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医师1879 >

第80章

医师1879-第80章

小说: 医师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中微微一动,约翰立刻微微一笑说道。

    “那么,再见了。”

    点了点头之后科赫转身离开了,而在他的身后那个年轻白人目光惊讶的打量了约翰好几眼,最后才迈开大步追了上去。他跟着科赫也有两年多时间了。平时还真没见他对哪个年轻人说话如此客气的,甚至直接邀请对方去自己的办公室!

    不过对此约翰却没有什么感觉,他只是再次微微欠身行了一礼,朗声的说道:“再见,先生。祝您晚上愉快……”

    ……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般,眨眼便又是周日。

    在提前约定好的前提下,托马斯三人再次在上午九点之前来到了约翰家的客厅,其中罗伯特似乎一副很是困倦的样子,沙发上坐下之后苦着脸嘟囔道:“约翰,你这里离我住的地方实在是太远了。就算一路快走过来也要至少一个小时……可累死我了!”

    约翰和托马斯一个是腰缠万贯的富翁,一个好歹也在夏洛特医院干了几年,自然都有资本骑上时髦的自行车,但是保罗和罗伯特两人却没有那么好的经济条件,都是苦哈哈的美国留学生。出租马车什么的当然也不太敢坐,平时来约翰家基本上都是‘腿’着,确实相当的辛苦。

    嘿嘿笑了两声,约翰招呼着汉斯给大家端上了咖啡。

    以约翰现在的财力,给保罗和罗伯特两个配上一辆自行车自然是轻轻松松的事情,不过别说他从来没想过这么去干,恐怕就算是买了两人也不可难收!

    至少就目前来说,大家还是单纯的朋友关系。

    不管以后众人的关系将会走向何方。现在保持这种友谊的纯粹‘性’还是有必要的,这一点其他人明白,约翰也明白。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照原样保持下去,偶尔的抱怨一下也算生活中的乐趣不是?

    “咳咳,先生们!”

    等大家稍事休息之后,约翰轻轻咳嗽了两声,微笑着说道:“今天请大家来主要是有一件事情要讨论,是关于外科手术前、中、后的各项消毒措施。基本上我已经全部考虑完毕了,现在需要和大家讨论一下。”

    说完。约翰从旁边桌上拿起一摞白纸给大家分发了下去:“诸位,这就是我刚刚写好的一篇论文。请大家看一下吧。”

    “什么?又是一篇论文?!”

    听到约翰的这番话之后,罗伯特不由得惊呼了起来!

    其他两人也是面面相觑,相顾愕然。

    也难怪他们如此的惊讶,就在刚刚过去的新年前后约翰已经发表了三篇论文了,其中两篇还是完全独立完成的,这才过了多长时间就又写成了一篇?

    这也太恐怖了吧?!

    而且,这真的是一篇论文吗?为什么看这厚度如此夸张?

    “大家为什么不先看一下呢?”

    约翰的脸上一片平静,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后淡淡的笑道。

    “哗哗……”

    已经开始有些习惯约翰作风的众人也不接话,各自接过白纸翻看了起来。

    见大家的态度都非常认真,约翰满意的点了点头,悠然自得的端起自己的杯子品味着微苦的咖啡。今天的这份资料可是‘花’了他不少的时间,除了那天给福格尔副教授解释的一些东西之外,还着重写下了真正执行时的一些‘操’作要领:比如说六步洗手法的详细步骤,比如说碘酊消毒病人皮肤时的注意事项,再比如说手术时主刀医师和助手的互动‘操’作……甚至为了能够让这份资料更加的直观生动,他还发挥了自己扎实的素描功底,描绘出了详细的演示图来。

    总之一句话,完全按照后世的标准来!

    既然决定做了就从一开始做到最好,这是约翰坚定的信念,而且他相信自己既然下了这么大的功夫去做那些实验,确凿的证据一定会说服眼前的这三个人!

    果然,刚刚翻看了两三页之后‘性’急的罗伯特就惊讶的抬起头,看向了脸上保持着微笑的中心人物:“约翰,这些东西……你真的全都验证过了?”

    “当然!”

    毫不犹豫的点点头,约翰认真的说道:“几乎全部都是在学校的细菌学实验室完成的,我做的时候福格尔副教授还在旁边见证者……他对这些措施也是赞不绝口,持了肯定态度的!”

    一听福格尔教授也认可了约翰的理论,其他人的目光顿时又不一样了。

    如果仅仅是约翰的这篇论文。大家可能还会稍稍有些怀疑,毕竟里面写的东西和现在外科医师们的习惯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但是作为细菌学的教授,福格尔的认可给约翰这篇论文加了一个重重的砝码!

    在消毒这件事情上虽然外科医师们是主力,但是一个细菌学的副教授分量当然也不一般!

    “我看可以试一试!”

    仅仅只是考虑了一下之后。托马斯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和还没有开始进入外科的其他两人不同,托马斯可是已经在伯格曼手下干了三年时间了,早就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而且这些内容其实约翰早就已经和他们通过气了,只是没有说的那么详细准确而已,现在只要想象一下约翰写的这些东西,他就体会到了和现在外科医师们完全不同的感觉!

    严谨。专业!

    隔离衣、手套、口罩、帽子、标准化的消毒方式……

    所有的一切都颠覆了托马斯对于外科医师工作的认知,也让他的一颗心忍不住砰砰的剧烈跳动了起来!

    说白了,托马斯正处在一个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年纪,如果是其他上了岁数的外科医师,哪怕是伯格曼和李斯特这样走在时代前沿的顶尖人物。恐怕也很难接受约翰如此‘激’进的改进,因为这些改进不仅仅会给手术增加大笔的成本,还会增加外科医师们的工作负担!

    如此繁复的消毒步骤,让原本手术前只要用消毒剂洗下手的外科医师怎么喜欢?

    “约翰,能给我们详细的解释一下吗?”

    放下手中的论文,保罗开口问道。他和罗伯特还有一个月才能前去夏洛特医院实习,甚至还没有正经的接触过几个病人,因此对论文中的内容很多都没有直观的感触。自然希望约翰能够更加详细的为他们解释一下。

    “当然没问题!”

    对于这个要求约翰自然不会拒绝,笑着点点头道:“事实上,如果大家不反对的话。我认为今后只要有时间的周末我们都可以聚一聚,一方面可以总结一下过去一周大家的工作,另外一方面可以讨论一下各自心中的疑‘惑’……现在既然我们是一个团队,这样做肯定有着非常大的好处,不是吗?”

    “不错。”

    微微沉‘吟’了片刻之后,托马斯郑重的点了点头。

    和约翰接触的越多。托马斯越觉得自己有点儿跟不上他的思路了,这种挫败感让一向认为自己已经是应优秀外科医师的他很难接受。但是平时他的工作非常忙碌。只有周末才有足够的时间,如果能够借此和约翰探讨一下问题的话……

    很明显。除了托马斯之外保罗两人也听出了约翰话里的意思,互相看了一眼后同时点了点头道:“我们赞成!”

    人比人要死,货比货要扔!

    如果没有约翰的出现,三个人可能都会成为优秀的外科医师,在漫长的医学史中贡献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但是在看到约翰这个天赋恐怖的家伙之后,他们恐怕已经无法接受自己那么的平庸和普通了!

    再不跟着多学点儿,还怎么了得?

    见三人都同意了下来,约翰心中也是大乐。很早以前他就听说过,19世纪的科学家们很喜欢扎堆,不仅仅房子都扎堆买在在一起,周末的时候还总是在一起聚会、讨论,相互‘激’发着天才的灵感!约翰对此相当的羡慕,一直琢磨着自己是不是也搞一个出来,将来在历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看今天这样子,应该是有戏啊!

    “那就这么决定了!”

    趁热打铁,约翰笑呵呵的说道:“以后如果大家都有时间的话就都来我家吧,汉斯先生一定会热情招待大家的……”

    “哈哈……”

    想起管家先生还算不错的手艺,其他人也都乐了。

    于是在一片轻松愉快地气氛之中,后世被无数医师们津津乐道的“亨特拉尔先生家的周末”就这样诞生了,从此开始踏上了历史的舞台……q

 第六十九章 转向

    英国,伦敦。

    一路小跑的进了大门之后,约瑟夫﹒格拉汉姆先生先把自己手中的伞收起来,然后跺了跺脚狠狠的咒骂了一句:“这该死的鬼天气!”

    小雨已经淅淅沥沥下了三天了。

    虽然对伦敦的天气早就已经习惯了,但是格拉汉姆先生依然不喜欢下雨,尤其是这种连绵不绝的细雨,在他看来还不如痛痛快快的下一场大的,然后给几个大晴天才好。

    “早安,格拉汉姆先生。”

    见到格拉汉姆一副狼狈的模样,看门人忍住笑意招呼道。

    “早安,斯利普。”

    格拉汉姆当然不会去在意一个看门人的态度,他用手帕小心的擦拭了一下身上不多的雨水,昂首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作为一名影响力渐大的医学杂志编辑,格拉汉姆还是相当傲气的,能和看门人说句早安已经是很绅士的行为了。

    “格拉汉姆先生,您的信件都放在桌上了。”

    刚一进门,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就立刻殷勤的凑了过来,一边帮格拉汉姆收雨伞和大衣,一边小声的说道。

    “谢谢你,爱德华。”

    格拉汉姆很满意的点了点头,把雨伞和大衣交给了这个年轻人。

    坐下后看着桌上几封厚实的信件,格拉汉姆不由得再次赞叹起了法斯先生的英明决定,招聘了爱德华进来。这个从爱丁堡毕业的年轻人很聪明,虽然刚刚毕业就当一个编辑并不是什么好选择,但是关键很好学,也非常勤快。基本上把编辑部所有的杂事儿都给包了,让格拉汉姆感觉前所未有的舒服。

    “有了他在,现在至少可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稿件上了。”

    坐在位子上稍稍歇息了片刻,见法斯和大卫两人还没有来,格拉汉姆决定开始翻看起了桌上的这几封信件。

    对于直接送到他桌上的信件。格拉汉姆一般都是很重视的。

    一般来说,格拉汉姆的私人信件很少送来这里,因此信件毫无疑问都是和工作有关的。普通作者投稿都只会写杂志的地址,但是也有一少部分的老作者会直接写给格拉汉姆。每次看到这样的信件,格拉汉姆心中都会升起了一种满足感:只有认可他的作者们才会直接写上他的名字,像大卫那样刻薄的编辑们可得不到如此的信任!

    “柏林大学?亨特拉尔?”

    当看到第三封信的时候。格拉汉姆微微一怔。

    当然,也就是一瞬间的功夫,这位资深的医学编辑立刻想起了新年第一期杂志上的那篇文章,那篇被剑桥大学菲尔顿教授给予了极高评价,但是也让他和大卫吵起来的论文!

    “是写信来表达谢意吗?内容似乎多了点儿。”

    格拉汉姆呵呵一笑。轻轻抖了抖这封信。

    这是是一封非常厚实的来信,不过格拉汉姆下意识的否决了里面是论文的可能。

    因为那篇血型的论文,格拉汉姆对这位亨特拉尔先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他对abo血型系统非常的看重,曾经和剑桥大学的菲尔顿教授专门讨论过一番。两人都一致认为这篇论文明显只是刚刚揭开了人类血液的冰山一角,还有着许多的奥秘等待着去揭示,不过以格拉汉姆的经验来看,这样的研究需要的是漫长的时间和精力的付出。就不是短时间内可能完成的了。

    “可惜的是,这套理论引起的反响似乎并不是很强烈啊!”

    想到最近一段时间接到的反馈,格拉汉姆更是遗憾的叹了口气:“什么时候医学能像物理、化学那样。可以得到普遍关注呢?”

    也难怪格拉汉姆会如此的感叹,对于这篇由他力主刊登的论文格拉汉姆还是非常看重的,而且包括法斯先生和菲尔顿教授在内的其他人也认为这将是一个划时代的成就,但是就目前收到的反馈来说,却没有达到格拉汉姆预期中的效果。

    至于原因的话,其实格拉汉姆也大致推测了出来。

    19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的工作已经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了,而且由于科技革命的巨大影响。人们对科学的尊重也越来越明显。但是大多集中在数学、物理等领域,甚至一百年前才从医学附属地位中独立出来的化学。也因为化学工业的迅速崛起而得到了普遍的关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