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花开-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西娜就会一溜烟地冲下楼,“谁是巴妹妹?我叫巴西娜!巴来巴去的多难听呀?”
赵小虎就笑,露出几颗白白的牙齿,“好啦好啦!不叫了还不成吗?走吧,上学去!”兄妹俩就牵着手一路小跑着上学。
放学的时候也一样,赵小虎牵着巴西娜,一幅保护妹妹的样子。
有一天,赵小虎送巴西娜回家,何秀见赵小虎鼻青脸肿的,感到很惊讶,就心疼地问怎么了。赵小虎一挺胸脯,自豪地说:“有个坏同学欺负妹妹,被我揍了回去!”
“啊?你跟人打架了?”
“嗯,对待坏人,我就要像爸爸那样挺身而出!我可是少先队员哦!关键时刻我不出面谁出面?”
何秀就笑,“你这孩子,跟你爸爸一样!但是以后要讲道理,君子动口不动手!”
赵小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赵国兴是警察,要经常外出办案,每次外出就将赵小虎放在何秀这儿;何秀要是加班,她就将巴西娜送到赵国兴家;如果两人都忙,他们就将孩子寄放到汪小凤处。
每次看着他俩将孩子送过来送过去,汪小凤总少不了一句玩笑,“干脆你们两家合二为一得了,免得送来送去的麻烦!”
听到这话,赵国兴和何秀总会相视一笑,“再说吧再说吧!”
可赵小虎却没那么多耐心,他常常唠叨爸爸:“爸爸,我们搬到何阿姨家住得了,干嘛天天跑来跑去的?阿姨做的菜可好吃了!”
听到赵小虎的这些话,巴西娜也埋怨,“妈妈,你这句‘再说吧’已说了好几个月了,什么时候才能搬到一起呢?”
赵国兴和何秀的“再说吧”是有道理的——两个大人都带着一个不是自己的孩子,相互之间都不存在血缘关系,如果仓促地走到一起,舌头和牙齿会不会和谐相处呢?而且大人之间过去都存在着误解,也需要时间的淡忘。再说,何秀主导研究的维医新术——瘫痪病人的康复研究正进入试水阶段,哪有时间考虑结婚的事呢?
何秀目前正在研究的瘫痪病人康复新术,来源于两年前那位“女鬼”案犯的启发。
当时,那“女鬼”的丈夫明明已经瘫痪在床,却突然之间跳跃自如,这一点对于何秀来说一直是个迷。作为医生,何秀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
对于腰椎骨裂,如果伤势较轻,而且没有伤及神经,何秀通过使用木拉提传授的绝世神技,倒有可能慢慢使其好转,最终虽不能完全康复,但可借助工具慢慢行走,可是突然之间能跳跃自如,何秀之前还未听闻。
虽然自己没有听闻,但是民间一直流传有瘫痪病人突然出现的“活死人”和“死活人”传说。何秀围绕这一现象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走访,虽然都是听说,但何秀还是理出了一个简单的头绪——所谓“活死人”,就是长年瘫痪在床的人突然间活了过来,而且短时间内能下床行走、活动自由,之后又突然倒地,跟死去一般;所谓的“死活人”,就是人的生命体征一切正常,但是躺在床上跟死去了一样。
对于后者,何秀知道,这就是“植物人”现象,但对前者突然之前出现的奇迹,何秀断定,一定是睡眠的神经元出现了短暂的激活。她相信,这种现象的存在一定有它科学道理。
她认真研读木拉提留给她的《维医秘籍》,仔细研究人体的神经脉络。她坚信,只要病人的腰椎骨裂愈合良好,再打通他的某路经络,使神经通路传导良好,瘫痪病人是有可能直立行走的。如果这一难题得到攻克,“活死人”和“死活人”都将摆脱病痛,恢复健康,将对人类医学产生巨大的贡献。
为了试验,何秀找来几只腰椎骨折的小兔,首先把它们的折骨接好固定,之后,采取针灸疗法,对它们的相关经络逐一进行疏导,观察它的运动情况。
研究还在苦苦的进行当中。何秀哪有心思考虑结婚的事呢?
这天,何秀送走最后一个病人,正在办公室里整理维医新术——瘫痪病人的康复研究笔记,代晴玉打来了电话。
“喂,是何秀吗?”
“哎大诗人,是我。怎么想起我啦?”
“哼,一猜就知道你这个工作狂还在加班。怎么?想象当年的马跃那样要工作不要家了吗?”
何秀呵呵地笑了,“怎么?要对我开批评会?”
“是要给你开次批评会了。你看你,曲曲折折还是跟赵国兴走到了一起,但不能老挂着人家不结婚呀?”
“呵呵,别光说我,你呢?不也老大不小光恋爱不结婚吗?说,什么事?”
“早几年我们定的集体婚礼的事你别忘了,我们等你等得花都要谢啦!”代晴玉嗔怪道,“这次可不能再拖哦。你,我,还有我们一大帮,再不结婚都成老妖怪啦!好吧,直接告诉你决定——‘五一’在过风楼举办集体婚礼哦。别忘了,听到没?”
“那,那赵国兴哪儿?”何秀有些迟疑。
“你放心吧,我已经跟他沟通好啦!你做你的新娘就OK啦!”
“真的?”
“什么时候骗过你?快快做好准备哦。”
“可是,可是我跟他都带着个孩子……”何秀有些顾虑。
“哎呀呀,我都给你们安排好啦!两个孩子提前送到刘云萍阿姨家!”
“哦。那我能给集体婚礼提点建议吗?”
“当然可以。那你把你的建议写在信里发给我。OK?”
何秀还想问点什么、聊点什么,代晴玉却“嗒”的一声挂断了电话。
“嗨,这个代疯子!”何秀笑了。
☆、终成眷属
第七十七章终成眷属
倏忽之间,1987年的“五一”很快就到了。这一天,何秀跟赵国兴、代晴玉跟郝天雄、汪小凤跟马跃、李爱国跟汪小鹃、张小薇跟朱志刚要回到过风楼村举办集体婚礼!
根据何秀的建议,集体婚礼以“等待花开”为题,以“回味、遗忘、憧憬、起航”为主线,让婚礼穿越时光的隧道,联通过去与未来,让所有人在现实与梦想之间体味到温暖和大爱,通过婚礼这种独特的方式向青春致敬,为梦想起航。
按照何秀的策划,参加集体婚礼的五对新人,首先乘坐拖拉机从乡里到达过风楼,在过风楼再换坐牛车到原大队部。
这可是一场新奇的集体婚礼。一大早,乡亲们就聚到了过风楼准备看稀奇。因为儿子要结婚,朱志刚的爸爸老早就一身新衣来到了过风楼;同样的,因为女儿要出嫁,张小薇的爸爸张建华也一早就占据了过风楼的制高点。
集体婚礼的现场总指挥是现任支书杨二林。一大早,他就拿着两面彩旗来到过风楼下,喝五喝六地安排起来。
过风楼,在何秀他们做知青的时候还是一座山峁,山茆上修着一个门楼,这个门楼连着山里山外——从这里向南,下一面坡再走四十多里就到了公社;向北,下一面坡再走半个小时就到了村里。因为这面坡挡住了山里山外,各种车辆只能在这里打住掉头。村里的山货要运到山外极为不便,村里的经济也因这面坡落了后。这几年,杨二林带领乡亲们啃住这块骨头不放,一钎一炮地围着过风楼修成了一条通往山外的公路,“过风楼”因此而清静起来。如今,连“过风楼”本人都没想到,时过多年,它还能目睹到当年的知青们,还能看到那些孩子们要来这里举办集体婚礼。
时间还早,乡亲们就喜气洋洋地边唠嗑边等待。
正等着,忽见三辆吉普拐过弯道向村里驶来。乡亲们一看:哇!山南省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记者,还有省民俗协会的专家!他们在牛车旁架起摄像机和照相机,两三支拾音话筒通过长长的摇臂架了起来。原来,他们都是代晴玉的好朋友,今天,应代晴玉的邀请,他们端着□□短炮来参加他们的集体婚礼了。
按照何秀他们之前的方案,过风楼下,七乘牛车一字摆开——打头的是鼓乐车,车头上立着一面彩旗,上书“高歌猛进”;第二乘牛车专为朱志刚和张小薇父母而设,车头上也插着一面彩旗,上书“秦晋和美”;其后五辆均为迎亲专车,每乘车头各插着一面彩旗,上书“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奋发有为”“天天向上”。每乘车都由一位年轻后生司驾,这些后生统一上穿花格衬衫、下着喇叭裤,脚蹬黑色皮鞋,一律戴着黑哈眼镜,新潮而帅气……
忽然,从过风楼那边的山坳里传来拖拉机的“突突”声,孩子们顿时欢叫起来:“来啦来啦——去看新媳妇喽——”大人们也放下一贯的严肃作派,一路小跑着冲上过风楼想一睹为快。可是,来回冲了好几次,拖拉机是有的,但不是新人用车,一个个又不免失望起来。
朱志刚和张小薇的爸爸立在过风楼上,不时伸长脖子瞅着山下的弯道——他们太高兴太激动了!心里想,你说这孩子,结个婚还要整出这么大的动静!立在坡上,两位老人过一两分钟就要看一次手表——这表都是孩子们买的,看一次,笑一次,而且戴着表还要故意挽起袖子,看表的时候,故意夸张地让胳膊在空中划上一圈,有时明明看得清时间,却要故意让其他人帮着看——他们得意呀!这是儿子女儿买的呀!当然要显摆显摆啦!
上午十点钟光景,又从山下的拐角处传来拖拉机“突突”的声响。孩子们又喊了起来:“来啦来啦——看新媳妇喽——”孩子们不再像先前那样往过风楼上冲,却顺着新修的绕山公路向拐弯处跑。大人们懒得跑那么远,就又撅着屁股往过风楼上爬。
此时,总指挥杨二林也爬到过风楼上,他手举小彩旗,目不转睛地盯着山下——他要在第一时间把婚车进村的消息传给山下的鼓乐队和赶车的后生们,以便他们做好迎接的准备。
少时,山下传来孩子们急切的呼叫声:“来啦来啦——”杨二林举目一看,第一辆拖拉机已经从山嘴处露出头来,于是,赶紧把手中的红旗冲山下画了两个圆圈。山下人会意,顿时鼓乐齐鸣。老朱和老张两亲家一看果真来了,赶紧往山下小跑。有的大人孩子为了走捷径,干脆从坡上往下溜,少不得翻转几个跟头,有的虽然碰疼了头、擦破了皮,但兴致依然很高。
老朱和老张两亲家相跟着,一路小跑来到过风楼下站住,他们拍了拍身上的灰土,对视了一下,“嘿嘿”地笑着。
这时的赤脚神医黄莲英也忙碌起来,只见她立在打头的牛车旁张开双臂、眼望蓝天,口中念念有词:“天苍苍地茫茫,五个小子做新郎;山高高水长长,五个女儿做新娘。土地山神保平安,玉皇大帝送吉祥……”孩子们见这婆子神怪怪的就围着她笑闹,她一扬手,去去去,孩子们一哄而散。
随着“突突”声越来越近,五辆扎着红绸的拖拉机拐过山嘴来到牛车的后面,进入记者们的镜头之中。
杨二林站在镜头前,正了正衣襟,兴奋得一摇彩旗,顿时,鞭炮炸响、鼓乐齐鸣。乡亲们像看稀奇一样围拢在拖拉机旁。杨二林爬上牛车,彩旗左边一打,左边的乡亲们立刻站成一排;右边一打,右边的乡亲们很快顺成一行。两行人将拖拉机和牛车夹在中间,形成一条欢迎通道。之后,杨二林跳下牛车,带着朱志刚和张小薇的爸爸从通道的顶头,款款走向孩子们乘坐的拖拉机。
来到拖拉机前,杨二林高声喊道:“下马!”
于是,何秀跟赵国兴、代晴玉跟郝天雄、汪小凤跟马跃、李爱国跟汪小鹃、张小薇跟朱志刚下得车来,立在拖拉机旁。这时,早有村里的年轻姑娘们靠上去,“哗”地撑开黄油伞。
“移步——换车——”杨二林高声喊道,同时将手中彩旗朝鼓乐队一挥,《百鸟朝凤》演奏起来。
五对年轻人挪动脚步缓缓朝牛车走去。黄莲英挤进前排探头一看,立时张大了嘴——哎呀呀,这些小伙子和姑娘们比电影明星还要好看十倍呢——只见小伙子们一律穿着黑色西装、白色衬衣,系着红色领结,英俊中透着阳刚,潇洒中带着自信;姑娘们个个都是一袭白色的婚纱,圣洁中透着典雅,高贵中露出温婉,美丽的婚纱配以脱俗的气质,犹如天仙下凡……
杨二林见新人已坐停当,又高喊一声:“出发!”车上的几个年轻司驾将牛鞭在空中“啪啪”地挥了几下,老牛便迈动脚步缓缓地行走起来。三辆新闻采访车也随着牛车缓缓行进,记录着这一特别的集体婚礼。
阳光很好,温暖和煦,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七里八村的男女老少纷纷聚至村道,仰着脸张望着这一列特别的婚车。
新人们在众人的祝福声中进入了村部。他们将在这里歇脚、喝茶、换衣服。
屋外,杨二林大声指派着各类人等做着喜宴准备——二十几张八仙桌从村部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