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刀客 >

第202章

三国刀客-第202章

小说: 三国刀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有禅让荆州给刘备之意,外敌既除,荆州势必落入段大虎之手,相当于东吴以北又多了个强敌。如此,天下何时能一统?”

  鲁肃点头道:“荆州确实是争夺天下的关键。夺下荆州后如能连通巴蜀之地,则可以与曹操北方九州之地抗衡,乃是争夺天下的关键所在。”

  周瑜说道:“子敬,本当跟你商议,事情紧急,没来得及告诉你。今日军前棒打黄老将军,乃是我跟老将军商定的苦肉计,只有这样才能瞒过曹操,让老将军前去诈降;只有诈降,才能用火攻计,火烧曹操战船。战败曹兵就在此一举,你千万不要泄露军中机密。”

  “我明白了。”

  鲁肃心说:诸葛亮,我鲁肃这辈子只服你。

  “除了苦肉计,还有一个反间计。”周瑜道,“蔡中、蔡和本是荆州降将,乃是蔡瑁的族弟。当日金砂荡一战,曹操不愿出兵救蔡瑁,两兄弟以此为名投靠东吴。可是,嘿嘿,岂有他二人前来投靠还把家眷留在荆州的?因此,我打黄盖的时候,暗中就让甘宁把蔡中、蔡和也带来,好让他们亲眼看见,给曹操通消息。”

  “妙计,妙啊!苦肉计本就难了,现在你又加上了反间计,曹操不上当都难啊。”鲁肃鼓掌笑道。

  周瑜亦欢畅大笑。

  与此同时,一人正在黄盖的寝帐前转来转去。鲁肃有命闲人不得打扰,所以谁也不敢放他进去,但走吧又于心不忍。

  这人是东吴的参谋官,姓阚名泽字德润。阚泽胸有奇才,最善雄辩,胆量过人。在江东文武官员中,阚泽跟黄盖最有交情。今天周瑜怒打黄公覆,阚泽觉得蹊跷:这里面有文章。所以他等别人都走之后,晚上来看望黄盖,想打听打听实情。

  趁着士卒去撒尿的功夫,阚泽一咬牙,一阵小跑,迈步就往里走。帐外小校看见,急道“阚参谋,鲁大夫有话,不让进。”

  “不让进我也得进。”阚泽跑的反而更快了。

  两名小校跟着就追来,此时黄盖早已苏醒,他虽然皮肉伤看似严重,但好在内力精纯,伤势复原很快。如果不是他故意压制内力,寻常棍棒岂能伤他?

  天下武夫之中,大金刚之境,自然以大浮屠寺的佛家大金刚为鼎峰,然而黄盖从少年时便学的是挨打的功夫,武功境界也一直停滞在金刚境。六十岁那年,他在长江边看渔夫夕阳下捕鱼,渔网落水而成天罗地网,瞬间顿悟洞玄境。

  可是,黄盖认死理,洞玄境有什么好?不如我一身磐石如金刚。从而主动降境,反而阴差阳错得了大金刚。他的大金刚虽然不如佛门大金刚一般金身不坏,但却也足够抵御刀枪。

  黄盖听得外面喧闹,朗声道:“是阚参谋吗?请他进来吧。”

  士卒听得黄盖发话,自然也就不再追赶阚泽。阚泽入帐,拱手道:“将军伤势如何?”

  黄盖笑道:“皮肉伤,不碍大事。”

  阚泽沉吟道:“周瑜大都督可是和老将军有仇?”

  黄盖摇头道:“大都督青年才俊,我一向是十分仰慕的,我二人并无仇怨。”

  阚泽捻髯微微一笑,低声道:“这么说来,老将军今日受的乃是苦肉计?”

  黄盖看看四下无人:“德润,轻声些。实不相瞒,确实如你所料。而我在这帐中等你,也已经足足等了四个时辰。”


第二百九十章 曹营诈降

  江夏大营中。

  段大虎也召集诸将正在议事,他的面前是一张长江地形图。当年,江夏的黄祖水军可说是战力天下第二,第一的当然是东吴。

  但这天下第二的江夏水军,自然也深谙水战诸般法门。众将一议,得出的结论很简单:大战必然在赤壁。因为赤壁水面开阔,适合大规模作战,而水势平缓,不仅是曹操的北方士卒作战平稳,就是地处下游的江夏和东吴水军,也不会因为逆流而有多大的劣势。

  段大虎朗声道:“赤壁之战胜负便是火攻,如今只欠缺两样东西,一个是可以盛满火油和硫磺之物的战船,一个便是东风。”

  刘备问道:“这两样物事要从何而来?”

  “造船的事要看公输羽的了,如何才能造出一艘刺入曹军连环战舰之中的战船,是火攻的关键。至于这个东风,嘿嘿,恐怕真不是简单就可以解决的。”段大虎道。

  在历史上,说的是诸葛亮登七星坛做法,借了东风。可事实显然并非如此,这样一个武夫纵横的时代,神乎其技的法术却真是没见过。况且和诸葛亮相处多日,又从未见过他使用过法术。

  如今,也只能是按照历史的轨迹向前推进了。

  但总是觉得哪里不对。可到底是什么地方不对?

  当日大战金砂荡时,那个神秘的黑衣人又是谁?如此强悍的武力,但自己遍寻脑海,却找不出这样一个人物。

  “历史一定发生了某种改变,或者我们正处于一个阴谋之中。”段大虎想道。

  他看看天时,算算日子,想来该是苦肉计上演的时候了。

  东吴大帐之中。

  阚泽抱拳道:“老将军放心,阚泽守口如瓶。可不知道老将军偌大年纪,为何要行此苦肉计?”

  “德润啊,黄盖受孙家三世厚恩,无以为报,献此苦肉计为破曹兵。我虽受些皮肉之苦,但没有怨言。德润,我遍观全营文武,只有你是我最知心的好友,你是忠义之士,所以才将心腹之言告诉你。”

  “黄老将军,你是不是让我替你到曹营去下诈降书信?”

  “德润,我果有此意。我行动不便,去不了,不知你能否替我代劳?”

  “老将军,你这就见外了。你我都是东吴之臣,为国尽忠,我为何不能替国家出力?只要老将军信得过我,我愿去曹营面见曹操。”

  “德润,你忠义可嘉。可此去曹营如同闯入龙潭虎穴,如果机密泄露,有去无回。德润,望你慎重思虑,再做决策。”

  黄盖并不逼阚泽。黄盖虽然挨了这顿毒打,疼痛难忍,但伤总是可以医治好的,没有生命危险。可过江面见曹操去献诈降书信,那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曹操世之奸雄,疑心最大,而且他一向使用权诈之术。你蒙曹操,好蒙吗?倘若曹操一眼看破,你的命就没了。所以阚泽比黄盖更不容易。黄盖看着阚泽,阚泽看出他的心情了。

  “老将军,大丈夫处于天地间,不能立功建业,就会跟草木一样腐烂。你花甲之年都愿为东吴捐躯,我怎能不舍自己的性命?”

  黄盖眼泪夺眶而出,咬牙忍痛滚下床,跪在地上:“黄盖谢过了。”

  阚泽赶紧把老将军扶起来,扶他上了床:“黄老将军,事不宜迟,我今夜便行。”

  “信已然写好,德润珍重。”

  阚泽接过来,辞别黄盖,回到自己的寝帐,把诈降书仔细看了三遍,心中有主意了。然后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扮成一个渔翁,天交二鼓,他悄悄驾了一叶小舟,飞往曹营。此事机密,可也要做戏做全套,也不能让东吴的士卒发觉了。

  这天夜里,天空中布满寒星,风吹起浪花,拍打着这只小船。也就是三更时分,小船就接近曹营的水寨。自上次曹营水寨被周瑜探营之后,曹军便加强了戒备,因此当阚泽到时,马上围过来四只小船,上坐着曹军巡江士卒。

  阚泽站在船头,双手抱拳:“诸位,在下是江东的参谋官阚泽,有机密大事求见曹丞相。”

  士卒见他半夜孤身前来,不敢怠慢,留下三只小船看着阚泽。一只小船一调头,去势如箭,直奔曹操的水营大帐。

  过不多时,曹操得报,传令召见阚泽。时间不大,有人把阚泽带到曹操大帐。

  阚泽走进帐中只见四处灯烛辉煌,曹操端坐在几案旁边,是一把虎皮椅。半夜三更时分,曹操犹自在研究战术,却也让阚泽心中敬佩,对东吴的安危难免又心中沉重了几分。

  曹操上下打量阚泽,见阚泽中等身材,体格健壮,四方面目,两道剑眉下双眼烁烁放光,江东名士风采果然都是名不虚传。

  曹操放下手中书卷,问道:“阚泽,你既是东吴军中参谋,到此何干?”

  阚泽抬头两刀直视曹操:“江东人人传言,曹丞相求贤若渴,可今日一见之下却是名不副实,夸大其词!”阚泽叹息道:“黄公覆,你又错了,错投了主公啊!”

  曹操面上不露声色,用手一指:“而今我军正跟东吴交兵,两军对垒,你深夜来此,我当然要问你来意。”

  阚泽面无惧色:“曹丞相,我深夜来此并非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黄盖老将军。黄盖是东吴三世老臣,今日在中军大帐内顶撞周瑜,劝说周瑜归降丞相,没想到周瑜小儿大怒,要把他推出去斩首。江东文武官员苦苦哀求,老将军才被免于死罪。死罪虽然免了,但周瑜杖脊老将军一百军棍。黄老将军花甲之年,被打得遍体鳞伤,非常愤恨,与我密谋要归降丞相,以报此仇!东吴之中我和黄盖交情最好,情同父子,所以前来献上密书,不知丞相能否准降?”

  曹操手捋胡须道:“书在何处?”

  阚泽从怀中掏出这封信往上一呈,曹操接过来,打开在灯下观瞧,只见上面写道:

  盖受孙氏厚恩,本不当怀二心。然以今日事势论之:用江东六郡之卒,当中国百万之师,众寡不敢,海内所共见也。东吴将吏,无有智愚,皆知其不可。周瑜小子,偏怀浅戆,自负其能,辄欲以卵敌石……盖愿率众归降,以图建功雪耻。粮草军仗,随船靛纳。泣血拜自,万勿见疑。

  黄盖这封信却是文采斐然。

  大意是说:黄盖受孙氏三世厚恩,先保孙坚,后保孙策,再保孙权,本不应怀有二心。可以现在形势而言,周瑜妄图用江东六郡区区五万兵将,抵挡丞相的百万雄兵,寡不敌众,实在愚不可及。可周瑜这个黄口孺子,心胸狭窄,浅薄愚笨,以为天下无敌,总想以卵击石;况且他独断专行,自以为不可一世,为所欲为,赏罚不明。我堂堂东吴三世老臣,无端遭到周瑜的毒打,受辱于大庭广众之下,是可忍孰不可忍!

  因此,黄盖愿率领手下兵将归降丞相,以雪耻辱。后文中又注明:“我是东吴的粮台官,投降时一定把粮草、军械、器皿随船带来,请曹丞相千万不要猜疑。”

  曹操将书信翻来覆去看了十几遍,突然哈哈大笑不止。突然用手一拍桌案,喝道:“大胆阚泽!黄盖施苦肉计,你前来献诈降书,周瑜好从中取事。如此小儿的计谋也想来诓骗于我?”

  “来人啊,将阚泽推出去,斩了!”曹操命令道。


第二百九十一章 名士风骨

  阚泽素有汉末“仲舒”之称,谓儒家代表人物。少年时家贫,只得向别人抄书,于是博学多闻。汉末被举为孝廉,出任钱塘长,升郴县令,孙权为骠骑将军时,征召他为西曹掾。

  可以说,孙家对他有知遇之恩。

  名士自有名士风骨。

  曹操命令一下,武士们一拥而上,就要捆绑阚泽。阚泽却一点儿也不害怕,转身往外就走,走到帐口,忽然仰天大笑,似乎遇到了特别可笑之事。

  曹操觉很奇怪,命令道:“推回来。”

  阚泽又被推入帐中。曹操瞧着阚泽:“你前来下诈降书,理应斩首,为何发笑?”

  阚泽上下打量曹操,从容说道:“我笑的不是你曹丞相,而是黄公覆目不识人。”

  曹操奇道:“黄公覆怎么目不识人?”

  “你要杀便杀,何必多问。”

  “阚泽,我自幼熟读兵书,深知奸伪之道。你们这条苦肉计只能瞒得了别人,如何瞒得过我?”

  “曹丞相,你从何得知我们使的是计?”

  曹操站起身来,说道:“好,我说出其中的破绽,叫你死而无怨!”

  曹操沉吟说道:“阚泽,黄盖要真心来降,信中为何不写清楚哪天前来投降?为何不写清楚投降的地点?到底水路而来,还是旱路而来?这不是诈降书又是什么?”

  阚泽一阵狂笑:“这种话亏丞相说得出口!我劝丞相及早收兵回归许都,如真跟东吴交战,必被周瑜所擒。久闻丞相雄才大略,慕名而来,原来是个无学之辈。可惜我阚泽屈死在你手!”

  阚泽倒也是颇有侠气,一说完转身往外就走。曹操怒道:“阚泽匹夫,你给我回来!我何谓无学?”

  阚泽转过身形,一指曹操道:“曹丞相,你不识机谋,不明道理,这就是无学。”

  “此话怎讲?”

  “甭问了,你连点儿敬贤之礼都没有,我说了也没用。阚泽但求一死,死而无憾。”

  “只要你说得有道理,我自然敬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