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极品御用闲人 >

第199章

极品御用闲人-第199章

小说: 极品御用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不太会,不过以后总会背的。”赵允同回答道。
  “那可不行,不能什么事都等到以后。这样,等到陛下会背三字经的时候,臣就带着陛下去打老虎。好么?”王钰许诺道。
  “不好,现在不去,就没有机会了。”赵允同坚决的摇了摇头。
  “这是为何?怎么没有机会了呢?”王钰奇怪的问道。
  “相父要打仗了,要带很多军队去打仗了。”赵允同手舞足蹈的比划着,划了好大一个圈代表很多军队。
  王钰一听,急忙问道:“这是谁告诉陛下的?”
  赵允同低下头不再说话了,抬起头来看了王钰一眼,突然说道: “相父,朕回去读书了。”说完扭头就跑,王欢带着人赶紧跟了上去。王钰缓缓直起身子。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宫墙那头,若有所思。
  政事堂里。众臣你来我往,争辩个不停。王钰坐在他地公案前。陷入了沉思,他倒不是在想蒙古出访,而是刚才在宫门口小皇帝的态 度。很明显,有人告诉他,朝廷准备打仗了。当自己问起是谁告诉他的时候,这小家伙扭头就跑,显然那个人提醒过他,不要告诉任何人。可他毕竟是孩子。还是说漏了嘴。到底是谁整天盯着我王钰,注意着我的一举一动?朱太后?蔡太后?又或是哪位王爷?
  “王上。依臣看来,蒙古此次必是求和。他们刚刚打了败仗,被兀术大军打回了草原,损失惨重。这一次来,据臣看,多半是想与我大宋结盟。”枢密使刘三石陈述着自己的观点,他说完之后才发现,王上根本没有在听他讲话。
  “王上?王上?”连叫两声,王钰才如梦方醒,诧异的问道: “嗯?哦,你们议出结果了么?”
  刘三石只得刚才地话重说一遍,王钰听完后,不假思索的说道: “这是自然,据本王估计,蒙古此来不会只是求和那么简单,他们一定是想有大动作。”
  “蒙古人尚未开化,还过着茹毛饮血的日子。这些蛮夷能有什么动作?王上过虑了吧?”孟昭轻蔑的笑着。
  “茹毛饮血?呵呵,孟相,太傅闻大人游历四方,曾经亲自到过蒙古,还与合不勒是结义兄弟。据他所言,蒙古人全民皆兵,男人负责打仗,女人负责生育,生产。平时为民,战时为兵,一旦开战,可以迅速集结大批军队。若只从军事角度讲,这种体制是优于我们汉人的。”兵部尚书吴用反驳道。
  “不错,王上,诸位大人,千万不可小视蒙古。”闻焕章提醒道。
  这些大臣们除闻焕章外从来没有到过蒙古,对外族也不甚了解,听了吴闻二人的话,就算嘴上不说,可心里多半不以为然。王钰看在眼 里,也不不多作解释,在这个时代,恐怕只有自己知道蒙古人有多厉 害。开玩笑,开创横跨欧亚的大帝国,等闲之人,能够办到么?千万不要小看蒙古人。
  众臣正吵个不停,尚同良回来了,这位老相爷看来走得匆忙,一踏进政事堂就气喘吁吁,使劲吞下一口唾沫,他急于向王钰禀报事情。
  “尚相不用着急,喝口茶再说。”王钰将茶杯亲手递了过去,尚同良道了一声谢,猛喝一气之后,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王上,出大事了!”
  一句话听得满堂皆惊,尚相向来以稳重著称,什么大事能让他急成这般模样?王钰也急于知道,拉过一张椅子让他坐下,急不可待的问 道:“出什么大事了?”
  “蒙古王汗俺巴孩被杀了!”尚同良语出惊人。
  “什么?俺巴孩被杀?这,这怎么可能?谁杀的?”闻焕章曾经在蒙古草原上见过俺巴孩,那是一位勇士,与合不勒情同手足,在各部族之间威望甚高,也正是因为如此,合不勒死后,没有让他地儿子继位,而是让自己这位兄弟作了大汗。
  “是女真人干的!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蒙古人突然提出要与他们地死敌塔塔儿人联姻,塔塔儿人明里答应,暗地里却与金国勾结,将俺巴孩骗到塔塔部,奸杀了他的女儿,又将他与合不勒地长子解送上京,被女真人所杀!眼下,合不勒的次子忽图刺继承了汗位,派出使臣来到大宋。”尚同良一口气说完,听得众人瞪目结舌,蒙古草原上竟然出了这么大的变故!
  吴用立即察觉到了什么,转向王钰说道:“王上!”
  !你说,蒙古人突然提出与塔塔儿人通婚?”王钰一 头,疑惑的问道。
  “回王上,是的,此事臣也是百思不其解。按说蒙古人与塔塔儿人是死敌,怎么可能与他们通婚?”尚同良回答道。
  在所人人都猜测着蒙古人的来意时,王钰思考的,却是蒙古人为什么会突然转变了态度,与自己的死敌通婚?而俺巴孩以蒙古王汗之尊,竟然亲自送女儿前往,这样大的规格,说明蒙古人急于促成此事。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有了这样的转变?
  “王上,其实蒙古人与塔塔儿人是同宗同族,同一祖先。他们之间的战争,可以说是兄弟相残。塔塔儿向来被视为女真的家奴,从女真人那里得到赏赐,得到先进的装备,所以在历次对蒙古作战中,身为先锋的塔塔儿人都占据上风,这也是女真人一贯奉行的策略,让蒙古人打蒙古人。”闻焕章向王钰解释着两者之间的渊源。
  “尚相,您还没有说蒙古人此次入宋的来意?”吴用提醒道。
  “哦,倒忘了。王上,蒙古人此次入宋,是来称臣的!”尚同良今天似乎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一句话出口,别说诸位大臣,就连王钰也从椅子上窜了起来。
  “什么?称臣?”王钰大声问道,吓了众臣一跳,他估计也察觉到有些失态。缓缓坐回去,喃喃自语:“奇了!这是哪一出?”
  众臣也是不得要领,这话怎么说地,前些日子还时常袭扰我们的西北边境,骂我们背信弃义,要与汉人誓不两立,怎么突然又派来使节说要称臣?这蒙古人玩的什么把戏?
  “蒙古使臣说,新近继位的大汗忽图刺。已经正式宣布与金国决 裂,断绝臣属关系,要拜大宋为宗主国,请求大宋天子的册封。蒙古还进贡了貂皮一千张,鹿茸,熊掌若干。已经随车押运到了京城。”
  王钰思之再三,也猜不透蒙古人的用意,转向闻焕章问道:“闻大人,朝廷内,只有你熟悉蒙古的情况,你来分析分析,蒙古人这是什么意思?”
  闻焕章略一沉吟,随即分析道:“王上,蒙古人有仇必报,他们各部族之间的战争。除去争抢地盘,牛羊。奴隶外,有许多是为了替首领报仇。蒙古人与我大宋不同。他们地首领不像我们的将军那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们崇尚勇武,首领以先身士卒,冲锋陷阵为荣 耀,所以,首领时常战死沙场。据臣估计,按常理忽图刺继位以后。首先要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替俺巴孩报仇。可他们刚刚打了败仗。以目前的实力,想要对金国发兵,力不从心。唯一的出路,就是先团结好自己的人。对了,刘大人,你枢密院掌管军情,可知蒙古草原如今地态势?”
  刘三石面露难色:“这个,实话讲,枢密院的注意力主要放在金 国,对蒙古知之有限。只知道上一次金国大将胡沙虎深入草原讨伐蒙 古,虽然被打败,可蒙古人再度陷入混乱。如果所料不差,蒙古人眼下正处在分裂之中。”
  “刘大人,你们枢密院办事不利啊。俺巴孩被杀这么大的事,却由蒙古使臣说出口,而你们枢密院事先居然没有刺探到消息,你这枢密使怎么干的?”王钰突然责问道。
  刘三石一惊,起身告罪道:“臣有失职之罪,请王上发落。”
  王钰摇了摇头,不再多说,继而问道:“闻大人,你继续说。”
  “是,王上。依枢密相公所言,蒙古正处在分裂之中,那么忽图刺想要报仇,首先要统一蒙古草原,这必然要通过武力解决。可金国不可能坐视不管,如此说来,蒙古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找一颗大树来依 靠,纵观天下,似乎只有我国合适。”
  听完他的分析,王钰觉得颇有道理,蒙古人也不傻啊,竟然能够及时的转变策略,知道攘外必先安内。可他们的难题解决了,大宋的难题就来了。
  结果接受蒙古的称臣,让他们拜大宋为宗主国,金国必有所顾忌,而蒙古人趁此良机,发动统一战争。一旦蒙古人完成统一,羽翼丰满,不管对金国,对大宋都是巨大的威胁。
  “既然如此,那我大宋则不必犹豫,接受蒙古地请求,让他们成为我大宋继日本,高丽,大理,吐蕃,西夏之后的第六个藩属国。或许,很快很就有第七个了。”孟昭笑言道。他说地这第七个,指的是交 趾。大宋安南郡王柴桂,当年以三万残部,横扫交趾,一度打到交趾地都城。后来因为战线拉得过长,被迫退回交趾北部,以此为根据地,向南发展。据说这两年柴桂以小规模战斗为主,一面发展生产,一面向南蚕食,已经侵占大半个交趾。虽然实际上这是柴桂的割据势力,可名义上,他还是大宋的臣子,奉大宋天子为主。
  孟昭能这么乐观,王钰却不能,凭心而论,诸如日本,高丽,大理这样的臣属国,他们的实力远远不能和金国相提并论,有这样的臣属 国,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金国自立国十多年来,虽然屡败于大宋,可还没有达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他们地实力仍然在,仍旧具备与大宋一决雌雄的本事。君不见,金国虽屡败,可每次战役,都是由他们先发起地么?他们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这种情况,让王钰深为恼火。
  “孟相,恕我给你浇盆凉水。蒙古人是养不家的野狼,你一旦把他们养壮实了,他反过来就会咬你一口,这是他们的体制与民族性格决定的,千万不要大意。”闻焕章提醒道。
  王钰赞同这种说法,可如今大宋最大的敌人仍旧是金国,而非蒙 古。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老人家说得好,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斗争。政治没有绝对,任何事情都要权衡利弊,选择对我最有利的处境。
  “安排蒙古使臣明天朝拜天子,明日下午,本王在保和殿设宴招 待。”王钰一锤定音。


第六桶 第一百八十九碗 好一个厉害的汉奸
  此次的作法,大出王钰意料之外,在他的眼里,蒙古 害,可毕竟是一个以勇悍而著称的民族,勇武有余,而智谋不足,对天下局势缺少准确和冷静的谈判。毕竟玩权谋,论机变,这是汉人的长 处。可没有想到,他们突然来这么一手,倒让大宋措手不及了,想必女真人也与汉人同样的感觉,听到这消息,一张嘴只怕也合不拢了。
  经过事后的冷静考虑,王钰作出的谈判是,蒙古人此次转变策略,将会是他们民族发展历史上一个转折点,蒙古民族不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民族,他们也会随机应变。在接连的军事失利之后,图谋在政治上找到解决的办法。自己处处小心,还是小看了蒙古人呐。
  “忽图刺,他会不会是铁木真的什么人?”这个疑问,从现在起,一直在王钰头脑里面萦绕。因为按时间计算,成吉思汗铁木真,应该就在这几十年以内出现在世界上。唉,还是不读书惹得祸啊,要是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他妈一定念到北大的历史系博士然后再穿越。只可 惜,这世界上从来没有如果。
  王钰虽然命人安排蒙古使臣朝拜大宋天子,而且自己也准备接见,但这并不表明他就打算接受蒙古人的称臣,在没有完全弄明白蒙古人的用意之前,他是不会仓促作决定的。称臣,表面上看起来,这对大宋是多么风光的事情,似乎大宋一下子成了天下头号军事强国,四面八方都来朝拜。可实际上,真正被大宋打得一败涂地而称臣的国家,只有西夏一个,这一点,王钰比谁都清醒,只有打败了女真人,大宋才真正有资格向天下宣称,我是强国,至少他是这么想的。
  禁宫,保和殿。
  宫娥太监们一片忙碌,准备着国宴,看得出来,王钰对此次宴会很重视,规格也很高。就连高丽王子亲自到大宋来,也从来没像这般隆重过。王欢手舞足蹈,活活一个跳大神的神棍,指挥着太监宫娥们手脚麻利一些。
  “哎哟喂,婶娘,您怎么亲自来了?”晃眼一瞥,瞅见耶律南仙出现在殿外,王欢赶紧迎了出去。王欢是摄政王的侄子,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如果说王欢对童素颜或是赵出云还带着几分尊敬的话,对眼前这位婶婶可就是怕了。知道文武大臣背地里称呼耶律南仙什么吗?女相,也就是说她也算是大宋的一位女宰相,因为据说摄政王很多的策 略,都是出自二夫人的手笔。
  “王上很重视此次宴会,我进宫来看看,准备停当了么?”耶律南仙嘴里问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