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医师1879 >

第342章

医师1879-第342章

小说: 医师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发展太快了?”

    听到约翰的这番话之后,埃尔利希忍不住一愣。

    作为一名医学家,埃尔利希几乎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自己的研究上面,这是他获得巨大成功的根基,也是后来他放弃抗毒素血清专利的原因所在。所以他听了约翰的这番话之后,基本上不太可能理解。

    如果不是亲身来到了这个时代,约翰也很难理解。

    普法战争的胜利,让德国人彻底沾上了这个时代最顶级的舞台上。强势的政治地位给了德国平稳的发展时间,而现代化的各项制度又给经济注入了大量的活力:德国人建立了现代教育体系,柏林大学被称为现代大学之母;德国的科技投入在这个时代无国能及,拜耳公司可以投入上百万马克建立实验中心;在英国人和法国人沉浸在殖民地的红利之中时。德国人默默的发展着自己的工业。每一天,都有工厂、企业和银行成立,大量的人口从农村涌入了城市,短短几十年间。德国人的城市和农村人口比调转,成为了一个城市化的国家。

    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带来的恶果之一就是传染病的流行。

    在这个现代医学刚刚成为一门科学的时代,医师们没有什么好办法去应付到处肆虐的传染病,除了经济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他们自体的免疫力之外,能够依靠的就只能是公共卫生的进步了。

    在这方面,英国人无疑是最为出色的。

    数十年前伦敦的霍乱大流行,让英国人或多或少认识到了公共卫生的重要性。虽然并不是有意为了减少传染病的传播,但是最终他们还是建起了全世界最先进的下水道系统。从那之后,伦敦再也没有发生过一例霍乱,直到一百多年后,创造一个奇迹。而德国相比之下就差得远了,近几十年才崛起的国家根基还浅,大多数城市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基础。而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不但形成了许多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穷人聚集区,同时也让原本脆弱的基础设施不堪重负——这都给传染病的爆发创造了绝佳的温床!

    所以见到了这个和纽约类似的城市之后,约翰才会发出了那番感叹。

    这个时代的纽约无疑是个明星城市,发展速度快的惊人,但是大量的移民,尤其是缺乏技术的移民涌入这个城市,造成了无数让人头疼的社会问题,约翰虽然因为身份的问题很少接触到,但是只要看看平时经过的一些“鸽子笼”。以及以前曾经有过的一次经历,他就知道那些地方的环境恐怕不比后世印度的贫民窟好多少……

    想到这些,约翰的脸上不由得泛起忧虑之色,转身低声问道:“埃尔利希先生。你确定要留在汉堡,不和我一起去柏林吗?”

    约翰肯定不会在汉堡长待,在把主要的预防、控制和治疗方法教给科赫等人之后,他就会立刻动身前往柏林,离开这个高危之地。但是与他不同的是,埃尔利希却决定留下。帮助科赫和北里柴三郎等人。在过去的几年中,埃尔利希在约翰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说更加科学、严谨的实验室技术,以及更现代的研究理念,这些都是现在最急需的东西。

    “是的,先生,我决定留在汉堡!”

    没有任何犹豫,埃尔利希坚定的点了点头道:“相比较于科赫教授他们来说,我对你的理论了解更加深入,对静脉输液等技术也更加的熟悉,肯定可以帮上不少忙的!”

    “……好吧。”

    默然片刻之后,约翰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你就早些回去休息吧,明天将会是忙碌的一天。”

    明天是来到汉堡的第二天,除了上午要和更多科赫系的医师们进行讨论之外,下午他们还要前往一家医院,实地诊断和治疗得了霍乱的病人……

    ……

    “呼……”

    轻轻呼出了一口气之后,约翰戴上了自己的口罩。

    和科赫等人交流之后,他终于要开始和霍乱病人们直接接触了。虽说明知道霍乱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而且只要注意保护自己就没什么大问题,但是约翰心里还是有些惴惴不安。好在如今亨氏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口罩、帽子和手套等物品,在德国本土已经是全面普及了,尤其是外科医师们,几乎超过一半的人都已经接受了这种新式“武装”,所以科赫很容易就给他们搞了好几套。

    亨氏制药公司的商标,让约翰心中分外踏实。

    准备妥当了之后,约翰走出了专门给他准备的房间,来到了医院的走廊上。而早就等着他的科赫、埃尔利希和北条柴三郎立刻上前,带着他一起来到了一间病房里面。这是一家汉堡的普通医院,因为霍乱突然爆发的缘故,这栋两层的小楼已经变成了隔离霍乱病人的主要所在之一——和传染病斗争了上千年之后,人们至少知道应该隔离这些患病的人们了。

    不过刚一进病房,约翰的眉头就不由得一皱。

    来之前他就已经有了思想准备,毕竟这个时代欧洲的医院大多还是“慈善”性质,条件差是理所当然的。刚进来的时候,看到这栋矮小的两层小楼时,约翰就已经知道了。但是真正进了病房之后,狭小、拥挤,这是病房给约翰的视觉感受,不到二十平米的病房里拜访了六张病床,几乎到了床挨床的程度;而鼻间挥散不去的浓浓味道,也说明这间病房内的空气流通条件非常差,最多也就是一平见方的窗户正对一堵墙,大白天也没有一丝光线进来。

    相对亨氏综合医院的条件,这里的环境完全可以用恶劣来形容!

    “留在这里,和去停尸房有什么分别?”

    看清楚了病房中的情形之后,约翰的目光急速闪动了几下。不过他也知道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迅速的教会科赫他们相关的技术才是他应该做的。

    不过……

    当约翰强忍着闭上嘴,把目光转向那些病床上的病人时,其中一张病床上躺着的人刚好目光也看了过来,这让他的心头一颤,眉头忍不住再一次深深皱了起来……xh:。234。44。19

 第十五章 补液

    浑浊,阴暗,如同一潭死水。

    和这双眼睛对接的一瞬间,约翰的心头不由得一颤,仿佛又回到了自己上辈子第一次到病房见习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他,分外看不得,也听不得,尤其是听到某些病人无法抑制的呻吟声,总觉得病房就像是地狱一样。然后随着大五实习,毕业工作后轮转、定科,以及后来无数台手术的锤炼之后,他的心似乎变得如同石头一般坚硬了。

    但是今天……

    或许是因为这个狭小而憋闷的环境作用,也或许是因为这个病人眼中毫无生气的死寂,约翰觉得自己心头被触动了一下。

    “亨特拉尔先生,这间病房里有六个病人。”

    作为科赫的学生,北里柴三郎主动开口介绍道:“都是这两天刚刚收进来的病人,都有腹泻、呕吐的症状,其中有两人的病情比较严重,而且在他们的排泄物中都检出了霍乱弧菌!”

    “嗯。”

    听了北里的解释之后,约翰微微点了点头。

    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里面,有腹泻、呕吐的症状,而且排泄物中也检查出了霍乱弧菌,这基本上就已经可以确定是霍乱感染了。而且以这个时代的医学技术而言,再多做其他的检查什么的都是多余,直接按照霍乱治疗无疑是最为妥当的选择。

    不过再怎么确定,必要的检查还是要的。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约翰走到了两名重症病人的床边。先看左边的一个病人,大约三十多岁的白人男子,看起来个子挺高的样子。但是此时此刻躺在床上,这个壮年男人的情况却差的让人心惊:皮肤干干皱皱,双眼眼眶深深的凹陷了下去。苍白的双颊也同样深凹,并且神情淡漠,对于约翰他们的到来毫无反应。

    “唔……典型的霍乱面容。”

    只是瞧了两三眼之后,约翰就暗暗点了点头。

    对于霍乱病人来说,脱水是最大的敌人。医学上的脱水是指人体消耗大量的水分,但是又不能补充。导成新陈代谢障碍的一种情③③,况。

    霍乱弧菌很脆弱,人们可以轻轻松松的杀死他们,即便进入到了人体之后同样大部分会被胃酸杀死。但是如果霍乱弧菌被吃进去的太多,菌海战术会让他们中的一部分抵达小肠。这些幸运儿会奋力挥动鞭毛,扒开粘液和密密麻麻的小肠绒毛钻进去。在小肠“舒适”的环境下,霍乱弧菌会迅速的繁殖并分泌一种霍乱肠毒素——引起各种症状的主要物质。

    肠毒素经过一番复杂的化学反应,会像一口泵一样把水分、氯化物和碳酸氢盐源源不竭地从细胞里泵出去,并且抑制小肠对纳的正常吸收。最后的结果,就是大量水分和电解质聚集在肠腔。形成水样便被病人排泄出去。就是这么一些小小的霍乱弧菌,能在一天里从人体吸出几千毫升的水分,全都酿成“米汤便“排出人体。当然,生性简朴的霍乱弧菌不会白花能量产生肠毒素,“米汤便“会带着无数的霍乱弧菌流出人体,流入河流或者城市下水系统,运气好的话它们就能找到下一个倒霉蛋儿……

    所以对霍乱病人们来说,几乎所有症状都是脱水引起的。像约翰眼前的这两个重症病人。明显就是重度脱水的情况,过去的一段时间至少丢失了四千毫升以上的水分!

    就在约翰仔细观察两名病人的时候。北里柴三郎在一旁解释道:“过去的十二个小时时间,两人的情况迅速转差,几乎无尿……”

    “嗯。”

    一边无意识的点了点头,约翰没有过多犹豫,直接看向了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的科赫:“教授,麻烦您叫两名学生。跟着埃尔利希先生帮忙配置补液,他们的情况都很严重,必须要立刻补液!”

    “没问题!”

    科赫也不犹豫,干脆的冲着北里挥了挥手。

    得到了科赫的命令之后,北里立刻便小跑着出去找人了。约翰的霍乱治疗理论中。最重要的无疑就是为病人们补充液体和电解质,这一点他们当然也是非常明白的。而且今天之所以带着他们来到病房,就是为了验证这个治疗理论的正确性,如果真的对霍乱病人有效的话……

    没有理会跑出去的北里,约翰继续给病人进行着检查。

    他现在已经可以确定这个病人患的是霍乱,但是出于一名医师的责任,他必须要接着检查下去。伸手按了按对方手臂上的皮肤,毫无任何弹性;检查了一下腓肠肌和腹直肌,强直感非常明显;肌肉张力减低严重,鼓肠等低血钾症状突出;呼吸加快,意识也出现了明显的障碍,并且四肢冰冷、脉搏细速,几乎都无法触及了……

    “唔,教授,咱们有血压计吗?”

    忙碌了一番之后,约翰抬头问了一句。

    “有,有!”

    科赫示意病房的一名医师拿来一个血压计,约翰接过来一瞧,顿时乐了——还是亨氏医疗器械公司的产品!

    测完了血压之后,约翰终于直起了腰:“行了,血压下降的厉害,我这边已经可以确定了。”

    “哦?”

    眨了眨眼睛,科赫的眼中略有些疑惑。在他看来,这实在没什么好检查的,不是霍乱还能是什么?他不太明白约翰费这些功夫到底要做什么,干嘛不干脆直接开始治疗?

    没有理会科赫的疑惑,约翰继续给其他几个病人进行全面检查。

    霍乱病人的情况虽然严重,而且病情进展非常迅速,但是如果不做好检查的话就无法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要知道,补液也不是随意补的,必须要严格的判断病人的情况,最终选择是口服补液还是静脉补液——轻度和中度用口服,重度用静脉补液。当然,这其中也有些特殊情况,不过在这个时代约翰决定忽视这一点了。

    等检查完六名病人,已经是半个多小时以后的事情了。

    因为提前让科赫他们准备了葡糖糖、氯化钠、碳酸氢钠和******等物质,还有亨氏医疗器械公司最新出品的静脉输液套装,所以一个半小时以后,埃尔利希和北里柴三郎他们就已经准备就绪了。

    无论口服还是静脉,补液的配置都很简单。

    口服补液就是葡糖糖20g,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1。5克,溶于1000毫升水中,电解质浓度与排泄物浓度相当。因为这次没有儿童的缘故,约翰不必要配置特殊的补液。至于说静脉补液的话也不复杂,0。9%氯化钠550毫升,1。4%碳酸氢钠300毫升,10%******10毫升,10%葡萄糖140毫升,配成1000毫升的补液。

    把一切都准备好了之后,北里柴三郎恭敬的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