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医师1879 >

第421章

医师1879-第421章

小说: 医师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院和护理学院的筹备就顺利多了。

    在和爱德华?胡美的合作中,颜福庆也自然而然的获得了绝对的优势!

    虽说耶鲁大学才是这所医学院计划的主导者,但是这年头和未来一样,谁钱多谁的声音就大,当雅礼学会还在拼命的想要筹集少量资金的时候,亨特拉尔银行一笔笔款子打了过来,这种情况下颜福庆说话的嗓门都要大上不少。

    更何况,颜福庆可是毕业于亨特拉尔医学院!

    毕业于亨特拉尔医学院,在亨特拉尔综合医院进行了规范化的住院医师培训,这种辉煌的履历可不是爱德华?胡美可以相提并论的。耶鲁的名头虽然也是很响,但是在医学领域和亨特拉尔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非要比喻的话就像未来的北医和地方普通院校一样,更何况胡美前些年一直在印度行医,和在亨特拉尔综合医院工作的颜福庆也没有什么可比性……

    中国人主导的医院和医学院,在长沙的发展阻力就小了许多。

    所以在筹备湘雅医学院的过程中,颜福庆几乎全盘照搬了亨特拉尔医学院的模式。不要怀疑他有没有这个实力,颜福庆肯定没有,但是约翰却给了他足够的支持——所有的教学设备和医疗设备,包括药物都从美国运来,而且亨特拉尔出版社将为他们提供全套的标准教材,包括中文版和英文版,如果有需要的话甚至还将提供德文版……

    呃,扯远了。

    约翰今天这一问,明显表现出了对颜福庆的不同。

    颜福庆心中也很明白这一点,而且他知道这种不同并不是针对自己这个人,而是医学教育这个领域!所以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的他也不犹豫,干脆的点头道:“先生,其实办学校您是行家里手,应该很清楚,重要的无非就是一个教育理念和两个字:钱,人!眼下来说,我们唯一有些不足的就是人手了。”

    “唔……”

    双眼微微一眯,约翰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教育理念照搬亨特拉尔医学院,钱上面也不用担心,亨特拉尔银行绝对会保证医学院最高标准的投入。那么和他预料的一样,湘雅医学院的人手看起来还是有些不足。

    “这两年,加入学校的留学生数量不是很多。”

    皱了皱眉头,颜福庆苦笑着说道:“虽然加起来也有八个人,但是还远远没有达到我的预期目标……先生,和上海相比,长沙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弱了,虽然我给所有的同学都写去了邀请信,但是……”

    说到这里的时候,颜福庆脸上闪过了一抹失落之色。

    虽然筹办医院和医学院的过程夜算得上一帆风顺,但是颜福庆依然有些失望。他本身是上海人,当年因为约翰的劝说而选择了来长沙,筹办自己心中的医学院。但是很明显,和他有一样想法的人并不是很多,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留在了上海,毕竟德文医学堂和圣约翰等诸多学校也需要教师,而且亨特拉尔体系下的三所大学也全都在筹办医学院之中。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和未来的那个时代一样,大城市对精英们的吸引力要远远超过长沙这种普通省会城市。尤其是这个时代,像上海这样的城市更不是长沙能比的,而对于那些在美国和德国留学多年的人来说,两者的吸引力更是天差地别!

    “嗯,我明白你的难处。”

    同样微微一皱眉,约翰无奈的点了点头。

    看到颜福庆一副失落的样子,约翰突然发现自己有点儿想当然了。他知道颜福庆历史上是来到了长沙,成为了湘雅的第一任校长,但是这个世界他无疑更加优秀,而且有了自己的支持后也有更多的选择,偏偏自己因为历史而建议他又来到了长沙……

    如果留在上海,他会不会发展的更好?

    “不,不能这样想!”

    摇了摇头,约翰很快就把这种想法深深埋藏了起来,深吸一口气轻声道:“克卿,关于师资的问题我会想办法尽快给你解决,保证学校明年可以顺利开学……今天我请你来,主要是为了另外一个想法……”

 第二十九章 另一份报告

    阿司匹林降价的事情,约翰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这种可以轻松减轻生病痛苦的药物,现在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公认的标志,而且随着医师们发现它的抗风湿作用,在19世纪末这个整体落后的时代越发显得重要了。再加上各**队的采购,几乎每年销量都会有一个巨大的增长。简单点儿的话,可以用数字来概括:1891年上半年,仅仅位于柏林和纽约的两家亨氏制药公司的工厂,阿司匹林的销售额就超过了一千八百万马克,折合超过了三百万美元!如果再加上英、法两国合作的工厂,销售额更是接近三千万马克,折合五百多万美元!

    阿司匹林,确实无愧于世纪之药的名头!

    只不过老亨特拉尔担忧的问题,在约翰看来却没那么重要。因为随着阿司匹林价格的大幅下降,引起的必然是销量的骤然暴增——以前舍不得买的人,肯定就敢用了。而在亨氏制药公司这几年不停扩大生产规模的前提下,总体的销售利润不见得会降低,甚至还有可能上涨也说不定。

    说到底,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当初制药公司产能一般,高定价可以在销量不大的时候保证利润。后来随着英、法和美国本土的工厂投产,产量上去了,市场也突然增大了好几倍,高定价自然可以延续下来。但是随着产能的进一步扩张,想要保证利益的话降价就是必然的选择了。

    法国人的突破,只不过是一个降价的理由罢了。

    约翰没有兴趣像历史上的拜耳那样,自不量力的试图去独占yixian水杨酸的市场,而且也不可能,毕竟这玩意儿早几十年就已经被人合成了。只不过在这个化工技术还没有那么先进的时代。利用超越时代的知识抢占几年市场还是可以的,这就是为什么当初阿司匹林的定价会那么高昂的缘故。

    现如今,超级暴利时代算是结束了。

    事实上无论法国人也好,还是德国人也好,几年的折腾下来应该都找到工业化制备yixian水杨酸的方法,只不过成本上却远远不能和阿司匹林相提并论。所以影响微乎其微。而等到法国人终于在成本上追上来的时候,亨氏制药公司又一口气把价格降低了三分之一……

    约翰已经想象得到,法国人跳脚骂人的情形了。

    “不过,确实也该考虑一下新产品了。”

    不管在不在意竞争对手们,约翰都要认真的考虑一下老亨特拉尔的建议了。毕竟亨氏制药公司的利润太过庞大,在电力公司没有大笔分红、汽车还不成为主流的前提下,现在就是亨特拉尔家族的支柱,几种药物加在一起,每年都能提供将近一百万英镑的巨额利润。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一艘最先进的君权级战列舰造价也不过一百多万英镑,意味着亨氏制药公司的盈利每两年就可以打造一艘君权级……

    ……

    对于约翰?亨特拉尔先生来说,这些事情并不值得烦心。

    但是在遥远的欧洲,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之中,一个三十多岁的物理学家却看着眼前的一堆实验设备,使劲的拽着自己乱糟糟的头发,明显非常烦心的样子。

    “该死,我明显忽略了什么!”

    紧锁着眉头。汤姆逊低声的喃喃道。

    今年刚刚三十五岁的约瑟夫?约翰?汤姆逊是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物理学教授,对于他这个年纪来说。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荣誉。要知道剑桥本来就是欧洲最古老也最有名的大学之一,卡文迪许实验室更是斐名世界,汤姆逊能够担任物理学教授一职本身就是对他的最大肯定了。

    不过最近这段时间,汤姆逊有点儿烦恼。

    自从两年前德国人和美国人发现了x射线之后,和很多思维敏锐的物理学家一样,汤姆逊也把自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了阴极射线的研究上面。这不仅仅是现在欧洲物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同时汤姆逊心中也隐隐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这里面还有很多东西值得自己去挖掘。只不过忙活了这么久,汤姆逊一直都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心中自然就忍不住有点儿失望了。

    就在汤姆逊打算先休息一下再继续的时候,一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突然跑了进来。恭敬的问道:“请问,您是汤姆逊教授吗?”

    “嗯,我是。”

    瞥了来人一眼,汤姆逊点了点头。

    “呼……总算找到您了,这是我们外科学教授给您的一封信!”

    长吁了一口气之后,年轻人立刻给汤姆逊恭敬的奉上了一封信,信的分量很重,掂了掂之后汤姆逊立刻就明白了过来:里面应该是一本书什么的。

    不过……

    “外科学教授?”

    回过神来的汤姆逊眨了一下眼睛,惑然不解的问道:“你刚才是说……你们的外科学教授让你送来的信?”

    “是的,先生。”

    点了点头,年轻人认真的回复道:“医学院的外科学教授凯文先生……您不认识吗?”

    “我认识吗?”

    连眨了几下眼睛,汤姆逊脸上的表情一片茫然。不管他怎么想,始终也想不起来自己认识一位凯文先生,更别说医学院的外科学教授了——医学院离实验室的距离可不近,而且自己一个物理学家,身体向来都不错,认识外科医师做什么?

    不过也就是想了两三秒钟,汤姆逊很快就晃了晃脑袋不再多想了。他这会儿的注意力都在自己的实验上面,不管这位凯文教授是谁,找自己有什么事情,都要等自己想明白实验的问题之后再说……

    “先生,您不看一下信吗?”

    眼见汤姆逊教授有把信扔一边不管的意思,来找他的学生顿时急了:“凯文教授嘱咐我,

    请您尽快看一下信,然后给他回复……最后是能让我把回信给带回去!”

    “嗯?这么着急?”

    眉头一皱,汤姆逊教授心中顿时有些不悦了。

    不过不等汤姆逊开口多说什么,那个学生就已经点了点头道:“是的先生,凯文教授说信中是一本医学杂志,但是上面却有两篇和物理学有关的论文,对他现在的研究影响非常大,所以想要征求一下物理学家的意见……”

    “医学期刊?有物理学的论文?”

    听了学生的回答之后,汤姆逊教授顿时乐了。

    “是的,先生!”

    学生没有笑,而是非常认真的点了点头。

    “嗯?”

    在学生灼灼的目光注视下,汤姆逊的笑声渐渐停歇了下来。虽说他觉得非常好笑,但是这个学生的表情……汤姆逊眉头一挑,好奇心顿时被挑了起来!

    微一犹豫,汤姆逊打开了凯文教授的来信,拿出了一本杂志——。

    “咦?真的是有?而且……”

    看到目录上的两篇论文标题,汤姆逊的心头一震,立刻便翻到了论文所在的页数。而随着他的目光迅速浏览着两篇论文,一双蓝色的瞳孔开始渐渐收缩,原本紧闭的嘴巴也慢慢的张开、张大,再也合不上了……u

 第三十章 美好的东西

    送走了一脸凝重拿着报告的颜福庆,约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坐在那里陷入了沉思之

    那份报告,颜福庆是第二个看到的人。

    事实上在经过了那么久之后,整份报告的内容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因为约翰整合了自己在过去三十年思考的结果,提出了和美国人那份报告完全不同的思路!

    美国医学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把它推上精英教育的路子。

    这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过程,但是美国拥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稳稳站在了世界第一的位置上,而且国家的财力、各大基金会的雄厚投入以及未来几十年飞展的国家实力,都是达成这一个目标的保证。即便如此,佛来克斯纳报告提出了之后,美国人也花了几十年的时间,耗费了无数的美金才得以完成。

    但是对于191o年的中国,这条路完全是条死路!

    事实上,哪怕到了一百年后,约翰穿越而来的那个时代,中国也不可能将医学教育推到精英化的范畴之内。所以每年高考报考医学院的时候,唯有协和一家只有八年制临床专业,其他几家有招生八年制资格的院校,除了北医曾经一度这样之外,无不同时招收五年制的学生。协和是从洛克菲勒时代开始就是精英化教育,后世虽然三起三落,但是基本理念并没有改变过而。北医虽然有一段时间只招收八年制,但是因为实力、经验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最后又重启了五年制的招生计划。

    五年制,才是中国医学教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