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戴个小鱼塘-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菇、喝鸡汤,还能防控感冒。”
“那还不止这些,”李永伸筷子指了指碗里其他的一些配料:“你们看这个大葱、生姜、香菜,还有尖椒,可都是好东西。”
“吃东西就吃东西,还被你们说出那么多花样来,”宋妮娜白了几个男人一眼,笑着说道。
海鹏飞笑着摇了摇头:“这可不一样,俗话说食疗大过药,可不是说说玩的,依咱们华夏的传统,每一种食物,吃起来都很有讲究。”
李永抬头看了宋妮娜一眼,看到这妞夹了块鸡胸脯,连皮带肉哧溜一口吞了下去,不由撇了撇嘴:“海总说得不错,每道菜呢,吃起来都有讲究,有好处,也有要注意的地方。”
“譬如说呢,这个小鸡炖蘑菇啊,鸡皮含脂肪的量比较多,肥胖的人啊,就不要吃了啊!”
我们的家园
第一百三十四章 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更新时间' 2010…04…09 10:00:00 '字数' 3076
浓香爽口的美味,让大家暂时忘记事业生活的烦恼,全都放开胃口,大吃特吃,嘻嘻哈哈,笑笑闹闹。
他们这些人聚到一起,吃东西时候的最大特点就是狼吞虎咽,完全没有什么形象可言,虽然李永做了很多好吃的,但也很快就被吃得干干净净。
“你们说,赵金耀那个烂人,会出些什么妖蛾子?”酒足饭饱,大家开始抱着肚子闲扯,虽然不可避免地要提到公司的事情,却也不像原先那么紧张了。
听到梁嘉亮的话,宋妮娜不屑地撇了撇嘴:“管他出什么妖蛾子,咱们还是多数控股,休想捣乱。”
“捣乱倒是不至于,”严小凡笑了笑,这一次绿洲虽然没有能够入股陶然居,却获得了养殖基地的股份,如果说陶然居和大旗是鹬蚌相争,那么绿洲明显就是渔翁得利了。
只不过严小凡显然也不会因为眼前这点收获就感到满足,陶然鱼这条产业链,养殖这一块虽然占据了最重要的上游,利润丰厚,但是就社会影响力来说,显然不如直接面对终端的餐饮、鱼塘公司。
现在大家说到陶然鱼,都会想到陶然居鱼味馆、私房菜馆,以及陶然居鱼塘,很少会有人知道岛上的这个养殖基地。
利润固然重要,品牌和影响力却更加重要。
严小凡想着要用陶然鱼来扩大绿洲的影响力,而不仅仅是赚取高额利润,发展下游产业显然是必须的选择。相对于重新发展来说,已经名声大震的陶然居,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所以严小凡甚至要比梁嘉亮他们,更关注大旗的动向。
“我觉得,大旗集团应该不会故意捣乱,而是会推动陶然居的快速扩张,”严小凡微微笑道。
“基地随时可以切断陶然鱼的供应,选择这个时候大肆扩张,他就不怕出问题?”梁嘉亮摇了摇头,似乎有些不信。
“让陶然居快速扩张,就必须要增加大笔投入,以大旗的雄厚实力,自然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股权,”严小凡笑着说道。
“大旗既然参股了,自然想要得到控制权,他们可不是海天,只想从中分一杯羹啊!”严小凡道。
其实这样的情况大家都有想到,大旗这个李永和梁嘉亮的仇家掺和进陶然居以后,所可能做的事情只有两个。一个就是从中作梗,故意捣乱,将陶然居给搅黄了,不过为了收购陶然居的股份,大旗也付出不小的代价,作为现在的股东之一,陶然居要是给搅黄了,大旗也会蒙受不小的损失。
大旗的第二种选择,就是想办法掌握陶然居的控制权,将李永他们排挤出去,这也是很多资本收购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只不过现在李永控制着陶然鱼,这个陶然居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大旗要是做绝了,李永他们就可以断绝陶然居的陶然鱼供应。
没有了陶然鱼,陶然居也就是一个普通的餐馆,还要为盛名所累,李永他们都觉得,大旗这个时候也不敢做得太绝。
“总而言之,对于这匹闯到家里来的、不怀好意的恶狼,咱们还是要好好防范,”大旗横插一杠,确实让大家都感到很不舒服。
“大不了,咱们就放弃陶然居,另起炉灶,”梁嘉亮恼火地说道,这样的选择让他们很不甘,但是也没有办法。
与其跟着大旗折腾,还不如尽早开辟新的天地。
悦耳的手机铃声陡地响了起来,大家都将目光看向李永,吃饭的时候,几个人都说好把手机给关了,不然以他们现在的情况,很难安静地吃顿饭,也就是李永刚才在做饭,身上的手机还开着,而且他的电话也不是那么多,一直没有响过。
李永歉意地笑了笑,掏出手机一看,接通以后不禁抱怨道:“孙教授,怎么这个时候给我打电话,你不是说吃饭的时候最不喜欢听到手机铃声吗……”
“现在都几点了,你还在吃饭?”孙海宁今天说话有点急,跟他平常那副气定神闲的样子似乎不太一样。
李永奇怪道:“现在这时候吃饭也不算晚吧,你这么急匆匆的,有事?”
“我现在就去基地,等到了咱们再说,”孙海宁急急地说道,李永在电话里,似乎听到他喊了一声什么,然后传过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李永感觉更加奇怪了:“孙教师,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
“没有,是好事,你就等着吧,我很快就到,哈哈……”孙海宁笑着就挂断了电话,留下一头雾水的李永愣在那里。
“出了什么事情,”大家都看着李永,现在正值多事之秋,一件小事都能挑动大家紧张的神经。
李永苦笑着摇了摇头:“没事,大家不用紧张,孙教授说有好事情,他正赶过来,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好事情。”
孙海宁不说还好,孙海宁一说,李永反而觉得坐不住了,心想到底有什么好事情呢?
“孙教授好像是参与了陶然鱼的繁殖项目吧,难道说项目有进展了?”海鹏飞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海天集团与陶然居分道扬镳,并且将股份转让给了不怀好意的大旗,海鹏飞虽然以个人的名义留下来,但是角色确实有些尴尬,即便李永他们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排斥、疏远他。
海鹏飞这么一说,大家的目光都有些炙热起来。
李永无奈地摊开双手:“我真不知道,孙教授什么也没说,就说他马上过来,而且说是好事情,我们还是等他过来再说吧。”
“水产大学开车过来,也要半个小时吧?”大家都有些焦急,好像这半个小时也等不及了。
“李子,你再打电话问问呗!”梁嘉亮道。
严小凡突然坐直了身子,缓缓说道:“要是陶然鱼的繁殖真的没有了问题,你们打算怎么办?”
“这……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不是好事?”宋妮娜皱了皱眉头,不解地望着严小凡。
因为大旗和海天之间的股权交易发生的太快,为了避免给陶然居带来太多负面的影响,所以李永他们并没有采取过于强硬的立场,有些问题,大家还没有考虑清楚。
“陶然鱼的繁殖问题解决以后,按照原本的计划,养殖场会向外提供陶然鱼苗,这样一来,陶然鱼的供应,就不会只有基地一家,也不可能继续专供了,也就是说,陶然居将丧失独家经营的优势,”严小凡冷静地分析着陶然鱼繁殖问题解决以后,将会出现的市场变化。
梁嘉亮摆了摆手:“就算是敞开供应,等到上市还要一段时间,更别说形成规模了,而且陶然居作为陶然鱼的第一品牌,优势还是有的。”
严小凡微微摇头“问题就是在这里,陶然居在这个市场中,天然具有优势;一旦陶然鱼的供应,不再需要依赖养殖基地了,你们说,大旗、赵金耀会怎么做?”
梁嘉亮和宋妮娜都是微微一愣,这时候才想到陶然居已经让人给插了一脚,如果陶然鱼供应这柄悬在头上利剑再被拿掉的话,大旗肯定会毫无顾忌地将他们从公司里赶出去。
众人都觉得很难受,虽然说大旗现在掌握的股份只是少数,他们几个人加起来处于绝对控股,但是大旗的实力太强大了,很难说不会搞点别的动作出来。
“怕什么,咱们手上的股份多,我就不信他们能掀起什么风浪,”宋妮娜恨恨说道。
孙海宁很快赶了过来,他带来的好消息,也让大家精神一振,果然是陶然鱼的繁殖出现了重大的进展。
这次去取得的突破,并非来自水产大学的实验室,也不是基地这边的试验池,而是从西藏日喀则那边传过来的消息,俊龙村前几天送了几只虾米过来,经过性状的检测,达到甚至超过了陶然鱼的标准。
这几尾虾苗,并不是李永放养在俊龙村水泡里的“空间虾”直接繁殖出来的,而是空间虾在水泡中繁殖出来的二代虾,生产出来的下一代,也就是三代虾。
如果将最初放养的种虾不算的话,这也是在俊龙村水泡中繁殖出来的二代虾。
“如果这些虾的性状不会退化,那么俊龙村的陶然虾就算是繁殖成功了,”孙海宁兴奋地说道,当然他还没忘了严谨地补充一句:“虽然从我们检测的结果来看,陶然虾的性状很稳定,应该不会发生退化,但是具体如何,还需要继续观测。”
梁嘉亮听得迷糊:“孙教授,你就直说了吧,这么个检测结果,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到底如何我也不敢保证,不过呢,我觉得有七八成的把握,陶然鱼虾的二代苗繁殖,应该是没有问题了,而根据我的经验,二代苗能够成功的话,三五代之内,性状退化应该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至少实现产业化是没有问题,”孙海宁笑了笑说道。
“至于这样的物种能不能够彻底稳定下来,现在还很难说!”
梁嘉亮他们对物种稳定自然没有什么兴趣,听说可以实现产业化,都已经举起双手开始庆祝:“哦也,太好了!”
我们的家园
第一百三十五章 想要再去雪域高原
'更新时间' 2010…04…10 10:00:00 '字数' 3018
俊龙村的老村长一直都惦记着当初李永在的时候,所描绘出来的蓝图,他知道要实现那些美好的蓝图,全都指着李永在水泡里养的那些鱼虾,所以他很用心地照看,很细心地呵护。
按照李永原来的计划,每个月都要将水泡中的鱼虾,取出一些样本来,送到日喀则的研究所做一个检测,然后将检测报告送到申城。
日喀则的研究所是水产大学协助建立的,孙海宁曾经在那边主持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所以沟通起来很方便,这个项目也成为了日喀则研究所的一个合作项目,另外的合作对象还包括俊龙村、水产大学,以及李永和孙海宁这两个重要的参与者,后来又加入了陶然居养殖公司。
研究所在测出数据以后,首先就给孙海宁打了电话,李永到第二天才接到本欠的电话,这个俊龙村的小伙子,虽然与他的祖辈们不同,不喜欢打渔,而是喜欢打猎,不过在跟着李永一段时间以后,似乎也意识到这件事对于村里的重要性,所以也很投入,并且因为他出过山,就承担起每个月一次,在日喀则与俊龙村之间奔走的任务。
要知道,从俊龙村出来一趟可不容易,本欠每个月跑一次,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都花在路上。
每一次拿到检测结果以后,本欠都会用研究所的电话机,跟李永通话,从李永那里,他也对这个项目有了更多了解,知道与以往不同,这次的虾米检测意义重大,因为李永已经说过很多遍了,就等着这个时候。
检测报告上那些数字,本欠也看不懂是什么意思,他甚至连汉字也认识得不多,不过他每个月都要来,已经跟那些研究所的人混得很熟,正是从他们嘴里,知道了最终的结论,那就是这些虾米,就跟虾爸虾妈一样优秀,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本欠立刻激动起来,他知道李永就在等这个时候,老村长也在等这个时候,这次出来的时候,老村长就反复叮嘱,强调这一次的重要性;俊龙村也在等这个时候,因为只有俊龙村的水泡,能够繁殖出这样的鱼苗,乡亲们才能够告别贫困。
虽然说还是靠水吃水,但是内涵却将完全不一样了。
本欠很激动地挥了挥拳头,等冷静下来以后,就想着让更多的人知道,俊龙村一时半会还回不了,他就先给李永打了电话。
研究所已经给孙海宁打过电话,李永也在前一天知道了这件事,大家还在为以后怎么处理陶然居的问题而烦恼。不过能在电话里听到本欠激动的大喊大叫,李永立刻忘记了之前的烦恼,当初他在俊龙村搞这个繁殖计划,其实最初目的还是想要让俊龙村摆脱贫困,就算陶然居要被大旗给夺走,至少他的这个计划算是成功了。
“李哥,你什么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