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飘在大唐 >

第122章

飘在大唐-第122章

小说: 飘在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你愿意,朕想给你们赐婚。”李世民见杨悦没有说话,接着说道。

“不要。”杨悦不由微怒。心中暗道:“这是什么逻辑,你儿子喜欢不但可以非礼,而且还要逼着人家嫁给他?”

看到杨悦面上的怒意,李世民微微一怔。杨悦上次为李愔求情,这次亲自去传诏招回李愔,让他以为二人只是一时在闹别扭,其实私下里有情。

杨贵妃也是一愕,想了想,笑道:“难道是因为恪儿?”

“恪儿?”李世民也怔住了,前些天吴王李恪“追求”杨悦的事情,在大内之中并非秘密,“你喜欢吴王?”

“老大,为什么我就得不是喜欢李愔,便是喜欢李恪,非要嫁给你们的儿子。”杨悦心中大怒,“真是个没有道理的时代。女人是你们随意安排的东西么?你以为是公产社会?女人是公物么?难道这里是红色高棉,是一九一七的苏维埃。”

“对不住,我也不想嫁给吴王。”杨悦强压怒气,冷言说道。

说了声“告退”,便往殿外走去。

李世民见杨悦生气,若有所思地看着她,没再说话。如果不是看到儿子太喜欢这个她,他也不会下决心成全儿子。

李愔站在廊下,正准备往殿里去,见杨悦怒气冲冲地从殿里走出来,不明所以。忙追着她往外走。

杨悦心下气苦,真想找个地方大哭一场,自己怎么来到这么个不讲理的时代。一路跑出咸池殿,不管是哪儿,只想往人少的地方去。

走了些时候,才发现不知不觉中又沿着北海池的北岸走去。回头见李愔跟着自己,想起在这里被李愔非礼,越想越怒,不由大哭起来。

李愔见到她哭,一时不知所措起来。刚才父皇说的话他都听到了,见杨悦不肯嫁给自己,原本在意料之中,心头却也一暗。但见杨悦连吴王也不肯嫁,虽然感到奇怪,心中反暗暗有些高兴。此时见杨悦气哭,却又不知为何。

杨悦哭了一会儿,见李愔站在身边,不由怒道:“你们这些人,难道一向只知道自己喜欢,想要什么便要什么,不管别人喜不喜欢,便要强行夺取,真是个强盗社会。”

“我,我,”李愔以为杨悦还在生自己的气,期期艾艾地说道,“我是一时糊涂,才……我不想强迫你,你放心,没有人能强迫你。你不想嫁给我,我会给父皇说,父皇一定不会逼你……”

“强盗,强盗,强盗”杨悦怒骂道,颓然坐倒在路边的假山石上,哭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夜色渐起,远处的宫灯渐次亮起。

杨悦没有移动,一直在轻声抽泣。来到这个时代的孤立感,在这里一齐爆发了出来。

李愔站在她一旁,默然不动。他从来没见过杨悦哭,更没想到她哭起来,会没完没了。第一次感到这个女孩儿的孤独。他想将她揽到怀里安慰她,却不敢伸手。

又过了不知多少时候,下弦月的月亮升了起来,月光照在西海池边十分明亮,在树影的婆娑中,照在西海池边的假山石上,照到坐在山石上两个人的脸上。

杨悦早已停止了哭泣,却懒得动。李愔陪在她身边,也一动不曾动。

“那天我真是急糊涂了,才冒犯你,要怎样你才能原谅我?”

“别提了。我早忘记了,否则也懒得管你的事儿。”

“你肯到虢州去找我,我就知道你至少还当我是朋友……”

“这一切都是柴二的阴谋。”

“我知道。在城外你让长史告诉我‘柴二在笑’,我已经想明白了。回来后,母亲已仔细给我说了所有的事儿。”

“我只是不想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我知道。不过,你别生父皇的气。他只是心疼自己的儿子而矣……”

“嗯。”

杨悦此时已冷静下来,她没想到内宫与后世想的你死我活的场面大不一样,没想到皇帝也是一个父亲,会如此疼爱自己的儿子。

在她的印象里,内宫之中一向父子亲情都敌不过大位之争,甚至敌不过一个女色争斗。李世民能做到这一点,让她有点惊讶。李世民对她的心思,她也看到了,但他为了自己的儿子如此做,却是她没想到过的。看来自己一直以来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了。

……

远处钟鼓楼已打过四更一点的钟声。西海池北岸的假山石上,坐着的两个人还在,姿势也基本没变。

“你不肯嫁我,是因为我有王妃。你要的爱是纯碎的两个人的爱,这我知道。”见杨悦已不再生气,李愔禁不住问道,“可是吴王没有王妃,你为什么也不肯嫁给他?难道是怕我伤心?

杨悦摇头道:“你我是朋友,我自然不希望你伤心。但是,没有爱我不可能嫁给任何人。更不可能为了一个王妃的身份去嫁人。”

“没有爱?”李愔又惊又喜的问道,“你为什么不爱吴王?他,他很优秀……”

“也许他很优秀,但是不爱就是不爱。”

“那你心里到底喜欢谁?是不是我?只是因为我有王妃才不肯爱我?”李愔颤声问道。

“爱你?”杨悦扭头看了看李愔,想了想说道,“你我只是朋友之情。”

“你那天把大罗神丹给我,让我……”

“别提了。”杨悦打断他,有些黯然,“或许有过一丝情感,我不能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我没有喜欢到不顾一切想要嫁给你的地步。”

“……”李愔默然不语。

半晌,突然又问道:“能告诉我,你想爱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什么样的人?”杨悦仰起头望着月亮,陷入沉思,自己到底爱什么样的人?

李愔?他的确很不错,不过也的确有许多地方是自己不能接受的。更没有让自己爱到发疯的地步。如果真像李愔爱自己那样,估计会不管独孤美儿存不存在,也会把他抢过来……但是,相反,特别是在看到独孤美儿跟李愔在一起的那一刻,那一缕情怀,一下被打跑了……

“我到底要爱什么样的人?”杨悦也不由扪心自问。

一夫多妻制下不对等的爱,怎么可能让一个现代人接受?杨悦想了想,又觉得有点好笑,这个时代根本没有自己能爱上的人自己却在这儿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实在是有点无聊。

摇了摇头笑道:“只怕这个世界上,没有我爱的人。”

“没有?”李愔奇怪地望着她。

突然,想起《大话西游》中“紫霞仙子”说过的话——“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的英雄,总有一天他会驾着五彩云来娶我。”

杨悦笑了一声,说道:“如果非要爱一个人的话,我希望那个人是个英雄”

“英雄?”李愔望向杨悦,看到杨悦抬头望向明月,似是有些飘渺,又有几分认真。

想了片刻,李愔突然站起身来,说道:“好,你会看到一个英雄。爱上一个英雄只求你给我时间。”

……

几天后,李愔身体完全恢复了。

李世民已开始暗中向幽州集结兵力,派江夏王到幽州练兵。

对李愔的惩处也终于落定,他被“贬”到江夏王的军中做了一个都尉。

李世民一面集结军队,一面却又应高丽之请派了一个使团到高丽出使。

这个使团,在杨悦看来应该叫“二”团,因为他们由“二”组成。所有的成员都是老2,是朝中大臣们的二公子,也是李世民的驸马们。有房玄龄的次子,高阳公主的驸马房二;平阳长公主的次子,巴陵公主的驸马柴二;殷开山的次子,程知节次子,清河公主驸马程二……

使团的目的当然是打烟雾弹。大唐的兵准备明年才进攻高丽。这个“二”团的任务是去高丽吃喝玩乐,只要在年前回来即可。当然,这样一支“二”团在高丽不会一无所获,在后世,韩国有个清河房氏据称是房二的后代……

第一百二十三章 祭孔

几天之前,杨悦还在为武眉儿因李世民的忽略而茶不思饭不想,连认字都认不下去而发愁。这几天,她却又不仅要为武眉儿突然发愤读书、练字,甚至忘记吃饭而感到大为惊讶起来。

见到武眉儿一刻不停地练字,杨悦在欣慰之余,不免要问上一声:“眉儿怎么突然开窍了?”

武眉儿头也不抬地回道:“我想明白了,圣上喜欢才女。”

“知道就好。”杨悦笑道。

大概是武眉儿见李世民宠爱徐充容,突然想通了。但武眉儿从大字不识,到现在刚刚会读《千字文》,想与徐充容相比,实在是相差太远。

不过,杨悦却不忍心打击她。孔夫子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第四》),杨悦一向对此句话的解释是:早上明白了“道”是什么,晚上就可以死了,因为没有什么遗憾了。更何况武眉儿只不过才一十四岁,人生的道路还很长。自己还要把她塑造成女皇,这种发愤的精神正是求之不得。

因而不免要大大地夸赞几句。

见武眉儿认真地练习写字,写出的字已比刚开始的时候强了不知多少。杨悦点点头,沉吟了片刻说道:“圣上喜好书法,如果你在书法上投其所好,能练出些名堂,到也是个计策。”

徐充容才女一个,字自然写得十分漂亮,不过比起才学,写字反到是最容易追赶上的。一个人的才情与一个人的聪慧有关,但字却是只要勤奋。

果然,武眉儿听了杨悦的鼓励,眉开眼笑,更加来劲。连话都顾不上多说,只一个劲的用力点头。

杨悦见她如此模样,反又担心她过几天如果练不好,会气馁,便摇头叹道:“练字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你也不必太过心急……”

“如果别人每天只练一个时辰,我每天练五个时辰。岂不相当于别人练一年,我练了五年。我不信,我练不好写字。”武眉儿却十分坚定,抿紧嘴巴说道。嘴角用力,露出一道狠意。

杨悦看到,呵呵笑着拍拍她的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好,有这个决心一定会练成。”

武眉儿弯眉一笑,低头又去练字。

杨悦不再打搅她,自去嘉侧殿找燕德妃与徐充容二人。

自杨悦到宫中以来,燕德妃、徐充容与杨悦三人,常谈古论今,到是成了极好的朋友。特别是燕德妃更是良师。而徐充容的才情气质也令杨悦折服,更况徐充容不知为何对她一向友善。三人几乎每天都到嘉侧殿中相会。

杨悦本是中文系毕业,读古文对于她不是难事儿。她读书只观大略不求甚解,只观故事与圣人的思想,并不想背诵**参加科考,因而一本《左传》竟然在不到二十天之内全部看完。

说实话,一部《左传》不过二十万字,这对杨悦来说不过小菜一碟,在后世读一本二十万字的小说,不过一天功夫。因为《左传》需要细读,才用了这么多天。

走到夫子庙附近,燕德妃的随侍宫女站在庙外。

见到杨悦,宫女上前行礼说道:“燕德妃与徐充容在庙中,让奴婢在这里等候杨娘子,请到庙中相会。”

杨悦在宫中行走,以杨贵妃的弟子名义,因而宫人称其有杨娘子。这个称呼在杨悦听来十分别扭,不过在唐代这是最正常不过的称呼,只好无可奈何地接受。

“今日怎么在夫子庙中?”杨悦走进去见燕德妃与徐充容正在行礼,也跟着二人行礼,待行礼毕后,不由诧异地问道。

“今日国子监举行祭孔大典,我们怎么说也算是孔门弟子,便在这里举行个‘祭孔小典’。”燕德妃风趣地笑道。

“祭孔?”杨悦奇道,“今天怎么祭孔?”

徐充容解释道:“春、秋二分为祭孔之日,然而今年因为春天的大雪,科举延迟,以至于祭孔礼被延误。今日五月十一,是孔圣人的祭日,因而今年圣上改作了今日行‘释奠礼’。”

“释奠礼?”杨悦心中暗奇,不知所谓。但这个词看上去好似古代人人皆知的词,不好露怯直接相问,转头笑问道,“这个‘释奠礼’为何要在春、秋二分举行?”

燕德妃说道:“《礼记。文王世子》中有记载:‘凡学,春,官释奠礼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礼于先圣先师。’因而后人于春、秋之时必行释奠礼。春分秋分之日,阴阳相半,昼夜均分,而寒署相平,所以一直定于春分秋分之日行礼。”

“原来如此。”杨悦心道,原来这个释奠礼便是祭拜老师的礼,孔圣人被后人视作“万世师表”,这个释奠礼可不就成了祭孔大典。古人尊师重教果然诚不我欺,哪像后世老师被打成“臭老九”之后,一直没有翻起身来。

怎么说自己也做了十几年的学生,在后世没机会如此尊师,在这里赶上了,应该好好的拜上一拜。想到此,杨悦便又向孔子神像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看到供案上放着的猪头、羊头、牛头,心想“大概便是传说中的‘太牢’”。早知道今日是祭孔大典,溜出宫外去看看多好。这样的盛会难得一见,真是遗憾。

想起后世祭孔大典礼仪在中国失传,反到是棒子国一直在孔子的祭日(五月十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