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极品御用闲人 >

第132章

极品御用闲人-第132章

小说: 极品御用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先前我等建议册封王爷为幽州郡王,但圣上没有批准。下官估计,圣上是想到幽州曾为辽国都城,有帝王气象,是以改封武州郡王。”吴用说道。大宋十二等爵位,郡王以上,尚有嗣王,亲王两 等。郡王以上,非赵氏不封,王钰功高盖世,是以破格提升,赐封郡 王。
  领旨之后,王钰在射洪上奏谢恩,但并不急于回京。射洪这个地 方,是他的家乡,他倒是很有兴趣看看,宋朝的射洪是个什么样子。而且新法推行已经有些日子了,他得考察考察,地方官员是否尽心尽责。
  这一日,王钰与耶律南仙,吴用三人换上便服,不带随从,微服出巡。
  这一千多年前的射洪县城,与王钰生活的时候相比,自然不可同日可语。但仍旧可以看得出来模糊的轮廓,建筑物地修建,也大体与一千多年以后位置相同。王钰领头,一直向城西行去,因为穿越来宋朝之 前,他的家就在县城西面。他记得,他家小区旁边,有一株千年古柏,被当时的县政府划定为“国有古树”,不得砍伐。而且这棵树长得很奇怪,从树腰中间,拐了个弯,呈弓形生长。
  来到县城西边,王钰就开始有些激动了,四处张望,耶律南机和吴用两个,都不知道他在找什么,你问他,他也不搭理你。
  “是这棵了,就是它!”王钰在一颗树前停了下来,不过这棵树远没有当初自己看到那么高大,最多只有两层楼那么高,应该没有种多 久。既然找到了树,那自己家的方位就好判定了。
  只见王钰立在那颗柏树之下,伸出手像指南针似的转悠着,当指到一个地方后,他停了下来,眉头紧锁,面有不悦之色。吴用顺着那地方望过去,那里是一个牲口棚,想是城中百姓开的骡马市,专门贩卖牲 口。
  “王大官人,您这是瞧什么呢?”吴用上前问道。
  “官人,这牲口棚有什么不对么?”耶律南仙也觉得王钰今天有些异样。
  “不对,当然不对,牲口棚怎么能弄在这儿?这不是找我地晦气 吗?”王钰说完,大步走了过去,身后两人紧紧跟上。刚走到那骡马市前,一股子骡马的屎尿味儿就扑面而来。往前一看,这里还真是一个骡马市,方圆十几丈的地方,拴满了牛马骡子,商人们正在市里讨价还 价,也不嫌这地方又脏又臭。
  王钰确定,这地方就是一千多年以后,他家所在的位置。却没想 到,是个牲口市场。
  穿梭在牛马之间,王钰倒也受得了,就是苦了耶律南仙了,她虽说是员女将,可几时到过这种肮脏的地方?一路上掩着鼻子,真皱眉头。
  市里,商贩和买主们讨价还价,有的托儿还在拼命鼓吹,好不热 闹。王钰久居京城,过的是锦衣玉食的日子,陡然看到这民间百态,倒 他小时候的回忆来。走到一处卖牛的地方,他停了
  有兴致的听着人家讨价还价。耶律南仙和吴用两个I受不了,可也没办法,王爷都处之泰然,他们还能说什么?
  “你看看我这牛,看这膘,看这牙口,不管啷个说,你肯定还要加点撒。”这可是正宗的川音,王钰听着亲切。他小时候曾经听人说,当年新中国要选定官方语言,四川话仅以一票之差落后于北方的普通 话。这个消息虽然未经考证,但也说明了四川话的影响。
  这会儿突然听到家乡话,王钰来了兴致,插嘴道:“就是就是,你给人家加点撒,这牛一看就是条好牛!”这可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知道是什么好牛?
  乡音难改,那几个正在讨价还价的商贩一听他的话,认为他是本地人,连连点头道:“这位官人是内行,再加点嘛,三贯钱,买条猪都买不到。”
  倒是那买牛的老头斜着眼睛打量了王钰一番,这骡马市里,可很少见到穿着这么华贵的人,难不成是请的托儿?想到此处,连连摇头: “就是三贯钱,不添老,卖不卖?”
  那腰里插根鞭子的商贩仍旧不肯让步:“哎呀,人家这位官人都说老,是条好牛得嘛,你多而不少再添点撒。”
  王钰又跟着掺和了几句,拼命帮人家鼓吹,也不想想人家卖了牛会给你提成么?那牛贩子要知道是当朝丞相。武州郡王在帮他推销,真不知道要乐成什么样子。
  “哎,你龟儿子有问题唆?你卖嘛他卖嘛?日妈里球经不懂,猪子插葱你装大象。”那老头却是个厉害角色,指桑骂槐。明里是骂那牛贩子,暗地里却是骂王钰。吴用和耶律南仙都是精明人,可他们听不懂川话,王钰倒是听得真切。正要发作。却不料那牛贩子还真是个牛脾气,把腰间鞭子一抽,作色道:“你龟儿骂哪个?”
  “你要咋子嘛?”老头也不是个服软地主儿,把衣摆往腰里一束,眼看就要开打。附近的顾客和商贩一见有热闹都围了上来。
  王钰一见自己瞎掺和,弄得人家动手打架了。赶紧息事宁人: “哎,莫动手动脚里,老人家,这牛我买下来送给你,要不要得?”说完,就伸手往身上摸。围观的人都瞧着这位贵气的大官人,可他摸了半天,愣是什么都摸出来。
  耶律南仙知道王钰身上没带银子,赶紧掏出一张交钞递上前去,王钰接过。交到那牛贩子面前。后者一看,不得了。不得了,一千两面额的交钞。交钞。本来就是起源于四川,大家都认得,可这一千两面额的交钞,别说买一头牛,就是所这骡马市都买下来也花不完。
  “这位大官人,你这不是给我出难题么?一千两面额,小人也找不开啊。”牛贩子作难道。
  倒是吴用身边带着碎银子,挑出几两来。替王钰付了牛资。本以为事情就此了结了,正要抬脚走人。那牛贩子替拦住了他:“大官人,你别着急走,咱们还得去完税呢。”
  四川人说交锐叫完税,不过这倒是奇了,就算要交税,也是卖家去交,哪有买家交税的道理?你当我三岁小孩子呢?
  “您不晓得,咱们这一方,规矩有些怪。你看到那边没得?那里县衙门的官差,天天守在这骡马市,凡是进了这市场地牲口,都在那里登记,只要卖出去了就得交税,而且是买家卖家都要交。而且牲口只能在这里卖,敢私自交易,小心挨板子。”牛贩子指着骡马市西北角一处棚子对王钰说道。
  嘿,怪事,天下奇闻啊,卖家买家都要交税,历朝历代也没有听过这种事情。国家的律法里,也没有规定说牲口不能私下买卖啊。只有当初刚收复幽云的时候,为了积蓄战马资源,在幽云各州不许私自买卖马匹。
  “天下还有这样的事?朝廷推行新法,轻徭薄赋,你们这儿的地方官怎么回事?”王钰看出了端倪,向那牛贩子打听道。
  “嘿嘿,您不晓得,我们这方有句俗话,叫法令出不了政事堂。上面是制定了国策,可下面有对策,这山高皇帝远的,那朝廷里地皇帝和宰相,他总不能跑到这牲口市场来管这闲事吧?”牛贩子摇头笑道。宋朝的政事堂,是中书省的一个机构,宰相都在那里办公,与后世的“国务院”是一个属性。
  见王钰脸色不好看,吴用上前问道:“哎,你不知道丞相到了射洪么?”
  “知道,这事全射洪县都知道,可丞相是什么人啊,人家那是当朝一品,只管在县衙门里面乘凉享福,哪管老百姓的死活,当官的都是这个样子,别指望他。”买牛那老头一张嘴可不饶人。
  “说什么你!”耶律南仙一怒,就要找那老头子理论。
  王钰伸出扇子拦住了他,冷笑道:“看到没有,这叫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朝廷年年减轻老百姓负担,可到头来,地方官府还是巧立名目,苛捐杂税。咱们国家的吏治,得好好整顿一下了。当官的不为老百姓作主,就该挨骂。”
  老百姓也不是笨蛋,他们有着下层民众的精明,听王钰这番话,再看他这身穿戴,没人敢再多嘴了。这位官人,非富则贵,搞不好还是戴乌纱的人,小心祸从口出。
  “那牛贩子,你拿我这把折扇去给当差地说,打今天起,凡是国家律法以外的税,都不许收了,敢多问老百姓要一个子儿,小心头顶上乌纱不保。”王钰将手中折扇将给那牛贩子。领着耶律南仙和吴用步出了骡马市。
  百姓们围着那牛贩子,盯着那把折房议论纷纷,这位官人是谁啊,这么大地口气?莫非真是小王相爷?


第四桶 第一百三十六碗 醒掌天下权 醉卧美人膝
  蜀中停留数日之后,王钰三人先走一步,将仪仗扔在 射洪县的所见所闻,让王钰感觉到地方的吏治很成问题,地方官员欺上瞒下,巧立名目,盘剥百姓。虽然腐败在历朝历代都有,不可能禁绝,但必须要控制在一个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否则,腐败能亡国。
  经长江顺流而下,于鄂州(今武汉)登陆,对于沿途壮丽秀美的长江风光,王钰实在提不起多大的兴趣。这一日,王钰与耶律南仙,吴用三人并数名随从上岸后,沿途考察民生吏治,到达鄂州城。
  “大官人,这里是长江重镇,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当年周世宗柴荣意图统一中原,曾在此与后唐军队发生大战,铩羽而归。不久,便病故身亡,太祖皇帝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作了皇帝。”吴用替王钰讲解着鄂州的典故。
  王钰点了点头,没说什么,倒是耶律南仙生长在北方,从未见过南国秀丽的风光,一路走来,颇觉新奇。听吴用这么说,接口道:“南国风光,果然与北方大相径庭,中原地大物博,名不虚传啊。”
  “哈哈,最富庶繁华的地方你还没瞧见,中原地区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就像我们前一阵呆的四川,可是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若不是有事在身,我倒真应该领着你到处转转,只是……”王钰语气之中。充满了愧疚。本来嘛,带老婆出门,成天地就在忙公事,也没机会带她看看,可谁叫自己坐到这个位置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耶律南仙可能是这个世上最了解王钰的人,听他这口气。已经知道他在想什么,嫣然一笑,宽慰道:“来日方长,以后有机会的。”
  见她深明大义,王钰颇觉欣慰,笑道:“得。这鄂州可是个好地 方,咱们在这里住上几天,我领着你四处转转,抽空去看看洞庭湖。”几人谈笑风生,遥望鄂州城就在前面,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行至鄂州城前,他们才发现,城门口聚集着许多的老百姓。仔细一看,最前面的竟然还有朝廷官员,从城门口起。一直绵延到城外两三里地,倒是黑压压的人群。看他们这阵势。似乎在等什么人。不会是自己行踪暴露,地方官员收到消息。专门在这里迎候吧?
  “哎,你们几个,过来过来。”刚接近人群,就有几名军士迎了上来,对着王钰一行人指手划脚。后者不明其意,只得随那几名士卒走到人群之中。
  “就在站这儿。”一名腰挎钢刀的士兵指着一处空地,对王钰说 道。这时,后面又有人到达鄂州城前。却是一个也没有跑掉,全被士兵赶到城前站好。
  “军爷。我们是北归的客商,还要急着赶路,你们这是……”吴用试探着向一名士兵问道。
  “少废话,让你等着你就等着!”士兵们似乎没多大地耐性,训了吴用一句后,又忙着去拦截进城的客商。这倒是奇了啊,这么多的人,还有朝廷命官,都等在城前干什么?
  “格老子,倒他妈八辈子的霉,走到这儿就遭拦到老。”旁边传来一个人的嘀咕,王钰听他口音,似乎是蜀中人士。便上前与之攀谈起 来,从他口中得知,他是蜀中的商人,进了一批蜀锦,要到京城贩卖。结果刚从长江下了船,就在这儿被拦着了。官兵也不说干什么,只叫在这里等着。
  “你们不知道吧,今天是大人物来。知府大人率鄂州文武官员在此迎候,不管是南来北往地客商,还是城中的老百姓,都被驱赶到城外来充场面。可怜我午饭还没有吃就被拉来了,家里还炖着猪脚呢,估计都炖烂了,可惜,可惜了。”一名四十左右的汉子连连摇头,为家中炖烂的猪脚惋惜。
  “这位兄台,鄂州的日子还过得下去么?”王钰听他家里炖着猪 脚,想来生活水平应该不差。要是家家都能吃上炖猪脚,天下可就太平了。
  那汉子打量了王钰一眼,倒还算是和气:“外地人吧?这两年日子好过一些了,朝廷推行新法,鼓励工商,只要脑袋活泛点,总能找到口饭吃。我自己跑点小买卖,我家娘子帮城里一家大户的做工,纺线织 布,日子倒还行。就是咱们这知府大人哪……”话说一半,没有在继续下去,似乎是怕祸从口出。
  “你们知府大人怎么了?腐败了?贪污了?”吴用见他意有所指,赶紧追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