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复贵盈门 >

第224章

复贵盈门-第224章

小说: 复贵盈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氏用帕子擦擦眼角,“二王爷谋反时我们跟着害怕,现在二王爷的罪名洗脱了,我们还要跟着担心,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头。”

“总会好的,”琳怡抬起头看向套间,“郡王爷的伤会好的,京中也会安稳下来。”她一直相信周十九能醒过来,今天、明天或者后天,就在她眨眼之间,周十九就会睁开透亮的眼睛,笑着叫她的名字。

从前并不在意的事,现在却成了奢望。

守在周十九身边的时候,闻着张风子熨烫周十九伤口时刺鼻的焦糊味道,眼看着周十九被蒸腾的烟雾淹没,她心如刀割。这些日子守在周十九跟前,她却渐渐明白,只要度过这些难关,他们夫妻总会有相见的一天。

不论何时,总归是有的。

只要想想这个,她就会有面对一切的勇气。

“老夫人,老夫人。”

外面传来急切的声音。

小萧氏脸色一变迎了出去,蒋氏也站起身来隔着帘子向外张望。

小萧氏挡住门口,周老夫人却来势汹汹,“多少天了也不让我见一面,你们这是要急死我不成?”老夫人颤抖着手,“元澈呢?元澈在哪里?”

小萧氏忙道:“亲家老夫人您要担待些,张御医说了要琳怡静养,郡王爷不放心在里面陪着,就是我也不敢进去,您瞧瞧门口都是在清华寺求的符,是保琳怡母子平安的。”

老夫人重重地将拐杖落在地上,“今日我非要看看琳怡不可,亲家夫人也不必再拦着。”

周老夫人向前走,小萧氏急着去挡,却被申妈妈拉个正着,“亲家夫人,您就让我们老夫人瞧瞧吧,老夫人这几日吃不下睡不着,心中牵挂着郡王妃,让人来寻郡王爷却又请不到,这才会过来。”

说话间周老夫人已经挑开帘子,似是橘红在外面挡住了门。

周老夫人冷笑一声,“还反了你们不成?”

抬起脚来就要踢过去,橘红跪行一步将周老夫人的腿抱住,“老夫人,您就听张御医的……不要进去了吧!”

眼见就要进屋,周老夫哪肯放松。

蒋氏皱起眉头,连忙看琳怡,“你进套间里,我去挡挡。”

周十九在府中却好几日没有任何消息,周老夫人怎么会没有怀疑,外面越是拦着,她越是要进来瞧一瞧。

琳怡站起身,向前走几步推开了门,门缓缓打开,琳怡对上周老夫人的眼睛。外面所有人都怔住了。

周老夫人惊讶地看着琳怡,好半天说不出话。

琳怡给周老夫人请了安,身子虚的还有些摇摇欲坠,让人搀扶着才能站稳,“让婶娘担忧,我已经好多了。”

周老夫人回过神来,慈祥、关切地看着琳怡,“祖宗保佑,只要你们母子平安,我也就放心了,”说着顿了顿,“元澈呢?”

【第三百二十九章】希望

琳怡吩咐人将套间的隔扇关好,轻声道:“郡王爷几日几夜没有阖眼,好不容易吃了些药才安睡下。”

周老夫人不动声色地看向琳怡,半晌才松口气,“你们两个没事就好,”说着看向小萧氏,“就要亲家太太多劳累些。”

小萧氏紧张地握着帕子,“您说这话就见外了,都是自家的孩子。”

周老夫人颌首,让申妈妈搀扶着,“你们好生歇着,等元澈好些了我再过来,”走了两步,猛然回头嘱咐琳怡,“别下床走动,保胎要紧。”

琳怡应了一声。

小萧氏也松口气将周老夫人送出门。

琳怡回到套间,蒋氏忙走过来,“都在一个院子里,现在是将她稳住了,她若是天天都来,你怎么能吃得消。”

琳怡摇摇头,她最多是没有让周老夫人进内室。大家住在一起,怎么可能遮掩的那么掩饰,什么都打听不出来,就算是将第二进院子围成铁桶,周老夫人也能看出端倪,周老夫人大张旗鼓地来看周十九,就是已经弄了明白。

琳怡将话和蒋氏说了。

蒋氏皱起眉头,“那可怎么办?”

琳怡道:“这是康郡王府,我还能遮掩两日,若是郡王爷就醒过来一切自然不用说,可若是郡王爷……”现在她才觉得原来生死是那么难开口。

蒋氏点头,拉起琳怡,“郡王爷一定会安然无恙。”

琳怡用袖子遮掩着将眼泪擦了,蒋氏将琳怡拉过来轻拍着安慰,可是说到最后声音也哽咽起来,小萧氏站在一旁直叹气,吩咐下人将帘子放下,自己也去旁边抹泪。

整个屋子都是一片愁云惨淡。

申妈妈跟着周老夫人回到第三进院子,进了门接过丫鬟手里的茶碗送到周老夫人手里,“奴婢越想越不对。郡王妃差点小产,怎么还能让人搀扶着走出来,按理说大人、孩子都保住了,该是喜事。怎么所有人眼睛都是红红的。”

“郡王妃是从来都不信道士的,怎么能这样听道士的话,整件事处处透着蹊跷。”

周老夫人将茶杯放下,抬起眼睛看申妈妈,“琳怡以为迎出来我就能不怀疑,一句元澈睡着了就将我打发了,便是演戏她也不如请来的女先儿……”

申妈妈低下头去。“那……”

周老夫人病了一场本已经没有了力气,可是而今却一下子精神起来,目光闪烁地看申妈妈一眼,“元澈出事了,琳怡所谓的小产是替元澈遮掩。”

申妈妈睁大了眼睛,“郡王妃怎么敢……”

周老夫人冷笑一声,“还有什么她不敢做的。骗了满京城的人,却骗不了我。”

申妈妈不明白。“郡王爷病了大可直接请郎中来,何必这样大动干戈。”

周老夫人微闭上眼睛,“那就要仔细查查。琳怡这出戏是什么时候开演的,也就能知晓元澈怕谁知道实情。”

……

皇帝一边要追查谋反案一边要处理朝政,渐渐觉得体力不支,很快就病倒了。早朝又一次停下来,朝廷就像一下子收紧口的袋子,再也打听不出任何消息。

皇后娘娘虽从冷宫搬回景仁宫,却依旧被禁足在宫中,宫里只有德妃娘娘侍奉皇帝左右。一下子失了两子,无论是谁都会深受打击,还好有三王爷一家进宫探望。

皇帝看着孙儿在乳母怀里挥着小手。渐渐露出笑容,一旁的德妃娘娘看出端倪,笑着看向三王妃,三王妃忙将孩子接过来送到皇帝怀里。

皇帝端着架子,动也不敢乱动,孩子软绵绵的小手扯着皇帝的衣襟儿。微张着嘴巴看着皇帝,皇帝轻轻颠了他两下,他立即笑起来。只要看着小孩子就会莫名其妙地心软,皇帝抬起头看三王爷,“如今你做了父亲,就要收敛收敛往日的性子,不可再胡闹了。”

三王爷忙跪下听训。

皇帝今日心情很好,没有想要训斥的意思,抬抬手让三王爷起身,声音平板,“你的哥哥和弟弟……闹出手足相残的事来,你有没有搀和其中?”

三王爷本已起身,听得这话又跪下来,“儿臣决计不敢如此。”

皇帝叹口气,将孩子还给三王妃,向三王爷伸出手来,三王爷忙起身服侍着皇帝靠在引枕上,“我知道你虽然荒唐闲散,但是本性良善,该不会做出这种事,”说着顿了顿,“年纪不小了也该收收心,别整日里呆在王府里,朕老了……你也该帮帮朕……”微阖上眼睛一下子又苍老了许多似的。

三王爷不敢违逆皇帝的意思,忙跪下来道:“儿臣知晓了。”

皇帝挥了挥手,“去吧,明日早些来南书房,奏折……已经堆成山了,拿出几本要紧的商议吧!”

三王爷抬起头,脸上表情恭谨肃然,没有半点惊喜的神色。

待到三王爷和三王妃离开,皇帝才又长出一口气,德妃娘娘拿起美人拳给皇帝捶腿,皇帝如自言自语,“老三聪明,只是对政务并不上心,从前朕是看不上他这点,现在想想倒比他的兄弟强……至少不会盼着他的君父立即就死了。”

德妃娘娘脸色一变,忙道:“皇上千万不要这样想。”

皇帝这时候睁开眼睛,目光中都是怒气,“那要让朕如何?朕只恨没有早日看清楚。”一块玉牌丢出去摔在地上,清脆的声音响动,那玉牌顿时裂开来。

德妃娘娘慌忙弯腰捡起来,这玉牌还是皇子们都在宫中时,皇上生辰,几个皇子一起雕出来送给皇上的,虽然做工粗糙,可是皇上十分喜欢,这些年一直握在手中从不曾换过,现在丢在地上,是彻底心凉了。

玉牌摔成两半再也不能还原,就算再后悔终究要明白人死不能复生的道理,二王爷蒙冤而死,将是皇帝心中最大的痛楚。否则皇帝的身子也不会就这样垮下来,德妃娘娘坐在炕上安抚着皇帝的怒气,皇帝就像一个坏脾气的孩子,要知道怎么顺着他的意思。才能得到他的喜欢和信任,反之,若是逆着他的意思,就算是为了他好,他也会生气、腻烦,早晚要发脾气,就像如今的皇后娘娘。从来都是忠言逆耳,又落得什么下场。

皇帝睡着了,德妃娘娘脸上渐渐浮起一丝笑意。

……

三王爷回到府中换好衣服,径直去了西园子里的书房。

林正青和周大老爷早已经等在那里。

三王爷满面喜色,伸手拉起林正青,“正青果然高见,父皇见了孩子心中高兴,让我明日起进南书房处理政务。”

周大老爷和林正青听得这话。脸上都露出喜色。

周大老爷道:“若论谋略谁也及不上正青。”

三王爷笑道:“自从正青来帮忙,一切都顺利多了,正青的眼界宽。一语必言中结果,我看与其是费尽心思解谶,倒不如听正青出谋划策,有时候我都怀疑,正青是不是能预见将来。”

三王爷话音刚落,林正青立即跪下来,行大礼,“微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若是一语预见将来,三王爷定能登基为帝。

周大老爷也忙跪下参拜。

三王爷忙说不可,却没有真的去扶林正青,筹谋了这么久,终于要见到曙光,如今二哥已死。五弟被圈禁,再没有出挑的皇子能承继大统,否则父皇也不会命他协理朝政。

林正青和周大老爷起身,大家各自落座。

三王爷叹口气,“只可惜康郡王还没有上衙,护军营中少了人总觉得心中不安。”

说起康郡王,周大老爷难免忧心,“一连好几日,康郡王连封密函也无,王爷让人去打听康郡王府却大门紧闭,真的只是为了康郡王妃保胎?刚才我还和正青商议,这样拖着恐怕不妥,现下正是关键时刻,一步也不能行错,当务之急要摸清底细,才好接着行事。”

三王爷轻轻转动着手中的把件,看向林正青。

林正青道:“三王爷为何不提拔副将,护军营何其重要,总不能因康郡王抱恙,主位空虚,既然三王爷进养心殿议政,想必会看到参奏此事的奏折,王爷只要递给皇上御览,要么宣康郡王觐见,要么命人暂时接管护军营,就算康郡王有失,也不会出差错。”

这样一来,既能探出康郡王府虚实又可为自己留下后路。

三王爷皱着眉头思量,“康郡王跟着本王已久,本王不能不念其中情分,再说逼死二王爷,他是首功一件,我岂能卸磨杀驴,这样恐会让跟着我的人寒心。”

周大老爷忙道:“此乃权宜之计,三王爷顺利登基,自然不会少了康郡王的功劳,”说着话音一转,“还有件事……当真是不吐不快。”

三王爷本欲取茶,手生生顿住。

周大老爷看向林正青,“这些事你最清楚,还是你来说。”

林正青思量片刻开口道:“康郡王府过于安静,我总是有些放心不下,于是想起康郡王杀那真成琰的事来。”当时三王爷和幕僚商议,怕周元澈和广平侯府牵扯太多,心中难免倾向皇后党,特意促成周元澈去杀真成琰,周元澈顺利办成此事,三王爷也就因此多了些信任。

三王爷不知晓其中是否还有什么隐情,静静地听林正青说话。

“我是怕康郡王会有异心,收买了真成琰身边的道士,故意透露给成琰康郡王要杀他之事,成琰心中一怕,想方设法要挟康郡王保他性命,康郡王岂能被人要挟,一怒之下杀了成琰。我想借此事,不但能为王爷将来谋划一步,还能让康郡王从此死心塌地跟着王爷,不过现在想想,反倒不能由此判定康郡王的忠心。”这件事他没有和任何人说起,他收买小道士,让小道士假借真庵托梦,向成琰说及转世轮回,逆天改命之话,并提起陈氏。周元澈听到这些话定然分心,要么杀了成琰,要么不杀成琰和三王爷反目。

不管是哪种结果,对他来说都十分有利。

三王爷败了,他尚有陈家可攀附,三王爷胜了,将来杀成琰的功劳不免要落在他头上。若是还能让康郡王和广平侯府生出隔阂,那是百利无一害之事。

三王爷站起身踱步到窗前思量,“这样一说,你们的担忧不无道理,”半晌转身道,“就照你们说的办,康郡王府的事要仔细打听才好。”

周大老爷和林正青答应一声下去。

三王爷这才将桌子上的茶端在手中,自从康郡王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