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复贵盈门 >

第133章

复贵盈门-第133章

小说: 复贵盈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萧氏曾不止一次说过,许多事不明白未必是坏事,于是小萧氏从不打听父亲的政事,哪怕是父亲主动说起,小萧氏也不会打听的更清楚。

这个恰恰是她的缺点,她会自觉地将身边所有事弄个明白,重生之后让她更为细致,若是什么都不去想,会不会让她生活的更轻松、舒适些。

譬如,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适应了黑暗,眼前的一切渐渐清晰。

鼻端是淡淡的薄荷香气,琳怡将薄荷放在皂豆中,虽说是她的习惯却也顺理成章的沾染在周十九身上。

就如同这次姻家的事。

或许一切尚能改变,尚可改变,如同她,如同周十九。

琳怡深吸一口气,慢慢舒展了身体。

清晰地感觉到周十九的侵入,仿佛比往日急躁就少了久违的疼痛。

周十九停下去亲吻琳怡的鬓角,慢慢沉浮让她鬓间、身体都变得慢慢湿润。

醒来的第一件事是找不到鞋子。

琳怡少了一只鞋子。

昨晚他们进房间的时候她脚上还是一双,她总不能让橘红进来帮忙找。

掉去哪里了,床底下没有书案旁也没有,床上更不可能会找到。

周十九穿上长袍,端起灯,走到书案前,闲适地道:“我们在这里做手指画。。。。。。然后我完成泼墨的部分,然后我们。。。。。。”

想起昨晚,琳怡的脸颊又热起来。

周十九不是在找鞋而是在重复昨晚的事。

“好了,”琳怡心念一转就想明白过来,“郡王爷还是先去上朝,一会儿我自己来找。”

周十九眼底闪过如春日般温暖的笑意“等到丫鬟端水进来,元元就自己找不成了。”

所以。

琳怡等着周十九下面的话。

“我找鞋,元元兑现昨晚的话。”

什么话,琳怡心中腹诽。

“将画裱起来挂上。”

那副手指莲花图?看着还过得去,可是经过昨晚,她觉得。。。。…“还是挂去书房里好。”

内室里会让人觉得诧异。

周十九听着就笑起来,其实觉得奇怪的是她自己。

琳怡眼看着周十九将灯放在桌子上,从窗口跳了出去。

门口婆子来喊起,橘红端着灯轻轻敲门。

若是往常琳怡定会让橘红进门,可是今天。。。。。。有点不同寻常。

琳怡让自己的声音尽量听起来惺忪“等一会儿。”

橘红应下来。

琳怡刚松口气,外面就传来小丫鬟惊讶的声音,“郡王爷。”然后是铜盆落地的声音。

琳怡可以想象出有人聚过去瞧内室没有开门,周十九却在窗外。

琳怡伸手去拿柜子里新做好的绣鞋穿好,弄到现在这个地步,她不能装作若无其事,琳怡有些尴尬地起身打开门。

周十九却神色从容,脸上挂着微笑。

小丫鬟战战兢兢,白芍佯装镇定,橘红满脸狐疑大约在思索周十九什么时候出门橘红在外值夜。

琳怡看向周十九的手,宽大的袍袖下手一松翠色的绣鞋就要掉下来。

琳怡吓了一跳,周十九却笑容一深将绣鞋握住。

“去打水吧!”琳怡转脸吩咐橘红。

橘红应了一声去指挥小丫鬟。

看到屋子里暂时恢复了正常琳怡松口气,伸手去夺周十九手里的绣鞋。

周十九笑着闪躲,弯下腰压低声音在她耳边,“挂在内室里。”

琳怡抿起嘴唇。

周十九眉宇飞扬,“嘘。……挂在内室里,没有人知晓。”

满屋狼藉会没人知晓?

琳怡道:“书房里有更多书画。”放在哪里才不会被人太注意,卧室里多幅奇怪的画,万一谁来做客进门,她要怎么说?康郡王的即兴之作?虽然说泼墨画的还算不错,也不算太好看,就算不怕表达画工的拙劣,也总要有个喜欢的理由。

周十九微微一笑,“所以用不着再放,”说着顿了顿,“元元承认吧,这幅画你也喜欢。”说完转身从内室里走出去。

她是喜欢,不过是因为用指甲画了一朵芙蕖,才不是周十九眼睛里的那个意思。

主屋里摆好早膳,白芍将橘红拉到旁边,“你睡着了?没听到什么时候开了门?”

橘红睡觉向来轻,值夜的时候更不敢大意,“没有,郡王爷开门我定会醒来的,再说外间还有胡桃呢。”

不可能绕过两个人去外面。

橘红想到昨晚的声音,“该不会是郡王爷和郡王妃吵架了。”

上次因姻家爆发的一场小规模的争执大家都记忆犹新,这一次虽然没有争吵可是桌上的东西却落在地上,早晨郡王爷和郡王妃的脸色都怪怪的。

橘红这样一说,白芍目光更加深沉起来。

橘红双手合十,“老天保佑,让郡王爷和郡王妃好好的。”

可是看早晨郡王妃亲手给郡王爷换衣衫又不像。

橘红豁然想起来,“昨晚要水了。”

白芍这才跟着松口气,埋怨地看向橘红,“傻丫头,这还能有什么事。”

橘红怔在那里按理说。……是啊,可……郡王妃明明脸色不好看。。。。。。

周琅早早就醒过来,还没到婆子的时间,身边的人已经起身了。

周琅咳嗽一声,外面的桂儿立即端了淡茶进屋。

周琅漱了口问桂儿,“二爷呢?”

桂儿道:“去书房看书了。”

齐重轩的习惯,起床之后总会径直去书房,这个家里他呆的时间最长的就是书房。

周琅起身,“我去瞧瞧。”

小厨房里做好早饭,周琅带着人送去书房。

才走到门口就听到齐二老爷的声音。“你替姻奉竹说话了?你是哪来的胆子?这次皇上没追究下一次呢?你不过才补了修撰,姻家和你有什么交情,让你这样越级进言?”

接着是齐二太太劝说的声音,“老爷别怪轩哥儿,这事和陈家有关,咱们家和陈家也有交情,上次轩哥儿进大狱广平侯不是也帮了忙?”

周琅想要进门最终将手伸回来,门口的丫鬟不知要不要进去禀告。

齐二老爷已经道:“为了广平侯?广平侯都没有提起姻奉竹之事,”说着气息一沉,“是不是琅让你帮忙?琅为这件事还去了康郡王府。她和康郡王妃不是手帕交吗?”

一直不说话的齐重轩道:“不是琅,是我正好当值,皇上问起。我说出自己的政见。”

“政见?”齐二老爷冷笑一声,“朝廷有那么多官员,就你有政见。”

齐重轩垂下眼睛。

齐二老爷将手里的茶重重地丢在桌子上。这可不是小事,皇上若是有意杀姻奉竹,现在整个齐家也要被牵连,他了解自己的儿子,就算为人直率也不会这样冒失,到底是因为什么?想来想去只有可能是因媳周琅在外站得时间太长。她看向身边的丫鬟。

那丫鬟上前道:“二奶奶来了。”

屋子里顿时安静下来。

丫鬟上前打帘。周琅走了进去。

齐二老爷坐在椅子上表情不虞,齐二太太脸上面前露出笑意。

周琅上前行礼。齐二老爷目光闪烁,抬起头狠狠地瞪了一眼儿子。这才起身,“吃了饭早些去衙门,刚入仕总要比旁人勤奋些。”

齐重轩应了一声,齐二老爷这才转身走了。

齐二太太走得慢些,周琅正好上前道:“我让小厨房做了样点心,这就给娘送去。”

齐二太太抿嘴笑,关切地看着周琅,“不要太辛苦,多在意身子,”说着拉起周琅的手,“瞧这手凉的,该多穿点。。。。。。”仿佛忽然想到了什么,“过阵子和我去庄子上看看,我年纪大了,你也要伸手帮帮才是。”

从来都是齐大奶奶管家,齐二太太却突然这时候和她提起管庄子的事,是在间接提醒她多学中馈。

不论是齐二老爷还是齐二太太都认定是她伸手搀和了政事,才让齐重轩在皇上面前替姻家说话。

周琅微抿嘴唇,恭谨地抬头,“还要娘多教我。”

齐二太太满意地颌首,然后出了书房。

书房里静下来,周琅指挥小丫鬟将饭菜摆上,然后抬头看齐重轩,“时间不早了,二爷早些用膳吧!”

丫鬟摆箸的声音传来。

齐重轩起身半晌道:“我会和父亲、母亲说清楚,这和你没有关系。”

不论说不说都是她的错。

“二爷不用解释,”周琅顿了顿,“下次不要草率就是了。”

齐重轩沉默。

周琅握紧了帕子,这时候她情愿听到齐重轩说政局变化是一转眼的事,齐重轩恰好觉得时机正好于是坚持自己的政见。

齐重轩却什么也不说就走开了。

周琅觉得胸口如同堵了一只线团。线团上伸出无数根针扎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她不该怀疑,可是她又不能不去想。

琳怡回到广平侯府,才知道田氏又来尽孝道,在府里讲过佛经又将给药王爷供奉的佛经让人拿去庙里烧了,然后陪着长房老太太说话。

陈允周出了事之后,田氏就少有出门,仿佛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陈家。陈二老太太上下活动终于将陈允周的差事保住了。

多亏涉及了宗室的子弟,朝廷不可能一下子将这几个人全都免职,陈允周的上司写了奏折禀告了自己的错处。提了陈允周几个平日里还算尽职尽责,加之有几位朝官从中推波助澜,这才将整件事拦下,陈允周也吃了教训,行事变得小心翼翼,不再拿着军功充事。

依琳怡看来,皇上现在惦记着开海禁,所以暂时将整顿吏治放下,早晚有一天还会旧事重提。

琳怡去给长房老太太请安,田氏见到琳怡笑容满面。“还不知道郡王妃要回来,这下好了大家又能聚在一起,琳芳一会儿也回来看长房老太太呢。”

小萧氏在旁边道:“二老太太身子也不舒服。”

怪不得琳芳要回来。

琳怡和小萧氏、田氏说完话坐去长房老太太身边。

长房老太太瘦了许多,不过精神还算好。

“祖母觉得怎么样了?”屋子里没有旁人,琳怡坐在炕上亲昵地和长房老太太靠在一起。

长房老太太笑着去摸孙女的手,“御医常来常往,我的病就算不治也好了。”

琳怡抿着嘴笑,“天气越来越冷了,我给祖母绣了护额,祖母早些戴起来。”

长房老太太静静地看着琳怡的眉眼。“几日不见,我看着你气色好多了,”说着顿了顿。“有没有消息说姻语秋先生什么时候进京?”

“就快了。”琳怡仲手端起矮桌上青花寿字纹小碗将药汁舀起来尝一尝,然后皱起眉头,“真苦。”

长房老太太哭笑不得,“快放下,药也是混吃的。”

琳怡瘪瘪嘴,“祖母不爱吃,我也尝尝到底多难吃。”长房老太太这些年就用药养着,早就厌烦了喝药。

长房老太太道:“我这屋里整日都是药味。闻的我晕头转向。过几日便不吃了,兴许病还好的快些。”

长房老太太话音刚落。白妈妈捧着香炉进屋,如花果般的香气顿时传来。

白妈妈笑着道:“郡王妃拿来的香真好闻。像果子一样。”

琳怡道:“是府送来的,我闻着香气好就想着拿来给祖母和母亲。”

长房老太太才嫌屋子里药味重,内务府怎么恰好就送去康郡王府这么好的香,长房老太太埋怨地看了白妈妈一眼。

服侍长房老太太喝过药,琳怡将要开铺子的事说给长房老太太听,“一间成衣铺子我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郡王爷的意思还要开间铺子卖书画。”

长房老太太思量,成衣铺子不用说,投入不大,只要做出的衣服精致样式好看就不愁人来买,再说康郡王府开的,总会招揽一些生意,京城这么大达官显贵的家眷每年都要充填四时衣裳。

收卖书画看似简单也要有眼光才行,六丫头喜欢这些东西,既能赚些银钱又能从了兴致,若是能做起来那自不用说了。

“郡王爷置办了些书画倒是不愁卖。”

长房老太太的眼睛越来越亮,“你怎么想?”

琳怡道:“我是觉得卖书画讲究多,若是能卖开自然也是好的。我打听了一下,京里显贵开的铺子大多卖绸缎、古董、首饰、米粮,卖书画的比起这些就少多了。”

书香门第有峭峻风骨眼光好,但是不会开铺子用书画赚钱,达官显贵家里宁愿开铺子卖古董来钱更快些,专买卖笔墨纸砚和书画的铺子除了京畿几家老字号,有来头的没有几家。

长房老太太深深地看了琳怡一眼,琳怡自顾说着,仿佛没有看透里面的深意。

“别的不好说你开铺子倒是能将库里的几箱子书画和老墨拿去卖了,”长房老太太说着看向白妈妈,“有空将东西拉出来送去康郡王府,不算我白给的,就算代卖,卖完了换成银钱也好花销。”

这下琳怡想要拒绝也没有了说法。

康郡王府的铺子自然不能用娘家的物件,不过代卖就是另说了。

说完了铺子的事,琳怡提起郑家,“祖母最近有没有和郑老夫人通信?”

长房老太太抿口茶“那老货倒是惦念着我,送来的补品快堆成山了,信倒是没写什么,不少让人捎口讯让我好好养病。”年纪不相上下的熟人每年都要走几个,现在这个年纪真怕认识的老家伙都走光。

琳怡正想着要怎么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