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医师1879 >

第322章

医师1879-第322章

小说: 医师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甘特先生,最近辛苦你了。”

    约翰看着自己最重要的下属之一,苦笑着感叹道:“很抱歉,因为有些事情我必须要赶去医院处理,所以……哈哈,如果没有你和泰勒先生的帮忙,我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么多麻烦的事情!”

    “您太客气了,先生。”

    亨利?甘特连忙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回了一句。

    作为泰勒原本的助手,亨利?甘特对自己现在的境遇实在是再满意不过了。跟着泰勒莱来到纽约,以为自己将会一直担任那家伙的助手,但是没想到仅仅一年多之后。就被赋予了管理两家公司的重担——亨氏日用品公司和新成立的亨氏汽车公司!

    虽然不是亨特拉尔家族最重要的制药公司和医疗器械公司,但是甘特已经非常满意了。

    要知道,日用品公司和汽车公司目前在纽约也是绝对的明星企业,前者的洗发水、新式牙膏、香皂等日用品极受欢迎,已经成为了纽约上流社会的最爱,而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成本的降低。在今年年初大幅度调整了价格之后,中产阶级也开始大量的使用这些新产品,销量开始暴涨。至于说汽车公司的话,因为之前极光汽车的热销和产量的限制,亨氏汽车公司还没有投产就已经引起了北美富豪们的关注。

    管理这样的两家公司,甘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而且更让甘特兴奋的是,公司的老板亨特拉尔先生真正做到了放权,除了重大决定需要征求他的一件之外,日常管理根本就不插手……准确的说是基本不闻不问。这可是经理们最喜欢的老板了。就像今天,如果不是汽车工厂投产在即,亨特拉尔恐怕也不会来公司这么频繁,一周的时间已经来了三趟了……

    “砰!砰!”

    就在约翰沉吟了一下,准备开口告辞离开的时候,外面却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请进!”

    甘特的眉头微微一皱,沉声应了一句。

    吱呀一声大门被人从外面推开了,一个年轻的高个女孩儿走了进来。表情似乎有些紧张的说道:“先生,我们刚刚收到电报。最后一批到欧洲学习的人已经坐上了回纽约的邮轮,这是您要的名单!”

    “哦,放桌上吧!”

    随意的摆了摆手,甘特示意自己的秘书赶紧出去。

    等年轻的女孩儿离开了办公室之后,约翰饶有兴趣的问道:“甘特先生,我们派去卡尔斯鲁厄学习的人不是应该早就回来了吗?”

    “是的。不过有三个人例外。”

    耸了耸肩,甘特微微一笑道:“这三个年轻人非常出色,迈巴赫先生发电报回来说他们很努力,在汽车上面似乎也很有天赋,所以我就决定让他们在那里多学习一段时间……唔。比其他人多呆了一倍的时间。”

    “哦,原来是这样。”

    听完了甘特的回答之后,约翰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为了筹备北美的汽车公司,约翰知道先后派了数十人前往德国学习,大部分都是待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掌握极光的生产工艺就回国了。但是也有少部分努力且有天赋的年轻人,会待更长时间,除了掌握技术之外还要学习如何研发新技术的方法。毕竟在北美的汽车公司建立之后,约翰会毫不犹豫的把重心移到自己的大本营来,而未来汽车工业的重心也肯定是在美国,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的。

    微一沉吟之后,约翰笑眯眯的说道:“甘特先生,我可以知道一下这三个年轻人的名字吗?”

    “当然!”

    略略有些意外,不过甘特还是马上就回答道:“他们都是美国人,名字分别叫做迈克尔?费纳斯、亨利?福特和哈斯纳尔?甘……”

    “嗯?”

    听到这三个人的名字之后,约翰顿时一愣。

    甘特当然发现了约翰表情的变化,眼神立刻一变,疑惑的问道:“先生,这三个人有什么不妥吗?”

    “这……这个亨利?福特,具体情况你知道吗?”

    用力的咽了一口吐沫,约翰的表情瞬间变得非常奇怪。其实也难怪,因为在他的记忆中可是有一位同样叫做亨利?福特的家伙,而且也是很汽车有关的。只不过在他记忆中的那位亨利?福特先生,在汽车史上的地位可不比本茨和迈巴赫他们差什么!

    如果真是他的话……

    “呵呵,那可就真的有意思了。”

    在甘特惊异的目光注视下,约翰的嘴巴一咧,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

    ……

    “亨特拉尔先生?”

    奥斯勒皱了皱眉头,有些不满的提高了自己的声音!

    这段时间在他看来是非常关键的日子,因为医学院的招生正在紧张的进行之中,但是偏偏校长亨特拉尔先生最近却减少了来医院的次数,这让想找他商量的奥斯勒教授总是找不到人。今天来的本来就晚,但是却总是一副走神的样子,怎能让人满意?

    “啊?哦,抱歉抱歉!”

    被奥斯勒教授的声音惊醒过来,约翰连忙歉意的笑了笑。他刚才心思一直在那个名叫亨利?福特的年轻人身上,因为根据甘特的叙述,对方的年纪和在爱迪生公司的工作经历,都非常符合汽车大王的特征,这让约翰总是忍不住去幻想,如果对方真是那个发明了t型车的福特,那么自己手下岂不是集齐了汽车发明起三十年间最重要的几个大人物?

    不过……

    看到奥斯勒教授一脸的不满,约翰这会儿很自觉的正色道:“教授,入学考试就快要举行了,目前的报名情况怎么样?”

    “不容乐观!”

    奥斯勒教授的面色一沉,摇了摇头道:“截止到今天,报名的人不过才四十几个,距离我们的目标差的实在是太远了!”

    “哦?”

    听了奥斯勒教授的回答之后,约翰的眉头顿时也皱了起来。虽然因为学校刚刚成立,各方面的经验欠缺,他们本来也没打算招收多少学生,但是至今为止报名的也不过才四十几个人,这个数字确实也太少了!

    沉吟了片刻之后,奥斯勒摇头苦笑道:“虽然这个人数已经超过了第一届招生的人数,但是别忘了,我们要招收的可是真正的精英,至少也要有一百多人报名才有可能啊……”

    “唔……”

    听了奥斯勒教授的话后,约翰有些头疼了起来。

    医学院除了招生的要求有些高之外,其他的条件真可谓是非常优厚了。比如说减免学费,比如说毕业后安排工作,比如说预期的高薪水等等,但是让已经拿到了学士学位的人再来读四年书,这确实让不少人都心中怀疑。毕竟在这个文盲遍地的时代,本科毕业就已经是绝对的高学历,又有几个人能接受这种事情的?

    “教授,您有已经报名的名单吗?”

    挠了挠头,约翰有些头疼的问道。

    “有,就在这儿。”

    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奥斯勒给约翰递过去了几张白纸。

    拿到这几张白纸,约翰有些漫不经心的看了起来。他向教授要这个名单,并不是真要仔细看看里面都有什么人,而是为了缓和一下沉闷的气氛而已。

    只不过……

    “哈维?库欣”

    当约翰在名单中看到一个记忆中熟悉的名字后,他的心头一震,双眼瞬间瞪得滚圆:“不会这么巧吧?上午才刚刚发现了一个可能的大人物,下午就又有了一个?我的运气……不会真的这么好吧……”

    ……

    要过年了,提前祝各位书友新年快乐,阖家欢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u

 第九章 确认

    如果不是对库欣综合征非常熟悉的话,恐怕约翰一时间还想不起来库欣这个名字到底意味着什么……

    哈维?库欣,美国神经外科医师。,

    在耶鲁拿到文学学士,在哈佛拿到医学博士,在霍普金斯工作了十年,之后又回归了哈佛大学医学院,可以说,哈维?库欣的一生无论求学还是工作,都位于美国这个时代同行业的最顶端上——耶鲁大学在冉冉升起,霍普金斯医学院成立前哈佛如日中天,而等到霍普金斯模式推广开来之后他又回到了资金实力更加雄厚的哈佛!

    无论从哪方面看,这都是一个人生赢家。

    在医学领域,哈维?库欣无疑在医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对神经外科技术进行了改进,库欣综合征鼎鼎大名,还创立了哈维?库欣协会,也就是后来的美国神经外科专家协会。更加让人惊叹的是,作为一位拥有耶鲁大学文学学士的医学家,哈维?库欣还利用在霍普金斯工作的经历,撰写了威廉?奥斯勒的传记,获得了普利策传记奖!

    简单来说,这是又一个跨界的天才!

    不过历史给予哈维?库欣最高的评价,还是有关他在医学界的成就,尤其是在神经外科领域,比如说神经外科先驱,美国神经外科之父等称号。

    当然,我们的约翰?亨特拉尔先生对所谓的某某学科之父向来是嗤之以鼻的。

    尤其是当他穿越到了一百多年前之后,对这种观点就更加的赞同与支持了。比如说让李斯特在历史上留下巨大声望的外科消毒技术,前面有塞麦尔韦斯的坚持与牺牲,后面有伯格曼等人的完善与进步,中间无论英国人、德国人,乃至许多美国人都为此做了许多。李斯特只不过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做出了比较突出的贡献而已。

    当然,如果说他的贡献是最大的倒也颇为合适。

    不过单就某某学科或者某某理论之父这种说法而言,约翰感觉肯定是不合适的。就拿他自己提出的血型理论和维生素理论来说,其实前面已经有很多科学家和医师已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而约翰的理论则必须站在他们的理论基础之上!说到底,医学从一种经验学科向现代科学转变的过程中。一个人的作用终究是有限的,除非约翰本人可以不顾科学发展的规律,或者说可以不管不顾的抛出未来的整本书出来,否则也不可能完全把持一个学科的发展。所以他在提出了血型和维生素等理论之后,并没有急着把它们彻底完善,而是把后续的工作交给了其他人。

    不管怎么说,如果名单上的人真是哈维?库欣的话……

    “那就真是赚大了!”

    盯着报名名单上的这个名字,约翰心中可是相当的兴奋。

    亨氏医学院第一届学生,对于学校来说自然是意义非凡。无论约翰本人还是奥斯勒教授都希望能够招收到足够出色的学生,并将他们培养成为最优秀的医学博士!只不过当时间到了此时报名人数依然只有四十余人的时候,说实话他们都是有些失望的。不过现在看到哈维?库欣的名字,约翰心中突然涌出了无限的豪情!

    报名的人数少,又怎么样?

    亨氏医学院第一届学生,约翰和奥斯勒本身就没打算招收多少人,二十个是计划的目标,但是哪怕只有七八个也可以接受。如今就算只有四十多个报名者。远远少于他们的预期,但是凭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投入。难道还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来?

    开什么玩笑!

    “教授,继续发布广告吧。”

    沉下心来之后,约翰的心情很快就恢复了平静,淡定的说道:“不管有多少人报名,我们的筛选标准不变,能招收几个我们就教几个好了!我相信只要我们的工作足够出色。用不了几年亨氏医学院就会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了。”

    “唔……好吧。”

    沉吟了片刻之后,奥斯勒同样淡定的点了点头。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谁和约翰一样,对于刚刚开始第一届招生的亨氏医学院同样信心十足的话,恐怕就非奥斯勒莫属了。这位历史上开创了霍普金斯教育模式的医学家和教育家,很清楚自己和亨特拉尔先生一手创立的学校有着什么样的能量。自然对约翰的话深信不疑!

    在犹豫了一下之后,约翰突然笑眯眯的说道:“教授,咱们的入学面试是在七月中旬吧?”

    按照最初的计划,医学院招生宣传只局限于纽约和周边的几个大城市,这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刚刚成立,招生规模不大,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个时代坑爹的交通和通信条件,吸引其他地方的人来纽约读大学,而且是一所新办的学校,难度太大了。不过即便如此,医学院也承诺了所有学生来往的路费及其他开销,投入相当给力。

    “对啊,这不是你定下来的吗?”

    奥斯勒眉头一皱,有些不解的反问道。

    “呵呵,忙晕了。”

    尴尬的笑了笑,约翰很快就正色道:“教授,这是咱们学校第一次招生,我看入学考试之后的面试环节,就由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