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医师1879 >

第356章

医师1879-第356章

小说: 医师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眨了眨眼睛,安娜抿了抿嘴问道。

    “接下来一段时间,我恐怕要去好几个地方。”

    轻轻叹了口气,约翰苦笑着说道:“毕尔罗特先生给我发来了电报,邀请我前去维也纳一行,所以参加完周末的医学会议之后,我会先去维也纳一趟,拜访毕尔罗特教授……接下来,我会直接启程前往卡尔斯鲁厄,解决通用汽车公司的问题,再然后,我会顺便前往巴黎,为巴斯德先生庆祝他的七十大寿,最后,我会再一次前往伦敦……到时候你再起身去伦敦,我们在那里会和,一起回美国……”

 第四十一章 准备好了

    十一月初的第一个周末,是德国每年一度医学大会的日子。

    整整一年当中,这是德国医学界规模最大,同时也是参与人数最多,最被重视的一次学术会议。所以每次到这个时间,全德国最顶尖的医师们都会云集柏林……当然,和后世欧洲那些动辄几千人的学术大会无法相提并论,哪怕德国医学界把这次会议拔得再高,往年最终参加的人数也不过一两百人而已,其中还有超过一半是柏林本地的医师。

    对于19世纪末的医师们来说,参加学术会议的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交通条件的落后,马车不适合长途旅行,火车的舒适度也很差,摇摇晃晃的,尤其是长途旅行的话会很受罪。恶气这里所说的长途旅行是两三百公里,而不是一百多年后的上千公里。其次来说,通信也很不方便,大多数人只能依靠书信来进行交流,电报对普通医师们来说太过于昂贵了。再加上这年头医师们收入都不高,出趟门只是为了参加一次学术会议的话,这成本可不是一般人能负担起的。

    而且说到底,也不是什么医师都对学术会议感兴趣。

    这年头无论欧洲还是北美,能够靠看病的收入过上优渥生活的医师只是极少数人,大多数都和其他普通的工人一样,挣扎在温饱线上。比如说约翰的老朋友柯南道尔,毕业于古老而著名的爱丁堡医学院,但是毕业后却只能跑到一艘远洋轮船上做医生,后来更是要靠写小说的收入来补贴生活。可想而知,其他医师们的经济条件也不宽裕,专门跑来参加学术会议的人自然就不会那么多了……

    不过今天报名的人数,却让组织者大喜过望!

    所以当会议开始的第一天,当夏洛特医院外科的斯塔夫来到会场的时候,忍不住张大了嘴巴:“啧啧,今年的人可真是不少,这恐怕有将近三百人了吧?”

    “准确的说,应该是三百零二人。”

    深吸了一口气,伯格曼教授认真的说道:“也是最近这些年参加人数最多的一届,可以说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记录……哦,对了,据说今年甚至有二十多位物理学家也申请参加这次会议,只不过最终被拒绝了。”

    斯塔夫的目光接连闪动了几下之后,忍不住感叹道:“我想,恐怕今年大多数人都是冲着亨特拉尔先生来的吧?”

    “嗯,我也是这样的想法。”

    沉默了片刻之后,伯格曼教授也有些感慨的点了点头。

    能够吸引如此众多的医师们前来柏林,自然只有让他们感兴趣或者能够给他们带去利益的东西。比如说让外科医师们感兴趣的无菌技术和局麻技术,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病人的阑尾切除术等等。而在过去的一年中,能够拥有如此大吸引力的医师,除了约翰?亨特拉尔之外,恐怕就找不到第二个人了!

    认真算一下的话,其实挺吓人的。

    世界上第一个血库成立、可以改变外科进程的血管吻合术提出,当然更重要的还有一套完整的传染病理论!

    早在刚刚抵达伦敦的时候,约翰便在演讲中提出了“自己”的传染病理论,并且为了增强说服力,他在其中夹杂了许多未来被发现的成果:比如说他提出疟疾是通过按蚊传播,认为霍乱是通过消化道传播,并且是可以治疗的……

    关于霍乱的理论,随后由埃尔利希和科赫等人在汉堡进行了实验,包括彻底的打扫城市的卫生,隔离已经感染的病人,控制、消毒水源,不喝生水,煮熟食物,给病人们补液……

    在汉堡的霍乱大流行中,约翰的理论得到了最完美印证!

    稍稍对霍乱有所了解的人都很清楚,有了约翰的这些理论之后,这次汉堡的霍乱流行的发病率有了大幅度的下降,而且那些已经感染了霍乱的病人们,也在补液疗法和磺胺等药物的联合作用下,被救回来了不少。这一点,只要对比一下病人死亡率就知道了,比起之前各次流行来说,汉堡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了许多!

    所以当会议组织方宣布约翰?亨特拉尔将参加这次会议,并且将在会议上作报告的时候,不少人立刻便动了前往柏林的心思,这样才会创造了超过三百人的一个记录。至于说想要参加的物理学家们,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作为柏林大学的外科学教授,伯格曼对这里面的道道自然是心知肚明。

    今天是会议的第一天,见到此时的盛况,伯格曼也不由得感叹一番约翰如今的影响力,尤其是这一次的汉堡霍乱让他名气大涨。要知道,以这个时代欧洲的经济和卫生环境来说,未来心血管之类的主流疾病根本还没露头,威胁性最大的是各种各样的传染病。除了白色瘟疫肺结核之外,霍乱的几次大流行可是让欧洲人闻声色变,所以这次德国人在汉堡的收获重要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教授,约翰来了!”

    伯格曼这边正在心中感叹,斯塔夫突然碰了碰他的肩膀,小声的提醒了一句。

    “哦?”

    伯格曼教授闻言心中一动,连忙抬头看了过去。

    果然,不远的大门处约翰走了进来,在他身边的还有刚刚抵达柏林没多久的的埃尔利希。两人刚在门口一出现,立刻就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人群刷的一下就围了上去。如果说在整个德国范围内的话,认识约翰的人还真不算多,但是在柏林的话那可就多了去了。夏洛特医院的医师们,柏林大学的教授和讲师们,不少人都认识他。至于说埃尔利希的话,那也不是无名之辈,当初在柏林大学就已经小有名气,后来因为抗毒素血清的横空出世而名声大噪,也有许多老朋友上前招呼。

    一时间,大门口变得热闹非凡。

    不过老道的伯格曼却摇了摇头,无奈地说道:“走吧,我们两个去帮下忙,赶紧把他们两个给解救出来。时间差不多了,一会儿科赫先生他们还要来,这样子……可不怎么好!”

    无论约翰的声望怎么涨,在德国也不可能高的过科赫去,

    所以下意识的,伯格曼就想帮忙让约翰稍稍低调一些。斯塔夫当然明白他的意思,两人一齐上前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约翰和埃尔利希从众人的包围中解救了出来。

    找个地方坐下之后,约翰自己也是微微松了一口气。

    不过还不等他缓过神来,伯格曼教授就皱着眉头低声道:“约翰,今天可有不少人都是冲着你来的,做好准备了吗?”

    伯格曼教授问的,当然是约翰的演讲。

    “放心吧,教授。”

    微微一笑,约翰同样压低了声音笑道:“为了今天下午的演讲,我可是准备了很长时间,肯定可以让你们再次吃上一惊的……”

 第四十二章 开始

    “又有几张老面孔,今天没有看到了。”

    拉着约翰、埃尔利希两人坐下之后,伯格曼教授忍不住感叹道:“记得我第一次参加这种会议的时候,好像也就是二三十个人,大多数都是柏林的医师。后来随着亥姆霍兹、彼滕科夫和科赫等人的名气越来越大,参加会议的人也多了起来,今天更是超过了三百人!不过……好多老朋友都没看到了。”

    “至少,彼滕科夫教授今天恐怕是不会来了。”

    等伯格曼教授的话音一落,埃尔利希忍不住插了一句。

    虽然是用一种非常平静的语气说话,但是身边的其他三个人还是听出来了,埃尔利希的话里带着非常明显的幸灾乐祸。不过也难怪,就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埃尔利希和科赫等人一起,和坚持土壤毒素挥发说的彼滕科夫成为了死对头。双方相互辩论、争吵,甚至互相攻击,早就有点儿势不两立的意思了。幸好现在已经是19世纪末,欧洲差不多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如果放在几十年前,掏枪出来互相射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对于那位干了整整一瓶霍乱杆菌的彼滕科夫,埃尔利希可没有一点儿好感。

    不过除了慢慢的反感之外,埃尔利希对彼滕科夫也不能抱有一丝敬意,毕竟不是谁都能面不改色的喝下一瓶霍乱弧菌,而且还是在约翰和科赫都坚持那是导致霍乱的根源之后!

    那是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死亡!

    不过幸好有了约翰的提醒,科赫和历史上一样猜到了彼滕科夫的打算,提供的霍乱弧菌毒性大大降低,才让彼滕科夫躲过了一劫。不过同样和历史上一致,彼滕科夫衰老的身体承受不住如此猛烈的打击,很快便出现了诸多的毛病,这次不可能来参加会议了……

    扯远了,收回来。

    闲聊了一会儿之后礼堂中突然起了一阵骚动,四人抬眼一瞧,不出意料正是罗伯特?科赫到了。作为这个时代德国医学界的扛把子,科赫的出场自然十分的拉风,一露面便引起了诸多医师们的围观。而除了北里柴三郎之外,埃米尔?阿道夫?贝林也毕恭毕敬地跟在他的身后。

    这个世界的贝林,远没有另外一个世界那么风光。

    因为有了约翰的穿越,白喉抗毒素血清的“发明者”换了一个人,原本在与贝林合作中吃了大亏的埃尔利希,也因为约翰的“慷慨”而获得极大的声望和利益。相比较之下,贝林虽然也在进行着相关的研究,但是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专利都被约翰抢先注册完了,而且没有埃尔利希的帮助,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提纯这些血清,建厂生产、销售什么的也就无从谈起了。

    不过好的一方面,就是避免了与科赫之间的翻脸。

    原本因为抗毒素血清的发明,专利在手的贝林底气十足,为了利益他不但和“师兄弟”北里、埃尔利希翻脸,和“恩师”科赫最后也分道扬镳了。为了安顿好他,普鲁士文化部不得不在另一所大学给他找了一个卫生学教授的职位。如今没有了专利作为资本,当然更重要的是没有了抗毒素血清领域的重大发现打底,贝林也就没有了和科赫翻脸的胆子……

    自如的应付着上前攀谈的医师们,科赫四下张望一下,很快就发现了和伯格曼在一起的约翰,立刻双眼一亮走了过来:“嗨,约翰,早上好。”

    “早上好,教授!”

    约翰当然是笑脸相迎,恭恭敬敬的问候道。

    伯格曼和科赫也是老熟人,大家相互打了一个招呼之后,科赫笑眯眯的说道:“约翰,对于你今天下午的报告,我可是期待已久了!我相信,关于霍乱的内容应该是最重要的部分吧?”

    说起这个话题的时候,科赫眼中也是闪过一抹满意之色。

    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面,凭借着约翰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科赫把彼滕科夫为代表的毒素派打得溃不成军,可以说是大获全胜,同时也为他自己再次赢得了巨大的荣誉。不要以为约翰提出了理论就能独占所有的荣誉,别忘了,他那些方法很多都是建立在科赫理论的基础上才形成的。也就是说,科赫才是真正的开创者,约翰是发扬光大者而已。

    至少在德国,无论官方还是报纸都是这么宣传的。

    所以认真来说的话,这次霍乱流行的控制之后,科赫才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对于这一点,约翰也从未有过什么意见,回来柏林后便一直非常低调,除了少部分熟人外婉拒了大多数来访者,摆明了是要把功劳让给科赫啊……

    “不,不,这可不实行!”

    微微一笑,约翰摇了摇头道:“这个我想您和北里先生,包括埃尔利希先生,都比我更有发言权吧?事实上我也只是把您的理论总结、扩展了一下,而且具体的努力都是你们几位做的,所以无论怎么看,关于霍乱还是要由您来讲才是!”

    刚刚说的,绝对是约翰的真心话。

    自从穿越到这个时代之后,约翰从未抗拒用超越时代的知识来攫取财富和声望,发明自行车也好、钨丝灯泡也好,包括后来的几种药物都是如此,但是面对这个时代的医学巨人们,他至少也会保持着自己应有的尊重!无论是伯格曼还是毕尔罗特,或者李斯特、巴斯德和科赫,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