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医师1879 >

第427章

医师1879-第427章

小说: 医师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医的人那是少之又少!

    为了吸引人才学医,约翰可是费劲了心思,比如免学费,为华人学生专门提供奖学金等等,再加上他本人就是一名医师,而且亨特拉尔医院的医师们收入都很高,算是吸引了不少中国人学医。要不然这几年也不会有那么多医师回国,成为中国医学界的新力量。

    不过……

    当他们回国以后才发现,自己跳进了一个大坑!

    美国医师的收入现在也只是一般人的水平,甚至还要更低一些,更别说国内市场不大的中国了。所以大多数留学生都会扎堆在上海等地开业,因为只有这些大城市观念开放,而且有着众多的外国人,能给他们带来病人。如果是在长沙那些地区,光是让人们接受西医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高收入什么的,当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所以如果想要吸引他们加入的话,约翰就必须提供高人一筹或者很多的薪酬。因此在约翰的计划中,他筹建的医学院必须保证每年的高投入,留住那些教师们,同时还必须筹建更多的医院,给医学院提供足够的工作和实习场地——一所学校配三家附属医院,这是约翰最低的要求了。

    最高的要求,必然是最高的投入。

    因此当约翰看过那份报告后才突然发现,自己可能有些想当然了。现在的中国,西医还没有形成足够的生长土壤,哪怕他用金钱堆砌出一批硬件上顶尖的医学院,却无法提供相应配套的师资;哪怕他用钱砸出了一批医学留学生,却无法给他们提供一展身手的的平台——1911年的中国和美国,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简单来说,我们要因地制宜!”

    一边暗暗安抚着自己受伤的自尊心,约翰一边淡定的冲着学生道“克卿,中国的国情与美国不同,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的套用美国的医学教育体系,而是应该走出我们自己的特色出来!”

    “国情?特色?”

    听着约翰口中冒出的新鲜名词,颜福庆顿时眉头微微一皱。

    “不错!”

    深吸了一口气,约翰点头道“我原本的计划是按照亨特拉尔医学院的标准,未来十年在中国筹建十几家医学院,同时按照大中小的配置筹建至少一百家现代医院!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考虑,我发现这个计划有些太不切实际了……以目前中国的基础而言,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呃……”

    听了约翰的话之后,颜福庆忍不住暗暗点了点头。

    如果在回国之前听到这番话,颜福庆很可能会持反对的态度,但是回国三年后经历了许多困难,他知道自己老师说的是事实!湘雅医学院地处长沙,湖南省的省会,而且还有亨特拉尔银行资金的支持,筹建依然如此艰难,甚至大多数留学归来的医师都不愿意前来工作,更别说约翰口中的十几所医学院了。

    “所以我打算调整计划,一步一步来!”

    停顿了片刻之后,约翰认真的说道“首先第一步,在国内各大城市筹建一百所医院……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是湘雅医院那种大医院,这样的医院有个十所就足够了。其他的医院根据需要降低标准,最小的医院甚至可以只容纳三四个医师,具备最基本的检查和治疗条件即可……”

    嘴里一边说着这些话,约翰一边想起了未来的社区诊所。

    大医院必须建,但是建太多完全没有意义,因为没有足够的病人。而且在约翰想来,哪怕十所大医院也要慢慢来,未来十年里一年建成一所就很不错了。

    “医学院的话,高标准的建五所足以!”

    沉吟片刻之后,约翰接着说道“我打算在国内支持筹建五家顶尖的医学院,分别位于南京、杭州、长沙、重庆和太原!湘雅就不用说了,其他四所学校都将按照湘雅的标准来筹建!招收高中毕业生,但是学制为八年……”

    “五所?”

    听了约翰的话之后,颜福庆顿时精神一振。

    很明显,除了长沙的湘雅之外,约翰挑选的其他五个城市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南京和杭州地处江浙,经济发达,而且还是亨特拉尔财团实力最强的地方,当然可以作为候选地。上海虽然更加诱人一些,但是有圣约翰和德文医学堂存在,约翰不打算去凑什么热闹了。至于说重庆,虽然距离华西所在的成都比较近,但是毕竟是未来的重点城市,值得拥有一家顶级医学院!

    至于说太原……

    冲着阎锡山这个名字,约翰也打算尝试一下。

    “剩下的城市,我打算暂时筹建医学专门学校!”

    想起上辈子一百年后依然生机勃勃的医专们,约翰沉声道“办学标准大幅度降低,一样是招收高中毕业生入学,但是大幅度降低要求,比如说英文和拉丁文等,同时将学制压缩到三年!”

    “高中,三年?!”

    听到这番话之后,颜福庆顿时为之一愣!

    作为亨特拉尔体系的最坚定支持者,颜福庆从来没有想过,亨特拉尔先生竟然会制定这样的学制!要知道他们湘雅可是八年制,现在竟然只要求三年制……

    这和美国那些烂学校有什么区别?

    “没错,三年!”

    轻轻叹了口气,约翰点头道“中国现在最缺的不是顶尖的医师,而是足够数量的医师,我们需要他们被迅速培养出来,填充未来大大小小上百所医院!按照原定的标准太慢了,事实上我们也不需要他们必须学会诊治那些疑难病症,只要掌握最基本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解决最常见的疾病就可以了……”

    (。)

 第四十三章 分级

    “简单来说,就是医学院分档,医院分级!”

    看着一脸茫然的颜福庆,约翰沉声道“你这两年一直在筹建湘雅医学院,应该很明白一所顶尖的学校没那么容易建成!想想看,亨特拉尔医学院也好,霍普金斯也好,花费了多少时间和多少金钱?虽说湘雅可以照搬亨特拉尔医学院的一切,但是各学科的教授可以直接调来吗?优秀教师是可以凭空出现的吗?“

    “当然不能!”

    不等沉思的颜福庆开口,约翰自己就摇了摇头苦笑道“哪怕我们如何加大投入,都不可能短时间内培养出大批合格的教师!因此最稳妥的做法就是徐徐图之,一方面招揽回国的精英们,一方面派人去纽约接受培训,慢慢培养足够的人才。即便如此,未来一二十年,能培养出五所学校所需的人才就非常了不起了。”

    关于这一点,约翰真心是有体会的。

    为了筹备自己的亨特拉尔医学院,约翰挖了人家霍普金斯的半壁江山,然后用高薪和丰厚的福利从欧洲不停挖人,然后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算大功告成。他很难想象,在中国如果想要建起五所这样的学校将会如何的艰难!

    事实上哪怕只有一所,也是难如登天!

    “不错!”

    听到这里的时候,颜福庆也是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他这两年一直在长沙,很清楚筹建一所医学院的难处,更别说五所了。

    “所以说,我们要因地制宜,降低标准!”

    约翰的眉头一挑,重复了刚才的一句话“中国目前并不需要大批可以开刀做手术的顶尖医师,而是需要一些能够处理简单疾病的普通医师,我认为经过三年医学培训的话也勉强够用了!”

    未来医专毕业的年轻人们,难道就不会给人看病?

    当然想让他们诊治一些疑难杂症,或者说上手术台之类的,确实有点儿强人所难了,毕竟那需要经过更长时间的专业培养。但是如果只是一些简单的感冒发烧,或者说根据各种疾病的症状进行初步的判断呢?

    这个难度,其实并不算很大!

    比如说未来的医专临床毕业生们,担任助理医师或者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实力还是有的。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医学知识量远远不能和未来相比,哪怕未来的赤脚医生都能担任大用,更别说经过系统训练的人了。

    而且……

    稍稍停顿了一下之后,约翰接着说道“等到时机成熟,这些医专的实力也足够之后,我们就可以适当的提高标准,比如把三年提高到五年或者六年,用更加完善的计划来培养更好的医师……”

    如果有未来的医学生听到的话,肯定能马上明白过来。

    这就是约翰给中国医学发展定下的一个计划,未来源源不断的建设三年制的专科,然后把实力上涨的医专升级为五年制或者六年制本科(早期的中国医学教育极为重视英语,并且高中生读一年预科也很常见),重现上辈子中国医学教育的老路。虽然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来说,医学院学制如此杂乱肯定不划算,因为将来想要调整过来的难度更大,还不如一步到位。但是对于基础薄弱到几近于无的中国来说,这种方式却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降低医师们的培养难度!

    当然最终的目的,还是完全实现八年制医学教育。

    所以七年制之类的学校,约翰不打算让他们在中国再出现,三年、五年(六年)和八年,三种学制就已经足够了。大部分留学回国的顶尖人才在顶级医学院工作或者执教,少部分人和国内培养的精英们负责开办医学专科学校,将来实力够了升级为五年制或者六年制。

    这样一来,八年制负责培养医学领军人才,五年制培养的是医疗中坚力量,而三年制培养的则是基层医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梯队……

    这一次沉默许久之后,颜福庆终于点了点头。

    开玩笑,虽然未来很多人对中国的医学教育多有腹诽,但是几十年发展形成的体系,而且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依旧沿用下去,充分说明了他的实用性。中国不可能一下子就让所有医学院拥有八年制的实力,这不仅仅需要医学院的教育足够强悍,同时还需要强大的教学医院作为支撑,哪怕美国人也要花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中国就更差得远了。

    看到颜福庆点头,约翰满意的点了点头。

    颜福庆是毕业于亨特拉尔医学院的第一名华人博士,同时也是最优秀的毕业生之一,可以说深得约翰的信任,早早便被他选为执行这个计划的人选之一。现在颜福庆在长沙干的很不赖,再加上另外一个世界,这位大牛筹办湘雅医院、湘雅医学院、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山医院、华山医院和肺科医院的辉煌履历,毫无疑问,他应该是执行这个计划的最佳人选!

    事实上,颜福庆也非常的乐意!

    毕竟约翰?亨特拉尔先生描绘的景象实在是太诱人了,没有人能够拒绝成为中国医学教育领袖的诱惑。一旦这个计划最终实现,哪怕只实现一小半,至少也有两家顶级医学院和六七家医学专科学校,这无疑将会占据现在中国医学领域的半壁江山;而如果全部实现的话,意味着这个体系将会成为中国医学的主流!

    对于爱国者颜福庆来说,这种诱惑是无可抵御的。

    而且作为约翰的学生,颜福庆也很清楚自家老师的性格,既然说了肯定就会去做,答应了就一定会兑现,甚至更好!既然如此的话,他当然就更是义不容辞了。

    又说了一些细节之后,约翰接着笑道“至于说医院分级的话,其实也很简单,我打算把咱们筹办的医院分为三个级别大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普通的小医院三种!大型综合医院好理解,就是湘雅医院这一个级别的,全部作为医学院的附属医院,除了诊治病人外还要承担教学工作;专科医院的话主要是妇产医院和儿童医院,目前世界各大强国基本上都已经认同了这两种专科医院;至于说小医院……”

    轻轻一笑,约翰耸肩道“或许已经不能称之为医院了,应该说是诊所,工作的只有几位医师甚至一两位医师,负责诊治一些简单的疾病或者发现某些疾病的症状,然后在没有能力解决的情况下,推荐病人去大医院就诊!”

    如果有另一个穿越者在场的话,听到这番话肯定会把眼睛都突出来!

    未来中国想要推行但是难度极大的分级诊疗制度,竟然在1912年的时候被一个人提了出来!而且更加重要的是,现在的中国现代医学就是一张白纸,随便由人作画,如果约翰真的能在未来十年建起几家顶级的医学院和十所大医院,然后再建起更多的小学校和小医院的话,说不定还真能让他给办成了……“

    “当然,一切都不是绝对的。”

    胸中怀着改变历史的兴奋,约翰的声音也变得高亢了起来“八年制毕业的不一定全是精英,表现不好也可能去做社区医师;三年制毕业的不见得一辈子就是在社区医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