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界 >

第3章

官界-第3章

小说: 官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会王主席却说:“你们也可以这么不务正业,这么不安心工作。工会还缺一个秘书,谁有本事在报上发表文章,我立马培养他。”

他对张建中说,好好干,别在乎那些人的胡说八道,全都是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家伙。他说,你要争取入党,争取更大进步。那时候,有知识有文化逐渐成为一种资本,好多工程技术人员都破格提拔到领导岗位上。虽然,张建中只是高中文化程度,但从某种角度说,那些拿着中文系毕业文凭的人也比不过他这个杂牌军。

县委办的李主任是工会主席的老上级,同是一个部队转业的干部,那天,去县府大院开会,会议结束还没到下班时间,工会主席就顺便去看看老领导,一进门,见办公桌上摆满资料,老领导李主任一手拿着烟斗,一手不停地翻看,就开玩笑地说:“老团长,你这是搞军事演习啊!场面那么复杂!”

老团长也没抬头,说:“王参谋,你来得正好,快给我参谋参谋!”

王主席走近前,见是一份份个人简介资料,就问:“你搞什么名堂?人事部门的工作也要你来干?就不怕组织部那边有意见,就不怕人家骂你玩过界?”

老团长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我这县委办是什么部门?是协调县委书记统管全县各部门单位的部门。我想干什么不行?我玩过谁的地头不行?不服气有意见,我不能撤他,让他穿小鞋的能力还是有的。”

他的大嗓门是出了名的,以前在部队,隔着两个山头也听得见,这会儿,王主席忙就跑去把门关上,担心别人听到了影响不好。

老团长“哈哈”笑,说:“我问心无愧,没什么好担心的。”

部队干部转业到地方都降级使用,老团长在部队是正处级,相当于县委书记的级别,但转到地方,只是一个县委办副主任,卧薪尝胆了几年,才去副升正,满打满算还够不上副处。然而,年纪不饶人了,想想似乎也到了头,心态就变了,再不像以前那样“夹着尾巴”。

王主席说:“我是怕你这大嗓门影响了别人工作。”

“虚伪,虚伪!”老团长指着王主席说,“这一个个转到地方,别的本事不见长,虚伪却学得一套套。”

王主席咧嘴一笑,说:“我怎么能跟你老团长比,你资格老,级别高,别人不服你也要顾忌几分,我是不现实不行,不世故不行。”

“别给自己找理由,我不想听,也不想管。你快给我参谋参谋。”

这么说,老团长就告诉他,自己正在物色笔杆子。他说,现在找一个能写的人太不容易了,县委办的科长主任都能写,但老得就只有经验了,材料写得四平八稳,挑不出大毛病,但也没有亮点。年青人嘛,又跟不上,去年,找了两个中文系毕业的中学老师,说是能写,到现在也拿不出手。

王主席笑着说:“中文系毕业的也不一定就能写材料,学校老师也不一定就能写出好文章。”

他从桌上拿起一份简历材料看了看,说:“别的不敢说,这文章写得好不好?还真不能迷信,主要还是靠兴趣,没有兴趣,你怎么教他,他怎么努力,也不一定能写出名堂。”

老团长不得不说出自己的苦衷:“你认真看一看,这都是些什么人?不是普遍科员,就是学校老师。现在,能写的人不是没有,每个机关单位都有那么一两个笔杆子,在本单位也算是骨干,最差也是副科长,找他们要人,人家也舍不得,又不好得罪,放出话来,如果提拔,他们无条件放人,只是平调就对不起了。”

王主席笑了笑,说:“没想到,你这大主任调人也这么难!”

“不是难,是想调有用的人难。正科级职位就那么几个,硬性规定的,不能乱增设。如果提副科,我签字送组织部备案就行了。”

“所以,你只能在副科长以下的人堆里收罗人才。”

“不好说他们是垃圾,但至少还没表现出来,能不能用还不一定。”

“我给你推荐一个人选怎么样?”王主席不假思索,话一出嘴,又有点后悔了。

老团长反而不领情,摇着手说:“算了,算了。你们工厂哪有这方面的人才?你以为,我要的是工程技术人员啊!”

王主席忙把话收回去,连连附和,说:“算我多嘴,算我不知轻重。你们这是县委重要部门,根本不会瞄上我们这些工厂企业。”

他看了办公桌上那些资料,心里清楚,没一个能与张建中比,虽然他们学历高,但找笔杆子更注重实效,这些人中,也有在当地小报发表豆腐块的,但张建中的文章前些天刚登省城大报。老团长知道了,眼睛还不发绿光?还不硬把他抓走?

张建中一走,黑板报宣传栏那块由谁负责?没人承担,还不要他这工会主席*心?这半年多,省了这份心,他不知有多自在?

哪想到,王主席往回缩,老团长却警醒了。他太了解自己的部下,看了那么些资料,敢说这样的话,显然是有七八分的把握。

“应该不是你们厂里的人吧?”他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想王主席推荐的一定是其他部门的人。

“是我们厂里的,一个脱产工人,只是负责厂里黑板报,没法跟你这些人比。”

老团长不是好唬弄的,板着脸说:“别给我打马虎眼,你眼光不会那么低。”

王主席“嘿嘿”笑,说:“经常跟工人们打交道,这水平低点也不奇怪,就像跟你下象棋,水平再高的人也会越下越低。”

他站了起来,说:“我回去了,再聊就下班了。”

老团长紧抓住不放,说:“你别走,先说说你那个脱产工人,我看出来了,你也不想放人。我倒要看看他有多大能耐?”

第六章调进县委办

王主席牙痛似地咧咧嘴,说:“好吧!好吧!我豁出去了。当年,你老团长也是这么培养我的,我也不能太自私,留着自己享用,不能辜负了你老团长对我的栽培。”

说着话,他就四处张望,果然见角落里摆放着一个报纸架,上面挂了好几份用报纸夹夹着的报纸。那时候,有一种习惯,每天的报纸都夹得好好的,每月一更换。王主席走过去找出省报往前翻了几天,翻到周末文艺版,就指着张建中那篇文章告诉老团长:“这就是我那个脱产工人写的。”

“你可别说瞎话!”老团长太意外,甚至连老部下都不相信了,这可是省报啊!县府大院那些所谓的笔杆子也没几个能在上面登文章。

王主席苦着脸说:“老团长,你这是羞辱我,我狠了心要把人送给你,你不领我的情还可以,但不能说我骗你啊!”

他说,好,好。我骗你,我非常高兴你给我下的这个结论。你当我刚才什么都没说,当我刚才那些话只是放了个屁。

他说,你想要人,我还不给你了。他这一走,我还要再找人,找不到人,还要自己亲自上马,虽然,我在你老团长面前算不得什么?但在厂里,大小也是个官,享受副厂长待遇,要我在黑板报宣传栏写写画画,自己不觉得丢人,人家也会戳我脊梁,骂我大事不管,只忙些琐事!

老团长一拍桌子,喝道:“你给我住嘴!你倒跟我叫起板来了?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如果合适,我就调人,管你丢不丢人!管是被不被人戳脊梁!”

“你有点不讲道理吧?”

“我就是不讲道理。对你,我就是不讲道理!你能把我怎么样?”

王主席说:“我不能把你怎么样!”

“立正!”

老团长一声令下,王主席双腿一并,胸脯一挺,故意很夸张地把头抬得高高的。老团长走过来往下拍了一下他的脑袋,说:“你看哪看?”王主席又故意低垂着头,做出低头认罪的样子。

“站好了。没工夫跟你开玩笑。”老团长很严肃地说,“王参谋同志,我现在命令你,马上把那家伙的资料送过来!”

王主席从县府大院回来,就把张建中叫到办公室,叫他把发表的文章收齐,装进工厂的牛皮信封寄给县委办李主任。他说,那里也需要你这样的文艺青年。他说,说心里话,我非常不希望你离开。但与公与私,都应该推荐你去,那里更有发展前途。

张建中诚惶诚恐地问:“可以吗?”

王主席说:“怎么不可以?只要文章写得好,哪都抢着要。”

张建中一点不觉得自己文章写得好,像工会主席写总结汇报洋洋万字,在讲台上一个多小时也读不完。他张建中发表的那点小豆腐算什么?

“谦虚好,年青人就是要谦虚!”

王主席还向老团长谈了张建中的谦虚。那时候的报纸杂志管理很严,不是什么团体想办就能办的,更不是一些部门单位赚钱的工具,因此,报刊很少,年青人能在报刊发表文章非常不容易,换了别人早“呱呱”叫了,但张建中一直很低调,一直很听指挥。

他还说:“年青人上进心很强,又能主动工作!”

王主席告诉老团长,有一次,有领导来厂里参观,前一天,黑板报抄好了,夜里却下起大雨,急得他一夜没睡好,担心大雨把黑板报上的字冲掉了,一大早赶回厂,远远地,见张建中又把黑板报重新抄写了一遍。

这又给张建中加了一枚很重的砝码,于是,老团长在讨论特色笔杆子的会上力排众议,果断拍板:“就这小子了!”

他的理由有三,一是上进心强。二是文章写得好,谁要不服气,在省报登篇文章给我看看!三是这家伙还非常年青。

然而,在调动的问题上出了一点小岔子,秘书科长看了张建中的档案直摇头,说他只是工人身份。规定要求,调进县委机关必须是干部身份,特别是县委办这样的重要部门。

他对张建中说:“这事还没最后定,你先回去等消息。”

后来,才知道老团长开会回来,秘书科长提出诸多理由还想否决张建中。

老团长便大发雷霆:“工人身份怎么了?组织部那边拦道,还是有人别有用心?”

这话直指秘书科长,他也曾推荐了自己的人选,好像还是一个什么亲戚。

“这人一定要调!你去找组织部商量,就说是我的意见。工人身份可以转嘛!如果,一定要干部身份才能调进来,就在厂里先办转干手续再调动。”

外人很难理解那份坚定,何况,张建中与老团长又非亲非故,规定明摆在那,不能调的理由也充分,但对于老团长来说,这是一件维护威信的大事,我一县委办主任要调个人都不行吗?我一县委办主任已经决定的事情还可以改变吗?就算某个环节有疏忽,下面的人也必须想方设法弥补这一疏忽!

再者说,他能失威于手下的一位秘书科长吗?

当张建中忐忑不安地回到厂里,王主席却满面春风地对他说:“马上给你转干,这身份一转,你就调去县委办,对你好,又不占厂里的编制。”

张建中完全懵了,转干那么容易吗?许多人一辈子都为转干而奋斗,他张建中只在报上发了几个豆腐块,就轻而易举了?

那时候,没有“公务员”一说,进所谓的公务员队伍也不用考试,领导认为你合适,一句话就可以把你调进去。

“好好干!”王主席说。

“我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

张建中似乎还在梦游,但他不能忘记王主席的大恩大德。许多年以后,他还在想,那时候多单纯?只要有人认为你是可用之才,就能破格使用。自己感恩的形式也不复杂,只要在新岗位好好表现,就是对提携你的恩人最好的报答!

第七章钱才是最实际最亲的

吃了晚饭,张建中就急着要告诉阿花,他不再是脱产工人。他已经转国家干部了,明天,就去县委办上班。老实说,他还不知道县委办是什么部门,只知道在县府大院办公。阿花不是说她有一个亲戚是国家干部吗?那亲戚未必是县府大院的人吧?

从巷子去服装街并不远。红旗县的县城也不大,就是从东走到西,从南走到北也花不了多少时间,但走到半路,一阵风吹来,就下起了雨。雨下得很急,甩在地上,“噼哩叭啦”响,张建中匆忙躲进屋檐下,鞋子裤脚还是被淋湿了。

本来,这是服装街逐渐热闹的时候。吃了晚饭,许多人出来逛夜市,有的是想出来买点什么的,有的可能什么都不想买,但逛得高兴了,见着喜欢的,就动了买的念头,所以,这一天最赚钱就是黄昏到晚上这段时间。

雨一下,谁还来逛夜街?

因此,阿花的心情很不好,见左左右右的摊主聚在一起打扑克牌,自己就很无聊地坐在摊档前看洒落的雨水,也曾想早早收摊回家,又希望这雨能早点停,那些躲在家里的人又出来逛夜市。

等着等着,果然见雨小了许多,能看清十字路口那盏街灯了,就见一个人冲过来,到了她的摊档前猛刹住脚步,定神看,原来是张建中,淋得快成落汤鸡了。

“你跑来干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