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医师1879 >

第375章

医师1879-第375章

小说: 医师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配着精美插图的资料,将会给国人打开一扇窗户。

    从一个未来人的角度去撰写这些资料,约翰能够做到的事情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甚至就连同时代的欧美人也无法做到。而且更加关键的是,只有约翰才是既真心的对待中国,同时又有能力写下这些东西的人。可想而知,任何一个看到这本书的中国人,或许都能借它来了解到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过去生了什么,现在正在生着什么,甚至将来可能要生什么……

    在约翰看来,这些东西和他撰写的另外一整套图书一样重要!

    一整套完整的教材!

    除了想让国人能够开眼看世界,并且看清楚这个世界之外,约翰从未忘记帮助祖国培养人才的决心。因此在资助并培养大量留学精英之外,约翰还给中国准备了另外一份更大的礼物——一份涵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材!

    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学校都无法相提并论的教材!

    在领域,约翰只写下了未来展成熟的汉语拼音方案;但是最重要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四门课程,约翰却不遗余力的把未来的教材给搬了过来——删掉了那些越时代的知识,同时筛除了那些未来将会被淘汰的理论之后,这套教材无疑将会是这个时代的经典!

    千万千万,不要小瞧这一套图书。

    对于一百年后的人们来说,这无非就是一个普通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使用的教材而已,几千块钱就能把它们购置齐全了。

    但是毫无疑问,那是经过上百年锤炼之后的结果。

    是最适合这个时代的。

    现在的中国缺少科学家,更缺少能够教授这些知识的教师,所以约翰不得不大量增加篇幅,努力把所有的课程撰写的更加详细,更加浅显易懂,保证一些人哪怕没有任何基础就能从易到难的看懂这些书。此外,这套教材还肩负着规范各种外来名词和科学术语的任务。不要小看这一单,要知道历史上混乱不堪的各种译名,可是让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吃了不少苦头。

    相对于几百上千个留学生,这些图书才是约翰送给祖国的真正大礼!

    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

    先在香港成立出版社的分社,开始筹备并依次出版这些图书,然后等到八国联军进京,中国封建统治的根基真正开始崩塌,有识之士群起学习西方之时,这套约翰花了二十年积攒下来的珍贵资料,就到了真正威的时候了……8

 第三十一章 亨特拉尔大学

    “可惜,可惜啊!”

    简单给柯南道尔写完了回信之后,约翰忍不住叹息了起来。

    如果放在一百多年后,不,哪怕是五十年后,光是一个福尔摩斯探案集的出版以及衍生利益就是一笔疯狂的数字。看看后世的哈利波特和指环王,哪个影响力能和福尔摩斯相提并论?可惜的是这个时代连广播都没有,也就是一个图书出版可以做,无疑大大限制了它的价值,更别说还有那么猖獗的盗版了。

    关于这一点,约翰从不怀疑。

    来到纽约那么多年,约翰从来都不会用善意的目光去看待19世纪末的美国人,在他看来,这个时代的美国人是最没有节操的。简单的来说,上辈子国人天天骂的盗版啊、山寨啊、地沟油啊、三聚氰胺啊,失效疫苗什么的,在19世纪末的美国根本就不算个事儿!所以哪怕那个国际版权法已经出台,利益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转而支持正版,想要真正实施起来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得!得!”

    “请进!”

    “先生,我来拿信。”

    海伦小姐推开门之后,小心翼翼的说道。每次看完这些信亨特拉尔先生都会有些烦躁,这让她分外的小心。不过关于这一点海伦也非常理解,毕竟处理这些信件确实非常烦人,作为秘书的她实在是再清楚不过了。

    “嗯,都在这里。”

    指了指桌上的那摞信件,约翰点了点道:“另外我写了一个便条,你帮忙给埃尔利希先生送过去……”

    “不用了。”

    就在这个时候门口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让约翰不由得一愣。在两人目光的注视下,埃尔利希满脸笑容的走了进来:“不用让海伦小姐去找我,我这不是自己来了嘛!”

    “呵呵,这可真是巧了。”

    冲着海伦小姐点头示意了一下,约翰笑眯眯的站起身迎了过去:“而且看你这一脸开心的样子,应该是有什么好事儿要告诉我吧?”

    “当然!”

    兴冲冲的在约翰的沙发上坐下。埃尔利希一脸的开心。

    很少见到埃尔利希会有这种表情,约翰心中一动,连忙问道:“不会是……那位梅契尼科夫先生同意留下了?”

    “哈哈,没错!”

    用力的点了点头。埃尔利希哈哈笑道:“我就说嘛,任哪一个人在我们学校的实验室待了一个月之后,只要他依然有着对科学的向往,就不可能拒绝留下的邀请!梅契尼科夫先生当然也不例外,他终于还是同意留下担任我们免疫学的副教授了。”

    “哦?那可太好了。”

    眉头一挑。约翰也是喜不自胜。

    如果要说起师资力量的话,亨氏综合医院现在无疑已经相当强大了。那些从欧洲挖过来的教授们不说,单就是约翰本人、埃尔利希、保罗和奥斯勒等人,都是各个领域的顶尖人物。但是像我们亨特拉尔先生这种不差钱的主,还能怕大牛们太多不成?现如今梅契尼科夫答应留下来的话,他就等于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两位大牛一网打尽,何等快哉?!

    乐呵呵的点点头后,埃尔利希接着说道:“不过他希望能先回欧洲,向巴斯德先生亲自请辞,然后明年年底之前回纽约。你看可以吗?”

    “当然没问题。”

    这种小事情,约翰自然没有不答应的理由,立刻点头道:“事实上我们两个明年也要去欧洲一趟,不如到时候一起回来好了。”

    “哦?你想去科赫研究所看看?”

    埃尔利希眼前一亮,连忙开口问道。

    对于大名鼎鼎的罗伯特?科赫先生,埃尔利希当然不会陌生。事实上如果不是有约翰提前邀请的话,埃尔利希最后加入的就是科赫的研究团队,直到后来因为学术理念不合才又离开了。如今埃尔利希在抗毒素血清和免疫学领域名声大起,同样关注着相关方向的科赫发出邀请理所当然,而出身于柏林大学的埃尔利希自然不反对回去看看。衣锦还乡这种满足感。可不是只有普通人才会有的。

    约翰也稍稍猜到了一些对方的想法,笑着点头道:“科赫先生的研究所,当然是要去看一看的,而且我本来就有明年去一趟欧洲的计划……呵呵。安娜也有些想家了。”

    想起约翰的妻子,埃尔利希顿时恍然。

    作为亨特拉尔体系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埃尔利希不但很清楚安娜的身份,同时也对约翰的产业知之甚深。他很清楚,别看亨特拉尔家在美国这里也建起了制药工厂和汽车公司,但是论起规模、实力和盈利能力的话。毫无疑问最重要的还是在德国。

    这一点,是由市场大小决定。

    美国哪怕已经开始在全世界崭露头角,但是真要拼起硬实力的话,二三十年内想和欧洲别苗头的心思最好是想都不要想。如果算起市场容量的话,美国和欧洲根本就不在一个等级上面。

    正是了解这一点,所以约翰才不可能放弃欧洲的工厂和研发中心。

    事实上这两年没少有人打欧洲亨氏制药公司的主意,约翰知道哪怕他要价再高都会有人盘下来。不用怀疑这一点,要知道不管后世那些人把摩根等人吹得再高,但是有一个事实是不容置喙的,那就是一直到摩根死去的时候,美国的金融业在欧洲人面前也没有太多底气。全球资本最为雄厚的金融机构里面,英、法、德才是大佬,美国人只不过是刚刚崛起的小弟而已。

    说到底,美国还不是一个真正的政治大国。

    只不过相对于“老迈”的欧洲列强来说,美国的先天条件实在是太好了,而且英国和法国广阔的殖民地虽然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利益,同时也封住了他们进取的心,反而是美国和缺少殖民地的德国在后面奋起直追……

    好吧,扯得太远了。

    思绪刚刚从发散中收回来,约翰的办公室门被敲响了。海伦端着两杯咖啡走了进来,不过很快她就又扭身走了出去,因为两杯咖啡根本就不够,医院的另外一位大牛奥斯勒教授恰好也来到了亨特拉尔先生的办公室。

    有些意外的看到埃尔利希也在,奥斯勒教授友好的冲对方点了点头,然后笑着对约翰道:“亨特拉尔先生,我刚接到了一个电话,霍普金斯的韦尔奇先生明天将会抵达纽约,他希望能有机会和咱们聊聊关于医学院的事情……”

    ……

    好烦躁,越写越偏了啊

 第三十二章 洛厄尔

    在这个世界,有两个著名的剑桥市。

    一个在英国的东南部,剑桥郡的首府,英国赫赫有名的剑桥大学就在那里。而另外一个则在美国的马萨诸塞州,紧邻波士顿,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的所在地。

    约翰要去的,当然不是英国的剑桥。

    1896年七月底,当约翰?亨特拉尔乘坐着马车来到哈佛大学门口的时候,他忍不住让马车夫暂停了片刻,然后下车静静的注视着这座校园,久久没有出声。

    相对于亨氏医学院来说,这是一个真正的庞然大物!@

    1636年成立,仿照英国剑桥大学的全美第一所高等学府,至今已经360年的历史了。从第一届9名学生,到现在注册学生超过两千人,哈佛大学走过了一段漫长的旅程。而这所大学的规模也一路扩大,如今更是在全美首屈一指。

    最典型的数据,就是哈佛大学的哈佛的基金!

    在约翰上辈子穿越的时候,哈佛大学基金总值已经超过了三百亿美元,而在1896年的时候,这个数字也高达数千万美元!现任校长艾略特上任的时候,这个数字时2300万美元,而等他十三年后离任的时候,这个数字将会变成两亿美元!

    想想看,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

    当约翰投入上百万美元建造一个医学院,被老亨特拉尔认为奢侈的时候,当斯坦福把两千万美元家产全部用来建造斯坦福大学的时候,哈佛大学却已经积累起了近亿美元的财富!而这些财富,已经未来源源不断的校友捐赠,将是哈佛大学未来一百年持续站在世界高校最顶端,声望传及全世界的最大凭仗……

    约翰准备邀请的大学校长,就住在这哈佛大学附近。

    因为已经提前用书信和电报沟通过,所以没费多大的力气,约翰就找到了今天自己要拜访的目标:一个四十岁的中年男人。

    “很荣幸能够见到您,洛厄尔先生。”

    “这同样是我的荣幸,亨特拉尔先生!”

    两个男人客气而矜持的相互握了握手,然后约翰在对方的招呼下坐下来,静静的打量了一下对方。

    阿伯特?劳伦斯?洛厄尔,1856年出生的他今年刚好四十岁,但是在良好的保养之下这位大神看起来很年轻。另外,出身波士顿望族的洛厄尔看起来也是绅士味道十足,无论衣着还是脸上的笑容都十分得体,一望过去让人感觉非常舒服。

    与此同时,洛厄尔借倒水的机会也在观察着约翰。

    刚接到署名为约翰?亨特拉尔的信件时,洛厄尔原本以为是恶作剧,因为他很清楚来自纽约的这个名字到底意味着什么。但是两人之间从未有过交流,甚至所处的领域都完全不一致,没理由对方会给自己来信。但是当哈佛大学的医学院院长找到自己,转交了一份电报之后,洛厄尔终于相信了。

    就是纽约的那位亨特拉尔先生,想要亲自来剑桥拜访自己!

    洛厄尔自然是立刻就回复了一封电报,恭候对方的大驾光临,然后今天见到了这位已经开始成为传奇的年轻人!

    “真的好年轻!”

    看着眼前的年轻人,洛厄尔忍不住暗暗感叹了一声。事实上无论谁在了解了约翰的成就,再看到真人的长相之后,恐怕都会发出这样一声感叹,洛厄尔当然也不例外……

    寒暄一番过后,约翰开门见山的说道:“洛厄尔先生,我今天来到剑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想要邀请您担任亨特拉尔大学的第一任校长!”

    “校长?亨特拉尔大学?”

    听到约翰的这番话之后,洛厄尔顿时愕然:“抱歉,我有些不太明白,您那里不是亨特拉尔医学院吗?什么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