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刀客-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话怎讲?”
“甭问了,你连点儿敬贤之礼都没有,我说了也没用。阚泽但求一死,死而无憾。”
“只要你说得有道理,我自然敬服。”
“好,我也让丞相杀我杀个明白。你既是有学之士,怎么就不懂得背主作窃,不可定期?”
阚泽继续说道:“曹丞相,倘若黄盖在信上写好约定的日期,到那天却突然有紧急的军情,急切之间下不了手,可你按时派人去接应。你去接,他没来,这样岂不是就会泄露机密,因此,背主投降之事怎能事先定好日子?你连这点道理都不明白,还要屈杀好人,岂不是无学之辈?”
其实在拿到黄盖的诈降书之后,阚泽就已经将书信的疑点彻头彻尾想了数遍,他自幼抄书成一代大儒,做事自然谨慎。
曹操忽然也大笑起来,起身离座,绕过桌案,来到阚泽面前,深施一礼:“阚先生,曹操见事不明,冒犯尊颜,望先生不要挂怀。”
曹操纨绔出身,青年时恶名昭著,但自起兵之后却愈发沉稳,知错就改便是曹操的优点之一。他这一行礼,阚泽往后倒退一步:“丞相,阚泽担待不起。”
儒家向以“仁”、“礼”著称,阚泽又还了一礼,道:“丞相,我跟黄老将军倾心投降,如同婴儿祈望父母,怎会用诈?”
曹操大喜道:“先生请坐。你跟公覆真心归降,等南征成功之日,我一定在天子驾前为你二人保万世功名。”
“丞相,我跟老将军并非为了高官厚禄,实在是为了应天顺人,这也是上合天意,下顺民心。”阚泽摇了摇头说道。
曹操开怀大笑,吩咐道:“摆上酒宴,给先生压惊。”
半夜之时,可曹操一句吩咐,没过多久,便摆上了酒宴。
曹操请阚泽落座,两人对坐而饮。就在喝酒谈话之间,帐外走进一个中军官,走到曹操面前耳语了几句,曹操轻轻说了一声:“拿来我看。”
中军官递给曹操一张小纸条,曹操将信打开,拿袍袖一挡,不让阚泽看见,在灯下看信。
阚泽暗付:“这定是蔡中、蔡和写给曹操的密信。”虽然猜中,但却不动声色。
他察言观色,见曹操脸上露出喜色,方才安心。曹操把书信藏到怀中,把座位往前拉了拉。阚泽心说:你这一拉座位,就表示和我亲近。
曹操嘿嘿笑了两声,又给阚泽斟了一杯酒:“阚先生,既然如此,我想请先生再回三江口一趟,告诉黄老将军,到时先通消息过江,我立刻派兵接应。”
阚泽机敏异常,但怕有诈,马上一摆手:“丞相,这可不行。我已经离开江东,不能再回去了,请丞相另派人前去。”
如果这时曹操让他走,阚泽就坡下驴,曹操必然疑心,搞不好还有性命之忧。“你曹操让我走,我反而不走,曹操疑心,他还偏让我走不可。”阚泽不动声色地思付道。
“阚先生,如此大事若另派别人,一旦泄露出去,那还了得?还是阚先生回去为妙。”曹操倒了一杯酒,好言劝道。
阚泽又推让半天,这才答应。“丞相,既然如此,我不能在此久停,就得立即动身,天亮之后风险巨大,要让周瑜察觉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曹操又满满地斟了一杯酒:“阚先生,请你稍待片刻。”
他一挥手,侍从见机从后堂之中端上一盘金锭和十匹锦缎。金锭当然货真价实,锦缎是最好的川锦。
阐泽只看了一眼。拱手道:“丞相,大功未成岂敢接受朝廷恩赐?我跟黄老将军此番归降丞相,上合天意,下顺民心,绝非为了高官厚禄,阚泽这就告辞了。”
阚泽深施一礼,挥一挥衣袖转身离去。曹操一挑大指:“阚先生名士风骨,没想到江东有此贤士和名将,可惜孙权不会用人。”
阚泽来到江边上船,顺风顺水,天亮之前就回到了三江口。上岸后,阚泽立刻来到黄盖的寝帐,黄盖虽然躺在床榻上,但辗转反侧,又如何能睡得着?惦记阚泽下书,恐怕他死在曹操之手。
阚泽一进寝帐,黄盖一听到脚步声便知是阚泽,笑道:“阚先生,你回来了。”
“黄老将军放心,阚泽幸不辱命。”
两人开怀大笑。黄盖大声叫道:“快,拿酒来!”
第二百九十二章 甘兴霸的抉择
阚泽离开黄盖大帐,来到甘宁大营。
甘宁刚刚起床,拿刀割着面前的熟肉。众将无人不知,甘宁只有两个爱好,一是杀人,每天必杀一人;二是吃肉,每顿饭都要吃一斤熟肉。
阚泽径直进帐,抱拳拱手道:“甘将军,昨日你为了救黄老将军,被周瑜当众乱棒打出,我真为你抱打不平。”
他笑了笑,甘宁立刻就明白了,笑而不答。
这时,帐外响起了轻轻的脚步声,甘宁内力深厚,自然听到了是蔡中、蔡和二人。甘宁将刀猛地插在桌上,将桌子一拍,骂道:“他奶奶的,周瑜小儿着实可恨,无端要杀黄老将军,我只是求了几句情,却当着众将之面将我乱棍打出。我甘宁堂堂男儿,何时受过如此屈辱?要不是他是大都督,我定杀他解恨!”
阚泽惊道:“兴霸,军中人多耳杂,切勿大声喧哗。”
此时,蔡中、蔡和掀开帐门,大步走进帐中。甘宁一看,故意脸上变色,“唰”地抽出碧玉宝刀,跃下案来,就要杀人灭口。
蔡中大惊,满面带笑:“甘将军,误会,误会啊!”
“哼!你二人是不是听到了我刚才说的话?”甘宁眼神如刀。
蔡中说道:“将军,我二人是听到了你的话。但是,黄盖老将军可真够惨的,周都督怎么这么狠的心?七十不打,八十不骂。都督真下得了手!甘将军受到这样的侮辱,不止我们二人,我看江东所有战将全都不忿。”
蔡和却不如蔡中般会说话,道:“甘将军、阚先生,你们是不是有投降江北之心?”
甘宁挥刀说道:“好啊,本不欲杀你们,看来非得杀人灭口。
第二百九十三章 只欠东风
周瑜正在练剑,值日中军官进来禀报:“启禀都督,大营外有蒋干先生求见。”
周瑜大喜,道:“快请!”
此次用“苦肉计”本是兵行险着,曹操本就多疑,其帐下谋士不少,此计却是不易成功。但曹操的问题是:他并不了解江东,而不了解周瑜。
蒋干到了大帐,周瑜迎出帐外,拱手道:“子翼兄,别来无恙。”
蒋干笑道:“还怕你不欢迎,这次来却是冒昧了。”
“子翼兄见外了,我江东大门,随时为兄而开。”周瑜伸手道,“请!”
两人到了帐内坐定。周瑜道:“子翼兄,上次多亏了你逼出了庞统,只是不知他到底意在如何?”
“庞统此人深居简出,并不与人来往,十分神秘。我几次试探于他,但都无疾而终。”蒋干叹息道,“但是他为曹操献了一计,你可是肯定知道的。”
“你是谁连环计?”
“不错,正是连环计!他谏言曹操将大船连锁,并在上面操练水军,规避北方士卒不习惯水战的风险。”
“依你之见,此计是帮曹操,还是害曹操?”周瑜疑惑道。
“这正是此事的疑点所在。连环计确实对江北有利,但弊端是给了你用火攻的风险,让东吴有了一线生机。”
“仅仅是一线生机?”
“或者说,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生计。但如果曹操不用连环计,稳步操练水军,则东吴必败。而连环计,至少给你了用火攻之路,你说是也不是?”
周瑜不得不笑道:“什么都瞒不了你,确实如此。”
“但也因此,这位凤雏先生就更加神秘了,不知他到底是想要帮曹操,还是要害曹操。”
“他能料到这些事?会不会此计只是偶然?”
蒋干摇摇头道:“庞统可不是一般谋士,号称能料前后五十年之事,此等小事,我们都能看出,他岂能看不出?”
周瑜起身渡步道:“那他定是在帮我们了。”
“何以见得?”
“如不是他,我们哪还有这一线生机啊?!”周瑜叹道。
“可即使有了这一线生机,你又打算如何破曹?”蒋干好奇问道。
周瑜神秘一笑,“这不正是子翼前来我东吴的目的吗?”
蒋干大笑,“果然如我所料,你又使了个苦肉计!”
周瑜亦笑道:“不瞒子翼,黄盖诈降,阚泽献书,甘宁又降,只是哄骗曹操之计。”
“你不怕我回去告诉曹操?”蒋干说道。
“子翼乃当世名士,又是荆州故人。此时委身曹操,也是万不得已。我如信不过仁兄,天底下又有何人可信?”
蒋干忽然深深一揖,道:“蒋干深怕担负万世之恶名,今有公瑾替我作证,千百年后,也不至于让后人误解于我。”
周瑜赶忙扶起蒋干:“子翼言重了,我二人相知多年,肝胆相照,当共荣辱。”
周瑜吩咐下人准备酒宴,说道:“现在万事俱备,破曹只欠东风。不知子翼兄有何高见?”
“东风乃是天时,岂是人力可为?公瑾,你这是难为我了。”
周瑜沉吟道:“诸葛亮此前说过可借东风,可是真的借的来东风?”
“这个就得问诸葛亮自己了。”蒋干摇头道。
周瑜若有所思。
长江南岸,一处静谧的港湾之中,小船的烛光下,诸葛亮正在看着伏羲八卦。伏羲八卦即远古神祗伏羲所发明的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分别代表了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它参合倚仗了天地变化之术,发挥了各卦刚柔本性,将阴阳物理、社会进化、生产经验包含于八卦卦义之中,可谓尽览物性、穷探天理、洞悉人事。
一人径自入帐来,正是周瑜。
“未知大都督亲至,有失远迎,还请恕罪。”诸葛亮躬身道。
周瑜笑道:“诸葛先生不必客气,我此番前来,依然是为了借东风之事。现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知先生可有进展?”
诸葛亮摇头道:“实不相瞒,亮惭愧之至,还未有进境。”
“现在有几分把握?”
“五成。”
“只有五成?”周瑜惊道。
“已经不小了。”诸葛亮叹息道,“我已经派人去寻找我师傅水镜先生了,他已至地仙境界,如果得他出山相助,则此事必成!”
“决战在即,不知尊师在何处?”周瑜眼睛一亮。
“可是他不在水镜山庄。”
“那如何办?”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只好如此了。”诸葛亮道,“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筑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旛围绕,亮作法以求东南风。”
“胜败在此一举,我这就安排,但愿先生能成功借来东南风。”周瑜脸色严肃。
……
江北曹操大营。
斥候来报:“丞相,西凉太守马腾跟韩遂带着三十万大军攻打许都,荀彧军师派人来问,要如何应对?”
曹操大吃一惊,西凉马腾一直是他的心腹大患。当初汉献帝传的衣带诏书上,就有西凉太守马腾的名字。出征南下之时,他还派人镇守散关,监视马腾。曹操马上召集群臣商议,有人建议曹操马上撤兵,回援许都;也有人说不行,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东吴指日可破,怎能撤兵?
大帐之中众谋士争吵不休,曹操沉吟不语。
这时程昱说道:“丞相,西凉马腾有勇无谋,我有三议,可知马腾必然不会去犯许都。”
“哦?”曹操奇道,“仲德,你说说你的三议到底是什么?”
“现如今与东吴和江夏之战,我军胜面极大,如果马腾轻举妄动,丞相或回兵增援许都,而仅仅依靠荆州的降兵就能守住荆州。如此马腾危矣,他又怎会引火烧身?这是一议。其次,马腾打到许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夏侯渊将军守卫长安和潼关,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马腾根本过不了这一关;再次,西凉内部根基不稳,有不少将领有亲近丞相之意,如若马腾犯险前来攻打许都,则一旦兵败,其余将领担心丞相怪罪,必然关闭关口,据守险地,马腾就会陷入进不去,退不回的境地,肯定是全军覆没。如此,在荆州局势未明之前,我断定马腾必不敢动。”
曹操抚掌笑道:“程昱之谋深得无心。但毕竟西凉乃是心腹大患,还是要严令夏侯渊严密扼守散关隘口,以防突袭。若马腾果然前来,再回军不迟。”
众人皆道:“丞相英明。”
曹操又道:“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