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极品御用闲人 >

第94章

极品御用闲人-第94章

小说: 极品御用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童素颜似乎早已习惯他这种称呼,坐于主位之上,挥手道:“不必拘礼,坐吧。”
  王欢刚一落座,便急切的问道:“不知叔父何在?”
  “蜀中洪灾,长江决堤。你叔父召集中书省官员连夜议事,至今未回。怎么,出什么事了吗?”童素颜轻声问道。
  王欢闻言,更觉焦急:“婶娘有所不知,从金国传来消息,金主完颜 举兵十五万,欲南下攻宋。高丽小国,竟也水陆并进。助纣为 虐。圣上惊悉此事,龙颜大怒,急召叔父进宫议事。现今叔父不在府中,如何是好?”
  童素颜一时迟疑,也没有主意,就在此时。里间又转出一人。王欢一看,忙起身相迎。却不是别人,正是耶律南仙。小王相爷府上,养着一位辽国女子,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耶律南仙是耶律大石地女 儿,而耶律大石自当年从上雄拥兵自立后,拔师西进,受到回鹘王的效忠,重建辽国称王,召集辽国旧臣。意图复兴大辽。
  而耶律南仙曾任南府骑兵总教头,对南府军建树颇多。受到尊敬。连赵佶赵桓两父子,也曾听说王钰收得一位辽国奇女子。南府军英勇善战,此女居功至伟。赵桓还曾私下询问过王钰,问其为何不纳耶律南仙为妾,王钰回答新近才娶童素颜为妻,待时机成熟,再作计较。
  “王公公,相爷不在府中,你自去中书省寻他便是。”耶律南仙说道。王欢一听。便要辞别而去,却被耶律南仙使了一个眼色给红秀。红秀会意,提醒童素颜叫住了他。
  “婶娘有何吩咐?”王欢问道。
  “你叔父常说,在京城无亲无故,只有一个堂姐。如今认了你,便是我们王家自己人。要你时常到府上走动,不要慢了亲情。红秀,去取些茶资来。”童素颜吩咐道。红秀领命,不多时,取出一叠交钞 来,交于王欢。
  “侄儿谢婶娘惠赐,近来宫中新到海外异香,下次侄儿来时,定给婶娘及南仙小姐捎些来。”王欢收了交钞,匆匆辞别而去。
  禁宫,观文殿。
  王钰被王欢在中书省找到,备说大金高丽两国同时举兵一事,王钰将蜀中洪灾一事交由尚同良全权处理,随王欢急赴宫中。
  “叔父,圣上对高丽举兵一事,深为痛恨,但对大金似乎还有些迟疑,您要留意才是。”一边跟着王钰飞奔,王欢一边提醒道。王钰听罢,点了点头,飞奔上台阶,略整衣冠,踏入观文殿。
  殿中,蔡京,童贯两人已经先到一步。王钰上前,正欲行大礼,却听赵桓已经叫道:“王钰不必拘礼,赐座。”
  落座之后,赵桓将大金高丽两国同时举兵一事大略的说了一下,询问对策。大金起兵十五万,兵临上雄一线,至今未见举动。高丽王派出三万步卒,跨过鸭绿江,借道大金国境,正赶赴上雄前线。而高丽水师,据称已在海上,正奔大宋北方最重要的港口登州而去。
  听完赵桓的话,枢密使童贯奏道:“圣上,依臣愚见。金国举兵十五万,可谓声势浩大,但为何驻留上雄一线,不见南下,其中必有原 因。至于高丽水师,臣认为可差枢密院下令,由登州水师出海迎敌,歼其于海上。”
  赵桓听罢,微微颔首,随即问道:“王爱卿,组建水师,是你的建议,也一直由你操办。现今我大宋水师,能出海作战么?”
  “回陛下,登州水师是在旧水军的基础上加以改编,如今已经初具规模,有大小战船近百艘,兵力六万余人,并装备了京师造办局研发各种新军械。臣认为,可以一战!”
  赵桓心里稍安,连连点头道:“好,幸亏当初王相远见卓识,组建水师。否则高丽水师来袭,我大宋还无应对之策。海上便由登州水师迎敌,那陆上……”
  童贯正要说话,却不料坐于身侧的蔡京抢过话话奏道:“陛下,臣认为,金国屯兵上雄,按兵不动,其情可疑。臣同意枢密相公地话,认为应该先派出探子,探明原因再作计较,不可轻举妄动。”
  君臣四人正说话间,忽闻王欢上内禀报,康王殿下在殿外候旨。赵桓命宣其入内。等那康王入殿时,王钰才发现,这位康王殿下有些眼 生,赵佶的儿子们王钰都认识,惟独这位,好像没见过。
  “臣弟赵构,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构!南宋著名的昏君!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宋高宗!王钰审视起这位康王殿下来,见他不过二十左右,比自己还要小一些。赵佶诸子之 中,不乏品相端庄,玉树临风之辈,而这位康王却是平平无奇,按王钰的观点,他这种人叫“大众脸”
  人群里,立刻被淹没。难怪没能被立为太子。
  “平身吧,九弟,童枢密与蔡相,你是认识的。这位倒要朕给你引荐一下了。”赵桓叫起赵构,指着王钰说道。
  王钰闻言起身,赵构打量一番,对皇帝说道:“陛下,想必这位就是右仆射王钰王大人了。”
  “哦,你们认识?”赵桓笑问道。
  “虽未见其面,也闻其名,王相变法革新,是我大宋柱国之臣,天下谁人不知?便是三岁孩童歌谣之中,也唱道‘小王相爷推新法,富国强兵其志嘉’。”赵构望了王钰一眼,似笑非笑的说道。
  赵桓闻言,轻咳一声,未予置评。对王钰说道:“康王受太上皇派遣,在外游历,很少在京城。现今回朝,朕准备派他一个差事,也省得他终日游玩,不务正业。王爱卿,你有何建议?”
  王钰知道,这个赵构可是天字第一号投降派,历史虽然因自己的出现而改变。但改变不了这个时代人们的性格。现在皇帝要派康王的差事,自己最好不要提什么建议,否则,这家伙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 够,反而坏事。
  “臣不敢妄议,请陛下圣裁。”王钰四平八稳的说道。
  “呵呵,王相领中书省,主持变法,手下政事何其多?就派一个给康王又有何妨?罢了。既是王相不肯,那蔡相可有建议?”赵桓这话,意有所指,让王钰戒心陡生。
  蔡京闻言,遂奏道:“臣素颜康王殿下年少聪慧,非常人可及。圣上既要派殿下差事,臣倒是有个建议。”
  “哦,速速讲来。”赵桓笑问道。
  “眼下金人屯兵上雄一线。不见举动。但未雨绸缪,总是不会错地。陛下可令河北诸军严阵以待,命幽云卫种师中备战。康王殿下,可往河北监军。派出亲王临军,可彰显陛下对将士们的厚爱。金人闻我大宋亲王挂师,必定望风而逃。我大宋便可不战而屈人之兵。”蔡京摇头晃脑。一番道理,听到王钰耳朵里,却如狗屁一般。派个亲王出去,人家就望风而逃,你的王霸之气有这么厉害?
  赵桓听完蔡京的话,龙颜大悦,连声称善,转头对赵构笑道:“九弟,蔡相推荐你到河北临军,你可愿往?”
  赵构起身。先拜皇帝,后拜蔡京。感谢他出言举荐,称愿往河北监军。王钰见势头不好。若这赵构到河北临军,只怕仗还没有打起 来,他倒先跑了。记得历史上,这个赵构好像就是带了一支兵马,北宋灭亡后,他逃到南方,被拥立为帝。
  “怎么这么巧?历史明明已经改变,现在赵构在金兵意图南下的时候突然冒出来。难道自己的出现。只是让历史延缓了几年?结局仍旧不能改变?不行,一定阻止赵构到河北监军!”
  “九弟。那朕封你为河北兵马大元帅,总督河北各卫兵马,严防金兵南下。”正当王钰在思索对策时,赵桓已经宣布了任命,看来是事先已经内定,问大臣意见,只不过是幌子而已。
  “陛下!臣认为……”事态紧急,历史又有循原来轨迹发展的倾 向,王钰也顾不得那么多,出言劝阻。
  赵桓根本不听王钰想说什么,挥手制止道:“此事已定,勿须再 言。王钰啊,你就安心主持变法,这军务上的事情,就不要过问 了。”
  大宋靖康三年,皇帝赵桓出人意料地任命其九弟康王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总督黄河以北各卫兵马,抵抗金军。让一个从未上过战阵的王爷领兵,实在让人难以理解。赵桓同时命登州水师,出海迎击高丽水师,务必全歼高丽水师于海上。
  在这件事情上,赵桓驳了王钰的面子。但在赵构远赴河北上任后,赵桓又以支持变法为由,下旨让右仆射兼管财政,大宋最高财政机构 “三司”的长官,听命于次相王钰。蔡京从此,权力被大大削弱,只管着审官院。不要小瞧这个审官院,它实际上执行着吏部的职权,大宋官吏的任免,都决于审官院,而非吏部。三省六部制,在宋朝,不过是摆设而已。
  王钰在这件事情上,感受到了空前地危机。赵构被任命于河北兵马大元帅,已经释放出一个讯息。皇帝似乎想在军队中,安插进赵家自己的人。这已经是毫无顾忌的表明了对军队将领的不信任。王钰此前颁布的新军法,就是要向武将适当的放权,而赵桓此举,却违背了新法的原则。
  靖康三年六月,大宋登州水师出海百余里,遭遇高丽水师。两军混战,各有损伤。宋军水师仗着船坚器利,再度猛攻猛打,动用了床弩,三连炮车,飞虎战船等新式军械,却只能与高丽水师打了个平手。
  六月底,深感胜利无望的高丽水师退兵回国。军报送到枢密院,童贯故伎重施,向朝廷称海上大捷,大宋水师已将高丽水师全歼于海上。赵桓大喜,亲笔御书“水师威武”,赏赐颇丰。海上已无战事,大宋举国上下的目光,都投向了北方。大宋决策层自信满满,以为这次,又要重现当年上雄大捷时,王钰南府军高歌猛进,打得辽军溃退千里,连下二十三城的盛况。
  金国皇帝完颜晟,自灭辽以后,便雄心勃勃,意图南下灭宋。但因灭辽之战,伤了元气,再加上大宋起用王钰为相,变法革新,又在幽云驻防重兵,并任命戍边名将种师中为幽云卫指挥使兼幽云都总管,一时未敢轻动。完颜 在从大宋榨取了大量岁币后,在国内大兴改革,全盘效仿宋朝制度,设三省,置六部,管理国家。又改革军制,厉兵秣马,誓言统一中原。
  此次率十五万铁骑,御驾亲征,屯兵上雄一线,正面幽云十六州。但完颜晟迟迟不动兵,让大宋朝廷犹疑不决,如雾中看花,水中望月, 里。完颜 打着小打盘,
  两万高丽步卒抵达前线。想用高丽人,去试宋军的I看王钰改革军制,到底改革出效果没有。
  可怜又可笑的高丽人,屁颠屁颠的跨过鸭绿江,跑到宋金边境,替他们新的宗主国摇旗助威。而他们的主子,却让他们当替死鬼。高丽柱国大将军朴正臣,率领所谓的三万“精锐步军”,于靖康三年七月抵达上雄一线。这已经是高丽陆上军队的五分之一了。
  高丽兵马到达后,金主完颜晟命其进兵大宋归化州。朴正臣率领高丽军,于归化城下扎营,每日派遣军士至城下挑战。但未见宋军动静。
  此时,幽云最高长官种师中已经到达归化前线。自小王相爷改革军制后,幽云卫组建新骑兵六万余人,编入种师种麾下奉宁军建制。自 此,种师中手下兵马,已达十万之众。而幽云十六州内,尚有萧充的游击军,范道远的悍勇军,宋军在幽云总兵力达二十三万。种师中历经战阵,从来没有哪一次像现在这样充满信心。到归化之前,种师中曾经誓师,面对将士,痛斥金人残暴,要求全军将士奋勇杀敌,守土卫国。奉宁军全军上下,群情激愤,士气高昂,求战之心甚切。
  不料,朝廷突然派遣康王赵构,任河北兵马大元帅,总督河北各卫兵马。又将战事指挥权,收到了赵家手中。赵构上任后。在太原设下帅府,急召各卫指挥使到太原府议事。在太原,赵构摆出了他皇室亲王地威风,严令各卫指挥使,不能擅自行动,一切军队调动,必须有他的亲笔命令。否则,按造反论处。他还特别关照了处在前线的种师中。话里话外,都要求他不要擅动,战事能免则免,不要激怒金军。
  种师中回到幽云后,深感朝廷此举让军队将领束手束脚,不能放开指挥。但金兵已兵临城下。此次来势汹汹,其志不小。
  这日,守城军士来报,三万高丽兵马驻扎在归化城下,每日挑战。种师中本欲出城,给高丽人来个迎头痛击,但请示赵构,却得到了“不得轻动”军令。无奈之下,种师中只好闭城不出,任由高丽人在城外叫骂。
  七月。完颜 见宋军闭城不出,连番催促朴正臣进军。朴正臣连日挑战。宋军都闭门不出,以为宋人惧怕两国联盟。遂下令强攻。军史上可笑的一幕在归化城外上演,高丽军全部是步军,装备简单,不过是长枪,刀剑,连弓弩都很少。甚至连攻城用的云梯也没有几架,三万高丽步军像蚂蚁一样,在归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