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极品御用闲人 >

第150章

极品御用闲人-第150章

小说: 极品御用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偏要在隆冬方过之际,一意孤行,讨伐西夏。朝中大臣,多半对此次出征,抱着悲观的态度。
  李纲等一班官员,神色阴沉,一言不发。王爷如今大权在握,日渐骄横,听不进逆耳忠言,这是取祸之道啊。童贯一反常态,竟然也身着戎装,一副当仁不让的模样。此次出征,他为副帅,不知道能否重现当初大破横山的盛况?
  “来了。”有官员叫了一声,众人齐齐望过去。只见全副铠甲的王钰,领着耶律南仙飞奔而来。群臣俯首,躬身作揖,高呼千岁。王钰骑着一匹汗血宝马,挥手对群臣示意,意气风发,神气活现。
  到城门口勒住战马,王钰环视群臣,见尚孟二位副相也在,遂叮嘱道:“本王此去西征,朝中大事多赖二位相爷,万望克尽职守,辅佐陛下,不可有丝毫懈怠。”
  “谨遵王爷钧旨,祝王爷马到成功,旗开得胜。”尚孟二人齐声说道。
  “哈哈,借二位吉言,我军必势如破竹,扫平西夏。”王钰仰天大笑。百官莫不色变。正说着,忽听鼓乐齐鸣,金锣开道,回首一望,只见天子銮驾,迤俪而来。王钰西征,乃国之大事,是以赵桓也不得不亲自出宫相送。
  王钰见状。翻身下马,率群臣恭迎于天子车驾之前。王欢搀扶着赵桓步下龙辇,至王钰面前说道:“丞相领军亲征,朕恨不能为公分 忧,惟有于国中日夜期盼,愿爱卿荡平党项。凯旋归来。”
  “臣谢陛下隆恩,此去必全胜而归。”王钰答道。吉时已到,众将催促进军,王钰辞别天子及众臣,领军出征,赵桓携文武百官,一直送出城外三里,方才回朝。只见王钰大军,浩浩荡荡,旌旗遮天。马蹄震地。十万虎狼之师,杀奔西北。此次西征。王钰调动南府骑兵,计十万之众。加上林冲军团,呼延灼军团,及延安,兰州两处兵马,共计大军近四十万,却对外声称百万雄师,声势震天。
  西北之地,战栗不已。西夏闻知大宋兵马来攻,夏王李乾顺大惊。一面飞遣将领,把守各处关隘,一面派人向金国求援。而金主完颜晟也早闻知此讯,听王钰驱使百万大军,也是惊恐不已,但未虚实,不可轻动。
  驻防上线地金国名将兀术,上奏金廷,言党项与女真,乃唇齿之 邦,唇亡则齿寒。若王钰击破西夏,他日必兴师攻金,建议金国援夏抗宋。只因去年年初,幽云种师中兵出归化,双方五十万兵马血战上雄,金国伤着元气,一直心有余悸。此次王钰率雄师百万,四海皆惊,完颜 犹疑不决,只得遣回西夏使臣,敷衍搪塞。
  兀术于上雄听闻金帝敷衍西夏,惊怒交加,一面再度上奏,一面派出斥候,探听宋军虚实。据传言,宋军总兵力虽然号称两百万之巨,但历年来,王钰改革军制,淘汰旧军,精兵简政,怎么可能驱动一百万兵马,去打一个小小的西夏?要知道,西夏的总兵力鼎盛时期也不过就是五十余万,自横山,天都山失守,国力急转直下,至李乾顺亲政后,稍有起色,却也难当“中兴”二字。
  大宋宣武元的二月初,王钰率十万南府军开进延安。一代戍边名将种师道及延安文武官员亲迎出城,合兵一处。王钰一到延安,便发下军令,各路兵马就地整顿,克日发兵,直取西夏,踏破贺兰山。
  自大宋开国以来,从未如有过如此强硬姿态,各路兵将,振奋鼓 舞,摩拳擦掌,只待王爷军令一下,便奋勇之前,一洗国家百年耻辱。可王钰到延安十余日,三路大军都已齐备,他却迟迟不见下令进兵。
  延安帅府,种霸于白虎堂上静待多时,今日王爷传令军中,召自己来见,不知所为何事?
  一身常服的王钰从堂后转出,种霸看得一愣,行军打仗,王钰从来都是铠甲不离身,今日为何这般打扮?
  正束着腰带,见种霸神色异样的盯着自己,王钰失笑道:“看什 么?不认识本王?”
  “不是,王爷,您今天怎么穿起常服来了?”种霸拱手问道。
  王钰步下白虎堂,说道:“走亲戚嘛,哪能穿着铠甲,带着武器 去?”亲戚?丞相在延安还有亲戚?种霸听得一头水雾,遂向王钰询 问。
  “嘿,你这小子,你这不是忤逆不孝啊。不是我走亲戚,是你。种师道老将军,不是你的亲大伯么?你来了延安,也不去看望看望?”王钰佯装生气,训斥道。
  种霸一听,苦笑道:“行伍之中,只有将士,哪有父子?卑职岂敢因公废私?”
  “话也不是这么说,反正今日无事,本王陪你走一遭,去看望一下你的伯父。”王钰说罢,便朝堂外走去。种霸满心狐疑,王爷哪来地兴致,跟自己去走亲戚?这大军停了十余日不见开战,他倒有心去搞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
  种师道,种师中两兄弟,世称“老种经略”“小种经略”,但也有一说,称这老种经略指的是他们两兄弟的父亲种谔。而种谔的父亲是种世衡,早年一代名相范仲淹在西北戍边的时候,种世衡就是范仲淹麾下地爱将,任经略安抚使一职,也就是“经略相公”的由来。
  种家三代,哦,现在应该说四代,都长期为国家戍边,劳苦功高,称之为“种家将”也不为过。那种师道的府邸位于延安城西北角,城中百姓,人人尽知,王钰问明地址,便领着种霸径直前往。
  “哎,两位官人,你们找谁?”种府门前,一位老门人拦住王
  “劳烦通报一声,就说有亲属来访。”王钰一身皮裘,活像走南闯北的富商大贾,而种霸跟在身后,却像是个保镖。近年来,受朝廷新法的影响,西北边陲,行商之人众多,平常有人托关系,请种师道行方 便,让他不胜其扰。是以向门人们下令,但有商贾来访,一律挡住。
  此时,那老门人见他二人这般模样,便推脱道:“两位来得不巧,今早,我家老爷被丞相召去帅府,至今未回,您看是不是……”
  “你这老头,说假话脸都不红,丞相根本就没有召种老将军去过。知道他是谁么?”王钰笑着指了指种霸。那老门人瞧了半晌,摇头表示并不认识。
  “这是你们种家的小官人,种霸。”
  种霸?二老爷的公子?在小王相爷帐下当差的那个?老门人把种霸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慌忙点头道:“是是是,我马上进去禀报。”
  却说这门人报入府内,种师道听闻侄子来访,本欲命人将他领进。但听说侄儿身边跟着一位贵人,仔细一想,断定此人必是王钰无疑,是以亲自迎出府门之外。
  “哎呀,王爷,怎么敢劳您大驾,快快请进。”老远,种师道便拱起了双手,执礼甚恭。他与种师中乃同胞兄弟,相貌一般无二。
  三人进入种府,种师道再三请王钰上座。都被他推辞。言道,老将军为国戍边多年,乃朝廷柱国之臣,小王岂敢托大?种师道见他如此礼贤下士,也不再客气,分宾主坐下,奉上茶水。
  “侄儿种霸,拜见伯父。”种霸起身。具大礼参拜。种师道早就听说二弟生有一子,天生神力,幼时便能手格猛兽,虽关张再生,不过如此。在小王相爷手下当差,立下赫赫战功。位列南府十三太保之 首。
  这里面可就有个典故了,早先王钰任兵部尚书时,招降梁山十人。除吴用外,其余九人,号称南府九虎将。后得种霸,黄信,岳飞,宗 泽,凌振等十三员战将,并称南府十三太保。“十三太保”这个称谓。出自隋朝靠山王杨林,他有十三个养子。都是武艺高强,弓马娴熟之 辈。是以称之为十三太保。王钰借用这个称谓,也是为了笼络人心,表示这十三人跟自己亲近之意。
  “好好好,我与你父各自在东北,西北戍边,多年未曾见面。不想他地儿子都已经长这么大了,如今在王爷麾下任职,前途无量。却不强似我那几个不肖子?哈哈!”种师道放声笑道。
  寒暄已毕,种师道料想王钰此来。定然不会是陪种霸探亲,是以再三试探。王钰却是十分沉得住气,东拉西扯,一直不入正题。未几,种师道四个儿子回家,便命其拜见王钰,而后与种霸相认,各叙兄弟之谊。
  “老将军,有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国家的军事,将来都要靠这些年轻人。你们种家,为朝廷培养了这么多将才,本王很是欣慰。种霸兄弟难得团聚,又都是战场勇将,不如互相切磋武艺,如何?”王钰笑道。
  种师道一听,知道王钰必然有事,遂命长子种世充带领一干兄弟,到后院切磋。
  他们前脚一走,种师道连忙问道:“王爷,今日驾临寒舍,莫非有事相商?”
  “啊?没事,真的没事,就是随处逛逛,走走。”王钰笑道。
  三路大军枕戈待旦,王钰这个三军统帅似乎并不急于进攻西夏。在延安府呆了十几天,四处游玩之后,他又突发奇想,要去搞民族团结。文武官员百思不得其解,王爷这是怎么了?这几十大军,多停一日,就得耗费许多的钱粮,国家的底子再厚,也经不起这么消耗啊。
  沿边横山一带,聚居着许多的羌族部落,西夏立国,李元昊发兵攻打大宋。羌族人势单力薄,在宋夏之间摇摆不定,也有小部分曾经投向西夏,为李元昊的军队作向导。宋仁宗时,范仲淹到西北主持军事,采取了联合羌人的政策。给少数民族发给农具,种子,耕牛,提供武力保护。羌人从此感念大宋恩德,诚心归降。平时为民,从事生产,战时为兵,冲锋陷阵。
  羌人素来勇猛,三国时,马超父子在此聚集了大量地羌兵,连曹操也被杀得害须弃袍,狼狈不堪。
  王钰提出要接见少数民族首领,以宣示朝廷的恩德。二月下旬,在种师道的陪同之下,王钰率延安文武官员前往横山一带的羌族部落巡 视。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但也有少部分汉人,民族关系融洽。
  羌人听闻大宋丞相亲自前来,备受鼓舞,准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载歌载舞,如同过节一般。羌人大多依山而居,住宅多半建在半山腰,或高山之上,形如城堡。党项人数次攻打到这里,对这种防御工事,十分头疼。
  王钰领着一班文武官员,步入羌寨,尊敬羌人习俗,不高声喧哗,不指指点点。
  “王爷,各部落首领前来拜见。”王钰正与众官观赏羌寨风景,种师道率附近各部落首领来到。他们的衣着穿戴,与汉人不同,男子多穿麻制绑腿,披麻衣,腰悬吊刀,十分孔武。
  那十余名各部落首领,在种师道介绍之后,齐齐行至王钰面前,行跪拜大礼。
  “雄鹰飞过山涧,猛虎跃过平原,千里皇都传来喜讯,贵人驾临羌寨。我等在此聚首,以十分地诚心,恭迎天朝大丞相。”
  王钰喜形于色,亲手扶起部落首领,笑道:“免礼,免礼,汉羌一家,不分彼此。羌人百年来,为国家把守边关,本王代表天子,谨向兄弟民族表示慰问。此次前来,本王给各位首领带来了丰厚的礼物,还请笑纳。”
  “谢大丞相。”各部首领见天朝丞相如此谦逊,五内铭感。拜见 一名首领下令欢迎仪式开始。只见那漫山遍野,羌▋
  起舞,仙乐飘飘,舞姿曼妙,恍若世外桃源一般。
  王钰在各部落的首领陪同之下,接受羌人朝贺,每至一家,主人必奉上美酒。王钰也不推辞,逢酒必饮。来时,种师道曾经提醒过他,这是羌人的习惯,必须喝完,代表满心满意。
  这三五碗的不成问题,可这处部落里,少说也有百十来家,若是挨着喝下去,就是李白也扛不住啊。王钰酒量不错,可这羌酒劲道大,刚喝六七碗,就感觉头重脚轻。而且他们的房屋,分布在山谷四处,道路狭小难行,王钰一连几个趔趄,几乎摔倒在地。
  “王爷,若是不胜酒力,可由卑职代饮。”种霸见王钰已经快撑不下去了,赶紧说道。
  王钰尚未答话,种师道已经抢道:“这可不行,羌人最重情义,远来是客,况且王爷代表的是朝廷,岂能失礼于人?”
  “伯父,王爷是万金之躯,倘若……”种霸是个急性子,对王钰忠心耿耿,眼见他已经步履踉跄,只怕再喝下去,肯定要出事。
  “罢了,民族大团结嘛,本王喝就是了。”嘴上虽然这么说着,可脸上,却已经有了不悦之色。众将都为种师道捏了一把汗,这老将军,久在西北戍边,看来是不知道朝廷里面的情况。丞相不想作的事情,谁敢勉强他?你这不是自讨没趣么?
  又到一处 笼(羌族住宅)。却建在峭壁之上,王钰在种霸搀扶之下,抬头仰望,只有一条小路通上去。 笼坝上,一家羌族老小,都端着酒食,战战兢兢地望着从皇都来的宋朝丞相。
  近十年来,王钰声威远播四海。羌民多闻王钰之名。只知丞相,而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