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极品御用闲人 >

第88章

极品御用闲人-第88章

小说: 极品御用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不会是蔡京为了打击你,所以安排这一切?”听完王钰的话,耶律南仙猜测道。
  “绝对不会,当年我跟蔡京几乎没有来往,他身为百官之首,你认为有可能会对一个小小的
  不利么?再说,蔡京是何等的老谋深算,他怎么会笨这一招?”王钰坚决的摇了摇头。
  “不错,历朝历代大臣们之间的争斗,绝对不会用这么直接,这么粗暴的办法。那你认为这个柴进堂想干什么?”
  王钰伸手指了指天,耶律南仙吃了一惊:“想当皇……”
  不等她说完,王钰已经挥手制止。柴进堂这个人,不简单啊。以前可真是小瞧了他,认为他只是一个纨绔子弟,仗着祖宗陈桥禅位有 德,被赵佶封了个侯。即便是结交权贵,也是图自保,现在看来,他的野心,远不止这些。他现在管着梁山旧部,驻扎在京师附近,如果他真有异心,对赵家是个威胁,对南府军更是一个威胁。
  “王钰,现在看来,柴进堂这个人,不能留,最好尽早除掉他。”
  大宋靖康元年十一月,又一件怪事发生了。高丽,日本两国,居然以朝贺大宋新帝登基为名,同时派遣使臣渡海入宋。高丽,日本两国,素来不和。日本时常派兵出海,骚扰高丽边境,在历史上曾经好几次打入高丽内陆。在唐朝时,朝鲜半岛内乱,新罗国王泣血上书,请求大唐以宗主国身份前往平乱。唐太宗派遣大军进入新罗,很快平息了内乱。但唐高宗龙翔三年,日本国以援助百济为名,出动舟师数百。占领锦江口。新罗国王不得不再一次“泣血上书”,请求宗主国派兵援助。
  唐高宗雷霆一怒,派遣大将军刘仁轨领兵击之。据史书记载“仁轨遇倭兵于白江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贱众大溃”。大唐将军四战四捷,杀得倭人闻风而逃,连海水也被血染成了红色。自此以后,日本国再不敢兴兵作乱,尊大唐为宗主国。
  然而,到了大宋以后。朝鲜半岛上形成了一个统一地国家,高丽。而日本却进入了分裂时代,日本所谓的“天皇”,皇权旁落,地方势力割据称雄,日本诸岛上,群雄并起。史称“平安时代”。
  高丽与大宋向来通好,多次派使臣到大宋,进贡礼物,领取“赐 物”。不过。不要以为高丽经常派出使节就是对中原王朝的尊敬。据说,高丽使节每次来大宋。进贡的东西,不外乎送给大宋天子的龙袍。金带,要么就是折扇这类东西。而大宋赐给高丽的,却是真金白银,佛经书籍,甚至先进的生产技术。而高丽使臣,还时常私下派人到民间搜寻典籍,技术。这种情况,让大宋许多官员很不满。苏东坡就是一个典型。
  他曾经上奏大宋皇帝,称高丽人贪得无厌。每次进贡,都要领取大量的赏赐。而且宋人向来好面子,朝廷下令,凡高丽使臣所经之地,都要供应各种用度,分文不取。给大宋造成了一定地负担。苏轼有鉴于此,接连上了《论高丽进奉状》,《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三首》,陈述高丽国的影响,建议朝廷要注意控制文化,技术的传播。可大宋以天朝上国自居,自然不会在乎这点小钱,打肿脸也要充胖子。
  而日本国则更过了,自唐以后,很少由日本官方派出使节到中原,多是民间的商业往来。但现在,两国突然同时派遣使节到大宋,可真是耐人寻味了。
  禁宫,观文殿。
  皇帝赵桓,召集文武大臣,商议高丽,日本两国使臣来宋一事。两国同时来朝,这可是前所未有的盛事,就连赵桓也被惊动。
  “诸位爱卿,高丽,日本两国同时遣使入宋,可见我大宋威名,远播海外。如何接待,诸位可有意见?”赵桓刚刚即位,高丽日本两国便派使臣来恭贺他登基,让这位年轻的皇帝感觉脸上有光。
  “陛下,臣最近得知,金国皇帝完颜晟将原辽国旧地保州,来远赐于高丽。高丽王王楷亲遣王子进金称谢。如今派遣使臣到我大宋,恭贺新帝登基,足见其两面三刀,背信弃义。臣认为,不应以重礼相 待。”立于玉阶之上地八贤王奏道。他说高丽“背信弃义”是有原因的。原来,大宋与高丽曾有盟约,一同攻辽。缔结盟约后,高丽倒是派兵攻打过辽军,但一吃败仗后,马上撤兵,再也不动弹。
  赵桓闻言,一阵不悦。到大金就派遣王子,到我大宋居然只派使 臣,明显的厚此薄彼,目中无人。
  “既然如此,那接待高丽使臣,就由太常寺出面。日本国的使臣,朕亲自接待。”
  赵桓话音方落,一人大声说道:“陛下,不可!”众人一望,却是右仆射王钰。
  “王爱卿,这是为何?”赵桓奇怪的问道。
  王钰出班,上前奏道:“陛下,臣听说高丽日本两国使臣进京后,特意请教过朝中前辈。方知日本国自我大宋开国以来,从未由官方派出过使团。现在突然来宋,用意不明。况且倭国狼子野心,时常于海上抢劫我大宋商贾的财物,杀人越货,眼下臣主持办法,正命沿海各府组建水军,想必日本国听闻消息,故意来刺探。若是陛下恩准,由臣出 面,接待日本国使节,已经算给足他们面子了。”
  赵桓称善,对众臣笑道:“由我大宋百官之首,少年英才的王小宝出面接待,的确是已经给足日本国面子,好,就这么定了。”
  王钰所料不错,高丽派遣使臣到大宋,是为了领取大宋皇帝的“赐物”。而日本,则是收到消息,知道大宋开始大规模组建水军,想要保护海上商贾的利益,一时慌神,遂派遣使臣以恭贺新帝即位为名,刺探消息。
  廷议完毕,众官拜辞,赵桓独留下王钰,于天章阁赐见。
  天章阁,是王钰第一次见到赵桓地地方,他在这里赐见,足见深 意。行过大礼后,赵桓赐座。
  “王爱卿,你主持变法,勤于政
  很是欣慰。太上皇时常跟朕提起,说王钰乃国之宝I 才,要朕多多倚重你啊。”赵桓坐于龙案之前,满面笑容。
  宝气?这不是骂人的话吗?
  “这是臣应该做的,不敢居功。”王钰对这位新皇帝,了解不多。只知道他遇事必问大臣,自己从来不拿主意。可这天下毕竟是他赵家 的,他这样当皇帝,如果不是真傻,就是别有用意。
  赵桓又大大称赞了一番,忽然话锋一转,问道:“小宝已经到了成婚的年纪吧?”
  心里格登一声,王钰知道这回完了。几年前赵佶就曾经说要把赵出云下嫁给自己,只是自己后来放了外任,此事才暂时搁置。现在赵桓又提了起来,怕是又要旧事重提,这回自己无论如何躲不过去了。
  “回陛下,是的。但臣主持变法,为国效力,不想因私事分 心。”王钰小心的说道。
  谁知,赵桓却连连摇头:“这就不对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堂堂宰相,岂能不娶?要是当官当到连妻氏也没时间娶,传将出去,还有谁肯作官?有中意人吗?”
  赵桓这一句话,王钰可听不明白了,太上皇当初明明已经定下将出云郡主许配给自己,怎么现在赵桓又问自己有没有意中人?
  一时犹疑不决,王钰含糊其词的回答道:“臣专注于国事。未曾留意。”
  “哦,这可难办了,你官居一品,又是朕倚重地大臣,你的婚事可不能马虎。这婚嫁之事,讲究门当户对,不如这样。你看看满朝文武里面,谁家的姑娘你瞧得上。便报于朕,朕给你作主。”
  王钰听罢,更是一头水雾,难不成这赵桓也跟他父亲一样,忘性忒大?早把当初许配出云郡主一事忘到九宵云外去了?
  见王钰沉吟不语,赵桓笑道:“朕倒是听到一些传闻。说是小王相爷与枢密使童贯的掌上明珠当年曾经同窗求学,互生爱慕之情,可有此事?”
  王钰脸色一变,急忙起身告罪道:“回圣上,这些都是市井传闻,不可轻信。”
  赵桓轻笑一声,挥手示意他坐下:“哎,这是人之常情嘛。当然,如果确无此事,朕也不会乱点鸳鸯谱。硬逼你们成婚。朕再问一次,你可愿娶童贯之女为妻?”
  这事太过诡异。王钰越来越觉得蹊跷。明明当初已经内定了赵出云,怎么会现在又提起童素颜?皇帝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如果自己贸然答应。又不知他如何反应,可如此不答应,今后再想娶素颜,可就没什么机会了。
  思之再三,王钰拱手说道:“有劳陛下挂念,当初臣与童大人之女一同求学,深知她品性善良,贤淑有德。但婚姻大事。一凭父母之 命,二听媒妁之言。不是臣自己能够做主的。”好在是在大宋啊,婚姻大事不能自己做主,否则这摸棱两可的借口,自己可还真找不出来。
  赵桓听罢,哈哈大笑,笑得王钰坐立难安,不知他是何意。
  “这个好办!朕亲自替你作媒,想那童爱卿也没有推脱地理由。你只身进京,只有你堂姐一个亲人,若是她同意,这门亲事,就算是成 了。哈哈,两位相爷结亲,必定传为佳话,流芳千古啊。”
  从宫里出来,王钰越想越不对头。与童素颜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本是王钰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此时,他心里却没有丝毫喜悦的感觉。只因这事太过意外,赵桓怎么会想起突然赐婚了?难道太上皇并没有将当年许配出云郡主一事告诉过他?
  回到府里,王钰深知事关重大,连忙叫管家到童府下帖子,请枢密相公到宝国公府一聚,商议对策。后又觉不妥,眼下朝里两派党争,自己的宝国公府不知被多少双眼睛盯着,还是寻一个隐蔽的场所为好。
  于是派一个面生的仆人到童府报信,约童贯在大相国寺碰面。命人抬了空轿外出,王钰自己则乔装改扮,作书生模样,从后门出去。
  大相国寺,乃京城佛门胜地,香火鼎盛,信徒众多。这里,也是王钰与童素颜定情地场所。如今故地重游,另有一番滋味儿在心头。
  正夹杂在香客人群中四处游荡,忽听背后有人叫道:“王大官 人。”
  回头一看,正是童贯,也换作一名员外的模样,锦衣折扇。两人使了个眼色,离了香客人群,到了供奉四大天王的天王殿里装作拜神,各跪在一个蒲团之上。
  “童大人,今日圣上在天章阁赐见,先问我可曾婚配,后来又提起我与素颜有情,最后竟要替我作媒,迎娶素颜为妻。”王钰一边冲天王神像叩首,一边小声说道。
  童贯闻言,却没有想像中那般惊讶,小声说道:“这事不足为奇,早在老夫预料之中。”
  “哦?不知圣上此举,是何用意?想必你也知道,当初太上皇可是定下出云郡主,现在怎么又……”王钰深知童贯久经官场,善与察颜观色,揣摩上意。
  童贯望着天王神像一拜,嘴里小声说道:“如今新帝即位,太上皇钦命八贤王出山辅佐,是怕你和公相权柄太重,对新帝构成威胁。当初太上皇想将出云郡主许配给你,原意是想让你和皇家连成一枝。但你现在官在宰相,主持变法,太上皇还会让你和八贤王结亲么?老夫料定,圣上赐婚,必是太上皇的主意。”
  王钰不得不服,姜还是老的辣,听完童贯的分析,他才明白。赵家父子这一手玩得漂亮啊,自己一旦娶了童素颜,那八贤王必定恼怒自 己。如今他出山辅政,看管着赵家的天下,谁得罪了他,以后的日子可不好过。


第四桶 第一百一十五碗 洞房花烛夜 春宵一刻值千金
  国号,据考究应该是唐代时才确立的,但终究为何定日本”,众说纷纭。最早可以追溯到七世纪日本圣德太子致大隋天子的国书中,对日本天皇自称为“东天皇”,称中华皇帝为“西皇帝”。唐 代,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日本入侵新罗被唐军击败后,仰慕中原文明,时常派出遣唐使入唐。据《史记》记载,“日本”国号是在八世纪初粟田真人入唐时,由女皇武则天亲自授予的。从此以后,三岛倭奴以“日本”为国号。
  五代中原纷争,日本与中国的联系日趋减少,大宋立国后。也鲜有日本使臣登陆中原,如今与高丽,同时派遣使臣来朝,大宋皇帝授命右仆射王钰给予接待。靖康元年年末,大宋右仆射王钰,于鸿胪寺接见日本国使臣,川端君麻吕。
  当王钰带着众属官到达鸿胪寺时,川端君麻吕未到,王钰一怒,正准备拂袖而去。吴用劝阻,称两国往来,当彰显中华礼议之邦的风范,不可意气用事。王钰这才耐着性子,在鸿胪寺礼厅之上坐等。
  “先生,你对日本国的印象如何?”一等不来,二等不到,王钰索性与众官闲聊起来。
  吴用闻言,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海外小国,尚未开化,其文化,政体,多习自中原。唐时中华天子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