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极品御用闲人 >

第362章

极品御用闲人-第362章

小说: 极品御用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厉害的一手!见识了,真是见识了!从前传说她如何如何厉害,但终究只是耳闻。没有看眼见证,现在才知道,那些传说都是真的。这是一个非常工于心计的女人!
  “我怎么就没有防到这一手!”王轼声音不大。却满怀懊恼。这一下萧充绝对不会再到京城了,哪怕他本来没有异心,也会被这反间计搞得对朝廷失去信任。最坏的情况就是,他会被逼得造反,直接提大军杀奔京城,拼个鱼死网破。云州到北京。可只有一天的时间!
  狠狠错了错牙。王轼没有时间去生气。他为军队最高统帅,他必须马上应对即将发生的重大变故!
  “传天策上将令。命令京师卫徐宁火速调集三万精锐马步军出城三十里,正面摆开,抵挡第一轮进攻。后续部队以最快的速度赶上,增援先锋!命令辽东行省杨再兴部,接到军令立即南下,攻击萧充背后!”王轼还算冷静,这个布置在场任何一名大将都没有异议。
  下完命令,王轼闭上眼睛,仔细思考,突然转身。背后几人都被他脸上神情所震慑,只听他说道:“林王爷,你地部队直接绕过北京以东,岳将军,你的部队绕过北京以西。”
  非常合适的安排,二将均无异议,立即依令而行。王轼这时添了一句:“狼烟一起,各位都尽忠勤王吧。”
  一声长叹,王轼有些挫败感。本来完美的计划,却这一点小小的动作给完全搅乱,现在自己是弄巧成拙,画虎不成反类犬。耶律太妃,果然姜还是老的辣,佩服佩服。
  北京城郊,三十里地,一彪兵马约数十人,狂奔突进,正朝京城方向。为首一人,年事已高,着正一品武官常服,不是别人,正是萧充。抬头看看天,时间已经不早了,一定要赶在晚饭之前到达京城,否则宫中的人还真以为自己有反心。
  “大将军,歇一会儿吧,跑了大半天,人不休息马可不行。”有部将提议道。
  “休想!日落之前,一定要赶到京城,出现在天策府报到。让他们知道,我这个异族,吃的是汉人的米!”萧充说罢,狠狠抽了一鞭,战马负痛,箭一般射出阵去。
  北京的地界碑赫然出现在路边,萧充稍微松了一口气,应该可以按时赶到。可这口气还没有松下去,就瞧见正前方一骑飞驰而来。
  “大将军!前面是大将军么?”来人狂奔之际不忘放声大呼。
  “正是,来地可是郝林龙?”萧充亦大声回应。
  “是我!大将军,快调头!快调头!大祸临头了!”那郝林龙疾声狂呼,唬得萧充脸色突变!什么祸事?我这不是正按时赶到京城么?
  那郝林龙奔到萧充跟前十步远,连滚带爬的跳下马,上前跪拜于地,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大将军!大事不妙!近两日,京城传言,说您造反,正提着大军杀奔京城,说要取了圣上的项上人头,坐了天下!”
  “什么!”萧充大骇!年老体迈,这一惊真吓得他眼前发黑,身形不稳,险些栽下马去。
  “大将军!快走吧!我出城之时,京城已经戒严,京师卫的部队已经开出城,正杀奔这边而来,迟了就走不掉了!”郝林龙惊急交加,几乎哭了出来。
  萧充脸色铁青,立于当场,突然抬头遥望北京方向:“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他们是非要将我置于死地不可!嗨!这些人早晚要坏了先帝辛苦打下的江山!”此时,左右部将惊闻噩耗,纷纷劝说萧充掉头回云州,但却没有一个人提议说要造反。
  萧充一声长叹,老泪纵横,昂首向天道:“先帝,非是臣下不忠,是您的儿子没有您那样的宽大胸怀。臣纵然想作忠臣,但又岂肯甘心背负叛贼的罪名芶且去死?”
  “大将军,快走吧!追兵就要到了!”
  “是啊,大将军!先回到云州,再想办法向圣上解释一切!”
  “快走吧,大将军,我们誓死保护您!”
  萧充泪流满面,再度回望北京方向,突然一咬牙,调转马头,疾驰而去!
  话分两头说,这一头萧充怨恨朝廷对他不义,不进京城,调头而去。而另一头,京师卫徐宁的三万精锐已经开出京城北门,正打算要到三十里以外排开阵势,严阵以待。
  “都这把老骨头了,还贼心不死!枉自先帝当年对他那般信任!今日他若敢来犯我,定叫他有来无回!这个契丹狗贼!”徐宁也是一把年纪了,脾气仍旧这般火爆,一路上骂不绝口。
  可他这三万大军,浩浩荡荡,还没有开到三十里地地方,前军报告,说是有一小队兵马正朝这边过来。
  徐宁在气头上,提了他的钩镰枪,亲自打马出阵,想要迎敌。但仔细一看,这一“小”队人马未免也太小了吧,不过三四十人而已。再仔细一看,徐宁愣住了,那不是……
  话说萧充调转方向,直奔云州,心里满是仇恨。想自己虽然有契丹血统,可母亲总归是汉人,自己吃的是汉人地奶长大,从来没有把汉人当作仇敌。长大以来,投入宋军,也想精忠报国。后来终于得到先帝的赏识,平步青云,得偿所愿。
  可惜啊,先帝走得太早,而他的儿子却如此不争气,刚一上台,就想着杀掉功臣。唉,子不类父,这小皇帝早晚要把先帝浴血奋战打下的基业给败光!
  “慢!”突如其来,萧充勒住缰绳,停了下来。部将们急忙勒停战马,面面相觑,不知道大将军为何突然停下来。再看他神情,一时阴,一时晴,一会儿眉头紧皱,一会儿若有所思。
  如果皇帝真要置自己于死地,最快捷,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等自己回到京城,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取了自己的人头。如果他想要自己回京城,没有理由闹得满城风雨,让京城地百姓都以为自己造反了。他是皇帝,他根本没有必要造这个舆论!
  那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呢?这场谣言地直接作用,就是让自己不回京城,这显然不是皇帝想要地。那也就是说,这不是皇帝的意思。
  那就怪了,既然不是皇帝,谁吃饱了没事干造这种谣?那京师卫地军队出城迎敌,又作何解释?
  千头万绪一时理不清楚,萧充摇了摇头,做了一个假设。就是假如自己不回京城,甚至于造反了,得益的是谁?
  这么一想,有些明白了。不是一直写信传话给自己,说是关键时候需要帮助么?自己如何回到京城,不管是被厚待还是被杀害,都不是她所想看到的。这么一来,完全合情合理。不过心里到底还是有些迟疑,毕竟这关系到性命,谁也不敢大意。思之再三,萧充一扬马鞭:“回去!进京城!”


第十一桶 第三百二十三碗 从陆上强权到海上霸主
  徐宁在想,是不是自己老眼昏花了,那正朝自己过来的是谁?他两人虽然没有什么交情,可在御前军事会议上见过面,那人就是萧充,不会有错的。可他不是造反了么?就带这点人马?他如果不是失心疯,就是吃错药了!
  “是萧充!老将军,杀过去!”部将大声吆喝道。
  徐宁一举枪,部下以为他要下命令了,都作好了战斗准备,可却听到他说:“慢,事情古怪,待我过去问问清楚,你们都不要跟。”所谓艺高人胆大的,说的就是徐宁这种,当年梁山的金枪客,如今宝刀不老。
  只见这位将单枪匹马奔出阵去,距离两丈之外勒住战马,抗声问道:“萧充!你胆敢犯上作乱!可认得老夫徐宁么?”
  萧充亦停步不前,拱手问道:“徐老将军,多日不见,风采依旧。”
  “哼,少来这套!我且问你,你要造反,何以只带这点人马?今天你要是说不清楚,老夫手里的钩镰金枪,好多年没有沾过血了。”这话倒是不假,因为对王钰的绝对忠诚,徐宁一直被委任为京师卫的军事长官,多年不换。
  萧充不慌不忙,从容答道:“正如老将军所言,若萧某真有异心,何以不带大军前来?这三四十骑,恐怕不还不够老将军你塞牙缝的。想必京中出了奸臣,在天子面前进谗言,又在坊间四处造谣,无非就是想害我而已。”
  徐宁看得云山雾罩,萧充说得倒也有理。他只带三四十骑,显然不会是攻打京城。可京里传得沸沸扬扬,总不会是空穴来风吧?正疑惑时,又听萧充说道:“老将军,你我同殿为臣,都为先帝效过死命,浴血沙场。如今先帝虽然不在了,可萧某这颗忠心,还是不变的。”
  徐宁听罢,也感觉这事情有些蹊跷。你说云州离北京到底还有一天路程。萧充若要造反,自然做得极为隐秘,又为何让全城百姓都知道了?这对他没有好处吧?难道真是有人陷害忠良?
  一念至此,徐宁问道:“好,萧大将军,你说你忠心不二!你那肯跟我进京面圣么?”
  “当然,有何不可?萧某此来,正是奉了圣上的诏命,回京参加御前军事会议,并向天策上将威王殿下述职。不过。老将军数万大军摆在这里,是不是先让出一条道来?”萧充问道。
  徐宁略一迟疑,回头把枪一招,部队整整齐齐,从中间闪开一条道路来。萧充一看,赞不绝口:“到底是京师禁卫军,训练有素,比我们野战军也不差。”
  “哼哼,萧大将军,你若真是忠良。老夫请你喝酒赔罪。你要真有异心,我认得你,这枪可不认得你。”徐宁还是保持着应有警惕。一直贴在萧充身边前进。
  “那我就先多谢老将军的美酒了。对了,我们需要解除武装么?”萧充笑道。
  “不必,我还怕你飞了不成?”徐宁也露出一丝笑容。
  刚走没几步,忽听震天地马蹄声轰然而至,凡是视线所能及的地方,入眼全是骑兵!四面八方。惊涛骇浪一般!萧充一见。苦笑道:“也太看得起萧某。连南府军也调了出来。”
  京城里早就闹得鸡飞狗跳,全城戒严。大人哭小孩闹,满城都是来往奔驰的军队。连开封府的官差都出来撑门面,帮忙安排疏散百姓。萧充甚至看见,大队的士兵人拖马拉,正把金轮巨炮往城上搬运。
  此时,也不由得他不胆战心惊,因为自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稍后见到天子不知如何降罪?更让他心胆俱裂的是,如果自己被气昏了头,真的回去带了大军前来,这场仗,不知要死多少人?对国家将会造成多么恶劣的影响?想到此处,对太妃心狠手辣更是恨得牙痒!
  来到皇宫之前,二将下马,解下兵器,齐头并进。皇帝闻听徐宁与萧充同时求见,大感意外,当下在文华殿召见二臣。
  殿门外,萧充停了下来,略整衣冠。虽然已近晚年,上阵一生,什么大风大浪都经历过了。但这道门槛可不容易跃过,因为他不知道等待他地将会是什么样的命运。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经历这次风波,兵权是不要想了,人头能不能保住,都还是个未知之数。重重的呼出一口气,定住忐忑的心神,萧充抬脚跨进文华殿。
  一进殿内,他不敢抬头,快步前行,估计距离差不多远,一头拜了下去:“陛下!”话刚出口,又落下老泪来。也不知道是委屈,又或是其他原因。
  皇帝似乎不想理他,而是向徐宁问道:“徐爱卿,这是何故?”徐宁当即把事情的原委详细的说了一遍,当然只是据实上报,没有加自己的推测和猜想。
  萧充一直跪在地上,额头接近地面不敢抬起,此时听得殿上天子问道:“萧充,坊间都在传言说你要造反,要杀进京城,取朕的人头,有这事吗?”
  心头一震,他大声呼道:“陛下!臣冤枉!臣绝无反叛之心!那都是奸人陷害,欲离间陛下与臣的君臣关系,想置臣于死地,请陛下明鉴!”
  王战看他这般模样,又听了徐宁的叙述,分不清真假来,扭头向站在玉阶之上地王轼看去。其实从听到萧充进入京城这个消息的时候,王轼就知道,萧充没有反心。他能冒着性命危险,义无反顾的回来,足以证明他的忠诚。遂对王战点了点头。
  “你能奉诏回京,已经很说明问题。又冒着风险进宫面圣坛,很好。既然没有造反这回事,那你就去做你该做的事吧。”王战说完这句话,竟然再没有停留,直接离席而去。
  萧充心里忐忑不安,什么叫该做的事?不会是上断头台吧?正不解时。忽听一个声音说道:“萧大人,请起吧,圣上已经离开了。”
  他还没有起身,又听徐宁介绍道:“萧大将军,这位便是天策上将,兵马大元帅威王殿下。”他本来已经抬起了一边的膝盖,听到这句话,又跪了下去。
  “萧大人客气了,你我都是军人。既为军中弟兄,何必行此大礼?快快请起,随到我天策府报到吧,有几个熟人想必很想见你。”王轼伸手拉了他一把,笑着踏出殿而去。一场危机化解得如此容易,坦白讲,萧充不但无罪,而且有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