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策 >

第364章

官策-第364章

小说: 官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省委集中研究这些工作,目标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增强干部队伍纯洁性,努力改变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方法,而这其中,干部组织监督又是重中之重。

省委明确要求,要扩大干部组织监督信访接访量,要利用最新、先进的接访方式和平台,干部组织监督要体现在干部选拔任用、干部履职、干部调动等全方位,干部组织监督不仅要做到事后监督,而且还要起到预警作用。

干部组织监督要成为悬在党员干部头上的一把利剑,要时时刻刻的警醒我们的干部,避免党员干部禁受不住外界的物质精神诱惑,从而走上歪路、邪路,从而给党和人民造成重大的精神财产损失。

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边琦在会上发言,明确了要加强干部监督处的建设,要将干部监督处从目前的规模再扩大一倍,要真正的拓宽干部监督处的职能范围,要加强从乡镇到县市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的组织监督机构。

而且边琦还建议,组织监督处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高配管理,干部监督处、干部监督科等一把手位置,可以由相关分管领导直接兼任,要在全省范围内传达干部监督工作的重要性,要在组织内部打造一条完善、全面的组织监督体制。

这个会议一结束,陈京一下成为了全部门的焦点。

很多处长都过来向陈京道贺,有几个和陈京关系近的处长还开玩笑说,现在干监处处长如果高配,陈京立马就要升格部领导了!

对这些说法,陈京嘴上应付,心中却明白那种可能性几乎没有。

陈京从德水提拔到省委组织部,这本就算是破格提拔了,陈京现在在组织部待的时间并不长,无论是能力还是资历,都还远远不够提拔的标准,在短时间内想再进一步,是没有可能的。

现在省委明确提出要加强干部监督工作,这对陈京来说意味着巨大的压力。

毕竟,陈京现在资历浅,要想把盘子拉大,要把干监处变成全部最大的处,要让干监处的影响力渗透到全省各级党委,这样的难度是相当大的。

今天的会议,陈京一直在用心记笔记,两张材料纸他记得满满的。

回去以后,他还要认真研究这次省委会议的精神,要认真的、务实的把这些精英运用到工作上,干监处的工作可能要重新分工,而干监处的人员还需要在外面大量的补充。

新进人员的构成、各自的特点,以往的工作经历,这些所有的东西,都需要陈京亲自把关,这不能不说是很大的压力!

边琦把陈京叫过去,又专门针对干监处的工作两人交换的意见。

边琦心情很不错,他笑眯眯的对陈京道:“小陈,这一次省委常委会召开,就预示着你大展才华的机会要到了!根据目前发展的需要,我向米部长做了汇报,他同意干监处再增加两个副处长,同时再增加两名副处级监督员,这样一配置,你们处就兵强马壮了!”

陈京讪讪笑道:“边部,这对我们处的确是好事,但是我担心我能力不够,实现不了省领导的意图!”

边琦大手一挥道:“不要说丧气话,年轻人,特点的就是冲进、干劲,什么事情还没干就先怯胆,这可不是你陈京的风格!”

他话锋一转,道:“你不要被我刚才的讲话所吓到了,我讲干监处处长可以高配,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高配!目前,省委对组织监督工作重视,但是至于能出什么成绩,这都还有待于我们的工作。

任何改革都是痛苦的,这意味着我们不能步子太大,不能够追求一蹴而就……”

“叮,叮!”

边琦话说一半,陈京腰上的手机响起来了。

陈京正要将手机挂断,边琦道:“你先接电话!”

陈京将手机拿出来,按下接听键,电话那头,竟然是米潜的秘书连强的声音:“是陈处长吧!米部长要见你,你现在在什么位置?”

陈京愣了愣,捂着话筒道:“边部长,是米部长的电话……”

边琦摆摆手,陈京才对着电话道:“我现在在部里面,我马上过来!”

陈京一溜小跑直奔米潜办公室。

米潜在常委楼办公,这是一段不小的距离。

省委常委楼就在组织部旁边不远,是一幢并不起眼的四层小楼。

但是常委楼外面的武警站得标杆笔直,任何省委委员以下的干部进入,都必须要有进出证明,仅此一点,就让这幢小楼成为了整个省委最神秘,同时又最严肃的地方。

陈京到常委楼下,就被武警拦在门外不准进。

陈京靠后站立,他刚缓一口气,一众人就从常委楼出来,领头的是省委秘书长唐建平,紧接着,陈京便看到了省委书记沙明德。

沙明德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步履轻快,不断的和身边的人说笑。

陈京站在门口的位置,先向唐建平问好。

唐建平身材高大,穿着一件长风衣,他瞟了一眼陈京,微微的皱了皱眉头,嘴唇动了一下,却没有做声,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

陈京便道:“沙书记好!”

沙明德正和右边的人说话,陈京看得清楚,他的右边是省农业厅厅长高小树,还有省党校常务副校长柳红岩,柳洪岩以前是省人事厅副厅长,最早也是从组织部干部处调出去的干部。

沙明德瞅了陈京一眼,脚步顿了顿,竟然站定了!

他脸上挂着笑,很和蔼的道:“你这么急急匆匆的去哪里啊?”

陈京愣了一下,马上回答道:“米部长让我过去汇报工作!”

沙明德笑笑,回头对柳洪岩道:“这是我们组织部最年轻的处长,今年二十八岁!”

柳洪岩道:“哦,我知道!是叫陈京吧,真年轻,我二十八岁的时候还在当知青,职务是大队党支部书记!”

沙明德道:“时代不同了,将来我们的事业都是年轻人的天下了!”他看了一眼,陈京,道:“你去忙吧!工作用心一些!”

陈京忙称谢,慢慢的走进了常委楼的大门。

他心中有些纳闷,不知道沙明德和高小树还有柳洪岩怎么会在一起。

看这架势,沙明德是要出去,这是去哪里?

这个念头只在陈京的脑子里面转了一下,很快他就把这个念头收了起来。

走到米潜办公室的门口,连强正在埋头看文件。

陈京故意把脚步声加重,连强竟然也没抬头,直到陈京走到了连强面前,道:“连主任!”

连强这才抬头,一看是陈京,他马上放下手中的文件道:“哎呀,你可来了!部长可一直在等你呢!”

他起身带陈京进到米潜的办公室。

一进门,陈京第一眼就看见了米潜办公桌上摆放了一个大花瓶,花瓶里面放着一束洁白的百合花。

百合花?

陈京心中一沉,他看到这束花,又想起在香港的沈海送的那束百合,陈京把事儿办完,那束百合已经凋零了!

他给米潜打了电话,米潜没说什么,就只让陈京自己处理。

可是今天来,陈京赫然见到了米潜这里赫然就有一束百合。

米潜眼睛盯着百合花,仿佛没有见到陈京的进门。

连强冲陈京使眼色,示意让他先坐,他自己缓缓的退出去,将门轻轻的带上。

陈京就那样站着,不做任何动作。

这一站竟然就是半个多小时,米潜似乎是在考验陈京的耐心,又似乎是真的在欣赏花,他的表情是变幻的,让人觉得有些阴晴不定。

“来了?”

终于,米潜吐出了两个字。

陈京小心的回答道:“是,部长!”

米潜没有看陈京,他道:“今天我们省第一批外派到新加坡学习干部学成归来了,这事你知不知道?”

陈京愣了愣,摇摇头,又道:“这个……我刚才才听您说!”

米潜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道:“舍近求远,新加坡就一定比香港好吗?”

陈京不说话,对这事他插不上话,只能保持沉默!

又过了一会儿,米潜回头看向陈京,道:“这束百合花你不陌生吧!”

“不陌生,在香港沈先生让我带一束回来送您,我……”

米潜摇头,道:“不是送我,天下的白百合都相似,你觉得这束花怎样?”

陈京上前看了看,道:“和沈先生送的那一束几乎一模一样,同样是七朵!”

米潜道:“你记住,七死八活,七朵花是用来送死人的,这是我们楚江的民俗……”

陈京怔怔说不出话来,脸涨得通红,米潜却笑道:“行了,你年轻,不懂这些!今天你陪我去个地方,我们现在就走……”

第530章 跟着米潜!

楚江省楚城抗日英雄纪念碑位置在楚城北郊。

这一带崇山峻岭,而纪念碑就坐落在一座名为“卧虎”的山上。

据说在军事上,卧虎山是楚城北方的要塞,有楚城门户之称,占据了卧虎山,就占据了楚江全城的制高点。

当年日军侵华,在楚城会战的时候,卧虎山之战打得相当惨烈,敌我双方激战四昼夜,最后卧虎山山头都被双方的炮火炸得往下挫了好几尺。

日军在这一战死伤数千人,而我方在这一战打垮了两个师,卧虎山整座山就是血流成河,那是人间炼狱,惨不忍睹!

而卧虎山抗日英雄纪念碑,这是改革开放之后才新建的,目的就是为楚城守卫战死难的抗日英雄们致敬!

米潜今天来的就是这个地方。

他手捧百合花,沿着纪念碑下的一百级台阶拾阶而上,表情凝重,一语不发!

陈京就跟在他的旁边,也保持着沉默,两人一直走到纪念碑前。

米潜规规矩矩的把花放在纪念碑前面,深深的鞠躬,陈京跟着鞠躬,两人三鞠躬后,米潜才缓缓的退开!

这里的景色很美,从这里看楚城比不上从玉山看楚城那般清楚,但是这种朦胧的感觉更强烈。

楚城的繁华被掩盖了,一切喧嚣化为宁静,如同看海市蜃楼一般,留下的唯有美。

而蜿蜒曲折的楚江,从这个位置看上去像一条深绿色的带子,贯穿整个楚城全部,一直延伸到无限的尽头。

此时正是盛春,沿江两岸山花烂漫,尤其是映山红,漫山遍野都是,景色分外的美丽、迷人!

“这束花是沈老的一片心意,我只能将这束花安放在这里!”米潜淡淡的道。

陈京不知道如何接话,他沉吟了一下,道:“我听说沈老是抗日英雄!”

米潜轻轻摇头道:“沈海是黑社会大头目,曾经是国际通缉犯,他这方面的声名,要比他抗日英雄的声名响亮很多!”

陈京道:“事实终究是事实,历史的真实性谁也改变不了,沈海对民族是有功的!”

米潜道:“功过难论!他曾经对民族有功,但是这些年来,有多少从大陆外逃的官员是通过他将这些人送到海外的?这个数字不计其数!”

米潜顿了顿,道:“所以啊,沈海是很让我们恼火的存在,他盘踞香港这么几十年,势力越来越大,我们却无可奈何!”

陈京心中一惊,他不知道沈海原来还有这个业务,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个人就真的不明智了!

米潜回头指着那束百合花,道:“这束花是送给我父亲的!我父亲和沈海是工友,后来两人一同参军抗日!入缅作战回来,我父亲跟随陈将军起义,而沈海却流落到了海外!”

陈京沉默,他并没有因为好奇去追问米潜关于他父亲的事儿。

想来,这件事追问起来应该就是一个悲剧,十年浩劫,有多少人能够逃脱那场浩劫?恐怕米潜的父亲就是因为那场浩劫遇难的!

过了很久,米潜忽然道:

“小陈!你以后要多关注民风民俗,你是从基层上来的干部,这一块应该是强项!但是你连咱们楚人送葬扫墓的礼节都不懂,这不能不说,你对生活的观察有待提高啊!

我们党天天喊要代表群众,要保障群众的根本利益,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些话可不是空话、大话,我们有些干部喊得凶,但是做得少,这是很让人痛心的事儿!”

陈京道:“米部长批评的是,目前根据我的观察,我们有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很厉害。不了解群众工作,不了解群众疾苦,这样的干部,职位越高越危险。

我们作为组织部门,发现了这一块的问题,就应该要往这个方向努力,要真真切切的引导我们的干部深入到群众中间去,切实了解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米潜笑了笑,道:“你倒是志向远大,我也正想有这么一天!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们党的事业必定会上升到新的高度!”

陈京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开口道:“部长,我冒昧的问一句,米老以前是画匠?”

米潜愣了愣,盯着陈京道:“你知道画匠这种工作?”

陈京点头道:“九罗十八匠,这是我们楚人对职业最传统的分类!这个我是知道的!”

米潜道:“你看过那副画?”

陈京点头道:“我看过!那幅画应该就是传统的手工艺人的作品,现在会这样手工的艺人是越来越少了!”

米潜叹了一口气,道:“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