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夫-第1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荩国脸色更加难看了,他摊了摊手,但是没有回答。
“看来确实是这样了。”李珲心里已经明白过来了,“看来太子殿下还给寡人留了几分情面啊……”
他长叹了一声,然后又重新坐了下来,“寡人想在诏书签发之后,去面见太子殿下一次,金议政,你去转告一下寡人的要求吧。”
“殿下莫不是现在还没有弄清楚状况吧?难道殿下觉得自己现在还可以提要求吗?”金荩国忍不住嗤笑了起来,“太子殿下只是叫您核发一下诏书而已,可没有时间见您。”
“见不见我,那是殿下的事情,用不着你来多嘴,难道你觉得你配为殿下做决定了吗?”李珲毫不客气地冷笑,“你不过就是个传话的人而已,何必摆出这样志得意满的样子来?赶紧去传话过去吧,等下来拿你要的诏书!”
金荩国被这一通毫不客气的数落搞得脸色骤然发红,好像憋了气一样。
但是最后他还是忍耐了下来,甩手把诏书重重地扔到了书桌上。“殿下请尽快盖印吧,臣去去就来!”
正当他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李珲突然又出声叫住了他。
“金议政!”
金荩国停下了脚步,有些疑惑地看着对方。
“从今天起,我大概以后再也没有办法秉持国政了,顶多是做个有名无实的国君而已……不过金议政,你也不要高兴得太早,我被中朝所忌,最后落到了这个下场,无话可说,可是你呢?你莫非以为哪一天自己就不会为中朝所忌吗?我们现在都只是人家手中的木偶而已,今天能把我赶下来,明天就能把你也给赶下来,你能小心翼翼侍奉中朝,别人也能,别人还能做得更厉害!”李珲先是嗤笑,最后变成了大笑,“所以,今天你好好开心吧,免得有哪一天轮到你自己,你都挨不住!”
第1585章这个位置
金荩国没有回话,只是皱紧眉头板着脸离开了,而他走后李珲一直笑声不绝。
而此时太子正在自己所居住的庆会楼当中接见群臣,大汉的使团官员和军官们今天已经齐刷刷地聚集此地,好像把这里变成了真正的高丽朝堂一样。
和几乎彻夜未眠的赵松以及使馆文武官员不同,这一晚他倒是睡得十分深沉,直到天已经大亮的时候才醒过来,然后马上得到了周围侍从的奏报,告诉他赵松率领着大汉在高丽的驻军,已经进入了王宫并且控制住了整个汉城。
对于这个预料之中的结果,太子并没有感到兴奋,反而十分平静。不管是别人的奏报,还是他自己的观察,他都确信大汉的驻军要绝对优越于那些不堪用的高丽兵,而且他们绝对不会有为了李珲反抗天朝的决心。
“赵旅正果然英雄了得。”当来到群臣集聚的楼阁当中时,太子首先朝赵松赞誉。“听说这次是第一个冲到了景福宫的,果然是我大汉首屈一指的勇将!”
“太子谬赞了,臣愧不敢当。”赵松垂首对太子行礼,“臣在辽东的时候就经常身先士卒,早已经习惯了。另外,一想到太子殿下还在景福宫当中,臣也不敢怠慢,只想着尽快来到殿下身边,护卫殿下的安全。”
“我在这里能有什么不安全的?”太子忍不住笑了出来,“这又不是打仗,不用这么如临大敌。倒是真打仗的时候,旅正可千万不能再这么做了,旅正之前是战将,自然以勇猛为优先,身先士卒可以鼓舞麾下兵将的士气,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旅正是一方主将,身上所系的是全军官兵的祸福,绝对不能自己去身冒奇险。身先士卒率众冲锋的事情,就交给你麾下的军官来做吧。”
“臣明白了,谢太子提点!”赵松也知道太子说得十分对,所以马上应了下来。
“已经过了一早上了,汉城各地有没有起什么乱子?”太子移开了视线,继续问其他人。
“启禀殿下,高丽的朝臣士大夫并无异动。”第一个应声回答的是驻高丽大使施高艺,“臣等已经在地位重要的高丽朝臣家中布下的眼线,他们都说没有任何异常。”
“看来金荩国还真有几分能耐,这些大臣要么是他的同党,要么就被他震慑了。”太子点了点头,然后又看向了副使张道彦,“高丽城内都一片平静吗?”
“启禀殿下,一切平静,士民生活一切如常,并没有人多谈论此事。”张道彦马上回答,“城中的市场和商铺也照常营业,入城的士兵已经得到了命令,绝对不允许干扰商铺的营业,至于那些想要趁乱闹事的贼子,也都被予以严惩。”
“那汉城城外怎么样?”太子再问。
“启禀殿下,汉城城外也一切如常,并无异动。”这次开口的是负责把守汉城城外的王运。“虽然刚刚听说城内骚动的时候有些高丽军队军心浮动,但是在我们解释了具体情况之后也都选择了按兵不动。这些军兵在数年之前李珲复位的时候都曾被我军狠狠地打过过,这几年的整训也是由我军来负责的,所以他们都对我们心有余悸,轻易是决不敢动的。”
城内没有异动,城外也没有,虽然消息过得不久肯定会传到各地引发骚动,但是得到了李珲诏书又有自己坐镇,想必是没有哪个宵小敢于生乱的,就算有,那也不过是等着被大汉军兵打成齑粉而已。太子相信驻军的两个营就已经可以弹压住高丽国内了,更何况在海上还有源源不断赶过来的军队。
自从做了这个决定之后,太子就有条不紊地和自己身边的文武臣僚们部署此事,同时还写了一封奏报送回了京城。不过,为了抓紧时间,他并没有等到国内的回信就直接下令动了手。
现在想来,一切竟然比设想的还要顺利许多。
初次按照自己的判断来行大事,就马上得到了如此顺心顺意的结果,让太子心里大为欢欣和激动,只是为了保持在众人面前的仪态,才勉强维持没有发泄出来。
就在这时,一位侍从走了进来,然后凑到了太子的耳边报告了金荩国前来求见一事。
“国主想要见我?”听完他的报告之后,太子有些吃惊。
到了现在这样的局面,按他看来李珲应该惶惶不可终日才对,没想到居然主动来求见自己了。
“殿下,事到如今,不用见他了吧?”仍旧对李珲怀恨在心的施高艺连忙进言,“眼下大局已定,他就算不合作也没有别的路可走,再见他又有什么意义?徒然让人厌烦而已。”
太子却没有立刻回绝,反而微微沉吟了一下,最后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也罢,就让他来见我一见吧。”
“殿下?”施高艺有些吃惊,生怕到了这个地步李珲又绝处逢生,“现在又何必再见他呢?他若是作出一副痛哭流涕的丑态,反倒坏了殿下的心情,”
“这景福宫本来就是他家的地方,我既然已经让他落到这个地步了,见见他又何妨?”太子不满地扫了他一样,“现在事情已经做到这个地步,不管他说什么结果也不会再更改了,难道施大使认为我是个随心所欲胡闹反复无常的小孩子?”
“臣不敢……”施高艺被吓得再也不敢多说,其他人也都不再出声,再也无人表示质疑。
自从太子来到高丽之后,这一段时间里已经在这些文武官员当中建立了威信,再也没有人胆敢把他当成少不更事的孩子了,现在在他作出决定之前还会建言几句,决定了之后就只能唯命是从。
“带他进来吧。”
得到了太子的命令之后,没过多久,金荩国就重新去找到了李珲,然后他被侍从带进了庆会楼,除了两位贴身的侍从护卫之外,其他的文武官员都已经回避了。
当李珲来到二楼的时候,太子坐在窗边,一言不发地看着对方,背后的阳光并着山风和水色投入到了他的身上,宛如他才是这座王宫的主人似的。
“臣参见太子殿下。”在侍从的牵引下,李珲走到了太子的面前。
“不用跪了,请坐吧。”还没有等他毕恭毕敬地行礼,太子就直接发话了。
李珲身边的侍从不由分说,强行扶住了他,然后把他放到了太子旁边的座位上。这种近乎于不讲情面的做法,倒是很能够体现两个人之间现在的差别了。
好像是在寻思该怎么开口似的,一直都没有说话。
“国主,现在你恐怕得听我的安排了。”李珲坐上了座位之后,太子继续说,“既然我们已经闹出了这么大的阵仗,那你现在就应该明白,事情是没办法回头的了。我让贵国的领议政大臣来找你核定诏书,是为了让我们彼此之间都能留个体面,请你按他说的去做吧。”
“殿下,臣今天过来,并不是向殿下求饶的,臣知道事到如今让殿下回心转意是不可能的,事情也没有回转的余地了。所以太子殿下请放心,臣不会惺惺作态,让大家都为难的。”李珲却低下了头,给出了一个让太子出乎意料的回答,“殿下请放心,臣在来之前已经把国玺交给了金议政,他已经把诏书传出宫外了,很快就可以传遍全国。到时候大家就知道我高丽延祚有望了……”
虽然他努力说得平静,但是太子也能够听得出来对方内心深处的失落和恐惧,他也理解对方的心情,所以有意也放缓了语气。
“既然如此那就最好。国主也请放心,我们只是为了贵国的安定才这么做的,并没有加害国主的想法。只要国主按照我们的意思行事,那就绝不会有人能够威胁到国主的安全,国主可以继续在宫中颐养天年,就算是嗣子的生父乃至金议政本人,我们也决不允许他们对你不敬。”
这本来就是他的既定方针,他之所以摆明干涉高丽国主,自己来为高丽指定王嗣,一是为了顺应自己属下们的心愿,同时解决高丽的国祚问题,但是更主要的是为了在高丽朝廷、乃至大汉的文武官员们面前立威,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权力和意志,而不是将自己当成少不更事的孩子来看。
现在两个目的都已经达到了,这些文武官员都已经对他心有忌惮,而高丽朝廷更加只会唯命是从,以后他在釜山坐镇的时候行事就会十分方便,再也没人可以掣肘。
既然本身目的已经达到了,他也不打算再跟李珲为难,左右是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了,就让他在这宫里老死也没什么。
“臣多谢殿下的厚恩。”李珲再度顿首对太子表示感谢。“臣现在已经到了如今这个年纪,精力不济,就算要臣打理国政臣也是忙不来的,以后能够从纷杂当中解脱出来,真要感谢殿下。”
他这么不断感谢的样子,反倒让太子感觉有些别扭了,甚至怀疑对方是以这种方式来嘲讽自己,发泄心中的怨愤。
“国主不必谢我,我这么做确实是觉得有些对不住你,不过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也不会因为歉疚而改变主意了。”他微微沉下了脸来,想要以这种方式告诉对方这已经是能够给他的最好的结果了,“不过,我国当年出兵帮助国主复国,让国主在潦倒不堪的情况下重新登上王位这么多年,应该已经算是对得起国主了吧?”
“臣绝无讽刺殿下之意,还请殿下明察。”李珲突然苦笑了起来,连连为自己身边,“真的,在臣看来,今天的结局虽然让人有些遗憾,但也算是一种解脱吧。臣对殿下绝对没有怨恨之意,要说怨恨的话,也只能怨恨自己……”
“怨恨自己?”太子不明所以。
“是啊,落到如今的地步,只能怪自己吧……”李珲一边苦笑,一边伸手抚摸了自己的脸,摸到了那一片结疤血肉模糊的眼眶,“臣多年之前就应该成为孤魂野鬼了,如今得蒙天幸,能够再度成为国君,还能再怨怪什么?殿下,我只想请问你一个问题,请你看在我毕竟多年侍奉大汉甚为恭敬的份上,不要隐瞒,如实回答我吧。”
“什么问题?”太子不置可否。
“现在大汉的军队应该已经控制整个国都周边了吧?以天朝的强兵,想必不会有疏漏的,臣只想问……这一天来,可否有过朝臣为臣申辩,或者有士民为臣鸣不平,哪怕是私下里而已?殿下不必担心,臣绝没有侥幸心,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臣只是想问问而已。”
“没有,一个都没有,至少到现在是如此。”太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也不是骗你。”
“一个都没有……”李珲笑得有些惨然,“果然一个都没有。”
“为什么是这个结果,国主应该心里有数吧。”太子平静地回答,“若非国主之前倒行逆施,败坏人心,又怎么会被臣下宫变推翻?既然当年都没有人说话,那如今就更加不会有了。”
“败坏人心……确实如此,确实如此。”李珲苦笑。“一步错,步步错,到头来已经无法回头了。可是,殿下,这天下哪有一开始就想要败坏尽人心的国君呢?初为国主的时候,臣想的也是如何治理好国家,让天下士民称颂!只可惜……只可惜……哎……”
他突然摇头丧气,满是沉痛,而太子也没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