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医师1879 >

第376章

医师1879-第376章

小说: 医师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校长?亨特拉尔大学?”

    听到约翰的这番话之后,洛厄尔顿时愕然:“抱歉,我有些不太明白,您那里不是亨特拉尔医学院吗?什么时候成为亨特拉尔大学了?”

    “其他学院正在筹备之中,先生!”

    微微一笑,约翰沉声道:“我准备将医学院扩大为亨特拉尔大学,并且已经在医学院的周围储备了大量的土地,也筹集了足够的资金,目前就差一个校长了!先生,我在这里正式的邀请您前往纽约,担任亨特拉尔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并且拥有这所大学的所有权力!”

    “咕咚!”

    艰难的咽下一口吐沫,洛厄尔彻底的愣住了。

    他对约翰?亨特拉尔先生今天的来意做出了无数种猜测,但是洛厄尔怎么也没有想到,对方竟然是来邀请自己成为一所大学的校长,而且还是一所正在筹备中的大学!

    这……

    洛厄尔虽然对教育非常感兴趣,而且也正有意去自己母校哈佛大学担任当代政治体制的一名讲师,但是这毕竟只是打算而已。这位亨特拉尔先生为什么突然来到剑桥,然后突然邀请给自己?

    无论怎么看,这也太诡异了吧?

    “呃……”

    看到洛厄尔脸上那诡异的表情,约翰顿时一个咯噔,心头如同打鼓一样忐忑了起来:“难道……自己来早了?”

    事实上,约翰确实来早了。

    阿伯特?劳伦斯?洛厄尔,1909继任艾略特成为哈佛大学的第22任校长,在前任伟大的功绩阴影下,洛厄尔定住了各方的压力,对哈佛大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让哈佛大学的硬件设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针对艾略特过于自由的选修制而改革了本科生的课程,实施通识考试制度,执行了导师制等等。在洛厄尔的带领下,哈佛大学进一步发展,最后彻底奠定了美国顶尖大学的地位。

    相较于在任的艾略特,洛厄尔或许不是那么光彩夺目,但是约翰知道这同样是一位伟大的校长。

    所以他来到了剑桥,来邀请这位未来的大牛。

    只不过约翰虽然知道这位大牛,但是明显不知道对方的职业发展,所以来早了一些。洛厄尔现在还没有进入哈佛大学,他还从事着自己的法律事务,正在考虑是否成为一名哈佛大学的讲师。

    不过……

    或许正是如此,约翰来的恰是时候!

    波士顿出生同时哈佛毕业的洛厄尔如果接受了哈佛大学的讲师职位,第二年就会升职为教授,第四年成为终身教授。到了那个时候,对哈佛大学感情极深的洛厄尔是否会接受约翰的邀请,去纽约任职就很难说了。

    不过现在的话,机会肯定要大得多!

    这一点只要看看洛厄尔此时的表情就知道了,虽然对约翰的邀请感到极为惊讶,但是在片刻的惊愕之后,洛厄尔的眼神渐渐的亮了起来……

 第三十三章 挖人

    “是的,杜威先生。”

    面对着眼前这个不到四十岁的年轻教育家,约翰一脸微笑的说道:“洛厄尔先生已经在认真考虑我们的邀请,担任学校的校长……请相信我,他会是一名合格的校长!”

    “呃……”

    听了对面这个年轻人的话,约翰?杜威顿时满脸的茫然。

    作为芝加哥大学的哲学、心理和教育系主任,约翰?杜威此时的名声还不算很响,但是那位洛厄尔先生就更名不见经传了。至少杜威搜遍了自己的记忆,似乎从来都没听说过这位先生的名字。

    而且……

    “为什么这位亨特拉尔先生,会突然来芝加哥邀请自己?”

    眨了眨眼睛,约翰?杜威忍不住暗暗琢磨了起来。

    “杜威大神的长相,比洛厄尔可清秀多了。”

    耐心等待对方回应的同时,约翰静静的观察着对方的神情变化。

    几天前约翰还在一千英里外的剑桥,但是几天后他就来到了五大湖区的芝加哥,在芝加哥大学找到了约翰?杜威,邀请他前去纽约担任亨特拉尔大学教育学院的院长……

    说实话,约翰自己都觉得有点儿奇怪。

    不过想想对面这位大神的身份,约翰就觉得自己几天的辛苦奔波算不了什么了。如果说在美国教育发展史上谁的影响最大的话,恐怕就属眼前的这位大神莫属了。就像1949年约翰?杜威九十岁生日的时候,美国杂志说的那样:“现代美国教育家中还没有一个能逃脱约翰?杜威的影响。”

    事实上,确实就是如此。

    而之前约翰邀请的洛厄尔,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受到了杜威的影响。而洛厄尔担任哈佛大学校长的时候,也正是杜威的思想急速扩大影响的时期。正是因为上辈子偶尔看一篇文章时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对洛厄尔发出邀请,对方答应会认真考虑之后,约翰心血来潮坐火车来到了芝加哥,正式对约翰?杜威发出了邀请。

    “杜威先生,我们将给您最高的权限!”

    等待了片刻之后,约翰忍不住开口道:“除了亨特拉尔大学之外,我已经投资建立了一所小学,并且还要建立一所中学,涵盖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阶段,我希望您能够到纽约去,彻底的贯彻您的教育理念!那里将会是一张白纸,任由您在上面描绘自己想要的景色!而且我可以向您保证的是,除了提供充足的资金之外,我绝对不会干涉其他!”

    “咝……”

    听到这里的时候,约翰?杜威终于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心理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学家,这都是约翰?杜威的身份,但是要说起他最感兴趣的东西,当然还是教育学。所以八年后当他离开芝加哥,前往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候,基本上就放弃了心理学的研究,而是把它们应用在自己的其他领域上。

    其实约翰?杜威已经计划在芝加哥建一所中学,来贯彻执行自己的教育理念,但是让人遗憾的是他本人没有足够的资金 。而愿意出钱资助他的人,在某些事情上面又不是完全的配合,就好像两年前建的那所小学,最后的结果就是杜威黯然离去……

    可想而知,约翰的话对他有多么大的诱惑!

    “亨特拉尔先生,您让我冷静一下。”

    用力的晃了晃脑袋,约翰?杜威纠结的苦笑道:“说实话,我对您给出的条件非常心动,但是……这毕竟不是一件小事情,请您允许我考虑一下……”

    ……

    直到约翰离开芝加哥,约翰?杜威也没有给出自己的决定。

    对此约翰毫不意外,也没有着急,而是淡定的准备回去纽约后慢慢等待消息。无论洛厄尔还是杜威,现在都有着自己发展顺利的事业。洛厄尔出身波士顿望族,历史上多次向哈佛大学捐献,身价不菲,仅靠高薪是无法打动对方的,约翰能给出的就是贯彻对方办学理念的牌。至于说约翰?杜威的话肯定也不会缺钱,要知道芝加哥大学虽然是和亨氏医学院同期成立,但是投资者可是大名鼎鼎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那是绝对不差钱的主。所以约翰能打动对方的,也只能是理念上的绝对支持。

    可以说,约翰给的是两人最心动,但是在其他地方很难得到的东西。

    或许十几年后或者二十年后,洛厄尔哈佛大学校长的身份可以让他做到,约翰?杜威的声望更是可以影响全国,但是在这个时候,也只有先觉者约翰?亨特拉尔才能给予他们想要的一切!

    所以无论如何,约翰都有八成的把握他们会答应下来!

    “接下来的话,就是到处挖人了。”

    在回纽约的火车上,约翰认真的考虑着亨特拉尔大学的筹备工作。

    想要建一所顶尖的大学,优秀的教授和各方面人才无疑是最重要的,就像亨特拉尔医学院一样,如果没有奥斯勒和埃尔利希等人,如果没有从欧洲而来的教授们,如果没有亨氏综合医院的医师们,哪怕约翰从欧洲定制再多的精密设备,学校的教学楼盖得再漂亮,终究也只是一些空架子而已。一所大学的灵魂,说到底还是拥有的教师们。

    不过关于这一点,约翰从来就没有担心过。

    重生这么多年以后约翰也看明白了,在美国这个国家,只要有黄灿灿的美金,就不可能有办不成的事情,建一所大学也不例外。

    霍普金斯大学如此,斯坦福大学如此,芝加哥大学也是如此!

    这些最近十年间落成的大学,后面无疑都将成为美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而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有大富豪提供充裕的资金。霍普金斯是数百万美元的遗产,斯坦福大学是斯坦福夫妇两千万美元的馈赠,芝加哥大学更是有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支持!所以在成立后短短几年时间,他们就迅速的发展了起来。

    相较于这些富豪来说,亨特拉尔财团难道就差了?

    虽然在财力上面,约翰可能短时间内还追不上老牌富豪洛克菲勒,但是别忘了,学校的筹建也不是一两年的事情。约翰给出了总计五年的筹建计划,分摊开来的话每年需要的投入也不算太夸张,他绝对是可以承受的。

    所以……

    “回去之后,就让他们开始挖人吧!”

    微微眯起双眼,约翰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奇怪的笑意:“先把人挖过来,提供资金让他们开始自己的研究,顺便让洛厄尔和杜威他们研究各种改革制度,等学校建成后马上就可以开始招生……”

 第三十四章 发展

    1888年的整个十月,约翰异常的忙碌。

    时间就像是一匹迅疾的奔马一样,一刻不停的向前奔跑着。按照原定的计划,约翰和自己的车夫亨利,当然还有未婚妻安娜?布里斯特一家将在新年前赶回纽约,这也就意味着他留在柏林的时间只有两三个月了。

    三个月的时间,眨眼即逝。

    而自从做出了拆分研究所和亨氏制药公司的决定之后,约翰在已有的事情基础上还给自己找了一个活儿,那就是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来全力开发磺胺等药物的经济价值!除了德国本土之外,他还想在英国和法国分别新建一个工厂,利用这两个超级大国的强大影响力把几种药物推向全世界。

    当然,股份肯定是要和别人分享的。

    不过想来想去约翰都觉得势在必行,至少对于目前实力还不足够强大的亨特拉尔家族来说,让出这部分股份不但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且还能获得不少强有力的盟友——阿司匹林和磺胺的巨大利润,足以吸引来两个国家最强力人物的关注。只有这些人得到了几种新药的利益,才会尽心的帮助把它们推向各国的殖民地,也才能让亨特拉尔家族的影响力进一步的提升。

    因此在分拆了研究中心和制药厂之后,约翰就让布里斯特先生和尼克劳斯他们放出风去,打算让那些有心人知道这个消息了……

    “……现在你总算知道了吧?”

    在自家的餐厅里,布里斯特先生喝了一口咖啡后笑意吟吟的说道:“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有十几个人来我这里打探消息,其中可不乏那些大人物的代理人……他们惦记着制药公司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都是德国人?”

    眉头一挑,约翰开口问了一句。

    “嗯,基本上都是德国人。”

    放下手中的杯子,布里斯特先生笑着说道:“拜耳公司也派人来询问了专利授权的可能性,而且他们似乎对阿司匹林情有独钟,希望能够得到完整的生产技术……按照你说的,我婉拒了其他人。但是并没有明确拒绝拜耳公司。”

    “唔。”

    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约翰没有再说什么。

    无论在哪个时代,制药工业和化学都是金密不可分的,事实上几乎所有历史悠久的大型制药公司都是从化工厂发展起来的。染料公司就是重要的源头之一。作为这个时代的染料巨头之一,拜耳公司盯上阿司匹林甚至磺胺药自然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对于阿司匹林原本的生产者,约翰还是抱有一定好感的。

    不管在历史上著名的阿司匹林战争中拜耳公司是对是错,但是“拜耳阿司匹林”这个词组给约翰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所以哪怕德国本土已经有了亨氏制药公司的存在。他依然不想直接拒绝拜耳公司……

    见约翰沉默不语,布里斯特先生接着说道:“消息放出去的时间还比较短,英国和法国那边恐怕还要过几天才会反应过来。不过我想,这样的好机会恐怕不会有人愿意错过,很快就会有真正有实力的人找上门来了。”

    “呵呵,我想也是。”

    想了一下之后,约翰点头笑道:“先生,那初步的筛选就麻烦您了。我的原则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