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界 >

第131章

官界-第131章

小说: 官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剃头佬好汉不吃眼前亏,“呼”一声,窜得比狗还快。

(有花的砸花,你们的支持是东东码字的动力!)

227两家都划算

娟姐看着剃头佬狼狈地跑远了,心里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想张建中动作搞得那么大,怎么缄口不提咸围田回收后还干什么?平时,镇里布置工作,总是头头尾尾说得清清楚楚,这次却说头不说尾。

她知道,有些事的确要保密,但跟群众保密可以,跟村委会干部保密就有点那个了,你还担心我们到处乱说吗?还有更重要的是,这对工作的持续性也不利啊!

刚好下午去镇政府开会,会议结束,镇政府安排大家吃饭,在食堂见到张建中,就跟他谈这事,当然不好直接问他,只是问,以后还要她干什么?那些咸围田回收后,还需要怎么配合他?

张建中说:“回收后再说吧!”

她说:“你先告诉我,我好做准备啊!”

“不要做什么准备,到时需要你配合会通知你的。”

两个站在食堂走廊上说话,好些人经过,有镇政府的人,也有村委会上来开会的妇女主任,认识他们的,都跟他们打招呼,或是他回应妇女主任们点头笑笑,或是她回应镇干部点头笑笑。

镇妇女主任进来时,就对张建中说:“一起吧!”

虽然是会议餐,但吃的是围餐,标准总比从小窗口领的饭菜要高许多。

张建中笑着说:“我就不凑这热闹了。”

说着,便想离开这大厅。

娟姐却说:“我还有事要问你呢!”

张建中又停了下来。

“你是不是不相信姐?”

张建中愣了一下,说:“没有啊!”

“那你为什么到现在,都不告诉我,回收那些咸围田后,要怎么治理?”娟姐看着他很有点狼狈的样子,说,“我也不是非要知道不可,但觉得,这更有利于工作,至少,我知道后,可以考虑以后该怎么配合你。”

张建中觉得不好再瞒她了,否则,你也太刻板了,还认人家是姐呢!他左右看了看,凑前半步,几乎贴着她的耳朵说:“那些田虽然种庄稼不行,但可以搞返咸养殖。”

她心跳了一下,移过脸去看他。此时,他们离得很近,两人意识到什么,便都退了半步。

“这事,你可不要跟别人说。村民们知道,思想工作就没那么容易做了。”

她却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个办法?”

丈夫在海军服役,那里也是沿海地区,附近有不少人就搞海水养殖。探亲去看丈夫的时候,偶尔会沿着海堤散步,走着走着,就会去看那些咸围。丈夫还说,如果,水浸村也有这种养殖技术,村民们会多一样生计,多一笔丰厚的收入。

其实,丈夫回来探亲的时候,也曾跟村支书提过这事,村支书却摇头,一则因为没有养殖技术,二则这事村支书也作不了主。他说,这事不好搞。好不容易把没用的滩涂围起来造田种水稻,又要返咸得镇里同意,可能还要呈送县里报批。

张建中轻轻推了一下娟姐,示意她到食堂外说话。

“这事真不该瞒着你。”张建中似乎有些后悔,说,“你是不是可以,跟姐夫联系一下?我是非常需要这方面的技术。如果,有姐夫的支持,我的信心就更足了。”

他说,前几天,我组织了一批人去看过那些咸围,他们给的条件不是不能接受,但如果,姐夫那边再组织一批人过来,就会形成一种竞争。有竞争才能压低他们的条件。再者说,两者对比后,我们跟他们谈条件也更有依据了。

张建中说得兴奋,就很期待地看着她。

她摇头说:“这事我可帮不了你。那么大老远的,怎么叫他组织啊?他又不是地方干部,部队参与地方建设很多麻烦的。”

张建中的心冷了半截,嘴里喃喃:“也对,也对。”

“对什么对?一点都不对。”娟姐横了他一眼,说,“你以为,我不帮你啊!你也不想想,你的事我会不帮吗?你有点太让我失望了。”

张建中“嘿嘿”笑起来,说:“我不是不想麻烦你,不是不想麻烦姐夫吗?”

“你不麻烦我,还想麻烦谁?晚上,我打电话问问他。”

“先谢谢了。”

“谢什么谢?不用。”她又说,“还不想告诉我,还瞒着我,你看,跟我一说,给你多大帮助?”

“是的,是的。非常大,看来群众的威力还是非常大的,我们还是要紧紧地依靠群众。”

娟姐又横了他一眼,说:“我是群众吗?”

张建中愣了一下,又说:“不是,不是。是干部,是军嫂。”

他们在食堂外的一棵树下说话,从敞开的窗户可以看见食堂里的情形,参加会议的妇女主任们都齐了,菜也一碟碟端了上来。

这时候,剃头佬也与几个人坐在一张饭桌前吃饭。这天下午,窜了好几个村,都没什么人找他理发,骑着破单车越来越远,到了一个集市,见几个好吃懒干的小混混聚在一起喝酒就凑了过去。

平时也熟悉,也给人家理过发,人家见他脸上划了一条血印,就笑他是不是晚上嫂子不满足给划的?他连连说,怎么可能?嫂子从来也没有不满足的时候。这么说,他就来气了,告诉人家是他们水浸村那个妇女主任弄的。那个男人婆,老公在部队上当兵,一年回不了一趟,发骚了,死要拉我往树林里钻,我不从,就给她抓了这么一样子。

人家笑着说:“是你想占人家便宜吧?”

“我要占她便宜?那个男人婆,我见了她就反胄。”

有不反胄的,就问:“她真有那么骚吗?”

“要多骚有多骚,比晚上叫春的猫还厉害!”

几个人也无聊,你一句,我一句地问剃头佬,那个妇女主任怎么个骚法。剃头佬走村穿巷听的风流韵事不少,胡乱编起来,说得也有模有样,直说得那几个人乐不可支。

有人就借着酒劲说:“我们是不是该会会她?”

立马有人同意,说:“好啊!好啊!”

剃头佬也来了精神,说:“哪天行动?我给你们指路。”

那几个人就“咯咯”笑,说:“好啊!好啊!”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剃头佬又说,你们那个什么她的时候,也帮我做一件事?有人问,什么事?我会是叫我们替你多干她一次吧?剃头佬说,不会,绝对不会,只是你们问问她,政府把海前村的咸围田收回去后,要怎么赚钱?他认为,一定是赚大钱的!有了内幕消息,他就可以鼓动村民们反对,从中得到更多的补偿。

那几个人一听到钱字,又眼红眼绿了,说:“我们帮你可以,但不能白帮。”

“没要你们白帮啊!你不是可以可着劲地玩她吗?”

“玩是一回事,钱是一回事,少一个子儿也不行。”

这些人把钱看得更重。说要玩她,也只是过过嘴瘾。事也凑巧,几个人喝得地不平,摇摇晃晃的时候,娟姐刚好从镇上回来,经过那个集市,剃头佬忙低下头,悄声告诉他们:“就是她了,就是她了。”

村委会干部到镇上开会,都会换一身干净衣服,女人更爱打扮,娟姐与其他妇女主任比,自然高出一筹,人又长得漂亮,骑着单车穿过集市,已经把男人的目光吸引过去了。这几个人有看清的,也有没来得及看清的,望着她的背影,就有人责怪剃头佬怎么不早点说?这都过去了,脸也没看清楚。

看清的眼还定定的,嘴张得像个洞,口水差点流下来。

228不举报算便宜你们了

得知娟姐的丈夫可以帮忙,组织部队附近的人过来看看,张建中心里更有底了,拿下村民们手中的咸围田更是刻不容缓。于是,就带了永强和外甥女去海前村,把征用的地一一记下来,然后,开出凭据,一星期后到总公司提取当年的补偿款。

转让合约上写得清楚,补偿款每年分两期兑现,上半年一期,下半年一期,为了激励大家,第一期的补偿款提前兑现。

外甥女曾嫌麻烦,问怎么不一年兑现一次?

张建中笑了笑说,不是不行,但这第一次兑现就要贷款多一倍的款,多赔利息。

永强说:“你还是会计呢!这么简单的帐都不会算。”

张建中说:“省下的利息,我们也好放点补贴。”

外甥女就笑了,说:“有补贴当然没关系,多干一点也没关系。”

张建中就故意左看右看,说:“这是秘密!”

“我们的秘密,总公司的秘密。”

“没错!”张建中拍了一下她的脑袋。

外甥女摸着脑袋说:“你怎么打人?”

“我这是打你吗?”

“你明明打了我一巴掌。”

三个人一到海前村,马上就被村民们围得水泄不通。那是上午,因为担心上午忙不完,下午还可以继续。如果下午来,忙不完就要挑灯夜战了。

太阳光很灿烂,但没有想象的那么烤晒,他们在村队部的树下摆了一张方桌,村长便召集村民排队,一个个轮流来。

村长像一个严格的考审官,摇着一把葵扇坐在方桌边的长条椅上,每一个轮到登记的人都要从他面前经过。

“你家的田有多少亩?”

登记的人说:“七亩。”

“报大数了吧?”

那人就傻笑,说:“七亩七分。”

“算你老实。”

“不要计得那么准吧?四舍五入也该两亩了。”

“交公粮的时候,你怎么不四舍五入交两亩的公粮?”村长对外甥女说,“七亩七,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这人就算过关了,到外甥女那报姓名,签字印手模。然后,从外甥女手里接过那张合约,看了又看,再递给永强做备案,永强一边备案,一边提醒他,一个星期后,到总公司兑现。又问,知道总公司怎么走吗?便告诉他前往总公司不用进镇政府大门,转到圩镇的横街,就可以看见了,门口有一个很大的牌子。那人连连点头,再把合约拿到手,就很小心地折叠好,掖进口袋里。

遇到耍赖的,偏要跟村长计较,说他家那块地的确是十亩地,一分不多,一分也不少,还嚷嚷着,要村长去地里丈量,村长就生气了,说:“丈量也没用,就算多出来的,也是偷占别人的。”

那人就不服气了,问:“偷占谁的?”

“偷占隔壁田的。”

“你不要血口喷人。”

村长说:“真要是这样的话,以前欠的公粮你都一一给我补上。不然,你别想拿到补偿。下一个!”

后面的人就往前挤,推开耍赖的人说:“该我了,该我了。”

那人偏不让道,说:“我还没登记呢!”

村长说:“你自己去地里丈量准了再来。”

他却一脚踩在村长那张长条凳上,说:“我就不信,我不登记,我不转让出来,你们能做成这事?”

村长用葵扇拍了一下他的头,说:“很神气是不是?想跟政府作对是不是?”他对后面的人说,“你们都听到了,他要破坏这种转让,要堵你们的财路。你们说怎么办?”

后面的人便骂起来,还有年长的,就脱了一只鞋扑上来抽他,说你爸怎么生你这么个败家子,败自己的家可以,败我们一个村的人就不行!那人忙躲闪,还是挨了几下。

在乡下农村,长辈打小辈是无处申诉的,何况,干的还是损害全村人的事。

那人就很委屈地说:“我没想要坏大家的事,是村长要坏我的事。”

村长说:“你还在这耍赖是不是?你家那块地明明是九亩九分,还想要拿十亩的补偿。你当我是死的?我坐在这里是摆设?哪家哪户的田地我心里没数?”

说着,他就急急脚走进队部,从抽屉里拿出一个被翻得泛黄的册子。

“我要你心熄,死了这条心!”

他随手就翻到了他要找的哪一页,指点给耍赖的人看:“看清楚了,这是不是你爸的名字?是不是你们家的田,水田多少亩,旱地多少亩,咸围田多少亩?你看清小数点啊!别读成九十九亩。”

大家“哄”一声,都笑了起来。

“想让你们省点事,你们一个个都那么自私,都想趁机占政府油水。从现在开始,凡是轮到的,先看好这个册子,看准自己家多少地。”村长那册子重重地拍在桌子上,吓得外甥女惊叫着跳起来,桌上的纸啊笑啊,飞的飞滚的滚。

村里人又笑起来。

村长忙对外甥女和永强说:“对不起,对不起。”又掉过头对村里人说,“都是给你们气的,你们不要那么自私行不行?也不怕让人笑话,传出去,你们这一个个德性,以后再有什么好处,政府也不会让给你们。”

张建中很有些无所事事,村长虽然有些儿狐假虎威,虚张声势,但还是能镇得住村民,头脑也清楚,有他把关,应该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因此,就想四处走走。刚要去村子里转一转,却见剃头佬匆匆走来。

张建中认得他那天在会上是叫得最响的,就笑着问:“怎么现在才过来?”

“在家里喂鸡呢!没听见,不知道你们来。”一边说,一边擦头额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