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医师1879 >

第403章

医师1879-第403章

小说: 医师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小海德堡进行检查、诊断,并且说服他的父母确实不容易,但是约翰却没想到竟然花费了将近一个小时。不过约翰倒也喜欢这种感觉,要是上辈子的话,恐怕早就看完好几个病人了。

    “先生,这位是海伦娜夫人。”

    没让约翰多等一会儿,护士小姐很快就领着今天的第二位病人走了进来。

    海伦娜,如果只听名字的话无疑是很美好的,但是看到来人之后强烈的反差让约翰稍稍有些意外。这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人,大约一米五左右的个头,一头火红的头发显得格外显眼。或许是因为年龄的缘故,妇人的皮肤显得粗糙而又松弛,身材也异常粗壮,尤其是腰身更是粗的跟一个水缸似的。让人一看就有一种喘不过气的感觉。

    当然,对于医师们来说病人可没有美丑之分,约翰很快就微笑着说道:“请坐吧,海伦娜夫人。”

    “请问您介意我记录下今天的谈话吗?”

    一边拿出自己的笔。约翰和之前一样问了一句。

    “当然不介意。”

    在椅子上扭了扭身子,海伦娜夫人立刻瞪大了眼睛道:“不过……这位先生,其实我没有生病,生病的是我的丈夫,我今天来这里是想要买一些磺胺回去给他用的。”

    “啪嗒!”

    听到海伦娜夫人的这句话之后。约翰的右手顿时僵在了半空中,刚刚拿出来的水笔也啪嗒的一声掉在了桌子上……

    ……

    “今天上午的情况怎么样?”

    走进约翰所在的门诊室之后,托马斯笑着问了一句。

    “不怎么样。”

    身子软趴趴的靠在椅子上,约翰有气无力的苦笑道:“总共也就只有四个号,其中还有两个是给别人买药来了,另外两个也是冲着阿司匹林和磺胺来的……一直都是这样的情况吗?”

    “差不多吧。”

    微一沉吟之后,托马斯同样苦笑了起来。

    不得不说,半价的磺胺和阿司匹林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尤其是随着知道消息的人越来越多,托马斯甚至发现过有开业医师冒充病人前来买药的情况!毕竟亨氏综合医院的药物价格确实极具诱惑力。甚至比他们从亨氏制药公司拿药的成本还要低上不少,如果能够大批量开药的话还是很有赚头的。

    这些日子,医院已经应付了不少这样的人了。

    “慢慢会好转的。”

    眼见约翰有些失落,托马斯很快就安慰他道:“虽说大部分人都是冲着药来的,但是毕竟还有一些是真正的为了看病。而且我想随着咱们医院的名声渐渐响亮,以后情况肯定会慢慢好转的。”

    “嗯,希望那一天能尽快到来吧。”

    约翰也知道托马斯的话很有道理,很快就把郁闷的心情抛到一边去了。

    拿出怀表看了看时间,已经差不多到十二点钟了,约翰干脆站起来伸了个懒腰笑道:“时间差不多了。走,一起吃午饭去!”

    “也好。”

    托马斯当然不会拒绝约翰的邀请,马上笑吟吟的答应了下来。

    亨氏综合医院的医师餐厅,可能是整个医院现在最让外人羡慕的地方了。饭菜的味道暂且不说。确实也就是一般化的水平,但是其油水却让所有的员工满意,也让外人羡慕不已:每天早中午三餐定时供应,面包、牛奶、咖啡、肉、蛋、青菜等等食物应有尽有,而医院的员工们只要花费几美分就可以吃的很舒服。在诸人看来,这绝对算的上是亨特拉尔先生给员工们提供的一项特殊福利了。

    简单的要了一些食物。约翰和托马斯在一张小桌上坐了下来。

    亨氏综合医院现在规模不算大,全部人加起来也不过百人而已,而且为了保证医师和护士们的工作,医院规定其他后勤人员必须和他们错开吃饭时间,所以这会儿餐厅里也就是十几个人,显得格外安静。

    “你下午打算做什么?”

    先喝了一口咖啡之后,托马斯有些漫不经心的问道。

    按照约翰自己要求的安排,平时周一和周五上午出门诊,周二和周四上午去手术室,其他的时间可就没有什么安排了。托马斯知道约翰事情多,自然不可能主动给他安排更多的工作,这会儿也是没事儿随口问那么一句。

    “下午的话,就在办公室写点儿东西吧。”

    一边吃着午餐,约翰同样漫不经心的回答道。

    既然已经决定了要把自己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医院里,约翰当然不会轻易违反,只不过以医院现在的情况来看,需要他的地方还真不是很多。门诊的情况上午已经看到了,至于说手术室的话有托马斯等人在,阑尾切除术基本上已经用不着约翰了。而且他也没有太大的兴趣再去掺和,一心想着用一段时间把外科的基本技术都给慢慢的完善起来。

    至于说下午写的东西,自然是和不久前的病人有关了。

    不过托马斯明显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意思,很快就挑起了一个轻松点儿的话题,两人边吃边聊了起来。

    吃过午餐,托马斯自然是去忙自己的工作,而约翰则是回到了办公室。

    先看看布朗小姐送来的信件,除了柯南道尔寄来的一封信之外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柯南道尔的来信让约翰颇为惊喜,因为那沉甸甸的分量预示着她又可以欣赏到一篇新的福尔摩斯小说了。

    不过还没等约翰拆开去看,布朗小姐便敲响了他办公室的大门,走进来轻声的说道:“先生,外面有一位绅士迫切的想要见您一面……”

    ……

    悲剧啊!

    明天早上六点钟开始出差,又是连续两天摸不到电脑。最近的更新已经很让人惭愧了,所以这次坚决不想断更,今天上班偷偷码了两章备用。但是悲剧的是,晚上到家才想起来两章全都留在办公室的电脑上了。也米有上传,也米有在其他地方留档……

    悲剧啊!

    晚上这一章是临时加塞的情节,因为明天起的实在早,没法继续码字了,明天可能没有更新,抱歉啊诸位。

 第三十九章 危机

    就在约翰抵达德国的十天之后,伯格曼去世了。

    在约翰?亨特拉尔先生的一力坚持之下,为伯格曼教授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几乎全柏林的外科医师们都来参加了。作为柏林大学医学院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毕业生,同时也是世界外科学界隐隐的领头羊,亨特拉尔在外科学界的影响力在这次葬礼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葬礼过后,约翰?亨特拉尔先生开始了漫长的隐居生活。

    以他现在的身份和地位,想要绝对的隐居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事实上从邮轮抵达欧洲的第一天起,无数神秘人物便或明或暗的围绕在他的周围!这其中包括德国人、英国/ 人,还有法国人,甚至还有意大利人和俄罗斯人,而同样在抵达欧洲的第一天,约翰的岳父布里斯特先生就给他派来了一支人数超过三十的保镖队伍,把他们夫妇俩严密的保护了起来。

    从1907年3月到1907年10月初,约翰在柏林待了整整半年。

    这半年里除了医学界的朋友之外,他几乎拒绝了所有的邀请,也拒绝了所有的拜访,一门心思的陪着安娜。两人或在家里打球种花,或是前往英法等国进行短途旅行,购置自己喜欢的油画等艺术品,或是欣赏激烈的足球比赛,度过了难得的一段美妙时光。当然不为人知的是,在这期间他也曾秘密的接待过几拨客人,包括德国海军、英国海军和克虏伯公司的代表,也有美国驻英和驻德的大使和武官们。

    约翰没有答应什么,也没有拒绝什么。

    他知道德国人希望得到密歇根号的技术,希望得到他从法国买来的液压退进技术,更希望得到合成氨的生产工艺,他也知道英国人除了想得到合成氨工艺之外,还希望他不要和德国人交易,保持中立。他同样知道在这个时候,虽然欧洲的气氛还不是那么紧张,但是火药味儿已经渐渐浓烈了起来。而作为一个美国人,这种时候最佳的选择就是保持中立,因为无论英法还是德奥,都不是他一个小小的美国大亨可以得罪的。

    因此在回到美国之前,约翰不会答应任何事情。

    而且……

    作为世界最大的无线通信公司老板,约翰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带着一部大功率的无线电发报机,随时随刻与美国保持着联系。因为他知道,他等待了十几年,筹备了两年之久的机会,马上就要到来了……

    ……

    在漫长的一百多年时间里面,美国一直都没有所谓的中央银行。

    因此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美国对银行业的干预一般都是由一个任来完成的,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JP摩根,华尔街的皇帝,美国的金融帝王。就连美国政府想要做些什么,一般也都必须要经过摩根来进行安排,所以哪怕罗斯福敢针对北方证券下手,但是依然必须要批准美国钢铁的合并,并且在后来对摩根多次忍让。

    就在1907年年初,摩根动身前往欧洲。

    这并不是他离开美国的好时机,因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金融市场上就已经出现了很多不太好的苗头,也有人为此而汇报过。但是摩根认为问题并没有那么大,坚持去欧洲去寻找所谓的“艺术气息”……

    所有的事情,都凑到了一起。

    1906年,美国的铁路公司和保险公司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股价大跌让他们承受着巨大的财政压力,一些经纪公司关闭了,而造成的恐慌也导致了华尔街的财富蒸发了十亿美元以上。1907年4月开始,更多的坏消息传了过来,美国钢铁公司宣布公司收益在减少,摩根想要组建航运托拉斯的构想以失败告终,法官判决标准石油公司违法,开出了2900万美元的巨额罚单;汉堡和阿姆斯特丹的坏消息让美国的黄金开始流入欧洲……

    到了1907年10月,一切的替罪羊出现了。

    这个时候,纽约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而当时美国第三大信托公司尼克伯克信托公司大肆举债,在股市上收购联合铜业公司(UnitedCopper)股票,但是他们的失败,发了华尔街的大恐慌和关于尼克伯克即将破产的传言。

    没有中央银行调控,市场极度投机,信息不畅……

    等等因素综合在一起之后,终于让这个市场不堪重负。首先是参与收购联合铜业的信托公司以及几大银行开始,传言让人们恐慌起来,纷纷挤兑。而其中的一些银行和信托公司破产,又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银行纷纷收回贷款,股市暴跌,民众挤兑,几家大银行濒临倒闭……

    具体的过程和危机形式就不多说了,总之到了10月份的时候,美国的金融市场已经处在了崩溃的边缘,急需大量的资金注入!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全美国也只有一个人!

    JP摩根,他在最危机的时刻回来了!

    10月的某天上午,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登上一辆白马拉的四轮马车前往自己位于华尔街23号的办公室。其时全纽约的人都已在各大报纸的头版见过摩根的照片,这些报纸称摩根为纽约市的大救星。当时与摩根同乘的是他的女婿,事后这个人留下了一段生动的描绘,让人们得以遥想那天早晨围绕着这位巨人的氛围:“在通往下城的一路上,一有人瞥见他(摩根)坐在马车中就会提醒路人。认识他的警察和马车夫们一看到他就高喊,‘老头子来了’、‘大酋长来了’,听到的人知道他们说的是谁,于是跟着马车一路跑,只想看一眼摩根。在三一教堂附近,当人群知道车里坐的是谁时,立刻让开道路,跟随我们走着。他让人们如此兴奋,仿佛走在队列前面的将军,正挥师去解救一座被敌人围困的城市。摩根一直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似乎根本不曾留意兴奋的人群,但显而易见,他颇为欣喜……”

    在一片欢呼声中,摩根登上JP摩根公司门前的台阶,然后径直走进了自己的私人办公室。

    接下来,摩根开始召集他的“部下”们,包括纽约第一国民银行行长,国民城市银行行长等大银行和信托公司的大人物。而在同一时间,连夜与摩根的合伙人进行了会晤之后,已经赶到纽约的美国财政部长宣布,将会正式支持摩根,并提供2500万美元以增加流动性……

    在这个时候,美国人已经把摩根推向了神坛。

    只不过谁也不知道,就在摩根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之后,他那淡然的脸色迅速便沉了下来,坐在舒适的沙发上,双眼渐渐的眯了起来……

 第四十一章 日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