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医师1879 >

第374章

医师1879-第374章

小说: 医师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是因为年龄最大的缘故,直接面对约翰的这个孩子虽然有些紧张,却依然站起来流利的回答道:“先生,我叫颜福庆,十三岁了,是松江府人!”

    “十三岁了?”

    听到这个回答之后,约翰顿时微微一怔。

    按照他和容闳之间的约定,送来美国的孩子应该严格限制在八岁到十二岁之间,怎么突然跑出来一个十三岁的?

    “抱歉,亨特拉尔先生。”

    见约翰的表情有异,颜正声连忙开口解释道:“这孩子是我的远房侄子……虽然年龄超过了一岁,但是因为基础比较好,而且英文也还算流利,所以我请求容先生把他也给送来了……对了,他所有的学费都是家里支付的,无需占用那三十个名额。”

    “哦,这样啊。”

    听了对方的解释之后,约翰了然的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容闳还是很讲究的,当初虽然约翰再三保证会解决所有孩子的留学费用,但是人家容老爷子还是拼尽全力想要帮上点儿忙。所以到最后,虽然人数比约定的超了六个,但是容闳同时还寄来了将近一万美元的巨款,差不多够他们全年的开销了。这些钱有的是开明乡绅的资助,还有四个是孩子家里本身给的费用。

    这个叫颜福庆的孩子,恐怕就是那四个孩子之一了。

    “嗯?”

    刚刚想明白了这孩子超龄的理由,约翰的脑海中一道闪电惊闪而过,让他如同被天雷击中一般瞬间愣住了!

    “咕咚!”

    喉头重重涌动了一下,身子僵硬的转向这孩子的方向,约翰目光有些呆滞的颤声问道:“你……你刚才说,你叫什么?!分别是哪个字?”

    “先生,我叫颜福庆。”

    眨了眨眼睛,男孩儿有些茫然的回答道:“颜真卿的颜,福气的福,庆贺的庆!”

    “我的妈呀!”

    确认对方和自己记忆中的那个名字重合了之后,约翰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差点儿惊声叫了出来!

    这……

    这位大神,怎么也来了?

 第二十九章 不爽

    阿司匹林降价的事情,约翰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这种可以轻松减轻生病痛苦的药物,现在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公认的标志,而且随着医师们发现它的抗风湿作用,在19世纪末这个整体落后的时代越发显得重要了。再加上各队的采购,几乎每年销量都会有一个巨大的增长。简单点儿的话,可以用数字来概括:1891年上半年,仅仅位于柏林和纽约的两家亨氏制药公司的工厂,阿司匹林的销售额就超过了一千八百万马克,折合超过了三百万美元!如果再加上英、法两国合作的工厂,销售额更是接近三千万马克,折合五百多万美元!

    阿司匹林,确实无愧于世纪之药的名头!

    说到底,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当初制药公司产能一般,高定价可以在销量不大的时候保证利润。后来随着英、法和美国本土的工厂投产,产量上去了,市场也突然增大了好几倍,高定价自然可以延续下来。但是随着产能的进一步扩张,想要保证利益的话降价就是必然的选择了。

    法国人的突破,只不过是一个降价的理由罢了。

    约翰没有兴趣像历史上的拜耳那样,自不量力的试图去独占水杨酸的市场,而且也不可能,毕竟这玩意儿早几十年就已经被人合成了。只不过在这个化工技术还没有那么先进的时代。利用超越时代的知识抢占几年市场还是可以的,这就是为什么当初阿司匹林的定价会那么高昂的缘故。

    现如今,超级暴利时代算是结束了。

    事实上无论法国人也好,还是德国人也好,几年的折腾下来应该都找到工业化制备水杨酸的方法,只不过成本上却远远不能和阿司匹林相提并论。所以影响微乎其微。而等到法国人终于在成本上追上来的时候,亨氏制药公司又一口气把价格降低了三分之一……

    约翰已经想象得到,法国人跳脚骂人的情形了。

    “不过,确实也该考虑一下新产品了。”

    不管在不在意竞争对手们,约翰都要认真的考虑一下老亨特拉尔的建议了。毕竟亨氏制药公司的利润太过庞大,在电力公司没有大笔分红、汽车还不成为主流的前提下,现在就是亨特拉尔家族的支柱,几种药物加在一起,每年都能提供将近一百万英镑的巨额利润。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一艘最先进的君权级战列舰造价也不过一百多万英镑,意味着亨氏制药公司的盈利每两年就可以打造一艘君权级……

    ……

    对于约翰?亨特拉尔先生来说,这些事情并不值得烦心。

    但是在遥远的欧洲,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之中,一个三十多岁的物理学家却看着眼前的一堆实验设备,使劲的拽着自己乱糟糟的头发,明显非常烦心的样子。

    “该死,我明显忽略了什么!”

    紧锁着眉头。汤姆逊低声的喃喃道。

    今年刚刚三十五岁的约瑟夫?约翰?汤姆逊是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物理学教授,对于他这个年纪来说。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荣誉。要知道剑桥本来就是欧洲最古老也最有名的大学之一,卡文迪许实验室更是斐名世界,汤姆逊能够担任物理学教授一职本身就是对他的最大肯定了。

    不过最近这段时间,汤姆逊有点儿烦恼。

    自从两年前德国人和美国人发现了x射线之后,和很多思维敏锐的物理学家一样,汤姆逊也把自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了阴极射线的研究上面。这不仅仅是现在欧洲物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同时汤姆逊心中也隐隐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这里面还有很多东西值得自己去挖掘。只不过忙活了这么久,汤姆逊一直都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心中自然就忍不住有点儿失望了。

    就在汤姆逊打算先休息一下再继续的时候,一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突然跑了进来。恭敬的问道:“请问,您是汤姆逊教授吗?”。

    “嗯,我是。”

    瞥了来人一眼,汤姆逊点了点头。

    “呼……总算找到您了,这是我们外科学教授给您的一封信!”

    长吁了一口气之后,年轻人立刻给汤姆逊恭敬的奉上了一封信,信的分量很重,掂了掂之后汤姆逊立刻就明白了过来:里面应该是一本书什么的。

    不过……

    “外科学教授?”

    回过神来的汤姆逊眨了一下眼睛,惑然不解的问道:“你刚才是说……你们的外科学教授让你送来的信?”

    “是的,先生。”

    点了点头,年轻人认真的回复道:“医学院的外科学教授凯文先生……您不认识吗?”。

    “我认识吗?”。

    连眨了几下眼睛,汤姆逊脸上的表情一片茫然。不管他怎么想,始终也想不起来自己认识一位凯文先生,更别说医学院的外科学教授了——医学院离实验室的距离可不近,而且自己一个物理学家,身体向来都不错,认识外科医师做什么?

    不过也就是想了两三秒钟,汤姆逊很快就晃了晃脑袋不再多想了。他这会儿的注意力都在自己的实验上面,不管这位凯文教授是谁,找自己有什么事情,都要等自己想明白实验的问题之后再说……

    “先生,您不看一下信吗?”。

    眼见汤姆逊教授有把信扔一边不管的意思,来找他的学生顿时急了:“凯文教授嘱咐我,

    请您尽快看一下信,然后给他回复……最后是能让我把回信给带回去!”

    “嗯?这么着急?”

    眉头一皱,汤姆逊教授心中顿时有些不悦了。

    不过不等汤姆逊开口多说什么,那个学生就已经点了点头道:“是的先生,凯文教授说信中是一本医学杂志,但是上面却有两篇和物理学有关的论文,对他现在的研究影响非常大,所以想要征求一下物理学家的意见……”

    “医学期刊?有物理学的论文?”

    听了学生的回答之后,汤姆逊教授顿时乐了。

    “是的,先生!”

    学生没有笑,而是非常认真的点了点头。

    “嗯?”

    在学生灼灼的目光注视下,汤姆逊的笑声渐渐停歇了下来。虽说他觉得非常好笑,但是这个学生的表情……汤姆逊眉头一挑,好奇心顿时被挑了起来!

    微一犹豫,汤姆逊打开了凯文教授的来信,拿出了一本杂志——。

    “咦?真的是有?而且……”

    看到目录上的两篇论文标题,汤姆逊的心头一震,立刻便翻到了论文所在的页数。而随着他的目光迅速浏览着两篇论文,一双蓝色的瞳孔开始渐渐收缩,原本紧闭的嘴巴也慢慢的张开、张大,再也合不上了……

    。。。

 第三十章 最珍贵的礼物

    对于世纪之交的中国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

    有人说钱,有人说军队,还有人说是科技,不同人的看法永远都不相同。所以在上辈子,约翰看过太多太多那种穿越的,不少主角到了这个时代之后表现的就像一个神一样,总是能让他看得热血沸腾。所以当他真正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约翰也曾经一度想要复制那些奇妙的想法,但是真正了解了这个时代之后才现,那一切都太过于想当然了。

    最根本的原因有一个,那就是中国缺乏人才!

    无论政治、经济还是军事、科技,这个时代的中国和欧美的差距都太大了,根本就不是靠单个人可以解决的事情。哪怕一个人的能力再逆天,除非真的是带着可以凭空造物的系统过来,否则又有何意义?

    但是在约翰眼中,其实培养数百乃至上千的人才依然意义不大!

    其实他上辈子是个简单的医师,这辈子虽然凭借越时代的目光和知识成功崛起,但是除了那些金手指之外,约翰本质上依然是个普通人,所以什么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东西还是不懂。但是他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对于这个时代的国人来说,他们迫切需要的是开眼去看这个世界,然后准确的认识这个世界!

    在约翰看来,这可比培养一批人才重要多了。

    闭关锁国数百年之后,哪怕经过了洋务运动的冲击,中国其实也没有真正的认识这个时代。这一方面自然是中国本身的原因,人才的匮乏和观念的桎梏让他们往往只能粗略的扫上一眼,而另外一方面的话,欧美的列强也只把中国看成一块肥肉,没有人会真心的想要帮助他们——或许一些传教士是例外,但是他们也带着极为强烈的目的性,那就是到中国那个庞大的国家去传播“主的荣光”!

    因此约翰一直准备着的,就是让国人能看明白这个世界。

    或许这个目标对于一个人来说实在是太大了些,但是好在我们的主角有着自己的金手指,脑袋里装着无数从图书馆或者网络上看来的资料和观点。因此在过去的十几年之中,每有闲暇的时候约翰都会笔耕不掇,写下了一篇又一篇文字,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告诉这个时代的国人,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

    满满一柜子的资料,涵盖了历史、地理、军事技术、教育和科技等各个领域。

    还是那句话,除了脑袋里那些未来的知识和资料,约翰本质上就是个普通人,所以说有些东西约翰是不会去碰的,比如说政治,比如说经济,再比如说军事技能和理论等等,指望他能够系统的撰写出这些资料肯定是不现实的。不过同样的,哪怕是不成体系的堆砌一些文字,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国人来说,这些资料依然异常的宝贵。

    比如历史和地理,约翰可以把未来那部纪录片整个搬过来,也可以手绘一副详尽的世界地图,然后给国人大概介绍一些现如今世界各国的现状,甚至可以详细介绍一下列强们之间的关系与矛盾。

    再比如军事方面,约翰对如何行军打仗向来没有研究过,战略战术更是一窍不通,但是这并不妨碍作为一名伪军迷,他可以向国人介绍当前欧美最主流和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介绍西方列强的军事实力,然后含糊的点出未来的展方向。

    又比如科技方面,约翰本人精通的只是现代医学,但是谁都知道在一百年后的世界,恐怕随便一个高中生来到这个时代,或许都能成为理论上的巨人。所以约翰完全可以以一种科普的心态,给国人介绍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对于现代科技展的重要作用,介绍火车和铁路的巨大优势,介绍汽车的出现和展前景,介绍航海技术改变世界的经过,介绍无线电和磺胺的出现到底意味着什么等等……

    配着精美插图的资料,将会给国人打开一扇窗户。

    从一个未来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