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极品御用闲人 >

第75章

极品御用闲人-第75章

小说: 极品御用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暴雨如磐,十步以外,不能见物。两人行至中间,各勒住战马,相视无言。
  就在几年前,两人都还在谈判桌前你来我往,争论不休。镇南王作乱,耶律大石亲率兵马前往救援,不想天意难测,仅仅几年之后的今 天。两人一为宋军统帅,一为大辽支柱。仔细想来,让人唏嘘。
  “耶律大人,几年不见,你可老多了。”王钰向来嘴下不饶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王大人,当年你我在辽都一别,不想今日,会在战场上相见。而如今,你已是手握重兵,位极人臣,老夫,小看了你。”耶律大石单枪匹马,矗立在暴雨之中,谈笑自若。
  王钰敬他是一代枭雄,也收起玩笑,正色道:“耶律大石,你我各为其国,无需多言。但耶律南仙可是你的亲生女儿,你现在弃城出走,难道不想见她一面么?”
  耶律大石几乎不假思索,摇头道:“不想,今天到这来,只是想见见你。至于她,我早就当没有……”
  耶律大石没有再说,因为他已经看到行至王钰身后的耶律南仙。
  “父亲……”耶律南仙一声悲呼,就要打马上前,王钰也未加阻 拦。
  “南仙,你还记得有我这个爹么?我养你,教你二十多年,你反倒背弃生父,投降大宋,好女儿啊。”耶律大石的话,夹杂在风雨声中,犹如利剑,刺碎耶律南仙的心。王钰扭头看去,只见身边的耶律南仙浑身颤抖,情绪激动,不能自已。
  这是他们两父女的事情,王钰也不便插话,只是心里恼怒,明明是他这个当父亲的,不顾亲情骨肉,反倒怪起南仙来了。
  “当年你出生时,我就不该给你取名南仙。”讲到此处,耶律大石一声叹息,“罢了,为父如今已经决意自立为王,召集兵马,收复河 山。你还念父女情份,便随我同行,以前种种,为父不予追究。”
  心里一颤,王钰没有料到,耶律大石竟然会在此时说出这句话来。前次上雄大战时,自己放回耶律南仙,他却一
  。如今要自立为王,却又想召回南仙。不知南仙会f=去?
  耶律南仙突然催动战马,向耶律大石走去。王钰见状,虽然惋惜,可男子汉大丈夫,一诺千金,既然说过会放她走,就不能食言。
  “不好!南仙姑娘似乎要跟耶律大石去!若是他两父女联手,突然对太尉发难,怎生是好?林大人,你素擅骑射,此处离耶律大石,不过一百多步,不如你我戒备,若见他父女二人有不轨之举动,即一箭射 杀!”索超眼见事情有变,急声说道。
  林冲早就看在眼里,此时举起臂弩,冷声哼道:“他父女二人若真心怀不轨,拼着太尉降罪,林冲也要一箭射杀他们!”
  旁边种霸听他二人如此说,也传下军令,全军戒备。
  耶律南仙策马前行,到耶律大石面前,细细打量。父亲当真苍老了许多,眼下他领军出走,自绝于辽廷,可谓腹背受敌,前途不明。为人子女,本该欢承膝下,奈何……
  回头一望王钰,却听他笑道:“你不必看我,你们到底是父女,如果想跟他去,我绝不阻拦。我麾下将士,也不会追赶。”
  耶律南仙忽然闭上眼睛,喃喃说道:“父亲,您多保重,恕女儿不孝。”说罢,调转马头,急奔回去。
  耶律大石眼见女儿奔走,却是面不改色,微微笑道:“都说女大不中留,看来还真是如此。王钰,你我就此别过,希望将来,还有机会在战场上见面。”
  “一定会的。”王钰颔首说道。
  “告辞,顺便提醒一句,你有伏兵,我也有伏兵,雨下得这么大,混战起来,谁也讨不到便宜,相信王太尉是个聪明人。”耶律大石说完这句,打马离开,奔回阵中。王钰一直目送他回阵,却不料,这一去,竟是再也不曾相遇。耶律大石后来远行中亚,建立起了历史上有名的西辽帝国,为当时中亚第一军事强国,这已经是后话了。
  耶律大石十六万大军撤走,辽国门户洞开,王钰指挥南府军,四处攻城掠地,只半年时间,连下二十三城。显赫一时的大辽帝国,在宋金两军的夹攻之下,轰然倒塌。
  大宋宣和六年,四处奔逃的辽帝耶律延禧,被金兵俘虏,存在了二百零九年的大辽帝国灭亡。辽国疆土,除被大宋占领的二十三座城池 外,全部落入金国手中。大金国势,如日中天,大宋国内,有识之士都预感到金兵灭辽后,必定挥师南下,进攻大宋。
  而赵佶,却认为宋金有盟约在先,一同攻辽。如今大辽已灭,宋朝百年国耻得雪,正当与金国修好,永为睦邻。遂派遣使节,前往金国,恭贺灭辽成功,同时递交国书,永结睦邻。
  金国皇帝完颜晟,接获大宋国书以后,也派遣使节入宋,称愿与大宋划地而治。并承认大宋从辽国手中租借的幽云十六州,为大宋固有领土。但王钰麾下南府军所占领的二十三城,必须交还金国。大宋先前送于辽国的岁币,如今当按定额,送于大金。
  大宋朝内,一片哗然。那二十三城,是王钰率领南府军浴血奋战才攻下的。如今金人一句话,就想讨去二十三座城池?天下有等便宜的好事?
  金使滞留汴京,等候大宋朝廷的回复。赵佶犹豫不决,下诏询问 王钰。王钰上奏,金兵灭辽之后,必定挥师南下,谋攻大宋。有此二十三城在手,可为屏障。若交还金人,则幽云十六州完全暴露在金兵铁骑之下。
  朝中大臣,分作两派,各持己见,争执不下。
  宣和六年三月,整个汴京城,都沉浸在灭辽成功的喜庆之中。大宋百年国耻,一朝得雪,怎不叫人喜出望外?如今辽国已灭,大宋没有了强敌,从此便可高枕无忧。
  一群身着各色朝服的大臣,匆匆行走在资政殿前的广场上。朝廷连议数日,对二十三城的归属,仍旧没有定论。天子今日召见,必定是为此事。
  进得殿内,天子尚未驾临,众臣私下攀谈起来。
  “枢密相公,王太尉此次连下辽国二十三城,可谓战功赫赫,圣上想必会重加封赏。想那王钰,年纪轻轻,已经成为正二品大员。若是再升,怕是只有位列三公,与你我比肩了。”蔡京怀抱笏板,对童贯说道。
  童贯近来心情颇佳,王钰争气,在前线抢在金国之前,攻取辽国二十三座城池,重兵驻守。王钰得势,他脸上便有光。只怕从此以后,这朝内的局势,就要改观了。
  “呵呵,公相言重了,王太尉治军有方,那还不是圣上英明,慧眼识英雄。不然,王钰至今还在汴京街头,游手好闲,蹴鞠遛狗。若说功劳,圣上才应该记第一大功。”童贯嘴上虽这么说,心里却是十分受用。


第四桶 第一百零四碗 国之将亡 必出妖孽
  闲聊时,忽闻一声圣上驾到,忙依品阶站好。赵佶~ 近年来,这位道君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不这今天,他的气色看起来不错。想是前线王钰打了胜仗,他也十分开怀。
  君臣大礼行毕,赵佶端坐于龙椅之上,环视众臣,脸上难得露出了笑容:“诸位爱卿,近来喜事连连,王小宝在前线攻城掠地,连下辽国二十三座城池。现在金国又遣使入宋,与我修好,从此睦邻友好,天下大定。”
  众臣齐呼万岁,奉承之声不绝于耳,赵佶听后,更加欣喜。仿佛那汉唐盛世,就在眼前了。只是金国使臣尚滞留京城,等候回音,这事却是有些为难。
  “金国向我讨要南府军所占领的二十三座城池,连日廷议,都没说出个结果来。朕想听听诸位爱卿,有什么想法?尽管畅所欲言,不必有所顾忌。”赵佶往龙椅上一靠,挥手说道。
  那二十三城,是王钰领军攻下的,按宋金海上之盟的约定,但凡辽国疆土,谁打下来就算是谁的,现在又突然遣使来要,似乎不合规矩。不过,不管是赵佶,还是大臣,心里都明白一点,大金崛起,如日中 天。如今抰胜利之威,来讨城池,若是拒绝,恐于我不利。若是就这么交出去,又心有不甘。
  “陛下,微臣认为,我大宋乃天朝上国,当有大国气度,区区二十三城,且是辽国旧城,人心不伏。即便我大宋得了,也难以管辖。既然大金皇帝派人来要,索性送于他们。以表大宋与金修好之诚意。”百官之首,公相蔡京出班奏道。他的话,代表了朝中大多数人的意见,连年征战,内忧外患,大臣们早就盼望过过安稳日子。
  赵佶微微颔首,似乎也对这个意见颇为赞同。可王钰上奏,极力反对交出二十三城,并陈述了种种利害关系,他的意见,也有道理,不能不考虑。
  “陛下,臣认为,万万不可!”这两年来,朝中已经少有敢公开和蔡京唱反调的人,众臣寻声望去,只见是参知政事尚同良。参知政事,即“参政”,为副宰相,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执 宰”。从前,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都曾任此职。这尚同良虽然身为副相,但平时很少听他对朝政发表什么见解,人称“三不知宰 相”,一问三不知。以至于,上到皇帝,下到同僚,几乎忘记了他的存在。
  此时,见他突然发言,众人都感惊讶,赵佶更是笑问道:“尚爱 卿,朕从前问你国事,你都是一概不知,怎么今日倒……”
  那尚同良,年近花甲,须发斑白,也算是两朝老臣了,此时听天子垂询,上前奏道:“陛下,那二十三城,乃王太尉率南府军浴血奋战所攻取。若是送于金人,朝廷如何跟战死沙场的忠烈们交待?臣昨夜看 图,那二十三城,分布于幽云十六州正前方,若他日局势有变,正可阻挡金兵南下。王太尉攻取此二十三城,可谓远见卓识。”
  他方说罢,群臣议论纷纷,眼下的舆论方向,都是宋金友好,睦邻永存。这尚同良不是故意跟大家唱反调么?这老头子是不是吃错药了,平日一问三不知,今天转性了?
  “尚相的言论,臣不敢芶同。陛下,以臣看来,金人灭辽,杀人一千,自损八百。眼下辽国旧地,局势未稳,金人断然不会出兵南下。金国皇帝,已经承认幽云十六州为我大宋固有领土,这便是在向我大宋释出善意。毕竟,我朝在幽云十六州,屯兵十余万,更兼王太尉南府军骁勇善战,金人也不得不考虑。所以,臣认为,便把那二十三城,送于金人,从上此划地而治,永为睦邻。”检校太殿梁师成,也出班声援蔡京。
  群臣争论不休,赵佶左右为难,这场廷议,又不了了之。但大宋决策层的意见,已经初露端倪,大多都倾向于与金国修好。
  而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王钰,正雄心勃勃,厉兵秣马,只等时机一到,便上奏朝廷,攻打金国。誓要将大宋领土,扩张到他所熟知的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王钰的帅府,自从攻占辽国二十三座城池后,便已经迁移到原辽国咸都州内。南府军关胜所部,更是出城三十里,在平州关前驻扎。而平州关一出去,便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今东北平原),非常适合大规模骑兵作战。金兵也是早就想到这一点,赶到了南府军之前,抢占平州 关,以关前一条小河,为“军事分界线”,宋金两军,不得逾越一步。
  正值秋高气爽,咸都城内,因战乱的原因,百姓逃离城郭,是以城内有些萧条,入目尽是宋军骑兵,往来巡弋。两匹骏马,飞奔入城,刚进城门,便被骑兵拦下。那马上两人,都是四十左右光景,身着便装,见骑兵阻拦,自报家门:“我是骑帅府赵光赵大人麾下战将,有急事求 尉。”此时,宋
  ,以四衙统领全国军队,殿前司称殿帅,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称步帅,幽云骑军司称骑帅,但民间多称幽云骑军司为南府军衙门。
  这日领军巡城的,正是原梁山徐宁,听那人自称都虞侯赵光手下,在马上拱手道:“太尉钧旨,凡入城者,必须仔细盘查,任何人不得例外。”说罢,便要指挥军士,上前搜查。
  “久闻南府军纪律严明,今日一见,果然不假。”另一人此时笑 道,遂下马让军士搜查,在他怀里,搜出一封书信,军士递于徐宁,一看下面署名,童贯。徐宁方知他是京城来人,当即引他二人入帅府见王钰。
  王钰自攻占二十三城后,奉天子诏命,不再向前。遂将帅府移至咸都州,在此间操练兵马,以图北进。这日,他正在帅府庭院里,看耶律南仙耍枪。四周,战将林立,重甲持戟的卫士,威风凛凛,环侍四方。
  耶律南仙,一柄七探盘蛇枪,南府军上上下下,无人不知。此时,在那庭院中耍起枪来,密不透风,如灵蛇一般,上下翻飞,只见枪影,不现真身。众将轰然叫好,王钰一身便装,坐于太师椅上,也是大声喝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