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斗狗赌宝 >

第47章

斗狗赌宝-第47章

小说: 斗狗赌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在这古玩交流会上的经验,这摊主早就摸清了行情!美女看上,男人买单,往往这样的生意最好做成,而且一般还能卖出个好价钱!
  “哦?有什么来头?”叶林顿时来了好奇之心,疑惑问道。
  “这来头,可就大了!”摊主神秘兮兮的说道:“这白瓷净瓶,可是宋代五大窑之一的定窑白瓷!”
  “定窑白瓷?”闻言,不仅仅是叶林,就连徐静与沈凌,也是吓了一跳,好歹也是学过历史的,宋代五大名窑的名字,他们还是知晓的,若这真是定窑白瓷,那这家伙可就玩大发了!
  宋代五大名窑,分别是汝、官、哥、钧、定,其中又以定窑烧制白瓷最为出名!
  定窑白瓷的驰名始于北宋,而定窑白瓷的烧造则始于唐代。定窑窑址位于河北曲阳涧磁村。唐代的定窑白瓷具有与邢窑白瓷相似的特征,器形有碗、盘、托盘、注壶、盆、三足炉和玩具等。造型与五代时期的作品相比,器沿均具有厚唇,丰肩,平底,底加圆饼状实足,有的为玉璧底。唐代定窑白瓷大多与当时邢窑白瓷相似,胎骨断面较细,胎色洁白,另有一类胎骨比较厚实,断面比较粗,但烧结较好。
  “老板,你这当真是定窑白瓷?”叶林一时间来了兴趣,向那老板问道!
  “自然是真的,我还能睁着眼睛说瞎话不成?”摊主月末四十来岁,一脸的笑容,信誓旦旦的说道!
  “既然是宋代名窑的珍宝,为什么不好好收藏起来,还用这么个莲花底座镶起来干嘛?”徐静顿时有些疑惑,出言问道。
  听到徐静的发问,那摊主顿时笑了:“这也怪我奶奶早年间不识货,她信佛,就找了个木匠做了这么个莲花底座镶了起来,好放在神台之上拜祭!”
  “你很喜欢这个物件?”叶林转头,笑着问徐静!
  “恩,感觉挺精致的”徐静点了点头!
  “不过可惜了!”叶林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这要是定窑白瓷,我们可买不起!五大名窑的东西,哪一件都是价值连城的!”
  “这样啊?那我们走吧!”闻言,看到叶林眼中闪过的几丝异样的神情,徐静心领神会,点头配合着说道!
  “你们不是没问价钱嘛?走什么?”身后的沈凌却是莫名其妙,出言问道。
  “价钱不用问了,若真是宋代定窑白瓷,这价钱起码是百万计算,而且还是美元,我们买不起的!”叶林摇了摇头,带着徐静作势要走!
  “哎……小姐,老板,等一下,等一下!”见到徐静、叶林两人要走,这摊主顿时急眼了,急忙开口喊道!
  “怎么?还有事吗?”叶林转头,疑惑问道。
  “这个,我不是还没开价嘛!这位小姐要是喜欢的话,价钱我们可以商量的!”摊主带着几许献媚的笑容,开口说道。
  “就是可以商量,你这货太好,我们也买不起啊!”叶林摇头回道!
  “哎,老板,咱们明人不说暗话,我就实话告诉你吧,我这虽然是定窑白瓷,但是并不是出产于宋代定窑!”摊主狠了狠心,开口说道!
  “哦?”闻言,叶林与徐静再次回转过身,好奇的看着那摊主!
  “我这是明朝时期的仿制品……!”摊主面带苦涩的说道!
  “明朝的仿制品?”闻言,叶林更加的疑惑了,对于宋代五大名窑的一些相关资料,叶林在没事的时候也阅读过一些,有过基本的了解。
  仿定窑始于元代,山西霍县窑即以仿定窑而颇有名气。据明代万历时文献载,有制陶艺人能仿定窑瓷,如周丹泉等,但其传世品目前无法确认。故宫藏有明代仿定窑产品,盘、碗、枕均有,但具体时代难确认。
  “老板,你这瓶子,能否给我过过眼?”叶林迟疑着,开口问道。
  “可以,您尽管看!”闻言,摊主顿时点头应下,随后又有些紧张的说道:“不过老板,您可要小心一些,这东西虽然是仿制品,不过好歹也是明代的,而且工艺技术也很高,摔坏了可就可惜了!”
  “恩!”叶林点了点头,结过了那白瓷净瓶!


第72章 捡漏
  宋代定窑白瓷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可以作为鉴定定窑白瓷真伪的主要依据,这些特征包括泪痕(器表的流釉现象,定瓷流釉往往呈条状,宛如垂泪,故称泪痕。)、竹丝刷痕(在定窑碗、盘类器物的外壁,经常可看见细密如竹丝的划痕,这些划痕是器物初步成型后旋坯加工时留下的)、底足(定窑器物的底足类型不多,主要分为平底与圈足两大类,而其圈足具有与其它窑口器物圈足明显不同的特点)、变形(定窑器物,尤其是碗类器物,大都有些变形,若是完整器,将器物倒扣于桌面,便很容易发现这一特点。),就目前在市场上所见到的仿定白瓷而言,泪痕现象已可做到,竹丝刷痕亦不难实现,至于器物的变形非人力而可强为,而取决于烧造时的火候、窑位、气氛等等因素,若以人力做作,不免留下故意造作的,不自然的痕迹。现在只有一点还难以企及,就是足面的不平现象,这种现象的形成完全出于自然,且在目前尚未引起仿造者足够的重视,仍可作为鉴定的一个标准。
  不过既然摊主已经直白的说明了这只是一个后朝时代的仿制品,叶林也就不会去再去以宋代定窑的标准去看这个仿制品!
  这是一个高约二十公分左右的白釉净瓶,瓶身之上采用印花的手段,勾有两支随风杨柳,瓶身白净,釉色光润,但是拿起来透光看的话,就会发现,釉色还是有些偏黄!
  而最为主要的是,这个印花净瓶,瓶身并无泪痕与竹丝刷痕,光这几点,叶林就可以断定,这并不是明代的仿制品,叶林眉头微微皱了皱之后,眼光却是落到了这檀木莲花座之上!
  老檀木的平底开瓣莲花座,这样的物件,就在前几期的鉴宝栏目里,便是出现过,叶林也是仔细的观看过那一起的鉴宝栏目,按照那专家所说的鉴定手法,再根据那印花净瓶所表现出来的几个特征,叶林内心微微了有个底!
  至于这摊主所说的,这底座是他奶奶找木匠镶嵌上去的,绝对是纯属扯淡!也就是为了推销物品自己所捏造的一个说辞,估计也就他自己会信!而且,看样子,这摊主估计也不是真正的明白这印花净瓶的来历!
  根据这檀木低座,以及那印花净瓶的表象来看,叶林已经有七层把握断定这个净瓶的来历!
  在叶林曾经看过的一起栏目之中,有专家直接点出,在后期的仿制品中,尤以清朝康熙以后景德镇的仿定窑产品最好辨认,这类仿品釉偏黄,多印花,无竹刷纹和泪痕,极易与真品区分。
  现在叶林手中这个仿品,与那专家说的清景德镇仿品的特征几乎完全吻合,再加上那清朝古檀木底座,叶林几乎是可以断定,这就是一个清朝康熙之后,景德镇的仿品!
  “老板,你这个印花净瓶,做价几何?”
  内心略微有了底气之后,叶林轻轻将那印花净瓶放下,开口问道。
  “三万!”见到叶林开口问价,那摊主顿时喜笑颜开,回道!
  “三万?”闻言,叶林顿时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老板,我也不跟你说什么暗话,你这印花净瓶,我能断定,就是清朝康熙之后,景德镇出品的仿定窑白瓷!前几期中央台播出的古玩节目里,也出现了一个景德镇的仿品,最后专家给出的价钱是两千五!”
  “清朝景德镇的仿制品?”闻言,那摊主将信将疑,看了看叶林,又看了看自己的瓶子,内心有些犹豫,其实即便是只卖两千五,自己也挣了,当初在外地收上来的时候,他只不过是花了三百块钱而已!
  “那老板你开价多少?”顿了顿,摊主开口问道。
  “三千!也就是我这朋友喜欢,不然我还不会出价!”叶林开口说道!
  “三千?我这还有一个底座呢!”闻言,摊主顿时有些迟疑着说道。
  “这底座,不是你奶奶找木匠镶上去的吗?那能值几个钱?”这时,一旁的沈凌擦嘴说道!
  “五千!”迟疑了片刻,摊主似乎是下了决心,叫了一个价位:“少于五千,我就不卖了!”
  “五千?”闻言,叶林顿了顿,正欲与那老板再讲价时,旁边却是走来了几位老者,朝着这白瓷印花净瓶开来,见状,叶林也不再还价,点头应下:“好,五千就五千!”
  随即,叶林便是一把将那白瓷印花净瓶拿在了手中,一边从钱包里掏钱!
  “叶林,你不是说这个仿品只不过价值两千五吗?你干嘛还出高价买啊!”这时,一旁的徐静疑惑问道。
  “没事!”叶林微微笑了笑,随即付了款!
  “这位小友,可否将这瓶子,给我看看?”就在叶林准备带着徐静走开的时候,那从一旁走过来的一名年约七十左右的老先生开口问道。
  “看看?”闻言,叶林顿时怔了怔!
  “只是看看,这东西,你已经买了,还怕老朽我抢你的不成?”见到叶林犹豫,那老先生顿时笑了笑,说道!
  “呵呵,老先生说笑了!”闻言,叶林顿时笑了笑,将这白瓷净瓶递给了那老者!
  结过那瓶子之后,那老先生拿着左右把玩了一番,眼光最多的还是留在那檀木莲花底座之上,片刻之后,那老先生再次将那瓶子递给了叶林,笑了笑:“小友好眼力!在这样里也还能捡到漏!”
  “老先生过奖了,侥幸而已!”叶林笑了笑,摇头回到。
  “捡漏,捡什么漏?”这时,一旁的沈凌顿时疑惑起来:“难道这东西,是真的定窑白瓷?”
  “哈哈,这白瓷净瓶,确实是假的!不过是清朝嘉庆年间,景德镇烧制的仿制品而已!”闻言,那老先生顿时哈哈一笑,摇头回道。
  “那是捡了什么漏?这样的仿制品,不是才价值两三千吗?”沈凌顿时疑惑万分。
  “先生所说,可是这底座?”徐静似乎是明白了什么似得,开口问道。
  “正是!”闻言,那老先生朝着徐静赞许的点了点头:“这个老檀木莲花平底座,应该是清朝乾隆其间的作品!”
  “昔日有买椟还珠的笑话,倒是没想到,今日还真能碰到这一桩实施,这物件,明显是椟比珠贵啊!”老先生哈哈笑道!
  “这个……!”几人的话语,早已落在了那摊主的耳朵之中,此时,那摊主早已是一脸的痛心,看着老先生问道:“敢问先生,这檀木底座,价值多少?”
  “你刚才把东西,是作价五千,卖给这位小友的?”老先生回头问道。
  “是的!”摊主点了点头!
  “呵呵,既然你不清楚这个檀木底座的价值,相比你收货的时候,也是没去计算它的价值的,横竖你是赚了的,何苦再问这么多,平添烦恼?”老先生摇了摇头,而后转身,带着那一群年纪都不小的人,往另外的摊子走去!
  “叶林,你小子厉害啊!居然还能捡漏,快说说,这檀木底座,价钱几何?”见到那老先生离去之后,沈凌顿时好奇的问道。
  “也没多高的价值,在五千后面加个零就差不多了!”叶林笑了笑,随后便是带着徐静与沈凌,往另外的摊位走去……


第73章 西王赏功
  “我靠,转手净赚四万五!这钱来的……!”闻言,沈凌顿时怪叫一声!
  “古玩行当里,捡漏来财,自然是快,但是捡漏不仅需要运气,也还要眼力,不然哪那么容易!”叶林摇了摇头,转身跟着徐静走到了另外几个摊位,只是,这些摊位,虽然小物件不少,但是却都没有发现什么好东西!看的叶林连连摇头。
  转眼间,几人已经在这大厅转了半个多小时,就当几人正欲离开之时,叶林的目光,在一个摊位扫过之时,却是正好看到了之前与自己交谈过的那位老先生,正在一个摊位之上,拿着一把铜钱剑在把玩!
  见状,叶林内心一动,便是往那老先生那边走去!
  见到叶林到来,那老先生微微一笑,一边把玩着手中的铜钱剑,一边开口问道:“小友可是知道,这铜钱剑,有什么寓意?”
  “呵呵,老先生在考校我吗?”闻言,叶林顿时笑了笑,开口回道:“这铜钱剑,学名应该是叫青蚨剑,传说是把这青蚨的血,抹在这铜钱上面,花出去之后,还会自己回来,所以,用这铜钱穿剑,也就寓意着招财的意思!”
  “当然,也有许多风水先生,在给人堪舆风水之时,也会用到这青蚨剑!”
  “老先生,小子说的可对?”
  完了之后,叶林微微一笑,看着老先生问道。
  “呵呵,到是有些学识,却是不知道,小友出师何处?又或许是,哪个大学毕业?可是考古专业?”那老先生面露欣赏之意,点头问道。
  “呵呵,不瞒先生,小子高中毕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