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医师1879 >

第219章

医师1879-第219章

小说: 医师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我所知,纽约的很多医院和诊所现在也都已经有了这几种新药,而且似乎销售的情况很不错,所以这方面来说咱们优势不大。”

    他当然知道亨氏制药公司在纽约的药厂已经投产了,将来供应医院药物应该非常的方便,所以已经在想用什么方法把医院的存货给处理掉了。毕竟按照约翰的要求,所有的药物都是有保质期的,过了时间点就不能用了。

    而且……

    见约翰皱眉凝思,托马斯苦笑着说道:“约翰。阿司匹林一瓶五十片,磺胺一瓶二十片,这对我们医院的病人们来说往往是好多天的药量,但是据我所知,纽约很多医院和医师都鼓励病人多吃,有些人甚至两三天就能吃掉一瓶阿司匹林……”

    “什么?怎么吃那么多?”

    约翰闻言先是微微一怔。随即蹭的站了起来道:“我当初不是在论文里说的很清楚了吗?药物的用量是非常关键的,超出了很容易造成不良的后果……这些人怎么如此的不负责任?!”

    言语之间,约翰的表情十分的愤怒。

    当初推出阿司匹林和磺胺的时候,约翰就已经预防了这一点,因为在历史上拜耳公司刚刚生产处阿司匹林的时候,因为效果显著,而且没有十分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不管病人们也好,医师们也好。都出现了非常广泛的滥用情况,很多人一天会吃十几二十几片的阿司匹林甚至更多,所以约翰才会在论文中提前说明了一下,为的就是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没想到,历史还是沿着它原本的轨迹前行了。

    “这……”

    看着约翰愤怒的样子,托马斯摊了摊手表示无奈。

    这个时代的医师们哪里会去在乎什么药物的剂量问题?药理、代谢等医学理论要么刚刚处在萌芽阶段,要么就是还没有被人提出,医师们自然不会在意约翰论文中的的那些提醒。更别说吃的药越多他们的收入就越高,哪个会和钱过不去?

    约翰当然也很明白这一点。所以在短暂的愤怒过后他很快就缓和了一下情绪,深吸一口气道:“托马斯,从下周开始,医院里所有的药物,当然也包括阿司匹林和磺胺药物,在亨氏综合医院的售价统统降低一半!为期三个月。三个月后恢复原价!”

    “什么?降价?”

    听完了约翰的话之后,托马斯顿时愣住了。

    “是的,降价!”

    约翰点了点头,沉声道:“我们不仅仅是要降价,而且还要把这个消息给做到报纸上去……托马斯。记得要专门说明一下,我们此时药物降价的实效只有三个月,三个月后恢复原价,明白吗?”

    “这……啊!我明白了!”

    刚开始虽然有些迷糊,不过在脑子转了几个圈之后托马斯终于明白了过来,他知道约翰做出这个决定是什么意思了!

    不过在短暂的兴奋过后,托马斯突然想起了一事,马上开口问道:“约翰,我想问一下,这个降价……是只有我们医院这里吗?”

    “当然!”

    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约翰笑道:“放心吧,纽约的药厂可是亨特拉尔家独资的,我保证咱们医院这几种药的售价比其他地方的进货价还要低,你就放心的去做吧……”

    ……

    有了足够的动力,任何人的工作效率都会变得极高。

    也就在约翰作出决定的第二天,纽约市几家主要的报纸上面都刊登出了一则消息,主角则是位于曼哈顿第四十街的亨氏综合医院。这家前一段时间频频在报纸上做广告的医院决定,未来三个月之内医院中所有的药物都将半价出售,三个月后恢复原价!

    看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不少人眼前顿时一亮!

    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时代,药费永远都是让人头疼的一个问题。哪怕是到了一百多年后美国人几乎可以称霸世界的时候,昂贵的药费也逼得不少穷人各出奇招,比如说那些不惜每年飞回国开药的中国人,再比如说那些和拉斯维加斯买家俱乐部一样的人们……

    在19世纪末的时候,情况就更加的糟糕了。

    如今的美国大部分药物都要依靠进口,虽然几十年前美国就已经颁布了药品的进出口法案,但是欧洲的大批劣质药和假药依然源源不断的进入北美市场,这种现象真正得到遏制还要等上很长的一段时间,所以对于阿司匹林和磺胺这几种效果显著的新药,医师之外的许多普通人也都慢慢的听说过了,尤其是几种可以治疗以往绝症的磺胺药,更是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而阿司匹林的退热镇痛作用实在是太优秀了,很多有点儿经济基础的人都把它当成一种家庭的常备药。

    半价出售,这个优惠力度着实吸引了不少人。

    阿司匹林一瓶可以优惠五十美分,磺胺一瓶更是可以优惠两美元五十美元,这个数字对于1888年的纽约人来说可不是小数字!

    于是在广告登出的第三天,来亨氏综合医院的病人开始迅速增加了。

    只不过……

    “对不起先生,没有本院医师的处方,我们无权卖给您药物。”

    在亨氏综合医院的药房窗口,几名药剂师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用一种略带歉意的口吻向人们解释着。今天不少人进了医院之后就直奔药房,挥舞着美元要购买药物,无一例外的都被药剂师们拒绝了。

    半价药的便宜,可不是那么好赚的。

    而且医院方面的理由也很充分,半价药都是给本院的病人准备的,不但要限制购买资格,还要限制购买的数量。毕竟便宜了一半的药物如果大量购买的话,很容易会让一些钻空子倒卖。因此经过药剂师的耐心解释之后,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接受,少部分嚷嚷着闹事儿的家伙也被膀大腰圆的保安们请到一边接受“进一步的解释”去了……

    “你觉得这样会有用吗?”

    在三楼亨特拉尔先生的办公室里,托马斯有些患得患失的问道。

    “我想,应该有用吧。”

    约翰的目光急速闪动了几下,然后接着笑道:“只要逼得他们必须要先在咱们这里看病再买药,我们的医师们就可以向大家展示自身的医术,而且更重要的是展示我们医院的环境和诊疗的规范性,再加上我这段时间准备的那些东西,已经足够用了……”(未完待续。。)

 第二十七章 病案中心

    “……所以统计下来,昨天的门诊量已经破百了。”

    拿着手中的表格,托马斯的兴奋溢于言表,一张脸如同喝酒了一样通红。

    从亨氏综合医院在报纸上刊登药品半价的消息到现在不过两周的时间,门诊量就突破了一百人,这对托马斯来说绝对是个巨大的鼓舞,尤其是病人中不乏一些衣冠楚楚的中产阶级人士,这更是让他感到欣喜。

    所以今天一大早,他就给约翰报喜来了。

    可惜的是托马斯兴奋异常,但是他面前的约翰却呵呵一笑,似乎有些兴趣缺缺的说道:“好啊,突破了一百人好啊,说明咱们医院的影响力更大了……”

    作为一名穿越者,约翰当然对一百人没什么感觉。

    上辈子的时候约翰在一家三甲医院工作,每天几千的门诊量那是常态,而国内门诊量过万的也不是没有,区区一百人何足挂齿?这家伙浑然没有想到,在1888年的纽约医院的门诊量能够过百是一个什么概念!

    半价药的吸引力,何其大也!

    虽然对约翰的态度有些不解,不过这会儿正兴奋的托马斯也顾不上多想,很快就自己忙活去了。至少有一件事情约翰猜的没错,自从当初克劳福德先生成功完成手术并出院之后,托马斯的论文发表加上哥伦比亚学院外科医师们的宣传,来亨氏综合医院做阑尾切除术的病人倒是多了起来,几乎每周都有病人。

    高昂的手术费用,抵挡不住人们对死亡的恐惧。

    偌大的一个城市里面数十万人口,每天都有急性阑尾炎的病例发生,如果加上其他一些普通手术的话,亨氏综合医院的手术室总算不用总闲着了……

    “呼……”

    等托马斯关上房门之后。约翰忍不住微微的松了一口气。

    医院的情况好转自然是一件好事儿,但是对于我们的院长大人来说,他现在却感觉有些尴尬——病人还是太少,普通的外科手术用不上他这位“大牌专家”,一时间倒是闲的有些发毛了。

    不过对于约翰来说,他也不着急。

    如果他想的话。却是可以一个月往外抛出一项研究成果,从而让自己的名望瞬间暴涨起来,但是在医院还没有走上正轨的情况,约翰不打算干出这样的事情。他很明白临床医学发展的根基是什么,没有足够的门诊量和病历积累,所有的理论终究只是空中楼阁而已。

    “或许,可以先搞一下基础?”

    挠着头琢磨了片刻之后,约翰的思绪很快就发散开了……

    “得!得!”

    就在这个时候,院长办公室的房门再一次被人敲响了。约翰的眉头忍不住一皱沉声道:“请进!”

    “吱呀。”

    门被从外面推开了,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走了进来:“早上好,亨特拉尔先生。”

    “早上好,乔治。”

    见到来人之后约翰稍稍有些意外,笑着招呼了一声:“这么早来找我,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来人约翰当然很熟悉,因为他是亨氏综合医院的财务主管乔治?史密斯,执掌全部的财政大权。可以说在整个医院里面。只有三个人的签字能从他那里拿出钱来,一个是约翰本人。另外两个是托马斯和埃尔利希。只不过有些不同的是,托马斯和埃尔利希只能做主五百美元以下的款项,而约翰就没有限制了。

    “是有点儿事情,想和您谈一谈。”

    在约翰面前乔治?史密斯倒也没有什么拘束,点点头回答道。

    “嗯,先坐下吧。”

    约翰直接摆了摆手。示意对方先坐下再说。这个乔治?史密斯也是德国后裔,是老爷子亲自介绍来的,当初特意交代约翰说非常可靠,所以约翰平时可是相当信任对方的。

    坐下来之后乔治?史密斯也不客气,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亨特拉尔先生。我来是想要和您谈谈有关医院病案中心的事情!我有些不太明白,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病案中心,真的有必要投入那么多的金钱来建设吗?先生,如果加上昨天您签字的那个支出单,最近一个月就往里面投入超过一千美元了……”

    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乔治?史密斯的态度十分的认真。

    在这位不太懂的财务总监看来,病案中心无非就是储存病人们病历的地方,对于医院的运营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但是看看医院开业以来约翰给予这个病案中心的投入吧:超过一百平米的房间,两名专职的病案管理人员,专门定制的档案柜、档案袋,还有专门设计并统一印刷的病历本……

    而且就在昨天上午,院长大人签字为病案中心购置了一套专门用于长期保存文件的设备,售价高达四百美元!

    怎么想,乔治?史密斯也有些想不明白了。

    “关于病案中心的事情?”

    听了财务总监对于病案中心的抱怨之后,约翰的眉头忍不住轻轻一挑。

    给予病案中心的投入确实是比较大,毕竟亨氏综合医院现在每天的门诊量不过刚刚突破百人,住院病人数量更是少的可怜,这么大的投入确实是超前了一些。

    不过……

    这个时代的人们恐怕很难有谁会真正的明白,一个完善的病案中心对医院到底意味着什么,也很难明白那些被详细记录并妥善保存的病案,对未来的医师们到底意味着什么!

    现代医学,终究是建立在临床的基础上的。

    对疾病的一步步认识,诊疗方案的一步步改进,甚至很多开创性的医学革命,都是从无数病人的身上总结出来的,而这所有一切的基础,就是那一份份保存完善的病历记录。后世协和医院的病案室只所以能够享誉全国,就是因为他们保留下了上百年的病历记录,那才真正是无法用金钱去衡量的财富!

    所以从医院开业那一天起,约翰就定下了这些规矩。

    他给医院设计了全新的病历本,专门花大价钱印刷出来供医师们使用。一方面可以减少他们的工作量,另外一方面也是保证病历记录的规范性,方便以后的查阅。而为了能够保存好这些病例资料,约翰甚至不惜投入资金来确保它们的安全,而这些在乔治?史密斯看来,无疑是非常疯狂的举动!

    完全没有性价比的投入,有什么意义?

    一时间约翰也无法给对方解释这一切,沉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