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鬼谷子的局 >

第235章

鬼谷子的局-第235章

小说: 鬼谷子的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集,“夫人,听,有人来了!”

  香女侧耳细听,后面果然传来车马声。

  不消一刻,一辆马车赶上来,御者跳下车子,径走过来。香女抬头望去,见那人头戴斗笠,一身褐衣,走前一步,施礼道:“小女子见过先生。”

  斗笠人回过一揖:“在下见过姑娘。”手指车马,“姑娘这是——”

  香女道:“陷坑里了,小女子无奈,特求先生帮忙。”

  斗笠人也不说话,走到路边寻到十几块石头,交予香女,自己站在左轮边,说道:“姑娘,车轮一动,你就往车辙里垫石头,动一下,垫一块,待垫平了,轮子就出来了。”转对小二,“赶车吧!”

  小二吆马,斗笠人猛力推车,车轮晃动,香女趁机垫上石头,不一会儿,果如斗笠人所言,左轮滚出泥坑。

  斗笠人走至旁边,在水沟里洗过手,抬头望着香女:“姑娘是——”

  香女谢道:“公孙燕谢过先生,请问先生大名。”

  斗笠人拿掉斗笠,拱手笑道:“些微小事,不必客气。在下贾舍人,幸会了。”望一眼车篷,“大雨天里,姑娘欲去何处?”

  香女低下头去,有顷,抬头道:“小女子欲去纪城。”

  “前面就是了。”斗笠人走到小二马前,审看有顷,对香女道,“不过,此马看来走不动了,姑娘若是愿意,可坐在下车乘。”

  香女细细审他,不似貌恶之人,回头再看,是一辆驷马大车,点头道:“小女子谢过了。只是……小女子还有一请,外子重伤在身,就在这辆车里,也望先生不弃。”

  “这个自然。”贾舍人说完,走到车上,一看见张仪,惊道,“这位士子伤得不轻!快,抬到车上!”

  三人合力将张仪移至贾舍人车上。

  小二转对香女,揖道:“夫人,您有车了,小人……可否回去,掌柜还在候着呢。”

  香女点点头,拿出两块金子:“谢小哥了。这个请你拿上。”

  小二再三推让,见香女不依,只得收下,将空车马赶至一旁,让过贾舍人,调转车头,再三揖过,缓缓而去。

  贾舍人吆马挥鞭,朝纪城疾驰。

  至纪城时已过三更,贾舍人寻到一家客栈,让店家烧来热水,顾不上吃饭,将张仪全身伤口洗过,去除脓水。令香女目瞪口呆的是,贾舍人似已知晓张仪的病情,拿出药箱,像一个老练的疾医,动作熟练地为他换上新药,同时将几包草药交付香女,要他速去煎熬。

  忙完张仪,店家也端饭菜上来。香女喂给张仪半碗稀粥,见他再度睡去,才与舍人一道用餐。

  吃有几口,香女慢慢放下筷子,望着舍人:“贾先生,您到底是何人?”

  贾舍人笑道:“在下忘记介绍了。在下是生意人,打邯郸来。原想来郢进批南货,不料行情变了,白走一趟。”

  “哦,”香女微微点头,目光仍是将信将疑,“小女子还以为先生是个医家呢。”

  贾舍人又一笑:“生意人东跑西颠,难免有个头痛脑热,是以在下学了点医术。至于那个药箱,本是在下常备之物,一来自用,二来万一遇到急难,也好应急。今日不就派上用场了吗?”呵呵笑几声,歪头看着香女,“夫人缘何问起这个?”

  “没什么,”香女吁出一口气,“小女子只是好奇而已。”

  “若是这样,”贾舍人扑哧笑道,“在下也问一句,士子为何伤成这样?”

  香女忖摸对方不像是昭阳派来的,就将张仪受害之事细说一遍。

  贾舍人故作一惊:“张大人之名,在下在邯郸时就有耳闻。此番至郢,满城风传张大人盗走和氏璧之事,在下初时不信,后来……后来也就信了,不想竟有这多曲折,”长叹一声,“唉,这世道——”

  香女流出泪水,低下头去。

  顿有一时,贾舍人问道:“敢问夫人,你们打算去哪儿?”

  香女轻轻摇头,泪水再出:“走到这步田地,小女子已是无家可归了。未来去往何处,要待夫君伤好之后,由他决定。请问先生,夫君他……不会有事吧?”

  “夫人放心,”贾舍人笑道,“张大人此病,包在舍人身上。”

  香女再施礼道:“小女子多谢了!”

  第二日,贾舍人要店家换了一处僻静院子,买来药品,深居简出,让张仪静心养伤。

  因有贾舍人的诊治与香女的呵护,张仪伤情迅速好转,不足半月,已能下榻走路。张仪与贾舍人自也成为好友,日日谈天说地,道古论今。

  又过数日,楚宫颁布诏令,昭阳出任新令尹。舍人见到告示,一一说予香女。

  香女问道:“贾先生,夫君能上路否?”

  舍人点头道:“若是走慢一些,当无大碍。”

  香女急道:“贾先生,这儿住不成了。昭阳当政,是不会放过夫君的。”

  贾舍人点点头,同她进屋与张仪商议。

  张仪呵呵笑道:“这是个好信儿,你们慌个什么?”

  “好信儿?”舍人、香女皆是一怔。

  “在下与昭阳本无冤仇,他陷害在下,无非是为令尹职位。今日他既遂愿,在下就无忧矣。再说,此人真要实心整死在下,也不在此时。狱中那阵儿,在下纵有十命,也早没了。”

  听他这么一说,舍人、香女均是点头,各自放下心来。

  “不过,”张仪转向舍人,“此处的确不宜久居,我们是该走了。再说,贾兄是生意人,也不能为在下耽误买卖。”

  贾舍人应道:“生意是小事,张子欲去何处,可否说予在下?”

  张仪思忖良久,长叹一声:“唉,说起这事,在下真也汗颜。近几日来,在下反复思虑,可思来想去,竟是真还没个去处。”

  “夫君,”香女接上一句,“我们若是不惧昭阳,可到嵖岈山去。那儿是奴家根基,可保无虞。”

  张仪苦笑一声:“若保无虞,在下哪儿皆可去,何须去那山寨?”

  香女知他心大,脸色微红,咬紧嘴唇不再做声。

  “依在下之见,”贾舍人轻轻咳嗽一声,抱拳道,“张子可去韩国。去年在下去过郑城,略知韩情。自申不害故后,韩侯一心物色替代之人,至今未遇。依张子之才,必得大用。”

  “蕞尔小邦,安逞吾志?”话一出口,张仪似觉不妥,赶忙抱拳补充一句,“谢贾兄了。”

  贾舍人却似没有听到,呵呵一笑:“魏国如何?魏王内有惠子,外有庞涓,势力复强,或可逞张子之志。再说,张子是魏人,不妨在家乡干一番功业。”

  “七年前之魏,外强中干,今日之魏,内外俱干,不过是他人唇边美味而已。”张仪又是摇头,淡淡说道,“再说,在下与庞涓有些过节,不愿与之同朝。”

  贾舍人又想一时:“齐国如何?”

  张仪摇头叹道:“唉,贾兄有所不知,齐虽是大国,却也难成吾志。”

  “张子何说此话?”贾舍人惊道,“齐方圆千里,庶民殷富,人口众多,君贤臣明,习俗开化,春秋时称霸天下,眼下也算大国——”

  “贾兄是只知其一了。”张仪缓缓说道,“成大事者,必占天时、地利、人和。齐东临大海,西接三晋,南、北、西三面俱无险可守,利攻不利守,万一有事,唯负海一战。三者之中,抛开天时不说,齐国虽占人和,却不占地利。”

  “若是此说,张子当去秦国。”

  听到秦国二字,张仪神色大变,眼中冒火,冷冷说道:“请贾兄莫提秦国。”

  “哦?”贾舍人这也想起苏秦临别之语,兴趣陡增,故作惊讶道,“秦国四塞皆险,国富民强,秦公年富力强,甚是贤明,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占,当是张子用武之地,张子为何——”

  张仪将拳头握得咯咯直响,从牙缝里挤道:“秦人杀死先父,逼死先母,霸我祖产,在下此生,不灭秦人誓不罢休!”

  “哦,”贾舍人豁然明白,抱拳揖道,“在下不知张子家仇,妄言冒犯,请张子宽谅。”

  张仪似也觉得过了,回过一揖,语气略略缓和:“是在下气大量小,见笑于贾兄了。礼有云,‘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在下一家毁于秦人之手,此来楚地,一则逞吾壮志,二则也是欲借楚人之手,雪我家仇。楚国地大物博,在下原以为是只猛虎,可有一番作为,不想却是一只假虎,唬人而已。”

  贾舍人点点头,垂首思忖有顷,抬头问道:“张子真欲报仇?”

  “这还有假。”

  “若是此说,在下倒有一说,张子姑妄听之。”

  “在下恭听。”

  “在下刚从邯郸来,临行之时,听闻苏子在赵大用,被赵侯拜为相国,听说要合纵三晋。一个魏国已是了得,三晋若合,天下无敌矣。苏子若成此志,必以秦人为敌。张子既无去处,在下就想——”贾舍人看一眼张仪,顿住话头。

  张仪复又板起面孔,埋下头去,两只手死力地抠在一起,似是要将对方撕裂。

  “在下就想,”贾舍人假作不见,顾自说道,“张子不妨前去邯郸。张子既与苏子同窗,苏子定然荐你。常言道,天时地利皆不如人和,张子是大才,苏子也是大才,你们二人若是合成一股力,天下何业不成?三晋合成纵亲,再有你们二人之谋,向东,可制齐;向南,可制楚;向西,秦国纵是一块顽石,也会被这股大力碾成粉末。”

  一阵长长的沉默过后,张仪终于抬起头来,苦笑一声,摇头叹道:“唉,命运真是捉弄人。出鬼谷之时,在下自以为聪明过人,能先一步成事,因而口出大言,不想这……两年下来,在下是吹鸣笛的掉井里,一路响着下去了。反观苏秦,不声不响,却是事业大成,名噪天下。”

  “张子且莫这么说,”贾舍人呵呵笑道,“张子舌战越王无疆、助楚一举灭越的壮举,天下无人不晓。人生在世,有此一功,也不枉活了。张子,依在下之见,不要犹豫了,这就动身,到邯郸去。”

  又一阵沉默过后,张仪再次抬头,望着门外,长叹一声:“唉,想我张仪,堂堂伟丈夫,混至今日,真还是龙游浅滩,全无用武之地。”又过一时,苦笑一声,“世间的事,真是滑稽。兜了一圈,却又投去求他,”轻轻摇头,“这个邯郸,真还不能去。”

  “张子越说越远了,”贾舍人又是一笑,“人生成败,不能以眼前论之。听说苏子说秦不成,落难归家之时,狼狈之状,远甚于张子此时。再说,张子此去,是与他合作的,又不是去求他。生意上讲究谋大不谋小,张子欲成大业,何又拉不下这点小面子呢?”言讫,目示香女。

  “夫君,”香女接过话头,“贾先生所言甚是,夫君既与苏兄结义,想他不会嫌弃。”

  “嫌弃?”张仪白她一眼,“在下去投他,是给他面子,他要是敢嫌弃,看我——”

  听闻此话,贾舍人已知张仪允准了,呵呵笑着起身道:“事不宜迟,在下这就备车去。”

  张仪显得过意不去:“贾兄的生意,岂不误了?”

  贾舍人呵呵笑道:“能交上张子这个朋友,是在下最大的生意。再说,在下打邯郸来,自得回去。旅途漫漫,有张子、夫人偕行,何其乐哉!”

  张仪拱手揖道:“既有此说,谢贾兄了。”

  公子华从大梁返回秦宫,正在禀报魏国情势,内臣进来,呈给陈轸从郢都发来的急函。

  惠文公顺手拆开,刚扫一眼,就忽地站起,不无兴奋地来回踱步,目光不离密函,嘴巴合不拢似的呵呵笑个不住。

  “君上,有好事了?”公子华的两只眼珠子跟着他来回转着,轻声询问。

  “好事,好事,大好事!”惠文公呵呵又笑几声,连连说道。

  “敢问君上,是何好事?”见惠文公如此流露于表,公子华判定不是绝密,顺口又问。

  惠文公将信收入袖中,呵呵又乐一阵儿,复坐下来,笑道:“真是好事成双啊!你这儿报说孙膑获准离开庞涓府宅,暂脱虎口,陈爱卿那儿又有喜讯儿来了。你可猜猜是何喜讯?”

  公子华眼珠儿连转几转:“楚国有灾了?”

  惠文公摇头道:“灾是哀事,不可称喜讯。”

  “楚王病了?或是他……驾崩了?”

  “你呀,”惠文公指着他笑道,“净往刻薄处想。驾崩是丧事,如何能称喜讯?”

  “那——”公子华摇头道,“臣弟猜不出了。”

  “料你猜不出。”惠文公将信从袖子里摸出来,又看一遍,乐得合不拢口,“上柱国昭阳与张仪争令尹之位,昭阳争不过,求助于陈爱卿。陈爱卿教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