板上安装的高度表通常有气压式高度表与无线电高度表。气压式高度表实际上是一种气压计,它通过测量航空器所在高度的大气压力,间接测量出飞行高度。 无线电高度表实际上是一种以地面(水面)为探测目标的测距雷达,它所指示的高度即为真实高度。

    超现代化的高度表也无法制造出来。但是另外一种东西却可以。那就是气压计。

    根据托里拆利的实验原理而制成,用以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气压计的种类有水银气压计及无液气压计。其用途是:可预测天气的变化,气压高时天气晴朗;气压降低时,将有风雨天气出现。可测高度。每升高12米,水银柱即降低大约1毫米,因此可测山的高度及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的高度。

    也可预测天气的变化,气压高时天气晴朗;气压降低时,将有风雨天气出现。

    利用托里拆利管来测定大气压的一种装置。玻璃管底部的水银槽是用一个皮囊所代替,并附有可以调准的象牙针使其指示水银面,叫做“福廷式水银气压计”,在玻璃管外面加上一个金属护套,套管上刻有量度水银柱高度的刻度尺。在水银槽顶上另装一只象牙针,针尖正好位于管外刻度尺的零点,另用皮袋作为水银槽底。使用时,轻转皮袋下的螺旋,使槽内水银面恰好跟象牙针尖接触(即与刻度尺的零点在一水平线上),然后由管上刻度尺读出水银柱的高度。此高度示数即为当时当地大气压的大小。另外还有不需调准象牙针的观测站用气压计,可测低气压山岳用的气压计,以及对船的摇动不敏感的航海用气压计。

    大气压强不同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不同,根据p=p(水银密度)hg;计算出的压强就等于大气压强,当然这个计算制造气压计时就算出来标到气压计上了,通过水银面对准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气压的大小了!

    但是,问题最终都指向一个问题。玻璃管的加工。以及大量原材料。

    一个很复杂的逻辑推理。气压计需要玻璃。玻璃需要碳酸钠。碳酸钠怎么办?

第一卷 257一氧化碳中毒

    碳酸钠,俗名苏打、纯碱、洗涤碱,化学式:na?co?,普通情况下为白色粉末,为强电解质。密度为2。532g/cm3,熔点为851c,易溶于水,具有盐的通性。

    存在于自然界(如盐水湖)的碳酸钠称为天然碱。这是目前秦国碳酸钠的主要来源。但是产量非常的有限。这也是目前玻璃,纺织,化学等相关产业无法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可以这么说,碳酸钠的发展现在已经有制约秦国化学发展的苗头了。

    实验室制取碳酸钠,主要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吕布兰法最早在1791年,古人就开始用食盐、硫酸、煤、石灰石为原料生产碳酸钠,是为吕布兰法。此法原料利用不充分、劳动条件恶劣、产品质量不佳,逐渐为索尔维法代替。

    索尔维法,1859年,比利时人索尔维,用食盐、氨水、二氧化碳为原料,于室温下从溶液中析出碳酸氢钠,将它加热,即分解为碳酸钠,人们将此方法称为索氏制碱法,此法一直沿用至今。

    侯德榜法1943年中国人侯德榜留学海外归来,他结合中国内地缺盐的国情 ,对索尔维法进行改进,将纯碱和合成氨两大工业联合,同时生产碳酸钠和化肥氯化铵,大大地提高了食盐利用率,是为侯氏制碱法。

    四种方法能够采用的只有后两种。索尔维哈和侯德榜法。但是两种需要另外一种化工品,氨水。

    骆驼粪是沙漠中普遍使用的燃料,连神圣的宙斯也只好屈尊俯就。由于长期烧骆驼粪,使宙斯——阿摩庙宇的墙和天花板蒙上一层烟灰。这种烟灰里包含着一些象盐那样的白色晶体,不时散发出一阵阵刺鼻的气味。当地人把这种白色晶体称作sal ammonic(阿摩神之盐)。1774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单独收集了这种带有刺鼻气味的气体,对它进行研究,他发现这种气体可溶于水,并表现出碱性,因而把它称为“碱气”。可是,这个名词没有为化学界所接受,最后,人们还是从这种气体的来源“阿摩神之盐”中,给它取了个名字“am…monia”(阿摩尼亚)。这就是我们今天称之为“氨’”的化合物。

    尚文要想制取氨水,只能采用这种结晶体和氢氧化钙加热制取。想到难闻的气味。尚文的胃就觉得倒胃口。但还是要去做。不过之前也要做一个“防毒面具。”

    而且这种结晶体只能从粪便中收集。估计有些人还不知道。硝石,在东方不算什么,但是在欧洲可是相当的频繁。这些欧洲发展化学的原因,但他们发现了火枪的威力之后,就急速的发展。但是硝石却是紧俏品。人们后来发现,人体,动物的排泄物中,含有硝,就大量的收集。甚至严格控制人的排泄物。这也算是对化学的一种贡献吧。

    人类的智慧总是在一种物品缺乏之后,迅速的寻找另外一种方法去索取。

    尚文需要的大量的活性炭。同时还要人注意排泄物晒干之后形成的晶体。这需要时间。

    一夜,尚文进进出出,花费了一夜是的时间,最后只做了几件家具。尚文迷迷糊糊的躺在刚做好的皮质沙发上随着了。

    嬴玉睡的很舒服,一直睡到太阳高高升起。

    嬴玉大大的伸展了一个懒腰,觉得自己从来没有睡过这么舒服的床,自己来这里还真来对了。

    嬴玉走出外屋,发现屋子中一下子多了几件很奇怪的东西。

    “哎,哎。”嬴玉怀着好奇的心情叫醒尚文。

    尚文熬了一夜,正是最困的时候,尚文闭着眼睛说道:“什么事情?”

    “这都是什么呀,怎么这么奇怪。还有你坐的这个,这是什么呀?”嬴玉一连问道。

    “沙发,其余全是家具。”尚文简单的回答道。

    “沙发。沙发。什么是沙发?”嬴玉问道。

    “一把高级的椅子。”尚文不耐的说道。

    “椅子?”嬴玉问道

    “你自己看吧。我困死了。”尚文说着转了转身。

    “哎。哎。”嬴玉大声的叫道。

    “哼。”嬴玉转身哼了一声。便只顾自己去查看去了。

    而这一夜,发生的事情,远远超过了尚文的想象。北方的雪已经下了整整一夜。早上雪才小点。但没有停。一夜的雪,堆积的很厚,很高。人的腿都迈不开。

    “这雪怎么下的这么大?”蒙恬一大早就开始查巡营地。

    “将军,外出站岗的人,冻死了不少。”一个近身卫兵说道。

    “什么?”蒙恬惊讶道。

    “不好了,将军。不好了将军。”屠睢大声的叫道。

    “屠将军怎么了?”蒙恬立即恢复镇静问道。

    “不知道怎么回事,很多士兵,死在窝棚里了。”屠睢说道。

    “有多少?”蒙恬问道。

    “已经有一二百人了。”屠睢心痛的说道。

    “什么,怎么这么多。”蒙恬问道。

    “哎。”屠睢还是一脸的心疼。这些火枪兵,都是屠睢的宝贝。这些火枪兵训练有素,是大秦国第一个火枪团。现在没打仗就死了这么多。目前为止竟然有一个连稀里糊涂的死在这。

    “什么原因,查明情况了没有?”蒙恬问道。

    屠睢摇摇头。

    “走,去看看。”蒙恬说道。

    窝棚,北方严寒来的早。而且异常的寒冷。秦军所带的帐篷根本就无法抵御。后来秦军是看到匈奴人和胡人就地挖坑,然后做的窝棚。便学来了。没想到。这窝棚比帐篷还暖和,所以,这种方法很快就被传开来。

    昨天很冷,北方缺乏木炭,但秦军发现,铁厂的煤可以取暖,所以便拿来用。密封的窝棚内,秦军为了换气,还专门在上面开了一个洞。

    但是昨天有风。风还很强劲。快速的气流使得窝棚内的气流无法流出,导致煤炭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无法排除,使得浓度急剧上升。大量的秦军士兵就这样在昏睡中死去。

第一卷 258天时不利

    一具具秦军尸体从窝棚中抬了出来。他们无一例外都是一氧化碳中毒而死。

    “医师,你看看是怎么回事。”蒙恬问道

    “报,将军。”一个卫兵出去探查其他营地情况快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