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医师1879 >

第274章

医师1879-第274章

小说: 医师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才有些嗡嗡声的礼堂,慢慢的安静了下来。

    虽然参会的外科医师很少,不过对于约翰所说的外科技术规范大家也都颇有兴趣,因为一直以来似乎外科都游离在正统医学之外,而最近这些年虽然开始慢慢获得内科医师们的认可,但是毕竟还从未有人想过要把手术‘操’作什么的规范起来,因此亨特拉尔先生的想法无疑是非常吸引人眼球的。

    “哗啦!”

    在大家的洗耳恭听之下,约翰指挥着把“幻灯”翻了一页。

    “先生们,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技术规范!”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约翰用右手食指指着挂在空中的白纸朗声道。

    约翰并不知道所谓的技术‘操’作规范是什么时候被提出来的,他只知道现在的外科医师们无论大手术还是小手术,‘操’作都极为的随意,存在着无数追求速度时代所留下的陋习,而这些陋习往往是决定病人生命或者预后情况的重要因素。

    因此不管今天这番话有没有用,他依然要郑重的提出来:“在我个人看来,这所谓的技术规范并不是单单指一个手术应该如何做,而是一个非常系统‘性’的东西,其内容包括了外科手术室、病房、消毒室、准备室等应该如何设置、如何管理;外科手术病人在术前应该如何准备、术后如何护理;手术前应该如何消毒、术中应该如何下刀、如何暴‘露’术野、如何避免损伤正常的组织、如何缝合肌‘肉’和筋膜、如何缝合皮肤……”

    台上的约翰侃侃而谈,台下的多数人一头雾水!

    “唉!”

    听着约翰那沉稳而不乏‘激’情的演说,伯格曼四周扫视了一眼之后,心中暗暗的叹了一口气。

    参加这次会议的外科医师,实在是太少了。

    早就已经了解过这一切的伯格曼自然明白约翰演讲中蕴含的巨大宝藏,而且他也看到了仅有几位外科医师那惊愕中蕴含惊喜的表情,但是对于其他大部分人而言,约翰说的这些东西仿佛就是另外一‘门’学科似得。完全引不起他们的兴奋点哪怕最开始的时候他们一样非常惊奇,也充满了期待,但是让约翰的话题进入到了外科的专业领域之后,大多数人很快就觉得无趣了。

    说到底。外科学的地位还是太低了。

    像这次大会这样的规模和层次,仅仅只邀请了七八位外科医师参加,远远少于内科医师六十多人的数量,而这些“高贵”的外科医师们,真心听不懂约翰在说些什么。

    “以后……一定要办外科医师的会议!”

    伯格曼教授心中突然升起了一个念头。然后就像是一颗‘春’雨后的小草一样,奋力挣扎着冒出头来,再也压不下去了……

    ……

    台下的伯格曼教授心中感叹,台上的约翰何尝不是如此?

    同样的暗暗叹了一口气,约翰很快就放弃了继续详细讲下去的念头,因为他发现大家已经从最开始的专注变成了心不在焉。

    当然,约翰也很明白原因。

    术前处理啊、手术啊什么的,对于内科医师们来说毫无用处,而且也听不懂,继续听下去有何意义?

    稍稍顿了一下。约翰很快就下定了决心。

    简单的叙说了一遍所谓的基础技术规范之后,约翰微笑着朗声道:“先生们,因为这个体系实在是过于庞大,因此在这里我就不多讲了……关于这些理念,我写了一本书,如果有兴趣的同仁可以在会议结束后找我索要。另外,我在纽约的亨氏综合医院完全贯彻执行了这些规范,并且目前正在争取夏洛特医院外科的支持,大家有机会也可以去这两所医院外科参观……”

    “呼……”

    听到约翰准备结束这一部分话题,台下不少人也是松了一口气。

    虽然约翰的演讲让人不明觉厉。但是对于非外科医师的他们而言,听起来确实让人觉得枯燥无味,大家现在都期待最后一个所谓的急救技术了。只有几名参会的外科医师刚刚被挑起兴趣,见约翰打算结束有些不满。不过听说有一本书可供索取后顿时又安静了下来。

    短短不到十分钟,约翰又结束了一项话题。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急救技术!”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约翰指挥着那名年轻人又翻开了一页“幻灯”。

    “嗡……”

    看到白纸上一个大大的素描图,台下顿时起了一阵微微的‘骚’动。

    “先生们,想必大家对此都不陌生吧?”

    约翰脸上泛起一丝笑意。大声说道:“这就是我在几年前发表的一种急救技术腹部冲击法治疗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相信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了吧?”

    “呵呵……”

    听到这里,台下顿时一片轻笑声。

    不少人都听说过这个亨氏腹部冲击法,因为这几年有关此类的报道时常发生,最有名的就是在前年,一次英国皇家宴会上,一个英国人用这种方法救治了一位伯爵而且是影响力不弱的伯爵。因此看到这幅图之后,不少人立刻明白了约翰那句“危急情况下病人急救技术”的含义。

    不过……

    现在拿几年前的发现出来做一个话题,是不是有点儿太简单了?

    就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约翰一挥手,那个年轻人再次翻开了一页“幻灯”,而这张硕大的白纸上不再是有关腹部冲击法的图片,而是由几张小一些的素描图组成。

    这些图片,似乎是一个人在救治另外一个人。

    但是让诸多医师们奇怪的是,这上面负责救治的那个人动作非常奇怪,一张图上他正直着身子,按压着被救者的‘胸’部;而另外一张图上他则是俯下身子,用嘴对着被救者的嘴,似乎在用力的吹气……

    这是急救技术?

    包括伯格曼教授在内,大家都愣愣的看着这张白纸上的图片,心中着实疑‘惑’不解。

    于是不等心中怀疑的众人发问,约翰就接着大声解释了起来:“先生们,在几年前的纽约,我在中央公园曾经遇到一起意外,一个五岁的‘女’孩儿落入了湖水中,被人救上来的时候已经停止了呼吸……”

 第四十六章 彩蛋

    “轰”

    如果说之前约翰的话题几次让会场躁动的话,这次心肺复苏术一出,会场就彻底轰动了

    “哦,上帝这怎么可能”

    包括菲尔绍和科赫在内,所有人都瞪圆了眼睛,张大了嘴巴,就像是一百多条缺氧的鱼一样直愣愣的看着约翰,看着台上那几副分毫毕现的图画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台上的约翰声音放到了最大,几乎是大声的喊道:“就是用了这种方法,我让那个小女孩儿的心脏重新跳动了起来,又开了自主呼吸也就是说,用这种方法可以救活那些看起来已经死去的人们”

    或许是约翰的态度比较坚定,会场在骚动了片刻之后终于重新安静了下来。

    “先生们,其实有关这种方法早有记载。”

    趁着大家安静下来的时机,约翰立刻接着大声道:“圣经旧约中记载了elisha用嘴对嘴救治一个孩子的记录,而在遥远的东方,上千年前的一位名医就曾经用胸部按压的方式救活上吊的人事实上,如果你们去查阅几十年前的医学文献的话,会发现欧洲也有口对口人工呼吸救人的记载所以说先生们,这并不是我的突发奇想,只是其他人并没有把这些方法继承并继续研究下去而已。”

    “亨特拉尔先生说的不错,圣经中确实有相应的这一段记载。”

    很快,一个年迈的医师站了起来。

    “嗡”

    得到了确认之后,台下再一次骚动了。

    “这真有这样的记录”

    台下的科赫和菲尔绍面面相觑,一脸的茫然。

    下意识的,台下的人看向约翰的表情都有些不一样了。现在他们当然没有机会去验证这一点,但是如果亨特拉尔先生所说是真的从表情上看应该不会假,而且刚才也有人确认过了。那么用那些真真假假无法分辨的文献记录寻找到救人的方法,这听起来怎么充满了一种奇妙的感觉

    “先生们,先生们”

    眼看台下似乎又要开始一番讨论,约翰急忙大声的叫道:“是真是假。大家回头查看一下相关的文献自然就知道了,不过现在的话,能否允许我先把它讲完我的一个半小时可是早就超过了,请尽量不让我超过太长的时间。可以吗”

    略带些玩笑意味的话,让会场勉强再次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非常好奇的看着约翰,而这位今天让大家几次躁动的年轻医师稍稍顿了顿,接着朗声道:“因为这些看似已经死去的人,特征就是失去了心跳和呼吸。所以我把这种让他们重新获得心跳和呼吸的方法称为心肺复苏术当然,关于心肺复苏术的原理比如说病理生理机制我暂时还没有搞清楚,如果大家有兴趣的人可以一起来研究一下”

    “这小家伙,今天到底要让大家惊讶多少次”

    看着台上侃侃而谈的约翰亨特拉尔,科赫的心绪可谓是复杂非常。

    最近这些年,他罗伯特科赫才是每次会议的绝对主角,哪怕菲尔绍的威望依然很高,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德国医学界现在已经唯他马首是瞻了。尤其是在邻国那位巴斯德先生的声望越来越高涨的时候,德国需要科赫与之抗衡而科赫本人也很好的执行了这一点。这些年东奔西走的赶赴瘟疫灾区,拼命的研究着夺去了诸多科学家生命的传染病。

    就说今年的会议,科赫也是主角之一,哪怕他去年一直陷在柏林大学的教学之中。

    但是约翰亨特拉尔的横空出现,让罗伯特科赫心中瞬间升起了一种危机感和别的科学家和医师们相比,这小子对科赫的威胁才是最大的外科和生理学,血型和维生素,这都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在又搞出了一个所谓的急救技术,而科赫本人则是从入主柏林大学卫生学系之后。研究成果开始急剧变少,大学的教学任务让他疲于应付

    作为一名曾经的医师,科赫当然能看出这项技术的价值

    如果最后这项技术被证明是有效的,那么每年在全世界至少可以挽救数以万计的生命。尤其是如果发生战争的话,它的作用更是无法估计

    “因为时间有限,今天我只简单的讲三个部分:一是心脏骤停的表现,二是心肺复苏术的具体步骤,三是心肺复苏术成功或者失败的判定标准”

    翻过一页“幻灯片”之后,约翰朗声说着接下来的内容。

    心肺复苏。严格来说要八十年后才会出现。

    这种原本是由医师们掌握的技术,在未来将会面向普通人进行全面的推广。比如说对此最为看重的西方,各种各样的心肺复苏培训充斥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尤其是想要考取驾照什么的都必须要通过类似的考试。而在中国,随着国家的日益重视,在驾照的考试中也开始出现了相关的内容。

    这种救人的方法,在技术上真心不算复杂。

    从头分析到位,技术的关键就是胸外按压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哪怕是一个没有任何医学基础的普通人,如果认真学的话一两个小时就能掌握住,而从诞生到约翰穿越前,心肺复苏术每年都要拯救数以万计的生命。但是从时间来看,这种技术在医学史上出现的可不算早,一直到等到20世纪的50年代才会被提出来,而完善更是要经过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美国心脏学会每五年发布一个最新版指南,约翰亨特拉尔穿越前2015年版的就差不多要出来了

    是否要提前那么久拿出这项技术,约翰一直在犹豫。

    实际上当年他拿出腹部冲击法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和腹部冲击法不同,心肺复苏的病理生理机制想要完全解释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以目前医学界的认识而言非常困难这牵扯到很多病理学和生理学的知识。

    直到不久前考虑这次会议上要讲些什么的时候,约翰才最终下定了决心,把心肺复苏术作为一种纯粹的技术发现给展示出来。

    不谈原理,只谈操作与结果

    “因此我认为,心脏骤停的表现有三点最为重要,就是突发性的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和大动脉搏动消失,这是判断它的最关键标准。除此之外,还可以有面色苍白或者青紫、两侧瞳孔散大、抽搐和大小便以及之后的全身松软等等。”

    “关于心肺复苏的操作,最关键的便是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口对口人工呼吸之前必须要确定气道是开放的,如果有堵塞的话必须要先进行疏通,然后采用托颌法和仰头抬颌法来开放气道”

    “胸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