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光路星途 >

第1136章

光路星途-第1136章

小说: 光路星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可讲点良心吧,我在别的地方都功利,就搁你跟前功利不起来。”金泰熙因为种种原因,可已经把“十五秒艺人”的头衔戴了好多年,人人都说她太功利,可却看不到她给李经明白做了多少事情,就jkl的事情还算伺候着jessica呢,虽然钱跟着没少赚。但架不住心累啊,“你这电影到底行不行啊,我怎么这些天听的评价都不怎么样啊,又是结婚又是弄唱片的。干嘛非要赶这么一部电影出来?”
  “努纳你就别担心啦,我还有不行的时候?”李经明既然做了,就肯定是全心全意地去做,绝对不会因为有其他的事情就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这部电影的时长与电影内容丰度确实不成比例,但这恰恰是电影品质的保障,他有信心这绝对是一部高质量的影片。
  金泰熙惹不住拍了李经明一巴掌。别人为他担心得要死,他自己倒好,完全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着实叫人生气,临走的时候jessica还叫她注意照顾着一点李经明的情绪呢,“你自己觉得行就好,反正既不是我拍的电影也不是我演得电影。”
  之前李经明说得一点都没错,这部电影尚未上映就被黑了一波,涉及的绝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成败了,还关系到他当导演的牌子。谁都知道蝉联最佳已是奇迹,三连冠几乎不可能,但身边的人还是不希望看到李经明栽一次,尤其是在这种满世界都有人看笑话的情况下。
  斯皮尔伯格和卡梅伦号称好莱坞的泰山北斗,但是两人的手里都出过烂作品,还是很烂很烂的那种。两季被砍的《末世黑天使》只是部电视剧,而且卡梅隆还能甩锅给大卫。纳特,而斯皮尔伯格的《世界大战》真的只能说明他自己脑子出了问题,为了钱居然放下了脸。这两位都能昏头,李经明绝对不敢说他自己就比他们强,所以在这个时候还是比较谦虚的,见到前辈都说欢迎来斧正一二。
  但李经明的心里并不这么想,一部电影的好坏他心里有数,别看外面现在叫得欢,他这边最多丢点市场而已,口碑和荣誉方面并不会受太大的影响,而有了诺兰的精神分裂**,初期丢的市场他后面全能补回来。
  “欧尼,我们又见面了。”因为李经明的关系,现在斯嘉丽。约翰逊已经能说两句简单的韩语,看到金泰熙便卖弄了起来,别看斯嘉丽。约翰逊比李经明还大,但是在好莱坞里她还算新生代,桑德拉。布洛克是已经功成身就的,而真正的主力是卡梅隆。迪亚兹、德鲁。巴里摩尔这样七十年代生的阿姨辈,所以这么一大帮子人里面,也就金泰熙跟她比较有共同语言了。
  金泰熙比对方还长个五岁,所以做事看人皆比斯嘉丽。约翰逊成熟许多,了解这女人对自己亲近的意思,故而不亲近也不疏远,恰到好处地跟对方聊了起来。李经明松了一口气,这样的场合女伴就是这样用的,不是为了来炫耀自己能带出来多漂亮的女人,而是可以应付抵挡其他女人的攻势。
  “罗伯特,你居然还亲自跑过来一趟,很容易让人家误会我们两家是有什么阴谋啊。”罗伯特。艾格是迪士尼的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一个比李经明还要忙的大忙人,本来这种事情不需要他出席的,可他却亲自跑过来在媒体前露面,已经给了不小的面子。李经明很惊讶对方会这样表态,因为迪士尼这样大张旗鼓地表立场影响太深远,光国虽然规模小,但是实力和财力放在这里,一旦跟迪士尼搅合在一起好莱坞的平衡就会被打破。
  “jimmy,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你可是我们迪士尼的大股东,咱们在一起活动活动别人有什么好议论的。”罗伯特。艾格的态度堪称亲昵,听不见他们之间对话的人,无一不在揣测迪士尼和光国今年又要弄什么新噱头。
  之前的《蜘蛛侠》不温不火,《超胆侠》更是一烂到底,市场分析部门缴上来的企划再好看,迪士尼那边的股东们也都不太乐意,这才能让李经明成功截和,而后来《钢铁侠2》和《钢铁侠3》的上映改变了这个英雄片只有漫画粉丝看局面,《复仇者联盟》更是叫他们知道,不是漫威不给力,而是他们请的导演不会拍。
  光国影业用仙侠小说中的话叫做其实已成,再难抵挡,光是《复仇者联盟》的三部曲计划就能把当年买公司花出去的钱拿回不少。迪士尼被人抢走了印钞机,此时后悔无用当然要打好关系然后来个大家有钱一起赚了,李经明这一部电影如何迪士尼的人根本不在乎,他们就是专程过来“投资”的。
  电影终究是院线里面决生死,外面的较量交锋归根结底只是辅助,若是李经明的这部电影本身不行,万事休提,反之别人黑也黑不出什么名堂来。大家坐下来的时候心思各异,但电影开始之后没人能扼杀李经明的实力,紧凑严密,这就是大体布局,从遇上危险到回到地球,情节推动看上去像是笔流水账,但最见功力的就是这安排。
  “好电影,实在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要黑它。”洛杉矶当地一家小报社的编辑看了之后感慨地说道,斯皮尔伯格和李经明的恩怨他也多少听过,本觉得李经明是借机上位玩炒作的投机份子,可看了电影不得不承认他和斯皮尔伯格至少是同一个层次的对手。
  “你这是从你自己的角度看,我们都是专业的,对于电影语言的解读自然是轻松的,可是你觉得普通的观众愿意来影院看这个?我看这是对市场定位不清晰,现在的风潮就是光国影业引领的,没理由他们自己故意走弯路。”旁边坐着的是另一家报社的编辑,两家彼此竞争拆台已经成了惯例,这次也是意见相左。
  “jimmy lee的节奏掌控绝对是大师级的,你还担心普通观众看不懂?我看是你自己自视甚高才对。”又是一家报社的编辑,听了刚才的对话忍不住加入了对话,他觉得李经明这部电影已经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所有,再说下去太露骨。
  “这……”环球、华纳兄弟等等公司都有人在,看到影院里这闹哄哄的场面只觉得说不出的震撼,“事情不妙啊。”(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两棵枣树

  “这并不是一部适合所有人看的影片,必须有一定的鉴赏功底才能抓到要点,而对于北美电影市场来说这是不受欢迎的,我们不得不说jimmy lee在被‘大导演’的名号冲混了头脑之后做了一次失败的尝试。”第二天一早,《波士顿邮报》的娱乐版就登出了关于《地心引力》的影评,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他们这一次居然批评起了李经明。
  李经明是个韩国人,现在就算到美国也多半住在洛杉矶,但他因为受教育背景的关系经常被称作波士顿之子或者马萨诸塞先生,《波士顿邮报》一直以来都以给他吹**螺,敲**鼓著称,把他吹得天上无双地下难寻,这次居然说把李经明跟“失败”这个词联系在一起,不少等着看笑话的人都没能预料得到。
  “这部电影不算晦涩,但也不够直白,在其他地区也许会手欢迎,但是美国的观众不会接受这样的节奏。”《纽约时报》一如既往地跟李经明唱对台戏,他们才是黑李经明的主力,现在看《波士顿邮报》都顶不住压力吹不下去了,从主编到记者都似乎心情大好,主编心里还有点遗憾,之前怕得罪了李经明会受到来自其他层面的打击,他们写的东西有些过于委婉了,现在看看前面还有别人冲锋陷阵,只恨昨天夜里没有再狠点。
  “影评这东西,写起来是很有讲究的,我怎么看这些人在乱搞啊,是你请了别的人帮忙吗?”朗。梅耶看到早上的报纸之后就给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打了个电话,觉得可能是那边安排的,因为他自己没吩咐过这些。在电影行当里做了这么多年,哪怕没有做过直接相关的工作只是管钱管投资,朗。梅耶的专业触觉也不是寻常导演、演员能比拟的,今天的报纸看得他很爽。却处处透着诡异。
  “这些人当然在乱搞,因为我们倒霉了。”斯皮尔伯格早上连早餐都没吃得下,就是因为被李经明这条毒计给气到了,老道如他,怎么会看不出来李经明的目的,之前看不见似乎因为老伙计们哥哥捧他让他飘飘然了,而现在李经明已然图穷匕见,再看不出来他的事业可就整个儿毁了。
  “这话怎么说?”朗。梅耶听斯皮尔伯格都这么说了,没来由心里一慌,他之前只是觉得不对劲。可人家斯皮尔伯格这大导演都说了他们要倒霉,显然是李经明使了什么他没看得出来的招。
  “明天的报纸跟今天的绝对不同,肯定要有一场全民大讨论了,把我们架上火烤的大讨论。”斯皮尔伯格用手摩挲了一下自己的脸,此时颇有些生无可恋的意思,就因为挑错了一个对手,他已经把自己玩残了。之前的斯皮尔伯格之所以要踩李经明,只是想要刷刷存在感,让人家知道他宝刀未老顺带宣传下电影。而要踩就得踩个出众些的才能有话题,李经明一向亲华,跟他相反,他就挑了李经明来下手。结果他此时才发现自己错得离谱,因为他踩的不是块垫脚石,而是座刀山。
  斯皮尔伯格的猜测没有错,李经明的后手爆发得很快。娱乐圈里的气氛变化似乎并不大,但是包括报业但不局限于报业的各大新闻媒体上,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展开了一场关于美国人到底有没有文学、喜剧的鉴赏能力的大讨论。
  “那些说美国人没有艺术鉴赏能力的论调一点都不酷。虽然美国的历史很短,但在世界文学史上留名的大家并不少,而美国的教育是全世界最先进的,绝对不存在鉴赏方面的障碍。”南加院教授的话还是很有权威性的,之前被鄙视了的美国观众们一片叫好声响起,觉得这才是文化人。
  “某些人总是自以为是,觉得他们是从事相关行业的,就比普通人厉害一些,实际上普通人里面不乏诗人,不乏作家,不乏大师。”这就是在反嘲讽那些编辑和影评人了,这位社会活动家的在门户网站下的留言板里,不乏一些“就是就是,他们牛什么,老子的修车厂一个月赚他们打字打一辈子的钱”这种留言。
  李经明在这里呆了那么多年,当然清楚美国人其实的确是没什么鉴赏水平的,太过从众,这点从威廉。福克纳前后半生的不同境遇就能看出。威廉。福克纳刚开始的时候处处碰壁,随便站个人出来就能把他写的东西批得一文不值,等到混出来以后,文学界简直把他当神供着,在纸上签个名字都要赞一句“先生好文采!”至于天朝人“《野草。秋夜》中‘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是如何表现的,请试作点评”这种问题。美国人绝对答不上来,顶多人家叫好跟着鼓鼓掌,或者猜猜那两棵枣树里哪一棵是树人先生的身外化身罢了。
  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出来后也是一样,本来诺兰的电影是没什么人看的,可是后来诺兰自己找了水军搞起了病毒式营销,装作是粉丝的样子到处说“诺兰的电影太吊了,就你们这群智商余额不足的渣渣是绝对看不懂的,别浪费钱买电影票了,还不是去买两个热狗来得实惠,什么叫开放式结局明白吗?”就算是真的傻子,听别人叫自己傻子还不高兴呢,谁能就这么承认自己智商低?美国人(不仅限于美国人)被这种低级到了幼稚的激将法一激,纷纷掏钱买票去看了《盗梦空间》,然后还在博客、脸书上打写特写观后感,非要别人承认他是真的看懂了。
  电影从低门槛的创作形式和以盈利为目的运作方式上讲,跟原本传统范畴内的艺术有着极大的冲突,所以一直被称作“第八艺术”以作区分,而这种冲突集中体现在了它对于大众的依赖上。原本的艺术,更多的倾向于收藏,字画也好雕刻也罢,大部分都是收起来了,展出往往也是仅给“懂得欣赏的人”欣赏。真正能享受到艺术二字的永远是社会的最上层,他们不需要也不屑让平民大众理解,而电影则不同,电影的基调不能定得太高,想雅都雅不起来,一旦逼格设定得高了,就跟失败划了等号。
  《盗梦空间》说是烧脑,其实只要有小学三年级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正常人的逻辑思维能力都能看得懂,所谓的烧脑不过是一种宣传上的噱头罢了,要是真的拍出让人看不懂的电影,就会变成《尤利西斯》那样,大家都说吊也都知道吊,可就是没几个能看完的。就电影史来说,这一点并不是没有先例的,《穆赫兰道》、《妖夜慌踪》才是真正的烧脑电影,而现在拿出来说,恐怕连知道名字的人都不多。
  《盗梦空间》的病毒式营销是失败的,赢了票房和口碑,却把诺兰打得永世不得翻身,只要他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