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医师1879 >

第95章

医师1879-第95章

小说: 医师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边给海因斯包扎着伤口,约翰一边细心的叮嘱道。

    不过对于他的叮嘱海因斯却没有在意,他两眼放光的盯着约翰放在一边的药水,急声问道:“亨特拉尔先生,这是您新发明的消毒剂吗?”

    “呃……是的。”

    苦笑着摇了摇头,约翰有些无奈的说道。

    原本他只是想要海因斯体会一下局麻药的效果,稍稍注射了一些在他的胳膊上。没想到这位彪悍的编辑先生竟然嗖的一下从怀里掏出了一把小刀,毫不犹豫的给自己来了一下!

    那场面。可把约翰给吓了一跳!

    就连伯格曼教授也很是意外,两人连忙拿起家伙给海因斯止血消毒包扎。这幸好是在医院,否则的话可就麻烦了。

    不过海因斯自己却浑不在意,认真的说道:“亨特拉尔先生,我们《德国医学》对您在消毒与麻醉的研究非常的感兴趣,希望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能够继续上次让人愉快的合作!”

    “是啊约翰,同在柏林毕竟还是要方便一些。”

    就在这个时候,伯格曼教授也笑着说道:“别的不说,你稿件寄去伦敦的话差不多要一周多的时间,但是寄给《德国医学》最多半天就到了。甚至可以直接派人给送过去,时间上还是要节省许多的。”

    作为一名彻头彻尾的德国人,伯格曼当然要支持一下《德国医学》。

    事实上,这是现在德国人普遍存在的一个情况,刚刚完成统一的国家民族自豪感正在最强盛的阶段,不管哪一方面都要和英国佬、法国人去比一比,科技界当然也不例外。而也正是在这种民族自豪感的推动下,再加上先进的制度和管理,德国人才在19世纪迎来了科技的腾飞和工业的大跨步发展,并且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

    如果约翰是个德国人的话,在知道他第一次给《柳叶刀》投稿的时候肯定就被伯格曼骂惨了,不过现在的话,教授只能是旁敲侧击的去劝说一下而已。

    只不过,约翰?亨特拉尔可不是仅凭见一两次面就能说动的。

    “格特先生,非常感谢《德国医学》杂志的关注。”

    微微沉吟了片刻之后,约翰淡淡的一笑道:“不过就目前来说,我和《柳叶刀》的合作是比较愉快的,而且我想您也应该明白系列研究的延续性有多么的重要!所以,如果我后续有消毒和麻醉方面的论文,我想我还是会优先考虑他们的。”

    听到了约翰的回答之后,海因斯心头顿时一沉。

    不过不等心中焦急的编辑开口,约翰就接着笑道:“不过如果以后有其他方面的论文,比如说右下腹部疼痛的相关研究,我认为倒是有合作的机会……当然,前提是贵刊对此感兴趣的话。”

    哪怕这一世拥有着德国人的血统,约翰也没打算把自己倾向哪一方。

    对于他来说,原本在哪里发表论文只看自己前世留下的记忆,或者说是杂志未来是不是更加的强大,这一点来说,《德国医学》肯定是和《柳叶刀》无法相提并论的。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这个时代医学最强大的肯定是德国,他也不能忽略了这一点,所以两边如果都能保持一个好的关系就相当必要了。

    “右下腹部疼痛啊……”

    听约翰这么一说,海因斯顿时有些头疼了起来。

    从心里面来说,他还是对消毒和麻醉的后续研究感兴趣,右下腹疼痛什么的并不是太看好。因此听了约翰的话之后,海因斯心中稍稍有些失望了。

    “是的,过两周就要开始了!”

    不过约翰可不会去在意他的感受,自顾自的笑道:“而且这一次的话,手术将会执行全新的消毒规范,并使用椎管内麻醉技术……我已经邀请了《柳叶刀》杂志的一位编辑前来柏林,实地来观察一下具体的效果。如果海因斯先生感兴趣的话,到时候也可以来的。”

    “《柳叶刀》的编辑要来柏林?”

    听到这番话之后,海因斯心中顿时一惊。

    不过就在短暂的犹豫之后,他立刻用力的点了点头道:“亨特拉尔先生,我对此非常的感兴趣,到时候一定会来的……”

    ……

    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两周时间便过去了。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约翰又请科尔男爵帮忙打造了十套手术器械,当然是普通钢铁版本的,送到了夏洛特医院外科。众多的外科医师立刻把这十套手术器械瓜分了个干干净净,伯格曼一人就拿了两套。

    为此,教授先生付出了五百马克的代价!

    约翰真心是给了个成本价,毕竟这些东西都是科尔男爵那边提前制造出来的,成本肯定要高一些,将来工厂投产了之后才能降下来。不过也正是由于这十套手术器械,让科尔男爵终于看到了制造厂的潜力,心中不由得暗暗后悔当初股份拿得少了……

    当然,这些事情就和约翰没什么关系了。

    这一个月来,他算是勉强完成了对托马斯三人的基础培训。

    当然,如果用后世的标准去要求的话,三人别说用一个月了,哪怕再用三年也别想符合要求,但是就现在而言,至少约翰觉得马马虎虎够用了。因为他知道,这个时代很多医生甚至都没有经过当助手的阶段,第一次动刀子就是直接在病人的身上……

    虽说还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作为助手托马斯已经勉强合格了。

    至于说保罗和罗伯特两个人的话,慢慢来吧,约翰并不是很着急,因为这两个人的基础都相当的不错,只要培养个几年就足以成为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外科医师之一,如果要求低一些的话,一两年就独当一面也不是不可能,毕竟现在也没有什么太复杂的手术让他们去做,只要用心学的话真是用不了太长时间。

    完成三人的基础培训之前,手术室和两间病房也完成了改造。

    先天的不足,让约翰根本就无法进行根本的改造,他只能简单的改进一下手术室的装修,让它更便于被清扫和消毒,而病房的话则是减小病床的密度,加强通风、卫生等措施。真要想拥有理想中的手术室和病房的话,约翰只能期待未来回到纽约再说了……

    为了能够在一个月内完成这些准备工作,约翰让人推掉了所有的访客,包括柏林其他医院或者独立开业的外科医师们,对其他地方外科医师写信来要求学习新技术的要求也置之不理,所有的精力都投到了这些事情里面。

    终于,一切都准备好了……

    ……

    这个周末搬家,真是累得够呛。

    连着几天都睡得比较晚,今天精神实在不行,写出来的东西也完全没感觉,所以就更新一章吧,抱歉各位。(未完待续。。)

 第十四章 19世纪的培训班

    “早上好,亨特拉尔先生。…”

    “早上好,海伦小姐。”

    “早上好!”

    ……

    随着一连串热情的招呼声,约翰带着一脸的微笑步入了夏洛特医院的外科楼,每一个见到他的人,不管是医师还是护士,都会主动的停下自己的脚步问上一声早上好。

    不知不觉间,约翰已经成为了诸人仰望的存在。

    其实原因很简单,最近一个月应用了新型的局部麻醉‘药’和外科无菌技术之后,夏洛特医院的外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所有人都知道,促成这种变化的正是这个刚刚正式加入夏洛特医院一个月的约翰?亨特拉尔!

    赢得众人的尊敬,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早上好,伯格曼教授!”

    远远地看到正在开‘门’的伯格曼,约翰热情的打着招呼。

    “早上好,约翰!”

    回头看到了约翰之后,伯格曼眉头一挑招了招手道:“正好,你来我的办公室,我有些事情要和你说一下。”

    “好的。”

    毫不犹豫的,约翰跟着伯格曼进了他的办公室。

    等约翰进来之后关上‘门’,伯格曼微微一笑,先请约翰在沙发上坐下,然后有些漫不经心的问道;“约翰,今天就要开始接诊病人了,你准备好了吗?”

    “是的先生,我准备好了!”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约翰认真的说道。

    他当然准备好了!

    ‘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完成对托马斯等人的培训,同时改造好手术室和两间病房,约翰天天忙得几乎脚不沾地。为的不就是这一天么?

    对于这一点,伯格曼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的。

    所以刚才的那句话,他也就是随口那么一问就没多说什么了,转而笑道:“约翰,这两天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的供应有些紧张……能想办法多制备一些吗?”

    “这……”

    听伯格曼教授再次提起此事。约翰忍不住苦笑了起来。

    近水楼台先得月,夏洛特医院外科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先应用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开展局麻手术的医院,同时也是最早应用碘酊消毒手术部位的医院。在最近的一个月之中,包括伯格曼在内的外科医师们明明白白的看到了约翰这几样发明的威力!

    外科楼之中,几乎已经听不到病人们手术时的惨叫声。

    对于那些不值得冒全身麻醉风险的手术,外科医师们也不像原来那样直接动刀子。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做完手术了。现在他们最喜欢的是先给病人们打上两针,然后施施然的完成手术,表现得就像内科医师一般的从容。

    对于局麻‘药’和碘酊,他们是越来越喜欢了。

    这个时代本来就很少有什么大手术,除了‘逼’不得已的情况下会做诸如截肢之类的手术外。外科医师们连腹腔都很少打开,更别说‘胸’腔和脑袋了,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局麻‘药’就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但是伯格曼的这个要求,却让约翰头疼了起来。

    碘酊的制备相对来说简单一些,只需要几种简单的原料,虽然一个外科医师就能自己配置,因此约翰申请完专利甚至都懒得去想靠它挣钱的事情。但是两种局麻‘药’的话,想制造出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至少对于这个时代的化学来说是相当困难的,而且如果要保证最终产品纯度的话,对‘操’作者的要求也非常高!

    在伯格曼教授的全力支持之下。约翰现在是和柏林大学的化学系合作,在实验室里小规模的制备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但是这样的话每天的产量非常低,毕竟科学家们不可能专职去每天重复同样的实验,只有一些学生为了挣一点外快而做作兼职而已。

    想要提高产量,真心不太容易。

    感受到伯格曼教授那满是期待的目光,约翰稍稍想了一下。苦笑着摇头道:“抱歉教授,短时间内我恐怕真的是没有什么办法……不过我会认真考虑这件事情。争取尽早解决局麻‘药’的供应问题。”

    想想就知道,很快外科医师们对局麻‘药’的需求就会暴涨起来。这可是一‘门’相当不错的生意。对于未来肯定是要进入制‘药’行业的约翰来说,拿它们作为进入的敲‘门’砖,倒也算得上是最佳的选择了。

    “那好吧。”

    虽然有些失望,不过伯格曼也知道具体的情况,只能是无奈的点了点头。

    说完了局麻‘药’的事情,伯格曼稍稍顿了一顿,接着问道:“约翰,最近你是一心忙着自己的事情,但是我这边可是帮你积攒了许多的邀请和来信,都等着你来处理呢……话说,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随着6月那一期《柳叶刀》的影响力逐渐发酵,许多外科医师们敏感的发现了约翰那四篇论文的价值,拿到杂志比较早或者离柏林大学比较近的地方,如英国、法国、奥地利等地的外科医师纷纷写来了信件,有些是邀请约翰前去讲学,而大多数则是提出亲自或者派人前来学习的请求,其中甚至包括了李斯特、比尔特罗等大佬!

    当然,焦点主要集中在局麻‘药’这方面。

    外科消毒技术已经发展了有四五十年,虽然还有许多老顽固或者底层的外科医师们依然对之视而不见,大城市里的主流外科医师却已经基本接受了。但是约翰这一次发表的论文实在是太过‘激’进,一下子改变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比如说把外科医师全副武装起来的建议,比如说严格控制手术室环境的建议,再比如说手术中和手术前后严格规范‘操’作的建议,让现在的外科医师们一时间还有些难以接受。

    二十年的改进过程一下子缩短到一篇论文里,自然会遭受到质疑。

    所以除了像李斯特这样对外科消毒极为看重,理解也比较透彻的外科医师之外,其他人肯定不会轻易接受约翰的理论,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