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医师1879 >

第360章

医师1879-第360章

小说: 医师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最初的想法也慢慢发生改变了……

    ”是的,我必须承认这一点!”

    看到三人的表情后约翰暗暗叹了口气,脸上却不动声色道:“可是先生们,你们确定我们扩大了产能之后,生产出的汽车依然可以第一时间销售出去吗?”

    “当然,我可以确定!”

    迫不及待的,本茨立刻就点了点头。

    既然敢和约翰打包票,本茨自然是做好了充足准备的。之前他到各地去考察过,见过很多买了极光的客户,也见了很多希望买极光的潜在客户,很清楚自家的产品是多么的受欢迎。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今天的态度才会如此的坚决!

    “我也认为,不会影响销售。”

    一直沉默的戴姆勒此时也开口了,点头道:“事实上就我们现在手里的订单,就已经拍到明年下半年了,至少增加一倍的产能是肯定没问题的!”

    听了本茨和戴姆勒的话后,约翰再一次沉默了下来。

    如果只有本茨是这个想法的话,约翰还不会想太多,但是看看戴姆勒和迈巴赫两人的表情,他一时间对自己的想法也有些动摇了。说到底这些东西都是约翰根据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并不是完全自己思考的结果,但是现在汽车史上三位大牛都和自己的意见不一致,或许……

    “不!”

    突然间一个激灵,约翰巴自己从迷茫中拖了出来。

    不管历史上是怎么样的,也不管三位大牛是怎么想的,对自己的判断有点儿信心好不好?

    “我很抱歉,先生们!”

    想明白了之后约翰不再犹豫,马上正色道:“我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因此如果你们坚持要增加极光二代产量,缩减技术研究投入的话,我想我们就只能考虑本茨先生的提议了……”

    ……

    写的太揪心了,提前结束这一卷。

    这一卷写的很烂,当然也是因为个人原因,断断续续的,思路也彻底乱了。

    接下来努力恢复正常。

 第一章 1893

    “呜……”

    就像是向他的乘客们道别一样,茉莉号邮轮拉响了高亢的汽笛,让刚刚下船不久的约翰忍不住扭过头,望向了大西洋的彼岸。≥网 ≦

    不过很快,他就把头扭了回来。

    “欢迎回家,先生,夫人!”

    老管家汉斯的脸上满是开心的笑容,走上前来恭恭敬敬的行礼问候道。十几年的相处,一路看着约翰成长,让老管家对他早就不单单当主人那么看待了。

    “谢谢,埃尔伯先生。”

    深吸了一口纽约港湿润的空气,约翰微微笑道:“我也很高兴能够回到纽约,回到自己的家……对了,外公今天在家吗?”

    “当然,先生一直在等您回去。”

    连忙点了点头,汉斯笑着解释道:“事实上如果不是我们力劝的话,老亨特拉尔先生恐怕会亲自来码头接您!您和夫人一去欧洲将近一年,他老人家可是想念的紧啊!”

    “嗯。”

    眉间轻轻一动,约翰缓缓的点了点头。

    老亨特拉尔的年纪真的是大了,当约翰刚来纽约的时候就已经白苍苍,如今不知不觉十三四年过去了,老爷子的年纪真的是到了垂暮之年。虽然身体状况依然良好,约翰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详细检查一下,但是这岁数毕竟摆在那里,很多事情都有些力不从心了……

    ……

    “外公,我们回来了。”

    走进了自家的大门之后,约翰顾不上脱下自己的衣帽,上前就给了老亨特拉尔一个大大的拥抱!在欧洲待了那么久,约翰最挂念的不是在纽约的医院和学校,也不是自己的诸多产业,而是此时眼前的这位老人。

    “呵呵,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轻轻拍了拍约翰的肩膀,老亨特拉尔的脸上满是宽慰的笑容。对于一位老人家来说,还有什么比看到远行的外孙回家更高兴的事情?因此就在约翰走进大门的一瞬间,老爷子整张脸就像是泡在水里的干茶叶一样,迅的舒展开来……

    安娜上前行礼问候之后,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在沙上坐了下来。

    许久未见,爷孙俩自然是有一肚子的话要说,陪着聊了几句之后安娜就识趣的告辞上楼去了。笑眯眯的看着安娜离开之后,老亨特拉尔点头道:“约翰,我已经看过你之前出的电报了,虽然有些可惜,不过此时抛出通用汽车的股份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呃……”

    听了老亨特拉尔的话之后,约翰脸色顿时一黑。

    老爷子这话题转的也太快了点儿,刚刚还在诉说半年多里的家事儿,突然就转到了正事儿上面,让约翰一时间好不适应!不过看看老亨特拉尔那认真的表情,清楚他性子的约翰知道,如果不把正事儿先谈完的话,他肯定是不会踏实的,所以干脆就老老实实的点头道:“嗯,我也是这么考虑的。既然本茨先生已经有了别的想法,也有大笔的资金想要加入进来,我们转让股份确实比较划算,毕竟现在通用汽车公司在欧洲的名头可是足够响亮!”

    在和本茨等人认真谈过之后,约翰让出了通用汽车公司四成的股份。

    按照通用汽车如今的资产总量的话,四成的股份当然不值什么钱,但是在极光二代销售火爆且未来可期的情况下,四成股份被约翰卖出了五百万马克,也就是差不多一百万美元的高价!

    这个价格,真心不算低了。

    如今的通用汽车公司年产不过一千多辆极光,净利润二十多万马克,如果按照本茨的算法,将产量扩充到年产五千辆的话,那就是一百万马克向上!但是别忘了,一来增加产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约翰是不会再投一分钱的,二来他还剩下了两成的股份,而且约定无论再有多少资金进入,他的股份也不会被稀释掉。

    另外,亨特拉尔家在通用汽车公司的总投入也就是百万马克左右,一下子就收到了翻几倍的回报,而且还得到了所有已经成熟的汽车生产技术和专利使用权……

    五百万马克,真心是大赚而特赚!

    “最关键的是,我们已经培养了足够的人才!”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约翰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过去的几年中,虽然因为不愿意离开德国的缘故,我们只高薪挖来了七个工程师,但是同时通用汽车已经帮我们培养了十多名优秀的工程师和上百名工人!呵呵,至少在短时间内,我想我们的亨特拉尔汽车公司应该不缺人手了。“

    “嗯。”

    沉吟了片刻之后,老亨特拉尔缓缓点了点头。

    如今的亨特拉尔汽车公司,也算是规模初成了。虽然和通用汽车无法相提并论,但是有了足够的技术人员和专利支持,亨氏汽车公司如今已经走上了正轨,每年可以生产将近三百辆极光二代,而且和卡尔斯鲁厄出产的一模一样!

    用来满足美国本土的市场,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在约翰的计划里,今后十年之后不需要大动干戈,也不指望汽车公司能给自己赚多少钱。每年数万美元的盈利全都投向技术研,慢慢积累着自己的实力,等待最后爆的时机。至于说远在欧洲的通用汽车公司,也算得上约翰一手建起来的,所以他最终还是保留了两成的股份,其他就让本茨他们折腾去吧。

    反正以通用汽车的名头,不缺少愿意砸钱进来的人。

    如果约翰没有猜错的话,和柏林的亨氏制药公司一样,恐怕这次本茨身后也站着不少真正的大人物。只不过现在汽车的前景虽好,却远不及亨氏制药公司的现在那么辉煌,所以从始至终也没有人直接站到约翰的面前。

    不过这些事情,约翰就没兴趣去深究了。

    暗暗盘算了一下之后,约翰最后踌躇满志的笑道:“外公,这次我去欧洲的收获可不小,亨氏制药公司总计五百万,加上通用汽车的一百万,今年之内我们就可以拿到差不多四百万美元,未来两年还有两百万入账,这可够我们干很多事情了!”

    “哦?你有什么计划?”

    听到这里的时候老亨特拉尔双眼一亮,迫不及待的问道。

    对于自家外孙的脑袋瓜,老亨特拉尔现在可是信任至极,因为约翰每一次出手都会让亨特拉尔家族的资产暴涨一番,而且新建的产业也都前途远大。所以这会儿一听到约翰有想法,老亨特拉尔这心里可就充满了期待。

    “呵呵,当然是扩张啊!”

    嘿嘿一笑,约翰露出了一口雪白的牙齿。

    哪怕对经济什么的再不了解,约翰也不会忘记这几年的经济危机,而1893年恰恰是美国经济最危险的时候!铁路公司破产,大量的银行破产,这不正好是抄底的好时候么?

    1893年,就这么来了!8

 第二章 1894

    1894年7月,北美,纽约。

    “这位小亨特拉尔先生,真是让人有些看不懂了。”

    等到带有亨特拉尔家族标志的极光消失在视线之外,中年男子放下了手中的窗帘,摇了摇头苦笑道:“仅仅今年上半年就有十多万美元的分红,而且预计下半年会更多,如此巨大的利益竟然不能让他留下来和我们共进晚餐!摩根先生,有时候我甚至都在怀疑,他真的在乎美国电力公司吗?”

    说起这番话的时候,中年人的心中是有些不悦地。

    随着电力公司飞速发展,并且利用经济危机大肆吞并包括西屋电气在内的竞争对手,电力公司改名为美国电力,并且成为了真正的超级公司!美国电力公司在北美的影响力飞速上涨,也给股东们带来足够的回报。但是今天举行股东大会的时候,那位约翰?亨特拉尔先生却和以前一样一言不发,静悄悄的来,静悄悄的走,让中年人骄傲的心很是有些受伤。

    “呵呵,没有人能不在乎美国电力公司!”

    放下手中的杯子,摩根淡定的摇了摇头道:“只不过对于约翰?亨特拉尔先生来说,凡是不以亨特拉尔开头的,都不是他最核心的产业,所以哪怕最有前途的美国电力公司和摩托罗拉通信公司,他也不会投入太多的精力,而是只占有股份并分红而已……”

    听摩根这么一说,中年人顿时沉默了下来。

    虽然嘴上总是有些不服气,但是一想到约翰?亨特拉尔这个名字背后所代表的财富,中年男人就心头一颤,不敢说出一句不服气的话了……

    ……

    1893年,世界一片和平。

    在遥远的远东,古老的中国和初升的日本之间正在酝酿一场大战,但是在欧洲和北美,白中人们却没有心思去操心别人的事情,因为他们自己的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糟糕了——这场从德国开始的经济危机正在深入美国的各个角落!

    无数的铁路公司倒闭,银行倒闭,世界变得一团糟!

    但是在美国的第一大都市纽约,有几家公司……不,准确的说是有几家公司仿佛完全不受影响似的,依然平静而稳步的发展着。通用汽车公司的产量极小,从来都是卖方市场,经济危机时期也不例外;制药公司和医疗器械公司的产品面向的病人,这从来不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无线电是这个时代的黑科技,三年内的订单都不用发愁;就连阿迪、耐克和亨氏日用品公司的产品,也因为一直没有扩大生产规模的缘故,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

    在周围一片人心惶惶中,亨特拉尔家族的这几家公司却一片平静。

    在亨特拉尔家的产业中,唯一例外的是刚刚入手没多长时间的亨特拉尔银行。只不过和其他饱受冲击的银行不同,亨特拉尔银行又是一个例外,亨特拉尔财团的各个产业足以让他轻松地维持下去……

    不,远远不止!

    当约翰从德国收获的数百万美元巨资汇入亨特拉尔银行账户之后,这家原本在资本市场上毫不起眼的家族银行,在1893年的下半年突然疯狂了起来!

    收购,收购!

    短短半年的时间里面,在巨额资金的支持下,亨特拉尔银行一口气吞下了二十一家大大小小的银行,瞬间让他成为了北美资本市场上的巨无霸!如果单论起规模的话,截止到1893年年底的时候,亨特拉尔银行一举成名,和纽约第一国民银行、纽约花旗银行一起,成为了纽约市银行业的三巨头之一!

    在1893年的美国,这已经是一个庞然大物了。

    而在亨特拉尔银行急速膨胀的同时,一老一小两位亨特拉尔先生在其他方面也没有闲着。1892年欧洲和北美几家公司的分红到账之后,足有一百多万美元,再加上北美公司当年的利润就有一百五十万美元以上,这笔钱没有再放到银行里面去,而是用来大量收购资产——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