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宋道 >

第95章

宋道-第95章

小说: 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杰一把抢了去。


第一百八六章 【善缘】

打开荷包看了看,倒叫黄杰发现曹宝身家丰厚,小小荷包里放着六个一两重的金锞子,另外还有三枚二两的银判。确认荷包里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后,黄杰与瞪眼的曹宝摇摇手,便自去了。

    走到近前,倒也瞧清哭丧的两个娘子应该的一对母女,母亲也就是三十来岁年纪,生得粗手大脚,长相也属平常。至于女儿,虽然衣衫褴褛,脸上浓一块淡一块抹着锅底灰,头发也有些蜡黄,不过十二、三岁的年纪,长相倒叫人看出有几分姿色,

    近的前来,黄杰便看见在母女身旁正劝慰着的是吴仁甫,便咳嗽一声作为提醒。吴仁甫见了,忙对母女道:“秀才公来了,定是来为娘子做主的!”

    而后见了黄杰眼色,吴仁甫忙来到近前对黄杰行了弟子礼,这才介绍道:“秀才公,方才冲撞大将军的汉子名唤封七郎,如今眼前这位便是七郎的娘子董氏,是学生自南门寻回。七郎与娘子都是太湖县人士,一家三口奔逃途中失了散。”

    “嗯哼!”黄杰嗓子眼里轻哼一声,算是提醒吴仁甫话到此处就该打住,便上前一步对母女俩叉手道:“俺名唤黄杰,黄州县学生员,今日受命处置赈济事宜,适才封七郎因故冲撞了军阵,黄州知州大人之子曹宝将军不得已将之射杀。有道是军令如山,此事怪不得封七郎亦怪不得曹宝将军,皆是黄某之责也!还请受黄某一拜!”

    说着黄杰肃容整衫,对着董氏母女行了长揖碰地之礼,那董氏虽然满面乡土气息,却不想也是知礼,急忙拉着女儿避让开来。

    口中也忙道:“不敢!这礼使不得,小妇人如何受的起。”

    黄杰见人家不受,便也转过身子对封七郎的尸身拜了三拜,这才掏出荷包交与吴仁甫,让他转交董氏,道:“如今赈济乡民事大,还请恕黄某分身乏术,此处有些银两权作烧埋之用。”

    而后黄杰交代吴仁甫全权负责这封七郎的烧埋事宜,也对董氏交代,等办好了封七郎的后事,可去黄州城的食汇街寻他,定会给母女俩寻一个安身立命之处。当即董氏领着女儿拜了黄杰,可那女孩儿却是一脸仇恨的瞧着黄杰,突然问道:“予的爹爹究竟是谁人害的?”

    黄杰被问得一愣,还没回神作答,倒听吴仁甫喝道:“封小娘子,都说了你爹爹是冲撞了军阵,被大将军阵前射杀,当时千百双眼睛都瞧见了……”

    那封小娘子却是瞪着布满血丝的双眼直盯着黄杰道:“既然俺爹爹是那曹宝将军所杀,又为何却是你来行礼?”

    吴仁甫又要出声,黄杰却摇头叹息一声,道:“我未杀汝父,汝父却因我而死,奈何之!”

    言罢,黄杰对母女俩叉手为礼,便转身去了。

    走回到曹宝面前,黄杰苦笑一声便坐他身旁,没来由的问道:“衙内不是第一次杀人?”

    曹宝斜眼瞧了瞧黄杰面射,压了嗓子道:“谁说不是?”

    “咦!”黄杰听了惊讶,转头来看曹宝,看他面色如常,眼神也是清澈,毫无惊惧的模样,便奇道:“第一次杀人,却不惊惧?”

    “为何要惊惧?”曹宝大力的伸手拍了下手中扎枪,嗤道:“俺可是错杀了好人?”

    黄杰摇摇头,远眺一眼,发现吴仁甫已经借来大车将那封七郎的尸首装上,董氏和那封小娘扶着车正哭哭啼啼的离去,便起身道:“俺当初第一次杀人,可是吐了两天,还发了好些日子的噩梦,衙内且好自为之吧!”

    说完黄杰便大步走了,倒不是他没话跟曹宝继续扯咸淡了,而是远远瞧着,正有大批流民正从城南和城北方向慢慢涌了过来。

    还别说,他的宣传策略效果还真是不错,待他如法炮制的将南北门转来的流民分群安置好时,天已近暮。吴仁甫倒是转了回来,报知黄杰这董氏将封七郎的尸首运至城北义庄,买了三担油柴就在义庄的化人场将尸首火化了,而后母女俩便携了骨灰北去,走前吴若甫问了一句去往何处,董氏直言欲往汴梁投亲。

    这两宋时期,京师汴梁、临安、河东路、两浙路等地,都盛行火葬。时人言之曰:河东人众而狭,民家有丧事,虽至亲,悉燔爇,取骨烬寄僧舍中。以至积久弃捐乃已,习以为俗。

    此外,火葬盛行也是跟佛教传播有关,火化遗体本是佛家之俗,随着佛教影响力的扩大,火葬之风也扩散开来,因此各地都在义庄或是祭祀之地建有化人场,专门用来进行火化。

    听闻董氏母女携了骨灰欲往汴梁去,黄杰倒是想起了那封小娘子咄咄逼人的神情和布满血丝的双眸,如今人荒马乱她母女如何千里迢迢安全去往汴梁?再说光是曹宝荷包里的金银,折算下来也就六、七十贯钱财,算起来也不够沿途花销的。

    想了想,黄杰让吴若甫先歇了,还随手塞给他十余根工筹,便去寻了相熟的差役,托他捎信回家。

    不过半刻时辰,叶大龙和福寿便坐着一架租来的马车出了城来,黄杰便让吴若甫上车领路去追。这马车和车夫自然是使钱包下,可直抵光州,此外福寿怀里还有一百贯钱票,算是黄杰的义助。

    瞧着马车远去,不管能不能追上董氏母女,黄杰认为自己是仁至义尽了,也算是结下个善缘。

    这接下来,就是仔细点算眼前这近万的流民,然后分门别类经行甄别和归类,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赈济。

    天快擦黑的时候,姚榕终于风尘仆仆的领着三十辆骡车赶到了东门,车上载着的是黄万联庄中存好的六十套大屋构件,这是早前黄杰决定赈济之后,让姚榕特意赶去黄万联庄取来。这些大屋构件全是卯榫结构,组装起来非常简便,用来作为安置流民的活动安置房最是趁手不过。

    当即黄杰就命人燃起篝火,连夜组织人手开始搭建。由于之前的宣传到位,组织得当,所以这优先老弱再妇孺的顺序自然没人会反对,不少后续赶来的流民听说这黄州的赈济规矩是以工代赈,自然也是积极的参加到搭建安置房的工作中来。

    有道是人多力量大,差不多也就是三更时分,六十套大屋便搭建完成,屋顶也暂时不盖稻草,直接用篾席铺在地面,让一千多老弱终于能够卧地而栖。


第一百八七章 【青苗法】

直至四更汇总了数据,也才知道今日抵达黄州城下的流民共计一万一千三百二十七人,其中男丁六千五百三十二人,老弱乳子合计三千八百余人,最远来自太湖县,近的来自蕲州附近和薪水县。

    等黄杰抱着一叠文书和哈欠连天的曹宝从衙门里走出来的时候,天色都已经方亮了,不过今日里黄杰的差事也算是结了,赈济的各项事宜都将由黄州的胥吏们接手。

    说起来,昨日之所以由黄杰出面,还真不是他自己说的什么受了姚政委派,实际上当曹知州堕下城头时,城上诸司上官包括姚政都乱做了一团,还是黄杰当机立断,自告奋勇的要人先将他搥下城头查看伤势,见曹知州虽然跌伤甚重却还有性命之后,黄杰这才大胆的越俎代庖,诈称受了委派来安置赈济,又采用分队的法子将人群分散安抚,这才成了大事。

    而城上的姚政等人见此状况,自然也就按部就班的依照往日赈济的规制行动起来,这才把赈济之事有条有理的做了下来。

    如今,城外的万余人既然已经安抚下来,那么下一步的赈济自然得由官府胥吏来接受,不然这要真让黄杰一直干下去,只怕今后惹上官司难办:一个生员出面代替官府处置赈济,说好听点是这个生员有大才,说难听点就是黄州的一干官吏都是吃闲饭的,难当大任。

    曹宝一夜都未合眼,如今亢奋的劲过去之后,自然是疲乏欲死,干脆黄杰就扶他当街坐了,拜托一个路人去食汇街传话,便翻看起了手中的账簿来。

    这份账簿乃是昨天他特意招呼胡玉特别择取抄录的统计数据,对于这些数据,按衙门往日的流程规制是不可能记录下来的,但因为黄杰特别招呼过的缘故,胡玉便也按照他的要求进行了记录个归档。

    从数据上看得出来,这头一批的流民潮中,五十五岁以上的老年男女只占了不足一成,十五岁到五十五岁的青壮男女占了七成半,生下的一成半便是孩童了。

    细细想来这等流民潮的人员构成也算合理,正因为是青壮才能走在前面,体力越好走得越远,求生成功的机会自然也就越高。并且由此也可以推断出,接下来即将要到达的流民潮必定多又老弱构成,这也就意味着或许还将有疫病紧随而来。

    从昨夜三更至如今,黄杰就坐在黄州府衙的议事厅里旁听姚政和诸司上官就赈济的种种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和布置,不管是他想到的没想到的,都有成套的规制早就拟好,让黄杰第一次发现这公门的办事的效率其实也不低啊!

    当然,事后姚政寻了机会与黄杰解说,如今的种种规制也即所谓的应急预案,实际上都是神宗朝时期(1067年-1085年)始建,到了如今自然日趋完善。

    至于吸收这些流民为茶农茶户的事情,姚政也找出条例出来,只不过却是哲宗朝的遗律,怕不堪用。黄杰拿来一瞧,却发现舅父找出的居然是王安石的青苗法,但仔细一看又跟之前在邸报里看过的王氏青苗法有很大不同,后来仔细问了才知道,这青苗法如今有三个版本,王氏原版青苗法为1。0版本,神宗朝始推,后来因为私人恩怨和其他原因宋神宗就罢了王氏原版青苗法。结果到了哲宗朝,宋哲宗用司马光出来当宰相,司马光就改头换面弄了个2。0版本青苗法出来,可到了本朝之后蔡京觉得2。0版本的青苗法还不够好,又弄出了3。0的版本来。

    青苗法到底是个什么法,真要说起来话太长,简而言之也就是:农业贷款!

    农民在青黄不接的灾年和荒年因为没有资金购买种子和生产物资,就会无法进行农业生产,进而引发逃荒和流民潮。为使农民不至于逃荒,也就由官府出面贷出现钱或是粮谷、种子、耕牛给农民生产自救,按一定的比率收取本息。

    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实行青苗法,规定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谷,以补助耕作。借户贫富搭配,十人为保,互相检查。贷款数额依各户资产分五等,一等户每次可借十五贯,末等户一贯。当年借款随春秋两税归还,每期取息二分,实际有重达三四分的。

    看到这里可不要惊讶,农业贷款和如今广大农村地区的信用模范村、模范户,的确是宋朝人玩剩下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青苗法有三个版本,为什么不用如今最新的版本,反而要找出哲宗朝的遗律呢?

    这是因为……蔡京的3。0版青苗法本实在是太坑爹了!

    这蔡京版本的青苗法究竟有多坑爹,简单点说,之前的版本都是借贷自愿,视信用度高低可以借一定数量的钱。

    而蔡京的版本是:一、给各地官府下达放贷指标,农户不管需要不需要都得借!二、农户手中的田地或实业越多,强制借贷的数额也就越大!三、还不起,农户就得拿房舍田产折算抵押给官府还债,若还的起,就明年强制借给农户更多的贷款!

    可能有看客会说,就算是后世的银行也不敢这么干,但这可是真事儿,想想前文说过蔡京改交子为钱引的发财大计,和脑洞大开准备改盐茶铁榷税法的事情,就知道这事蔡京是能干得出来的!

    所以,你说要想用蔡京的3。0版青苗法放贷给流民,使流民落户黄州当茶农或是茶户,人家会答应吗?还不得立马跳起来造反杀狗官!

    所以姚政只能找了还算公道的哲宗朝2。0版本的青苗法出来,看看能不能以此为基础,吸引流民暂时落户。

    却说黄杰坐在街边翻看着账簿正胡思乱想的时候,就瞧见福寿领着一辆带遮篷的骡车匆匆来了。

    正要起身招呼的时候,万春奴却从骡车里探出身子来,一脸的惊慌道:“夫君,可寻着你了,燕奴要生产了!”


第三百二一章 【入城】

第三百二一章【入城】

    大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年—公元1117年),乃是北宋末年难得的太平年景,虽然宋帝赵佶依旧喜好玩乐,朝中有蔡京、童贯、高俅、王黼等权臣把持朝政,大宋在西夏、吐蕃等地有战事纷扰,但对于东京汴梁一地的百姓而言,街市太平便是盛世,据说著名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便是大宋政和年间的汴梁风物。

    既是盛世,这精神追求便应高于物质追求,政和年间的宋帝赵佶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