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医师1879 >

第357章

医师1879-第357章

小说: 医师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科赫,都是约翰上辈子读大学时挂在教学楼墙上的医学巨头,他学习到的知识都是这些人开创起来的,又有什么资格可以来抢功劳?

    过去的一年,医学界最重大的发现无疑就是解决霍乱。

    而在原本的历史上,科赫本来就是霍乱的权威之一,霍乱的传播等理论也是由他提出并推广的,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约翰都觉得科赫是最佳的人选!

    “呵呵。”

    听了约翰的这番话,周围的几个人都是轻笑一声,暗暗点头不已。年轻,有能力,有魄力,又懂得进退,这个年轻人可是越来越让人喜欢了……

    浑然不知自己的想法被人误解,约翰刚想开口再说些什么,突然听得主席台上砰砰砰三声连响,随即一个浑厚的声音传了过来:“先生们,请安静一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我们的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

    ……

    感觉断了一段时间,写起来好费劲。

 第四十三章 莫大的荣幸

    对19世纪的医师和医学家们来说,免疫学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

    事实上,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如果得过某种疾病之后,对这种疾病的再次感染就拥有了抵抗力,西方人把这种能力被称为“免疫”,古老的东方医者则把它称为“以毒攻毒”。

    最早的免疫学应用是凭借经验来进行的,最典型的便是牛痘。

    到了19世纪的后半叶,科赫提出了病原菌致病的理论,而巴斯德则利用减毒的炭疽杆菌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并且随后制造了轰动世界的狂犬疫苗。于是在约翰重生后来到西方的这十年中,西方的医学家们拼命的寻找着各种疾病的“致病菌”,并试图通过制备疫苗来预防甚至治疗它们。

    不过……

    这个时代的医师们懂得东西实在是太少了,别忘了他们刚刚才知道细菌的存在没有多久,人体的微观世界了解的非常少。不过幸运的是,埃尔利希毕竟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医学家之一,而且他还有着这个时代最出色的合作伙伴约翰?亨特拉尔先生……

    “简单的说,我最近做了很多有趣的实验。”

    -

    等埃尔利希简单翻看了一遍资料之后,约翰笑眯眯的说道:“通过这些实验,结合之前的研究结果,我得出了一些简单的结论,也做了几个定义……唔,就在这份资料的前几页。”

    “嗯,我看到了。”

    点了点头,埃尔利希的表情渐渐变得兴奋了起来。

    如果说古代牛痘的发明是免疫学的始祖,巴斯德的减毒疫苗制备是现代免疫学的开端的话,那么19世纪的最后十年就是免疫学的奠基阶段。也就是在这十年前后,俄国人和德国人开创了两个流派:认为是吞噬细胞决定的细胞免疫学派。以及认为血清中抗体是主要因素的体液免疫学派。埃尔利希,正是体液免疫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一直到十多年后,有人发现血液和其他体液中有一种物质可以增加吞噬作用,才把两者给结合了起来。

    约翰交给埃尔利希的,其实就是确立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抗原和抗体就是免疫学的基本概念之一,约翰从巴斯德的减毒疫苗出发。深入的分析了自己刚刚完成不久的抗毒素血清研究,把这种可以引起特异性反应的东西称为抗体,并把引起抗体产生的物质称为抗原。当然,除此之外他还“发现”了过敏现象,发现了免疫溶菌现象等免疫学的重要基础现象,都以一种缺少直接证据的“推断”形式出现在了这份资料里面……

    不得不说,约翰现在已经可以很熟练的使用推断和猜测这两种武器了。

    所以在提前了解过一些免疫学知识之后,看到这份资料的埃尔利希心情只能用兴奋来描述了,他几乎是迫不及待的点头道:“亨特拉尔先生。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现在就回实验室去了!”

    “呃……当然。”

    愣了一下之后,约翰失笑着点了点头。

    每一位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医学家,恐怕都会像埃尔利希这样对自己的研究充满了狂热,像这样的表现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不过也正因为如此,约翰才会把埃尔利希从繁琐的药物研发中解放出来,因为在他看来,把这样一位大科学家浪费在那些小实验中是非常不值得的。这位大牛的精力应该放在研究更重要的理论当中去……

    ……

    刚告别了埃尔利希,约翰又来到了奥斯勒教授的办公室。

    作为目前亨氏综合医院的四巨头……现在加上霍华德?凯利之后应该是五巨头之一。奥斯勒教授的办公室当然不是一般的内科医师可比的,事实上在整个医院里面他的办公室豪华程度仅次于约翰与托马斯。当然,除了面积和舒适的装修之外,这位医学家的办公室中最多的还是书籍。

    约翰敲门的时候,奥斯勒正拿着一本书看得入神。

    “咦?你今天怎么有空来找我?”

    看到悠闲的约翰,奥斯勒教授有些奇怪的问道。

    约翰摇了摇头。笑眯眯的说道:“今天没有手术和门诊,来找你聊聊……原本害怕打扰你工作,现在看来来的正是时候,哈哈。”

    ”呃……“

    听了约翰的话之后,奥斯勒教授也忍不住乐了起来为内科主任兼医学院筹建的负责人。奥斯勒的工作当然异常的忙碌,不过再忙碌的时候他也会每天抽出时间来进行阅读,这已经是多少年的习惯了。约翰当然也知道这一点,说这些话不过是稍稍调侃一下而已。

    闲聊了几句之后,约翰这才笑着问道:“教授,您招揽人才的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

    “不是特别顺利。”

    摇了摇头,奥斯勒教授耸了耸肩道:“我给很多老朋友都写信发出了邀请,但是迄今为止,给出正面回应的仅有两人,而且是一个美国人和一个加拿大人,欧洲那边没有人愿意来纽约。”

    “嗯,意料之中。”

    听到这番话之后,约翰没有丝毫意外的点了点头。

    如今的美国和欧洲相比,就像未来的中国与美国一样,如果不是因为饥荒和战争,根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从欧洲移民过来。即使是这几年的移民中,大多数也是抱着来寻找机会捞一笔回去的念头,所以想要邀请真正有本事的人过来,确实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关于这一点,约翰早就有了思想准备。

    不过……

    约翰并没有因此而失望,他想了一下之后干脆道:“教授,我看不能指望邀请欧洲那些成名的医师或者教授们了,在美国本土寻找合适的人选吧!”

    “哦?你有什么想法?”

    奥斯勒教授的眉头一挑,忍不住开口问道。

    “一手挖人,一手自己培养!”

    一挥手,约翰毫不犹豫的说道:“除了继续从欧洲那边邀请之外,以后重点从北美的那些老牌医学院挖人!我们有最好的医院和最先进的实验室,还有全世界最诱人的薪水,再加上纽约的吸引力也够大,就从北美其他的医学院邀请优秀的医师加入!另外的话,选派有潜力的年轻人前往欧洲学习,距离医学院建成还有两年时间,我想足够让他们在某些领域更进一步了吧?”

    “这……”

    奥斯勒明显是心中一动,不过眉头很快就皱了起来:“亨特拉尔先生,如果按照你的办法去操作的话,确实可以很快招揽到一批优秀的人才,但是需要的投入也会很大啊!”

    “放心吧。”

    呵呵一笑,约翰信心十足的说道:“只要是该投入的钱,我是绝对不会吝啬的!而且您不知道吗?埃尔利希先生研究所那边刚刚发现了一种新的磺胺药物,而且在准备了半年之后,白喉抗毒素血清也可以大规模的制备上市了……”(。

    。。。

    。。。

    (

 第四十四章 现代医学和它的未来

    “哗哗哗……”

    热烈的掌声,几乎和科赫上午上台的时候一般无二!

    如今的约翰对这种情景已经很习惯了,耐心等待掌声稍歇后上前一步,微微一躬身朗声道:“谢谢,非常感谢!”

    等约翰开口之后,礼堂中迅速的安静了下来。

    “非常荣幸,有机会来参加这次会议。”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约翰微笑道:“首先,要感谢会议的组织方,同时也要谢谢罗伯特?科赫教授……”

    说到这里的时候,约翰和上午的科赫一样,冲着台下的他微微躬身,然后才接着笑道:“感谢科赫教授对我的信任和支持!在此我想要说的是,没有科赫教授和他的学生们一起努力,我提出的霍乱相关理论再有效,终究也只是纸面上的文字而已……”

    “哗哗哗……”

    说起汉堡的霍乱,台下又是一片热烈的掌声。

    其实在后世的医学史研究者们眼中,这个时代的医师们虽然堪称伟大,开启了现代医学的大门,同时也有无数的医师为了医学研究而不惜以身试“法”,比如说单是尝试霍乱弧菌致病性的医师就有数十人之多!但是另一方面,医学史研究者们对这个时代医师们的个人品格并不是很认可,因为大多数人学医、从医的目的并不那么高尚,不光是治病过程中想尽各种方法,研究医学的目的也多是为了名利,比如说研究抗毒素血清的贝林,再比如说发明YIMI麻醉后的撕逼大战……

    但是无论如何,这个时代的医师们对于知识还是敬畏的。

    无论他们坚持的是刚刚起步的现代医学,还是已经逐渐走向没落的西方传统医学,对于知识的敬畏让他们要么奋勇前进,要么被急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而那些站在时代最顶端的医师们,则是他们所瞩目的焦点,或怒斥抨击,或敬仰追随。所以赛麦尔维斯被人送进了精神病院,李斯特被伦敦的修女们以对上帝不敬而围攻,巴斯德更是成为了法国的国宝级科学家,科赫因为发现结核杆菌而受万人敬仰……

    不得不说,约翰重生在了一个最好的时代。

    当体液论和毒素挥发说等西方传统医学理论开始漏洞百出,当酒精和yapian的万能被越来越多的医师质疑,“精通”真正现代医学知识的约翰,迅速地抓住了这个时代一批顶尖的医学精英们!

    他们能够明白约翰这些新“发现”的意义,也能理解它们的价值,进而愿意成为这些理论的追随者之一!

    所以今天,约翰没有打算小气。

    “先生们,请看!”

    随着约翰的大手一挥,讲台上一个年轻人立刻用力拉起了手中的绳子,然后在吱吱吱的声响中,一卷几平米见方的白纸被吊了起来。随着哗啦啦一阵声响,几年前曾经出现过的“巨大幻灯”再次展现在了世人面前。而就在年轻人刚刚放下幻灯的时候,台下顿时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

    对于这种演讲用的“幻灯”,几乎所有人都很好奇。

    虽然这种玩意儿好像很简单,就是用绳子把一摞纸给订起来,然后人工控制着翻页即可。但是别忘了,这年头可没有电脑,也没有方便的打印机,想要做成就必须自己动手。几十页的“幻灯”下来,做起来费事不说,关键是成本还不低,哪怕上午科赫演讲的时候也没有用到。所以看到这种幻灯再次出现,不管见没见过的人都非常感兴趣。

    不过……

    当原本卷起来的幻灯被吊起来,并且台上的电灯泡被点亮,让台下的众人看清楚了第一页的文字时,整个礼堂就像是热油锅里被人点了一滴水进去一样,刺啦一声热闹了起来!

    厚厚的“幻灯”第一页,只有一行标题和一个落款。

    落款当然是约翰的名字,另外加上了纽约亨氏医学院和亨氏综合医院的名头,算是他第一次在欧洲给自己的学校和医院打广告。而在落款之上的演讲标题,正是让多数与会者目瞪口呆的原因所在!

    现代医学与它的未来!

    题目很简单,因为它就是简简单单的一行字,几个单词。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题目绝对不简单,因为它所包含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大到没有人相信有人可以把它讲好,甚至讲出来的地步!

    “哗……”

    骚动过后,大礼堂里一片哗然!

    哪怕自认为是最了解约翰的伯格曼教授,此时也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愣愣的看着台上自己的学生。他几次询问约翰,想知道这家伙今天打算讲些什么,但是每次约翰都神神秘秘的糊弄过去,没想到竟然会是这样一个题目。

    这小子……

    他怎么敢这么干?

    一时间,伯格曼和埃尔利希等和约翰亲近的人都皱起了眉头,而和他不熟的人则是在短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