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晚清的炮兵战神-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宗棠在一座豪华的杭州土豪的宅院里,被安置了下来,他一苏醒,气势汹汹地用头撞墙壁撞门,想要自杀,没有办法,大家只有将他捆绑在床上,不‘使他有片刻的动弹之力,接着,禀报了罗阳。罗阳听到消息,火速赶来。
“左老将军!左大人!”罗阳三鞠躬,然后,拱手抱拳:“大人受惊了!”
左宗棠被捆绑在床上,视野当然受到了一定限制,所以,他只能斜着身体和脸:“你谁?”
“华夏天国军的执政官,锐王罗阳。”说着,罗阳亲自上前,给他松了绑,还给他揉着捆绑麻木的胳膊,叮嘱官兵还生伺候:“左大人是我中国国家的名将,也是我格外崇敬的前辈,尔等不得无礼,谁若是无礼,则本王绝对不会饶恕!”
罗阳安慰了他,又查看他的伤势,幸好是轻伤,皮肉伤,几天就会好的。
“以我军王爵的待遇,伺候左老将军!”
罗阳的态度,让左宗棠很是奇怪,“你,哦,罗阳,你为什么不杀了老夫?反正,老夫是绝对不会投降你们的!要老夫投降,你做梦去吧!”
罗阳一笑:“不杀您,是因为我们敬佩您的才华和人品,至于你投降不投降嘛,我敢肯定,你一定会投降的!”
“你?胡说!老夫就是死也不会投降的。”左宗棠战败以后,气急败坏,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为什么不投降啊?”罗阳逗着这位老将。
“哼,你们不过是毛贼匪徒,胸无大志,祸国殃民可也,至于建功立业,为国为民,全无建树,老夫身为大清一等臣子,岂能玷污志气节操,委身贼窟?就是你们千刀万剐,老夫也不会投降的。”左宗棠恶狠狠地说。
罗阳笑了:“那,左大人,如果您不投降的话,我们杀到了湖南您的老家,会杀光你的家族的,你不怕吗?”
“哼,老夫为国尽忠尽职,虽死犹生,至于家族之事,概莫能顾!”左宗棠斩钉截铁。
周围的华夏军的将领,也都认为,无法劝告左宗棠投降,甚至,他们暗暗地祈祷着,希望左宗棠不投降,因为那样的话,他们就可以痛快淋漓地报复了。
胜利的原太平军将领,如陈坤书,黄文金等人,都希望报复,因为太平军在后期的战斗中,遭到了清军太多太凶残的待遇,大量的官兵和百姓,家属遭到了虐杀,十分残酷,所以,将领们急不可耐地等待着报复,他们的目光盯着罗阳示意他,劝降失败了。
“好,左大人,你不投降也可以,但是,你想过没有,你跟随的是什么人,什么国家,要拒绝的又是什么人!”罗阳对清朝的腐朽和无能,进行了讲解,又对未来的华夏天国的前景做了一翻描述。,左宗棠听得入了迷。
“左大人,你要投降的话,不是投降我们,不是投降华夏天国,而是投降华夏民族,投降顺应潮流的华夏人民,你要是一个汉子,一腔热血,愿意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的话,你就和我们一起,你要是为满清政权效劳,愚忠而死,那不过是添加了一个汉奸毛贼的笑柄而已,华夏天国军必然一统全国,你就算忠诚于清廷,也是对国人和大局的逆反,忠诚于一朝代,和忠诚于民族大义,想必老将军思想透彻,想得清楚。”
“你?”左宗棠颇为触动。不仅在道理上,更在人格上,对罗阳尊重有加了,这个年轻的格局气度,已经深深地打动了他。
“好了,老将军,老大人,您好生休养,杭州风景优美,是个疗养的好地方,晚辈不事情繁忙,好立刻起身北上,讨打满清,不能奉陪了,您歇着,如果有什么事情,可以派人找我,或者南京李秀成,或者上海封竹火,”
“我?”
“哦,老大人,您知道骆秉章吧?”
“嗯?”
“他早就是我们华夏天国军的西北总督了,哦,我还警告您,如果您愿意合作,我们都好商量,如果您固执,那么,一万名清军战俘将遭到屠杀,一个不留!”罗阳威胁利诱道。
第三百六十章 骑兵远袭
左宗棠的事情,迅速结束了,因为,那都是善后工作,随便委任一个小官员都可以搞掂的,没有问题,所以,罗阳立刻决定了北上灭清的大计,对于南方浙江福建,两广一带的事情,他没有直接去官,而是委托了原太平军将领李侍贤担任了东南军区的经略使,实际上,负责全部的浙江,福建,两广地带的征战事宜,还给他配备了三万军队,只是,因为北伐事情紧急,南下的事情暂时搁置,叮嘱他先训练兵马,召集此间前流失的太平军部队,也招徕各处的愿意投降的清军官兵,团练等,能攻则攻,能守则守。
两天之内,就干掉了左宗棠,消息传播开来,更让南京上海一带的华夏天国军的官兵们兴高采烈,大家都知道,能够压制原有太平军的,就是这么三个大魔头,现在,曾国藩潜逃了,精锐瓦解了,李鸿章被逮捕了,全军覆没了,左宗棠被俘了,全军覆没了,可以说,南方局势已经安定下来,那些小鱼小虾的什么阿猫阿狗之类,都是小意思。
大好形势之下,李秀成表现了谨慎的态度,他一再宣扬曾国藩的厉害,以及湘军残余精锐鲍超的勇猛,所以,罗阳吩咐他暂时离开南京,带领部队,汇合曾仕和军,西进两湖,围剿残余的湘军。,并且告诫他们,要注意军纪,不得违背条例,不得报复湘军的家属。等等。
七月二十一日,罗阳军在上海誓师,调集了四个师团的部队,充实了武器装备,向北进发。
十天以后,部队到达河南边界,在这里,又汇合了河南的留守部队,进一步增加了装备,因为陕西和河南的两个军工已经正规地生产了弹药了。
罗阳的近卫师团,董福祥师,黄文金师,陈坤书师,梁远才师,蓝大顺师,陈得才师,戴北极师,八个师团,共计十万人,包括步兵七万,炮兵两万,骑兵一万人,还有附属的两万运输的民夫等,浩浩荡荡地经过河南开封洛阳一带,补充了给养,继续北上,八月十二日,到达河北的柏乡镇,前锋终于遭遇了清军的抵抗,但是,数千清军一战而溃,逃亡千里,三日后,部队到达了保定,这个城市,是明清时期的一座大城,是直隶的长期的督抚治所地。城高池深,异常坚固。清军数万人驻守该地。
也不管清军多少数目,多少武器装备,华夏军立刻围攻,密密麻麻的洋炮和飞雷炮,将清军都吓傻了。
那一战,华夏军的各种炮火多达四百余门,结果,只轰了十分钟,清军就崩溃了。
清军开了城北门想逃跑,华夏军干脆放开了道路,任由他们跑路,结果,其余的清军也撅着屁股,疯狂马拉松,而华夏军在两侧夹道欢迎,不,是夹道攻击,使敌人的潮流,不断地收缩着,八千名华夏军的骑兵,分段追逐清军,将其不断地包围,抄杀,结果,能够逃出来的清军虽然有三四万人,可是,最终能够逃出大战场的官兵,不足千人。
保定之战,清军的主将和各将领,不是被击毙就是自杀,损失惨重。
清廷覆没在即,罗阳却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大军攻击北京城,清军和清廷就会被早早地惊扰,那时候,一旦清廷逃难到了东北地区,或者蒙古地区,都会成为华夏天国的隐患,而成为列强干预中国的有力棋筋。一旦列强用大量的武器弹药装备清廷和华夏军对抗,那么,中国的内战就不会停止。
迟早会和顽固侵略中国的列强之间干架的,列强现在虽然被稳住,暂时没有敌意,可是,他们迟早会反应过来的。
罗阳对于满清政府签定的《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都不可能遵守,那些条约,割走了中国的大量领土,使中国失去了大量的主权,是丧权辱国的卑鄙条约,一旦统一全国,必然废止。
“锐王,您为什么忧虑啊?”陈得才看出了问题。
“陈将军,本王密令,你以本王的旗帜,继续统领大军,但是,在这一带驻守,暂时不北上。可以马前卒?”
陈得才大吃一惊:“为什么?锐王,我军可以乘胜前进,直捣北京啊。”
“直捣北京不错,可是,把大鱼放跑了,是不是很大损失?”
招集了将领,商讨了方案,最终,决定以陈得才为统领,驻扎保定。罗阳亲自带领部队,袭击敌人的后路。
对于这个布置,大家没有意见,因为,要灭清很容易,让执政官大人得到这个荣誉,是理所当然的。
正在此时,游战在北方的捻军骑兵部队,在张宗禹的率领下,安然会师,因为长期战斗,北捻军损失了数千,但是精锐尚在,加上鲁王任化邦的南捻军骑兵也休整赶到,使远程奔袭敌人的战略,有了实施的基础。
现在,华夏天国军聚集了原来的石达开军,太平军,捻军,其他部队,还有一些清军成分,总数达到了二十万人,尤其精锐的是,七万余捻军骑兵,成为良好的配合。
罗阳率领七万骑兵,尤其是自己的近卫骑兵旅,配备了足够的手榴弹,步枪,给其他的骑兵也配备了大量手榴弹,还让两个混成的炮兵旅追随骑兵部队,组成了强大的野战部队,浩浩荡荡,绕道而行,追袭北京城的西北地带。
为了堵截住清廷的逃跑道路,罗阳以张宗禹为北面指挥,带领,四万骑兵,出击西北地区,要他占领直隶的怀来,延庆等城,最远应该扰乱张家口,断绝清廷的蒙古逃路,另以一个五千余人的骑兵部队,游击在直隶的西部,防止清廷经过西面逃走。
对于清廷的逃跑去向,没有人能够确定,但是,东北地区和蒙古是其最可能的地方。
罗阳还以鲁王任化邦为先锋,从山东河北一带的东部,直插天津,绕道天津,堵截在遵化,兴隆,最远到承德一线,防止清廷窜逃东北,而他自己的部队,则追随在任化邦的后面,缓慢行军,等足够的时间以后,从北京的侧后进攻,直接破城。
为了蒙蔽麻痹清廷,罗阳还派遣了军使,往保定以北的清廷势力范围内的城镇,向清军表示,要他们禀报清廷,华夏天国军愿意和清廷谈判,确定未来的国家前景,如果清廷不答应,华夏天国军就要死围保定城,坚决消灭清军的主力。
其实,保定城早就拿了下来,这拉不过是虚张声势,给清廷一些幻想。
军使刚出,浩浩荡荡的华夏天国军的骑兵就狂风暴雨地出发了。战马得得,携带了相当数量洋枪和手榴弹的骑兵,已经今非昔比,每一个官兵的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笑容。
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发横财
三日后,罗阳的骑兵部队到达了北京城的东北部,在那里,和任化邦的部队分开,警戒堵截,还派遣大量的人员,化装成清军,潜伏到各处,探听清军的动向。
嗨,这不是送来的礼物吗?
罗阳大喜。
不断有清军的队伍,向着东北方向而来,在玉田镇,罗阳军隐蔽在镇子的外面那已经高耸起来的庄稼地里,笑得格外诡诈。
八月中旬的北方,正是玉米田最为繁茂的季节,青纱帐遮蔽了天日,一望无际,只给大地留下了狭窄的田间道路,就是那曾经宽敞的所谓官道,远看过去,也是一线灰黄的狭土。
“唉,这日子过得,真是苦啊!”一个清朝的官员,忽然叹息道。
“是么,这该死的发匪!”又一个官员随声附和。
在这两名官员的身边,还簇拥着不少的官兵,还有大量的车马,因为天气炎热,这帮人早就汗流浃背,气喘嘘嘘了。其他的官兵,也在怨声载道,咒骂着华夏军。
“难道,这回我们大清会被赶回老家么?”第一个官员又问。
“放心,老哥儿啊,不会的,咱们大清一统江山万万年呢!就是先前,英国法国的鬼子多猖獗?咱皇上北狩承德,那又怎么了?鬼子们还得把他老人家请回来,哼,没有咱八旗子弟,那些不服水土的洋鬼子,就无法生活!”
一接到这话题,两个官员就议论得很是热烈,对清廷的忧虑,对时局的乐观祈祷,唉声叹气,奇妙地夹杂在一起,就是身边的其他官兵,也参加了近来。
“站住!”几名清军官兵从青纱帐里钻了出来,举着洋枪。
“你们?”被堵截的清军先是一愣,继而勃然大怒:“你他娘的干吗?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扯!”堵截的清军官兵一挥手,青纱帐里又出来了更多的人,还有数十匹战马,一个个武装到牙齿,气势汹汹的清军,给人敌视感。
“喂,滚开,哪里来的不识相的兔子哥哥!”出头的清军小官儿,带着邪恶的表情,面对拦截的清军,玩味地笑着:“莫非,你要献给大爷你的菊花么?”
拦截的清军,自然不知道菊花何意,所以,有些呆。
“哈哈哈哈。”北上的清军官兵,一阵大笑。
“你们干什么?往哪里去?北京城正在戒严,防范华夏贼军,你们怎么逃跑啊?”跟多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