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医师1879 >

第335章

医师1879-第335章

小说: 医师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是关于磺胺药的事情。”

    约翰眨了眨眼睛,微微一笑道:“外公。这次去维也纳的同时,我也给毕尔罗特教授那边送去了一些磺胺药的样品,根据试用的情况来看,磺胺药物的受欢迎情况似乎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强烈一些……他们需要的药品已经送出去了吧?”

    “唔,已经送出去了。”

    哈哈一笑,老亨特拉尔点了点头。

    就在约翰离开维也纳之前。就在毕尔罗特教授的催促下给亨氏制药公司发了一封电报,于是今天一早就有一万瓶各种磺胺药物装上火车发往了维也纳——在约翰的坚持之下,亨氏制药公司虽然没有满负荷运转,但是也没等市场反应后再扩大生产,而是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线上。因此才能够如此及时的提供如此大量的药物。

    随药物一起出发的的是亨氏制药公司的一个销售人员,他将会在维也纳待上至少一个月。除了与维也纳总医院完成交接之外,还要负责寻找奥匈帝国本土的经销商:有了维也纳总医院的例子在前,想必打开市场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这个建议,是约翰在电报中特意说明的。

    前世的时候许多全国知名的大医院,很多设备都是企业赠送使用的,包括很多新药也都有优惠措施,为的就是这些知名医院的示范作用。因此这一世约翰自然而然的也借鉴了这种方法,德国有夏洛特医院,奥匈帝国有维也纳总医院,再加上远在伦敦的李斯特,因此可以预想的是,亨氏制药公司的新药推广肯定是一帆风顺。

    所以欣喜之下,老亨特拉尔频频点头笑到:“你去奥匈帝国的这段时间,我们已经把三种磺胺药物送到了德国各地,有了阿司匹林在前,医师们试用新药的阻力很小,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反响相当的热烈啊……”

    毫无疑问,亨氏制药公司的工作效率高的吓人。

    就在约翰离开的这将近一个月时间里面,磺胺药物已经顺着阿司匹林的路线铺到了真个德国,数百名内科医师开始使用这种新奇的药物,去治疗脑膜炎、肺炎和肠炎等等,而更多的外科医师则是用它们来治疗手术后的感染问题!

    因为信息传递和交通的不畅,大多数医师的反馈还没有拿到,但是至少有五分之一使用过磺胺药物的医师们已经给出了回复,而且其结果几乎是完全一致……

    他们需要更多的新药!

    于是就在约翰和安娜一起畅游维也纳和布达佩斯的时候,老亨特拉尔和亨氏制药公司的精力尼克劳斯先生就敏感的发现了机会,于是生产磺胺药物的厂房和机器开始满负荷的运转了起来,而尼克劳斯也开始着手制定扩大厂房和招聘更多人手的计划!

    对于亨氏制药公司的收获,老亨特拉尔可是满意极了。

    只不过等老爷子说完这些事情之后,一脸期待的等着外孙的评价时,约翰的脸上却没有丝毫意外的表情。在确定答应毕尔罗特教授的事情已经开始执行了之后,他的心思根本就不在这上面,而是扭过头看向了厨房的方向大声叫道:“埃尔伯先生,晚餐还没有准备好吗?我可早已经饿坏了……”

    ……

    约翰忙着填饱自己肚子的时候,远在城市另一端的布里斯特家,同样饥肠辘辘的安娜也开始了自己的晚餐。

    当然,女孩儿的动作就要优雅多了。

    一边照顾着还有些湿漉漉的长发,安娜一边享受着母亲亲自给自己准备的热汤和小羊排,心中只觉得格外的满足。任何一个刚刚完成长途旅行的人,恐怕都会迫不及待的享受家里的温暖,哪怕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期待另一次旅行……

    “安娜,这次旅行怎么样?”

    就在安娜吃的正高兴的时候,布里斯特夫人突然笑眯眯的问道:“听说你和亨特拉尔先生相处的非常愉快,而且……后来你们的关系似乎也变得越来越亲密,是吗?”

    “啊?咳咳!”

    安娜先是一愣,随即脸蛋马上就是一红,张嘴就想开口说些什么,只不过心中着急的女孩儿忘了自己现在正在吃东西,而且嘴里塞着食物,情急之下不小心被口中的食物给呛到,猛地咳嗽了起来。

    “哎哟,你小心点儿!”

    一看到女儿被食物呛到,布里斯特夫人马上就心疼了,连忙上前一边拍着女儿的背一边埋怨道。这位当妈的也是有点儿不讲道理,浑然忘记了女儿只所以呛到就是因为刚才她自己挑起那个话题的缘故。

    看到这幅情景,正在吃饭的布里斯特先生也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

    连喝了好几口水之后,安娜这才把胸中的不适勉强给压了下来,然后嘟着小嘴冲着母亲嗔道:“妈妈,您这都是听谁说的?是管家先生还是……”

    一想到在旅行的最后阶段,自己和约翰的关系确实越来越亲密,有时候双方单独相处的时候甚至会自然而然的靠近在一起,安娜就觉得心头如小鹿乱撞,脸庞也不由得有些烧了起来。

    布里斯特夫人心中一动,马上就笑吟吟的说道:“呵呵,谁说的不重要,关键是这些事情是不是真的?安娜,你对这位亨特拉尔先生的感觉怎么样?”

    “妈妈……”

    心头乱成一团的安娜似是撒娇,又似是埋怨的拉长生叫了一声,白嫩的脸庞上却同时飞起了两抹嫣红。

    “哈哈……”

    看到女儿的表情之后,布里斯特夫人哪里还不知道她的心思是什么?心中欢欣之下,忍不住开心的笑了起来……

 第三十九章 突如其来的信

    1886年5月,四种新型的药物让小半个欧洲的医学界都躁动了起来。

    在尼克劳斯先生的不懈努力之下,阿司匹林的样品送到了全欧洲六百多位医师的手中,而且随着他们试用的效果极佳,整个四月份亨氏制药公司竟然收到了四万多瓶的订单,这种定价高达五马克的药物以让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迅速的流行开来,而阿司匹林这个拗口的名字很快就成了很多医师口中最常出现的词汇之一。

    与此同时,在5月份的杂志上,继上一期的两篇阿司匹林相关论文之后,再次有三篇相关论文发表,而且其中只有一篇是来自于柏林大学夏洛特医院的,其他两篇则是来自于遥远的海德堡大学医学院。

    同样是一篇关于解热镇痛,一篇关于抗风湿作用。

    在这个人们对很多疾病都极度缺乏认识,同时也缺乏能够治疗的药物的时代,医师们很多时候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解除病人表面上的痛苦,因此像yapian、kekayin,乃至后来的hailuoiyn才会大行其道,成为医师们药箱中最常见的备用品之一。所以可想而知,如果有一种可以解除病人高热、头疼等症状的药物出现,而且其不良反应还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话,会受到医师和病人们如何的欢迎!

    在这种情况下,阿司匹林自然立刻大火了起来!

    而能够比阿司匹林更加火爆的,自然就只有同为亨氏制药公司的产品,三种刚刚才推出市场的磺胺药物了!

    21世纪的人们很难想象得到,一百多年前的时候人们到底在忍受着什么。

    普通的肠炎就足以给人类造成巨大威胁,而淋一场雨之后的发烧和咳嗽更是有着致命的可能性,而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甚至都不知道造成这些威胁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巴斯德和科赫的不懈努力,极少数人才知道可能是因为细菌这种小玩意造成的。

    所以磺胺的出现,就像是一道惊雷一样响彻天空!

    “归根结底,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在自家的餐桌上,约翰给外公解释为什么自己会如此漫不经心的时候。一脸平静的淡然道:“三种磺胺药物的出现,终结了人们无法正面对抗那些微小生物的时代,同时也开启了主动对抗它们的新时代,而对于任何一位医师而言,他们如果想要不落后于这个时代,就必须要主动的去了解、使用磺胺药物,这是无法回避的未来……

    ……

    从维也纳回到柏林,约翰也只不过在家休息了两天而已。

    短短的两天时间过后,约翰就在老亨特拉尔的催促下赶到了亨氏制药公司。当然。让他去公司并不是因为商业或者公司管理上面的事情,也不是因为已经走上正轨的四种新药的生产,而是因为就在他离开柏林去维也纳的这段时间里面,经过多达三十位化学家的通力合作之后,工业化生产利多卡因和普鲁卡因的方法终于有了眉目!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可是让约翰惊喜非常!

    自从约翰在夏洛特医院开始了划时代的的阑尾切除术之后,椎管内麻醉就已经成为了这种手术的常规麻醉方式。而在外科的其他领域里面,浸润麻醉也被外科医师们用的得心应手。越来越多的取代了气体吸入麻醉的方式。

    但是……

    两种局麻药极低的产量和昂贵的价格却让所有人怨声载道,伯格曼教授更是每隔几天就会找约翰或者托马斯询问一番。催促着他们尽快解决药物产量和成本的问题。要知道,约翰虽然已经发明了两种局麻药的制备方式,但是由于对技术条件的要求较高,只有大学里的化学实验室才有这个能力进行少量的制备,而且成本更是高昂的让人心惊胆战,一台手术下光是局麻药物就需要数十乃至上百马克!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富有的人们才能享受到更加安全的局麻药物。

    如果不是约翰以成本价向夏洛特医院供应局麻药物,而且伯格曼教授也做出了不在其中收取费用的决定的话,恐怕能用得起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的人是少之又少,完全失去存在的意义了。

    因此在诸多方面的推动下,柏林大学化学系和亨氏制药公司的研发部门开始了合作。

    柏林大学的化学实力之强。自然是毋庸置疑的,而一直以来约翰和化学系都保持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原本当初制备两种局麻药的时候,柏林大学不少化学家和学生就为了赚一点外快而掌握了相应的技术,而随着亨氏制药公司请来了埃尔利希与霍夫曼,并且招聘大量的化学家加盟,实力也骤然变得雄厚了起来。

    于是在充裕资金的支持下,化学系和亨氏制药公司便开始了合作。

    超过十位经验丰富的化学家和超过二十名优秀的化学系学生,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的研究,他们依照着约翰提供的分子式和相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开始寻找可以在工厂里面迅速、大量制备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的方法……

    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面,亨氏制药公司为此付出了超过十五万马克的研究经费!

    对于这个时代的任何一项化学实验来说,这个金额无疑都是一个天文数字,要知道柏林大学化学系一年的教育与研究经费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数字上下而已,而亨氏制药公司用完这些钱仅仅只是用了三个月而已。无数昂贵的实验器械被购置进来,许多昂贵的耗材与原材料在无数次的实验中被消耗着,在管理者尼克劳斯的眼中,实验室就像是无底洞一样吞噬者亨氏制药公司的备用资金!

    当然,如果一切顺利研究出来的话,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

    廉价而大量的局麻药物到底意味着什么,恐怕现在任何一个见识过的外科医师们都可以说的头头是道,更别说亨氏制药公司这些精明的商人们了。所以约翰当初仅仅只是提出了这个要求,就被尼克劳斯以及霍夫曼等人毫无折扣的执行了下去!

    到了现在,一切的付出和努力终于让人们看到成功的希望。

    而且……

    “这么快研究出眉目还在其次。“

    在赶往亨氏制药公司的马车上,约翰一脸喜色的默默想道:“通过这一次的通力合作,亨氏制药公司与柏林大学的化学系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开始协作研究新药的步伐,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看到的情景啊……”

    ……

    今天晚上我肯定会再码一章,不过能不能发布就不知道了,明天早上请人来修网络。u

 第一章 冠军

    1892年4月,伦敦。

    “轰……”

    就像是数十艘铁甲舰的大炮一起轰鸣,整个体育场的地皮都跟着震动了起来,人们跺着脚,唱着歌,齐声呼喊着一个名字:“手术刀!手术刀!手术刀……”

    “哈哈……”

    开怀大笑着,李斯特猛地和约翰?亨特拉尔抱在了一起,用力拍打着他的后背叫道:“冠军!我们是冠军!这一切就像是做梦一样,实在是太棒了……”

    “恭喜你,教授!”

    一边偷偷抽了一口凉气,约翰一边大声的的祝贺着有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