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回到1986 >

第85章

重生回到1986-第85章

小说: 重生回到198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冬天的l市街头,带着几分清冷萧瑟,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一棵棵挺拔的白杨树落光了叶片,光秃秃的树枝朝天伸展着。光是看着它们心中就涌出一阵戚戚然之感。
    这个时候显然不适合来旅游,触目所及没有半点的绿意,颓败枯黄和春夏的生机勃勃形成鲜明的对比,对于大多数而言的确如此,可对李燕来说却感受到另外一种心境。
    l市虽处北方,可是沿海气候让这个海滨城市的冬天并不是太冷,比起d市这里要高上四五度左右。对于刚从那里过来的人来说,这点冷完全不够看,相反,还让人觉得特别的舒服。
    李燕深吸一口气,凉意顺着口腔直滑进喉管,浑身打了个冷颤,寒气冻脸却不至于刺骨,整个人都份外的有精气神儿,咦——真是太爽了!
    就这样漫步街头,呼吸着清冷的空气,悠闲自得的看着周围的高楼林立,行人匆匆,就仿佛独自走进时间的遂道,如海潮般涌来的人物景色从身边路过转瞬消逝在数倍的时间洪流里,唯有她不急不徐缓缓而行。
    远处传来古老的钟声,在耳畔悠鸣回荡。树枝上停了两只花喜鹊,迎着太阳摇头晃尾‘叽叽喳喳’你言我语。白杨树上那一只只眼睛,像是洞悉这世间百态,经历风雨依然平和宁静的注视着远方。
    心情竟是出奇的平静,经年往事浮现脑海,就连那些曾经的怨恨不平,在这一刻竟然归于平淡,随着时间流逝终将消弥无形。

第一百零九章
    红x美发店离招待所不远,走走十几分钟就到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李燕特意过去找李霞两个人就近找了家饭店坐下来。l市是滨城,这里的饭店几乎家家都有海鲜。这时候的物价水平跟后来那是没法比,一份海味全家福不过十八块钱,这还是档次差不多的店,稍小些的更便宜。
    两人叫了四菜一汤,外加两瓶啤酒。李霞本来是不同意,被李燕三两句就给说服了。想想也是,她们好不容易姐妹俩坐一块儿吃顿饭,旁边又没有大人们唠叨,这样可以放纵的机会太少了,喝点儿那就喝点儿了。
    这家饭店生意很好,赶上饭点儿正流包厢大厅人都坐满了。姐妹俩坐在大厅里,很快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李霞自然不必多说,漂亮的跟电影明星没什么差别,又正当大好年华,那一颦一笑都带着钩子一样,把人的心肝儿勾得直颤悠。李燕刚刚长开,清丽的像沾着露水的花骨朵,怎么看怎么让人觉得舒服。
    两人边吃边聊的起劲儿,谁都没太去在意旁人的目光。李霞说她已经说好了明天干完就可以走人了,正好闲下来可以带着李燕四处转转,虽说现在很多景点都已经关闭了看不到什么表演,但是像动物园、影院、广场这样的地方还是值得一去。
    李燕倒是没什么意见,其实l市对于她来说并不陌生,从学校毕业后的第二年就到这里讨生活,直到在这里安了家,前后十多年差不多算是半个l市人了。
    这次过来原本也不是想旅游,只要是想散散心,景点什么倒是其次,可以放松心情看什么并不重要,哪怕是光走在路上呼吸一下这里的空气精神能够得到放松就达成目地了。
    李霞当然不知道这些,掰着手指头计算着可以去的地方,计算着行程几天可以逛完,到时候好提前买票跟她一起回去。李燕只是认真的听着,嘴角噙着微笑,偶尔夹上一筷子菜细细品嚼。
    难怪这里客似云来,菜的味道的确就是好,就连最简单的豆皮都炒得清淡适宜,不老不轻正当好,李燕一个人就吃掉大半儿下去。李霞对那盘烧蹄筋则更有兴趣,接二连三的伸筷。
    眼看着两人酒足饭饱这就要结帐,旁边那桌先一步叫来服务员,坐在外侧的男人掏出钱夹,指着李燕和李霞跟服务员道:“把她们这桌的钱也结了——”
    跟他一起的两小伙年纪差不太多,其中之一笑嘻嘻的跟那起哄:“哟,小枫,这是看上人家了吧?”
    另外一个坐在里面,抻着脖子跟她们打招呼:“嗨,妹妹,咱们交个朋友呗?”指着结帐的那个高个子小伙道:“他叫郑小枫,今年二十四岁,土生土长的l市人。两位妹妹听口音可不是本地的,老家哪儿的呀?”
    对于这种陌生人明目张胆的搭讪,李霞长这么大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了,早就练就脸不红气不喘的本事,直接采取忽视的办法拉起了李燕道:“燕子,咱们走——”
    “等一下,二姐!”李燕从兜里掏出钱直接交给旁边的服务员,“剩下的钱不用找了,给你当小费。”李霞都能面不改色,她这重活了一辈子的人就更不用多说了,丝毫没受影响,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李霞被她这一提醒才想起来还没结帐,本来还想着她掏钱呢,被对桌这一搅和给忘记了。转念一想,李燕是自已妹妹也不是外人,她结就她结吧。现在不是计较谁拿钱的事,得赶紧离开这事非这地,谁知道这三个男的会不会打什么歪主意?
    那最里面的小伙儿见她们要往外走,立马站起来道:“哎,妹妹别走啊?”
    李霞顿住脚步,最终还是没忍住,回头瞪了他一眼:“谁是你妹妹,我们不熟,别瞎叫。”
    结帐那高个子也警告的斥了声:“黑皮,别乱喊。”扭头冲李霞微笑道:“对不起啊,我们没有别的意思。”
    李霞调过视线上下打量了他两眼,面色稍缓,对他的印象比起另外两个要好一些。不过,这并不代表着就会跟他搭茬儿。
    倒是李燕出声给了他个台阶下:“既然是误会,说开了就好。二姐,咱们走吧!”
    那两人还想出声,被那高个子拦住了。
    姐妹俩出了饭店,李霞才嘟嚷道:“什么人呢这是,都不认识就随随便便过来搭讪,真当自已是周润发了?”
    李燕笑着调侃她:“二姐,我看那个叫小枫的眼睛一直盯着你看,他人长得高也挺帅,你就没看上眼?”
    李霞做势拧了下她的脸蛋儿,娇斥道:“你个小丫头知道的还不少。不过,他长得是挺不错,不太招人烦,不像那两个看着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李燕笑笑没吱声,她刚才那话一半是开玩笑,一半是试探。从听到那高个子叫郑小枫的时候她就心里一动,如果没记错的话,李霞来l市后处得第一个对象就叫这个名字。两人处了差不多有三四年,后来因为什么事两人才分了手。
    虽说事先知道这些,但是李燕却并不想插手。个人有个人的缘法,不是万不得已的事她不想过多干遇别人的人生。人这一辈子总要去经历各种人各样的事,在人生的画纸上添上五彩斑斓的色彩,这才不枉来人世走一遭。
    像李霞这种长相这种性格,注定感情路程不会太过平坦,坷坷绊绊倒也不是什么坏事,经历多了也是种别样的财富。虽然不能说绝对的正确,至少在两鬓斑白花甲之年坐在摇椅上回忆过往,在感情这一页上有内容值得去追忆。
    正如李燕事先预想到的那样,这个郑小枫和李霞的缘份仅仅是个开始。第二天也是李霞在红x的最后一日,郑小枫去店里剪头发。不管是有意也好,无意也罢,总之两人再次的遇见。
    用了五天的时间,李霞带着李燕可l市三个区的转悠。从全国闻名的动物园到全亚洲最大的广场,能想到有特点的地方全都走了个遍。最后一站定在了两区的交界处——青云山遂道。
    两人下了公交车,延着较缓的坡度慢慢往上走。李燕在弄清楚了这里的位置并前后一对照,第一个念头就是,原来是这儿啊!
    不怪她发出这样的感慨,实在是两相变化太大了,当年她来到这里的时候,比起现在马路加宽了一半儿,周围的居民楼多出好几倍,繁华程度远非这时候可比。
    当初李燕来到l市找到的第二份工作就是售楼员,售楼处就建在如今脚下踩得这片山坡上。她还清楚的记得当时的开盘价是三千二百伍拾,后来的几年间就翻出了五六倍。到了尾盘时已经高出原价一倍有余,破户型还卖了个好价钱,开发商老总还直抱怨楼盘卖得太好了,如果能再拖上一两年利润就不仅仅是那些了。听得她们那些售楼员们直反感,楼卖得太好了也是错,还是头一次听说。
    这也不能怪开发商老总,当时的情况的确是那样,楼市攀升的太快,根本让人始料未及。还记得当时距离她们楼盘不过五百米的另一处楼盘,销售情况相当的差,周围住户经常过去闹事儿,施工进度异常缓慢,资金得不到快速回笼,银行那边还不断施加压力,那个老总气急攻心在工地上闹休克住到了医院去,整个楼盘被迫停工。要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这一病一拖,转年就迎了楼价的攀升,原来无人问津的楼盘,顿时成了香饽饽,就是价格不断往上涨仍然有人排队购买。原因无他,周围没有其他楼盘可竞争,唯一同期开工的那个楼盘全部售罄。
    忆起这些过往,李燕的脑海里慢慢有个念头在成形,想要加快致富的脚步,投姿房地产无疑是个好办法。知道了整体趋势,大致走向,这倒不用仅限于在l市,同样适用于d市,甚至于熟悉的k县。
    两天后,李燕和李霞坐上了回家的火车。李燕临走时给李峰扔了一千块钱,可能跟这个不无关系,不光是李大宽连刘美娥也一起过来送车,给两姐妹买了一大包吃的,还给家里带了酒和烟,一些常用药品。
    姐妹俩买得卧铺票,又都是下铺。七点钟上的车,还不到睡觉的时间,两个人就坐在走道的小凳子上啃方便面。对于李霞来说,这种新出的食品长得就跟挂面烫了头(典型的职业病),可以泡着吃,也能干着吃,嚼起来挺别的香,觉得新奇的心思占了大部分。而对于李燕来说,华丰三鲜伊面那就是代表了一个时代,这种味道让早已经尝便了各大超市货架上摆放的十数种品牌,各种口味方便面的她来说,怀念的成份居多。
    不管姐妹俩是什么样的心思,却同样吃的专心品得仔细,直到一包干面吃完仍然觉得意犹未尽。这时候李霞站起来道:“燕子,你等着,我拿好吃的给你。”
    “什么好东西还这么神神秘秘?”李燕看着李霞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表情,忍不住的也跟着探头过去望。
    李霞从她包里掏出个塑料方盒,先是藏在了身后,走到过道上才拿出来:“噔—噔噔—噔—”一盒码得整整齐齐的草霉出现在视线里。
    “咦,草莓?二姐,你什么时候买的?”这个季节这样的水果可不常见,既便是l市也不是满大街都有。
    李霞摇了摇头:“不是我买的别人给的,我先去洗洗,等会儿回来跟你说。”拿着盒子就去了两节车厢连接处。
    一会工夫她就洗好回来了,把沾了水的盒子往小桌上一摆:“来燕子,快尝尝看好不好吃?”拈起了个较大的往李燕手里头送,回手自已拿了个咬了一口:“嗯—好吃——”
    李燕也吃了一口,跟着点头赞道:“酸酸甜甜的是挺好吃,二姐,你还没说到底是谁送的呢?”李大宽和刘美娥的可能性不大,听她的口气好像还是她认识的人,会是谁呢?
    李霞见她想不出来,倒也不再卖关子,咽下了嘴里的果肉道:“你还记得那天咱们俩吃饭的时候有个人要给咱们结帐吗?”
    “嗯,记得怎么了?”她这一问李燕立马明白过来,多半是郑小枫。
    果然,就听李霞接着道:“那个叫郑小枫的后来又去店里剪了次头发,跟他聊开了才知道他也不算什么坏人,就是出于礼貌觉得两桌离得近一时好心,那天咱们俩有点儿太不给人家面子了。”
    “哦,是这样啊。”李燕心说,二姐你这是实诚还是傻呀,他说你就信啊?长这么大也没听说过讲礼貌讲到给陌生人结帐这种事,还真算是开了眼界了。难怪人家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这要对一个人印象好,那真是没治了,估计拉得粑粑都是香的。
    “……他听说我要走,特意过来送了两盒莓,听说他干水果批发的,这样的草莓市场上都二三十块钱一斤,特别的贵。要不是他送的我才不舍得花这个钱呢。”
    李燕心里一动,道:“那二姐,你知道他在哪里批发的这些草莓吗?”
    李霞想了下,道:“好像是外省靠南方那边,具体是哪我也没问过。怎么了燕子,你问这个干吗?”
    “没什么,就是觉得咱们家那边没有这种新鲜水果卖,我在想要是有的话会不会有人买?”李燕这话其实只说了一半,另一半没跟李霞说。并不是她想故意隐瞒,而是觉得跟她说了也没有多大意义。
    最近这两年堡子里跟着扣棚菜的人并不算太多,最初预想的那种规模根本就达不到。而别的地方这种大棚却在不断兴起,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