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极品御用闲人 >

第288章

极品御用闲人-第288章

小说: 极品御用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军正面交过手,但肯定会让我军留下深刻的,深刻的印象。”韩毅有资格说这个话,因为他与蒙古人打过交道。
  王钰马上接过了他的话头:“本王也可以断言,大司马最后一句 话,是想说深刻的教训。”
  韩毅沉吟不语,等于是默认了王钰的话。无论是契丹人,还是女真人,多多少少都受过中华文化的影响。坦承的说,自汉代以后,中华文明很利于发展经济,文化,可以创造出灿烂的文明,彪炳千古。但对于军事方面,则恰好相反。
  说到底,现在的中华文明,还是农耕文明,用农耕文明去对抗游牧文明,有着天生的劣势。蒙古人是全民皆兵,他们的观念里面,只有破坏,不断的破坏,没有中华文化里“破而后立”这一说。而且蒙古人有史以来,先后受到许多民族的压迫,仇深似海,现在他们要崛起,可谓众志成城,不可阻挡。
  所以,对付蒙古人,只有迎头痛击,没有转 的余地,一句话,往死里打。即使不能赶尽杀绝,也必须把他们逐出草原,赶到北方那片千里雪原之后去,让他们永远不敢回来。
  “大司马,请恕下官直言,您会不会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 风?我军十几年来,可曾打过败仗?下官只记得,这十几年来,我大宋军队,攻必取,伐必克,犯我中华天威,虽远必诛。蒙古人凭什么跟宋军打?他有雄厚的财力么?他有精良的装备么?他有充足的兵源么?”尚同良是个文臣,而且这位几朝元老,似乎一直在中央作官。他的看 法,自然也就有了局限性。
  若是旁人,韩毅听到如此言论,必然是立马回敬。但为了尊敬尚相为国效忠多年,他耐着性子解释道:“尚相,战争虽然拼的是财力,依靠的是装备,但归根到底,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人。我们的军队固然勇猛,可远没有蒙古人那样的兽性,那种嗜血的传统。他们好像生来就是为了破坏而存在的,这样的军队,是敢可怕的对手。”
  受到正统儒家教育,又在中央作了几十年的官,尚同良自然是“不敢芶同”韩毅的“谬论”,正要反驳。
  王钰已经开口道:“列位臣工,不必争了。灾要救,仗要打。”
  “王上!不可穷兵黩武!此乃取祸之……”尚同良直言进谏。
  王钰举起右手打断了他的话:“听本王说完,但以我们目前的情 况,是支撑不了一场大规模的战役的。但人家打到家门口了,不还以颜色,咱们丢不起这个人。这样吧,打一场惩罚性质的战争,点到即止,不要被拖进去。目前朝廷的重心,还是放在南方的救灾上。”
  他这个意见,较为中肯,一班文臣听后倒也没有反对。但韩毅始终觉得不妥,但念及刚刚打完这一场大战,如果再陷入战争泥潭,欲拔不能,对国家也没有好处。蒙古人可不是女真人,这是真正的游牧民族,没有根据地,没有城市,辽阔的草原,就是他们的地盘。想要像打金国这样,摧枯拉朽,速战速决,是根本不可能的。
  “王上,那辽国方面的条件,朝廷是……”尚同良是宋辽谈判的宋方代表,一直记挂着这件事情。
  想到这事,王钰就火大,耶律大石一把年纪了,还是那么老奸巨 滑,闻到了味道,知道蒙古人有所行动,就趁火打劫,漫天要价。天下要是有这样的好事,我就把一百多万宋军,全部派出去替人打仗,何必守着每年的税收过日子?
  可他到底把十多万兵马摆在大宋的地盘上,而且两国又是同盟关 系,这件事情迟早是要解决的。辽军也的确帮了宋军的忙,酬谢也是应该的,但他们的要价,实在是……
  “这样,大宋拿出一百万两白银,一万匹丝绸,两万件瓷器,送给辽帝耶律大石,感谢他的支援。另外,从今以后,辽国与大宋通商,我给他最优惠的待遇,在
  出关,过境,存仓,税收方面,都给辽国提供方便。 I贸易执照,大宋优先发放。好了,就是以上这些,一丁点也不许往上 加。另外,记得告诉辽国使臣,我给他们的优惠条件,辽国必须同等给予大宋商人。宋辽两家,互为最惠国。”王钰这一揽子待遇,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若非蒙古人突然闹事,以他的脾气,恐怕还真有可能让耶律大石下不了台。
  尚同良一一记下,而后问道:“王上,若辽国方面执意不肯,如之奈何?”
  “哼!如果还不识相,那就让他们呆着吧,这寒冬腊月,滋味可不好受。如果敢在我大宋地盘上闹事,或者有什么不轨的举动,从我国的兰州出兵打到西辽国老巢,可用不了多久时间。”王钰怒哼道。
  尚同良记下他的话,但当然不可能一字不差的转达给辽国使臣。反正要把王上的意思,经过一些字词上的加工斟酌之后,明白无误的让契丹人知道。
  当下,初步形成决议。对蒙古施加惩罚性质的军事打击,为了达到这个战略目的,王钰决定调派最精锐的部队参战。但他两支嫡系部队,林冲部经历宋金决战,伤亡较大,元气未复,不可能作战。呼延灼部也刚刚宋金战场上撤离下来,短时间之内也不能承担作战任务。而萧充的东北军已经在那头与蒙古人打起来了,兰州方面与太原方面的六万援军也已经奔赴战场。
  这样一来,大宋黄河以北各大卫戍区,在这一年来,轮番上阵,没有一个落空的。不过这样也好,天下没有哪支军队是靠练出来的,所谓的虎狼之师,全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经此一役下来,大宋河北诸军,都经历了血战,再凭借优势的装备和雄厚的财力,足可横行天下,所向披靡。任你蒙古大军再骁勇善战,又有何惧之有?
  王钰亲笔签发命令,命萧充东北军,给予蒙古人迎头痛击,放开手去打,打服为止。又命兰州太原方面军,配合甘宁卫戍区的西北军,御敌于国门之外,不可后退一步。因为他考虑到,西北军遭受重挫,元气大伤,兰州军缺少实战经验,太原军固然勇猛,又有种师道这位名将指挥,但到底人员装备上与南府军有一定差距,所以并不要求取得如何辉煌的战果。
  而另一头,辽国使臣似乎闻到了什么味道,好像知晓了大宋的底线一般,在尚同良提出王钰的方案之后,不再坐地起价,仅仅谈了一天,但各自定了盟约,全盘接受了大宋的条件,返回辽军驻地,准备撤兵回国。
  王钰安排完北方的战事之后,便腾出手来,一门心思的准备处理南方雪灾事宜。他自掌权以来,国内的自然灾害年年不断,但绝大多数,都是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像雪灾这种事情,还是头一次碰到,完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各地方官府的加急奏报,接连不断的送进京城,让王钰大感事态严重。此次雪灾的范围之大,持续时间之长,造成的损失之巨,超乎他的意料。湖广川黔地区,无一幸免,恰恰这几个地区,交通不便,给救灾造成了极大的阻力。每天,他批着那些报急的奏章,忧心如焚。想到南方百姓在新春佳节之际,经受着死亡的威胁,这位大宋实际上的领 袖,寝食难安。一则怜悯臣民,遭此无妄之灾。二来担心百姓活不下去,铤而走险。这个新年,王钰可算过得“有滋有味”。
  其实有奏报送来还算好事,至少表明这些地区朝廷还能够知情,能够控制。怕就怕那些没有奏报送来,与朝廷失去联系,被大雪封闭的地区。
  大年初一,王钰接获江陵府急报,大雪封路,府衙派发的粮食已快用尽,而京城紧急调派的灾粮运不进去。百姓忍饥挨饿,苦不堪言,江陵城中,因冻饿而死者,已有十三人。至于江陵府治下的各县,情况更恶劣,目前统计的数字,已经死了两百多人,并且持续恶化。粮食还送不进去,后果不堪设想。
  刚过年初三,成都府紧急上报,梓州被大雪封住去路,与府衙失去联系达七日之久。刚刚联系上,收到的消息却是,梓州治下 江结冰,几个偏远的村庄,被大雪掩埋,百姓生还者仅数十人而已。县衙人手不够,连县太爷都亲临一线了。
  这些都不算最坏的消息,更可怕的事情随后而来。 州府上报,因交通极为不便,道路艰难,此地自古以来民风剽悍,极难治理。此次雪灾,让原本就仅够温饱的百姓雪上加霜,府衙把存粮全部发放完毕,也无济于事。腊月底,就已经有人要挑头闹事,被官府抢先一步,逮捕带头者。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果朝廷再没有大的动作,民变迭起,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第九桶 第两百六十四碗 耶律大石病重 急召耶律南仙
  年初八,这一天靖王府本来是要举行家宴,王钰要请 人,五朝元老,朝廷首相童贯到王府来团年,共享天伦之乐。童贯早早就到过,可女婿王钰却迟迟不见踪影。那一桌酒席已经快摆凉了,童素颜着急起来。
  “去问过没有?王上什么时候回来?”悄悄把红秀找到一旁,她小声问道。
  “问了三次,每次都说等等。我问过王欢,说是南方灾情严重,不光王上没有回府,几位相爷都被留住了。”红秀挺着个大肚子回答道。
  “唉,你说这大过年的……”童素颜叹了一声,显得有些无奈。若是寻常老百姓家,早就一家团圆,开开心心吃着团圆饭了,也就是这靖王府啊,难得聚首。
  这边两个女人正说着,那一头传来王战响亮的啼哭声。赵出云抱着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王战从里间转出,人刚出来就嘀咕道:“王上还没有回府?战儿都哭好大一阵了,等着他父王给压岁钱呢。”
  “还要压岁钱?战儿的舅舅舅母们给他的压岁钱,不少了吧?”耶律南仙也刚好出来,一听赵出云的话,立即取笑道。
  “那怎么一样?别人给的能和亲爹给的相提并论么?”赵出云与耶律南仙关系一直就不太融洽,听她取笑,立即反唇相讥。她这话里,隐隐约约有嘲讽耶律南仙没有生育之意。果然,后者一听,脸色微变。
  别看童素颜眼睛看不到,心里跟明镜似的,一听就知道这两人又闹脾气了,赶紧出来打圆场:“好了,新春佳节,说这些干什么?来,战儿,大娘给你压岁钱。”说罢,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包。
  赵出云一见,赶紧抱着孩子上前,接过红包,塞在王战小手里,哄道:“战儿,大娘给你的压岁钱,拿着,乖,不哭了啊。”
  “希望咱们战儿快快长大,好替你父王分担一些,也不至于大过年的都回不了家。”童素颜由衷感叹道。
  正说着,王府大总管进来说了一句:“王上回府了。”话音刚落,王钰就急冲冲的奔进堂来,身上雪片尚在,随着呼吸,团团白气从口中直喷出来。红秀上得前去,替他拍落身上雪花,王钰一连打了几个喷 嚏,似乎是着凉了。
  “红秀,快拿碗姜汤给王上。”夫妻连心,王钰一打喷嚏,童素颜心都紧了。
  “不用,来杯烈酒就好。哎,岳父大人呢?”王钰问道。
  “爹在花厅里等王上,还没有过来。”童素颜回答道。
  王钰接过红秀递过来的酒,一饮而尽,马上伸手招呼着妻子: “走,先去给岳父大人拜个晚年,把他老人家请过来。”说完这句,听到儿子哭声,着急忙慌的补上一句:“小子,大过年,哭什么哭?等着啊,父王马上回来了。”说罢,领着童素颜就离开了。
  他从进屋开始,就没停过。在宫里忙也就算了,回到家里也不得消停,几个女人一见,心里都在感叹,什么时候王上能不这么忙?怪就怪南方不该下雪,蒙古人不该扰边。
  你说这老天要下雪,人管不了就算了,蒙古人来凑什么热闹?金国刚刚被灭,蒙古人就不怕?金国当初号称天下第一,把强盛一时的辽帝国打得落花流水,还曾经把大宋给压迫得抬不起头来,结果呢?京城被荡平,皇帝被一锅端,现在两位皇帝都在汴京,给王上称臣磕头,蒙古人吃了熊心豹子胆?
  一阵之后,王钰夫妇请来了童贯,再三请他坐了上首,一家人团 聚,这团年饭算是开始了。
  “岳父大人,来,小婿敬您一杯,祝您老身体安泰,寿比南山。”王钰端着酒杯站了起来。童贯一见,慌忙起身,连称不敢。
  “哎,受事为君臣,居家为父子,家里您最大,坐坐坐。”
  “那老臣就僭越了,也祝王上万福金安,诸事顺遂。”童贯似乎很高兴,笑逐颜开。随后,几个女人依次向长辈和王钰敬酒,气氛倒也喜庆。
  席间,王钰又打了几个喷嚏,童素颜坐在他身边,悄声问道:“着凉了?”
  “也许吧,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别担心。”王钰小声回答她。童素颜听后,悄悄在桌子底下拿手碰了碰他。王钰不解其意,这什么意 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