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败家子-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离开却不那么着急,一来该走的流程要走完,二来李治对河东相当的眷恋。当然了,主要还是眷恋那位可人的王妍姑娘。
“谢长史,你说我该怎么和父皇说起此事?”情窦初开的李治有些难为情地请教起感情问题。
谢逸笑道:“那看殿下要说什么了?”
“有区别吗?”李治有些不解。
“当然有。”谢逸笑道:“要么殿下告诉陛下,说自己有喜欢的女子了,这个很容易,陛下也会马上成全的。
不过,若殿下告诉陛下要册封王妍娘子,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谢逸悠悠道:“殿下除了给出理由之外,还得有一些出彩之处,或者立下什么大的功劳,赢得陛下的肯定,然后才好趁喜庆的机会求点什么赏赐,殿下懂吗?”
“呃,这样啊!”李治淡淡应了一声,突然有些沉默了,也不知少年皇子究竟再想些什么。
晋阳宫里,就在李治沉思少年心事的时候,有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殿下,阿郎,英国公急事求见。”
听到夜北的禀报,谢逸和李治都微微错愕,李绩不是去了北边吗?怎么突然回来了,急事求见又是什么情况?
难不成北边的事情有什么重大变故?谢逸心里突然有点紧张。
“快请!”
李绩来的很快,走进殿中和李治见礼之后,便急切道:“殿下,谢长史,出事了。”
“何事?”
“薛延陀的突利失去了定襄,似要与阿史那思摩勾结,还牵涉到了长安那位,三者狼狈为奸。”李绩一开口,便将危机程度一下子提到了最高级别。
“阿史那思摩?”谢逸心里咯噔一下,果然是不好的预感应验了,薛延陀和阿史那思摩勾结起来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尤其是当前吐蕃进犯松州,关中府兵尽数南下的情势下,就显得格外紧张。
“英国公,此事消息准确吗?可否禀报陛下?”
李绩道:“消息应该无误,我派人前去雁门、定襄方向追寻鬼魅下落,不想遇到前去定襄送粮的阚棱讨回,是他亲眼看到突利失,听到了其对话,好不容易才从突厥人的追杀中逃出来的。
为了核实消息,北部的斥候和暗桩全部启动,现在基本可以肯定,事实如此。此刻向长安禀报消息恐怕是来不及了,黄河在流冰凌,渡船过不去,而且晋阳到长安多日路程,恐怕是耽搁不得了。”
“竟是如此……”谢逸问道:“那阿史那思摩什么态度?确定要反了吗?”
“还不一定,但事已至此,恐怕是**不离十,草原上薛延陀部已经在调动,如果到了定襄,加上黄河封冻,阿史那思摩恐怕就坐不住了。”
李绩道:“关中现在府兵空虚,如果他们从河朔草原一路南下,后果确实不堪设想……”
“这……”不只是谢逸,连李治也感受到了情况的危及程度。
李绩道:“河东也不是安全之地,我会派人护送殿下和谢长史去河/内,寻机渡黄河去洛阳,暂时安全些。”
“那怎么行?河东军情紧急,本王却跑了,会让天下人笑话的。”不想李治竟然直言反对,而且眼中满是亮光,似乎很兴奋。
他想起了谢逸刚才的话,如果立下点军功,是不是能向父皇求恩宠,王妍的事情是不是就好办了?(未完待续。)
第二八〇章 大胆的设想
李治很兴奋,这里面有少不更事的冲动,十三岁的年纪,很多人都有过英雄梦,或者一些冲动好奇的念头,纵然是皇子也不例外。
再者,李治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一个露脸博取功劳的机会。当河东出乱子的时候,身为一个皇子如果能临危不乱,身在晋阳,保证河东不生乱算不是一件功劳呢?
身为晋王,河东在某种程度上算是自己的封地,如今还兼任着河东道黜陟使,按理说河东上下的事情自己都有义务承担。
刚刚快要成年的李治很有责任感,很想像个男子汉一样顶天立地,他不想被人诟病为担心怕事。
所以完全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态度,相当坚定,相当兴奋。
谢逸本来没什么想法,无论河东出现怎样的乱局,以自己现在的力量都是可以护着李治从容逃走的。李绩在这里,肯定也会首先保障李治的安全,不会让他又丝毫闪失,否则很难向皇帝李世民交代。
倒是长安那边让人担心,如果薛延陀人和突厥人联合起来过黄河,直接南下长安。关中现在兵力空虚,很容易被人突破,长安要是出个什么乱子,天知道会发生什么。
皇帝老儿,大唐社稷之类的谢逸倒是没首先考虑,他在乎的是家人,尤其是两位有孕的娇妻都在长安,这让谢逸相当紧张,所以下意识心中已经再盘算着要么如何避免这场灾祸,或者派人前往长安将杜惜君和郑丽琬妥善安置。
谢逸本来更为倾向的是后者,毕竟这容易办到,但李治这么一说之后,谢逸不由沉吟,也许应该选择前者。
而且此事对李治而言或许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河东之行。李治时出现在了朝臣面前了,很多人注意到了晋王殿下,至少他不再是一个小孩子。但除此之外呢?李治几乎没有尺寸之功,也没有特长之处,在众多优秀的皇子面前依旧显得黯然失色,如何让人另眼相看。走到天下人面前呢?
来河东之前就说了,李治需要一个机会,需要一个让李治正式登上大唐政治舞台的机会。现在机会似乎来了,难道不应该抓住吗?
但李绩似乎是反对的,只听他说道:“殿下千金之躯,不可立于险地,还是尽早退回黄河以南安全之处,去洛阳比较妥当。”
毫无疑问,李绩的责任重大。首先要保障整个河东的安危,甚至随时准备勤王,所以分心不得。再者,皇子的安危至关重要,要是有所闪失,即便是成功阻击了薛延陀人,皇帝那里也很难交代的。
“英国公,情况有那么严重吗?”不等谢逸说话。李治便云淡风轻道:“即便真的很严重,本王能走。但河东的千万军民能走吗?
他们要是知道本王着急走了,难道不会很慌乱,军心会不会动摇呢?本王可不能做罪人。”
“可是……”
李绩有些意外,没想到年纪轻轻的晋王殿下竟然有如此通透的见识和胆识,为了大局着想,竟然毫无畏惧。这很好。李绩对此十分欣赏,只是嫡出的皇身份格外子尊贵,他不敢大意,更不敢冒险,所以求助的目光落到了谢逸身上。希望谢长史能够劝说晋王殿下。
“英国公莫急,殿下说得也有道理,在暂时与长安失联,没有旨意的情况下,还是不要轻举妄动。”
李绩万万没想到,谢逸竟然是如此态度,竟然没有丝毫反对,更让他没想到的事还在后面。
谢逸续道:“而且也许当务之急,我们该想点办法,应对眼前的危局。”
这话说的倒也不错,也在情理和责任之重,毕竟李治和谢逸是河东道黜陟正副使,有关涉河东道军政大事的权力。何况李治是晋王,并州大都督,并州兵马在理论上应该全都归他调遣,至少有权力关涉这些事情。
李绩悠悠一叹,说道:“眼下我已派斥候严密监控定襄和草原敌军情形,派人绕道前往长安通报消息,让朝廷做好防备。”
谢逸问道:“从河东出兵能做点什么吗?”
李绩沉吟片刻道:“除非是阿史那思摩没有异动,从河东这边调动兵马在白道和若真水方向阻截夷男,还来得及。但前提是阿史那思摩所部没有异动,否则大军被人切断后路,南北夹击,会非常危险。”
这……
按照李绩的说法,这事不好办,也不怎么好操作。
谢逸沉默了,他在回想,记得唐初除了武德九年突厥大军南下关中,饮马渭水,从此再有过草原大军南下围攻长安的情形。薛延陀更不在此列,如果没记错,薛延陀在贞观年间就彻底覆灭了。
而且应该是贞观中期,也只有北方平静以后,李世民才敢调动兵马远征辽东,否则后院起火,情况将会十分严重。
如此情势下,薛延陀的祸端应该不会很严重,更不会危及到长安,所以想办法平定是大有可能的,也就意味着是个很大的机会,可以放手一搏。
机会摆在眼前,自当珍惜。
片刻时间,谢逸便做出一个很重大的决定,然后沉声问道:“英国公,你对阿史那思摩了解多少?现在有稳住他,或者将他拉回来的可能?”
“阿史那思摩此人骁勇善战,原本是草原上第一等的军事将才,不过现在老了,加之突厥败亡,所以恐怕多少有点优柔,也有点多疑。”
李绩思索道:“如果说机会,这便是机会,如果他果断一些,现在就反,先一步动兵南下,薛延陀随后跟上,我们可能连商量对策的机会都没有,就得调兵勤王了。
河东兵马多少还能调动,估计灵州的江夏郡王所部,不出意外会被西突厥人所牵制,我甚至怀疑此事甚至和西南进犯松州的吐蕃人有关系。”
很复杂的情况啊。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看来或许真的是有人穿针引线,将这些人势力联合起来反唐。
不过最终的关键点落到了定襄,落在了阿史那思摩身上。
通过李绩的描述,谢逸算是明白了,阿史那思摩年纪大了。作为突厥降将中身份最高之人,难免会受到大唐的猜忌。
纵然被册封为郡王,多少也会心里不安,如履薄冰,这样的情况下人会越发的多疑,优柔寡断,至少做不到果决。这个情报分析想来也比较准确,将阿史那思摩放归定襄草原,李世民能安心吗?
除了让李绩在一旁监视之外。肯定还有不少暗哨在其身边潜伏,对其性格和平时状况有比较相信的了解。
除此之外,薛延陀也不是省油的灯,以前与突厥人也是貌合神离,甚至彼此敌对。两个敌人,现在即便是合作也很难完全放下过去的恩怨与心结,很快做到亲密无间,绝对的彼此信任更是无从谈起。
这也是阿史那思摩为什么不提前渡过黄河。南下进攻长安的原因。黄河尚未完全结冰那只是个借口,他主要怕的是被薛延陀利用。最终成为炮灰。
万一薛延陀人没有及时跟上,他作为反叛大唐的异族首领必然没有活路,即便是攻陷了长安。也必然是两败俱伤,跟随在后的薛延陀人也可以很从容地将他们绞杀,坐收渔人之利。
阿史那思摩正是有这样的顾虑,比较谨慎。所以迟迟不愿意动手,即便是走漏风声的情况下,依然愿意坐失先机。
不牢靠的联盟,优柔不觉的时间恰好给了唐军阻挠的机会。
“英国公,既是如此。如果我能想办法拖住阿史那思摩,让他犹疑不决,你能否率部阻击夷男?”谢逸立即提出了一个很大胆的设想。
“谢长史确信能做到?”李绩眼前一亮,有些兴奋,这话显然是说到他心坎里去了。
谢逸点头道:“有几分把握!”
李绩笑道:“如果保证定襄的突厥人不动,我便不用担心后路被阻截,可以快速出击,赶在阿史那思摩回过神来之前阻击,甚至击溃薛延陀。”
“也许……还能一举灭了薛延陀,成就盖世之功劳。”
谢逸说出了一句话,顿时让李绩,甚至是一旁的晋王李治都有些震惊了,好似眼前不是危局,甚至是灭掉薛延陀,一统北方草原的千古良机。
“敢问谢长史究竟有什么办法,确信能稳住阿史那思摩?”李绩多少还是有些怀疑,似乎不大确信。
谢逸沉吟片刻,转身看着李治,轻声问道:“殿下,可敢与臣一起走一道定襄草原?”
“什么,你要带上晋王殿下?”李绩的表情瞬间就变了,完全一副你疯了的态度,大声道:“谢长史,此事万万不可,晋王殿下千金之躯,留在晋阳倒也罢了,岂敢去草原凶险之地?
万一遇到惊险,或者是被阿史那思摩、夷男等人扣为人质,该当如何?你我如何向陛下交代?”
李绩的反应完全在情理之中,皇帝最钟爱的幼子,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在这样危险的时刻,让他前去刀光剑影,最为凶险的前线。
随时可能遇害,可能被扣为人质,如此做法确实不合常理,甚至有些失心疯了。
“英国公,我是认真的!”谢逸很平静,转身看着李治,轻声问道:“殿下,你相信臣子吗?”
多年以来,谢逸在李治心中培养的信任与崇拜起了作用,加之一些个人因素,李治点头道:“相信,本王敢去。”
“谢长史……”李绩依旧出声阻拦,他是不敢这般冒险的。
谢逸道:“英国公,我是晋王府长史,看着殿下长大的,岂会害殿下?如今情势危急,一旦突厥人与薛延陀人合谋,长安危在旦夕,陛下和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