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医师1879 >

第340章

医师1879-第340章

小说: 医师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是在亵渎上帝的尊严!”

    ……

    大多数人的反应都很正常,有人还敏感的注意到了他所说的脑死亡的概念,但是也有少数人开始猛烈的抨击约翰的想法,认为这是在亵渎上帝——对于某些人来说。李斯特的外科消毒技术都是对上帝的亵渎,更别说约翰此时提出的想法了。好在现在终究已经不是中世纪了,德国的大学甚至都敢把神学课程移出必修,所以这些愤怒的声音很快便被淹没在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中。

    听着这些声音,约翰的脑袋都大了。

    对于刚刚开始戴口罩和手套的外科医师们来说,器官移植这个话题确实太过超前了,大多数都会以为是天方夜谭。毕竟成功的肾移植要到六十年后才会开始。不过约翰早就预料到了可能的情况,心中对此倒也不着急,虽说人体移植的成功还很远,但是如果动物实验就足以验证这个可能性。用不了太长时间,外科医师们应该就会意识到这些话的正确了。

    不过……

    “该死,我怎么说出了脑死亡的话?”

    咧了咧嘴,约翰心中好一阵的懊恼。他刚才一时口快,随意说出了脑死亡的概念,这可不是在计划中的事情。要知道,哈佛大学八十年后才会提出这个概念,而即使在那个时代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约翰可从未想过现在就挑战它!

    好在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器官移植上面,没多少注意脑死亡的。

    不过即便如此约翰也是头疼。很快就压了压双手大声叫道:“先生们,先生们,请先安静一下!”

    经过一番努力,礼堂中终于安静了下来。

    “先生们。很抱歉!”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约翰接着大声道:“我知道大家心中肯定有着很多的问题,但是遗憾的是我们今天的时间有限,而且关于刚才所说的那些理论……它们现在依然只是理论而已,我并没有完成相应的实验,不过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随后进行交流。但是现在的话……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必须要进行下一个部分的报告了!”

    “嗡……”

    台下一片骚动,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不满之色。

    对约翰比较信服,同时又对这些理论感兴趣的医师们自然不满,他们希望约翰能够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哪怕只是进行一些讨论也可以。不服约翰理念的人当然更加不满,他们更希望在礼堂中和对方直接辩论,好好抨击一下这可笑的想法。

    眼看着礼堂中的气氛有失控的趋势,李斯特第一时间站了起来:“先生们,请安静!”

    终究是英国人本土的大牛,李斯特用几十年时间积累下来的威望可不是约翰能比的,礼堂中很快就再次安静了下来。李斯特眼中闪过一抹满意之色,随后大声道:“先生们,作为英格兰的绅士,请给予亨特拉尔先生应用的尊重!现在大家休息十五分钟,十五分钟之后继续今天的演讲!”

    “谢谢您,教授!”

    下了讲台之后,约翰第一时间来到了李斯特教授的身边。一方面自然是感谢对方帮忙,另外一方面的话,不少人没有去卫生间或者休息,而是虎视眈眈的看着约翰,随时都有可能上前和他争论,和李斯特在一起可以让这些人收敛一些。

    李斯特也很明白,立刻便带着约翰走出了礼堂。

    不过刚走到一个人少的地方,李斯特教授随即正色道:“约翰,血管吻合术你有充足的证据,也用这种技术治愈了病人,我想大家接受起来应该不是问题。而且之后说的器官移植什么的,也明说了是一种可能性,就算大家质疑的话也不算什么,但是接下来……”

    “我明白您的意思!”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约翰脸色凝重地说道:“我知道接下来的内容没有足够的证据,肯定会引起广泛的争议,甚至不少人会进行抨击!但是……教授,我坚信我的理论一定是正确的!”

    “呼……我明白了。”

    看到约翰一脸坚定的样子,李斯特轻轻吁出一口气,不再多说什么了。

    对于接下来约翰要讲的内容,李斯特虽然不至于说是什么专家,但是也不是纯粹的外行,所以他知道肯定会引起巨大的波澜。但是关于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李斯特已经见识了太多的奇迹,所以这一次他同样希望能够再见一次……

 第十章 干了那杯霍乱的权威

    是否拿出可以促进疟疾等传染病研究的知识,其实约翰是非常犹豫的。

    这个时代除了美国之外,其实欧洲疟疾还是比较少见的,但是对于大部分热带国家来说,疟疾却是一种危害非常严重的疾病……意思就是对英国人和法国人来说,疟疾的危害是非常惊人的,因为他们的殖民地可以说是最为庞大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促进西方列强的传染病研究也有点儿助纣为虐的意思。

    他当然知道,今天要讲的内容对细菌学和传染病学将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比如说接下来重点讲述的霍乱和疟疾,无论蚊子传播疟疾的结论还是霍乱爆发时的应对措施等,都将会对这两种传染病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汉堡正在暴发流行的霍乱更是如此。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其他人能够接受自己的理论和结果上面……

    不过这种纠结也就存在了几分钟的时间,就被约翰抛到脑后去了。

    列强们得到了好处,殖民地的土著们就没有好处么?毕竟无论什么时候,死人最多的还是他们。而且对于约翰自己来说,这样做带来的好处也是极为明显的——19世纪末的传染病研究绝对是刷声望的利器!所以虽然之前约翰没兴趣掺和,也把一些相应的理论交给了医学院的细菌学教授,想让他们通过这些成果给学校刷声望,只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约翰完全忽略了这次汉堡的霍乱大流行。

    所以在决定和埃尔利希一起前往汉堡之后,约翰就决定把这些东西拿出来一部分。

    “……讲完了疟疾,我们再来讲讲霍乱。”

    喝了一口水,等台下的骚动稍稍平息了一些之后,约翰接着大声道:“霍乱的危害大家想必都很清楚,如今海峡对面的汉堡就爆发了严重的疫情。一直以来,人们对霍乱的认识就是瘴气说,比如说1874年的国际卫生会议上。21国政府投票一致认定‘导致霍乱的坏东西仍旧在空气里乱飞’,而在随后的将近二十年时间里面,哪怕霍乱在欧洲大陆肆虐,哪怕霍乱弧菌已经被发现。哪怕细菌学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连续几次以霍乱传播为主题的国际卫生大会上,都没有把细菌理论列入其中……呵呵,这个残酷的事实只能证明了一句古老的名言:真理可能在少数人一边!”

    “嗡……”

    听到这里的时候,台下又是一阵躁动。

    只不过今天上午这个礼堂中。这种躁动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尤其是刚才亨特拉尔讲的关于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措施等内容,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除了极少数物理学家之外,在座的都是医师,自然能够听出来对方不是在信口胡说,这个理论体系明显已经非常成熟了,明显不是那些依靠原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推测的理论可以相提并论的!

    不过……

    即便如此,这样讥讽欧洲各国的结论没有问题吗?

    当然没有问题!

    很清楚未来十几年欧洲传染病研究发展的约翰深吸一口气,接着大声道:“先生们,大多数人都知道是科赫先生发现了霍乱弧菌。但是我想你们不知道的是,早在几十年前的时候,一位意大利人帕西尼先生就已经发现这种小东西,只不过可惜的是,当时的细菌学才刚刚起步,这位牧师出身的帕西尼先生没能说服其他科学界的精英们!”

    帕西尼?意大利人?

    听到这个名字之后,台下许多医师都微微皱起了眉头。对他们来说这个名字太陌生了,事实上大多数人只知道罗伯特?科赫在十年前发现了霍乱弧菌,但是直到现在,霍乱到底是不是由这种古怪的细菌导致。依然还是一个值得争论的问题——这个时代的传染病理论和医学技术,还无法确定这一点。

    那么问题就来了,台上这个家伙怎么如此确定?

    “先生们,我可以确定的是。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导致的烈性传染病!”

    似乎猜到了台下众人想法似得,约翰毫不迟疑的张口讥讽道:“在这方面,我无条件的站在罗伯特?科赫教授一边,而且比科赫教授更早的时候,法国的巴斯德先生也推测到了霍乱与细菌的关系,并且完成了一系列堪称伟大的实验……”

    “但是。这依然不能证明霍乱弧菌就是罪魁祸首!”

    听到这里的时候,台下一个三十多岁的医师终于忍不住高声叫道。很明显,他是坚定的瘴气发病论支持者,因此此时听到约翰说是细菌导致了霍乱就有些不乐意了,而且他还有着充足的理由:“亨特拉尔先生,您知道彼腾科夫先生吗?他就认为是土壤中存在一种导致霍乱的毒素,挥发出来之后才导致人们生病……”

    彼腾科夫?

    听到这个名字之后约翰先是微微一怔,随即一张脸迅速的黑了下来!

    彼腾科夫这个名字,在医学史上也算得上是鼎鼎大名了,只不过约翰知道他的原因不是什么著名医学理论,而是他和很多医学家一样的“为医学献身”的精神。在历史上,这位牛人和罗伯特?科赫算得上死敌,因为他们一个是霍乱弧菌的发明者,并且坚持霍乱弧菌才是导致这种疾病的元凶,而另外一位则认为人们得了霍乱是因为土壤中有一种霍乱毒素,挥发出来让人们得了疾病。两人的学术对立持续了好几年,为了驳斥科赫的理论,证明霍乱不一定是由霍乱弧菌导致的,这位彼腾科夫先生竟然要求科赫为他准备了一些霍乱弧菌,然后当着其他人的面一口干了那杯霍乱弧菌!

    而且……

    “那家伙跟喝饮料似得喝霍乱弧菌,好像就是在今年吧?”

    搜索了一下自己的记忆之后,约翰很快就找到了有关这位彼腾科夫先生的记载。霍乱弧菌被科赫找出来已经十年了,但是细菌学和瘴气论的争斗也达到了顶峰,比如说这位彼腾科夫先生,他所谓的土壤毒素挥发说,其实就是瘴气论的变种而已,但是即便是持有这种理论,因为瘴气发生说的余威犹存,他现在还被誉为“理所当然的霍乱疾病权威”,生存的意义似乎就是在和科赫进行斗争似得!

    对于这种人,约翰从未有过轻视的意思。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着各自的局限性,约翰无法指责一个19世纪末医学家犯下的错误,哪怕他的错误在一百年后足以当成奇闻和笑话来听。但是同样的,他也很难对这种科学家产生足够的尊重,就像他尊重科赫、巴斯德和李斯特那样。

    所以只是稍稍沉默了片刻之后,约翰就朗声道:“首先我要再次强调一下,今天报告结束之前我不回答任何问题,所以这位先生……不过这一次是例外,我可以给你解释一下,因为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面,我将会向你,向你们详细解释我对霍乱弧菌的研究,向你们说明霍乱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描述霍乱病人的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当然更重要的是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第十一章 汉堡

    “呜……”

    高亢的汽笛声提醒着船上的乘客们,这次旅行的目的地汉堡到了。·

    往常听到汽笛声后甲板上会迅热闹起来,人们会迫不及待的拿上自己的行李聚集在下船处,等着轮船靠岸。但是这一次明显有些不太一样,整个甲板上只有寥寥几十个人,而且每个人的脸色都非常的沉重。

    “如果不是预售的船票,恐怕这艘轮船都不会来!”

    暗暗摇了摇头,埃尔利希在约翰耳边轻声说道。短短几天的时间,汉堡爆霍乱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欧洲大6,和以前一样,大多数人都开始对这个城市避之不及,只有实在没有办法的才会冒这个风险。比如说这艘船上的十几个人,当然也包括因为预售了船票而不得不亏本出航的航运公司。

    “唔……港口很冷清啊!”

    心中有事儿的约翰点了点头,随口回了一句。对于这个时代最具活力,同时也是展度最快的欧洲国家来说,德国的第一大港汉堡港本应该是船来船往,人声鼎沸的,但是现在从甲板上看过去,整个港口失去了大半的活力,一片死气沉沉的景象。? ???·

    当约翰和埃尔利希两人走下踏板的时候,早已等候的三个人立刻便迎了过来。

    “好久不见了,约翰!”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