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 >

第53章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第53章

小说: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饭。她以前吃的不是掺了菜,就是加了糙米杂粮的粥。可赶不上今天吃的米饭。

    “这才是真正的吃饭嘛。”辛湖暗叹道。天天有这种生活,她也满意了。要再顿顿野菜,蚌肉,她可真吃不消了。

 第69章 做梦

    这顿饭吃得很晚了,男人们才兴尽而散。那大钵大钵的菜也都吃光了;饭和大饼也一个不剩了。

    “真饱啊。太好吃了。”谢三伯放下筷子;打着饱嗝说。这段日子来;他第一次真正吃饱。

    “是的。要天天这样吃,估计我们都要长肥。”谢公子微熏的说。

    “有酒有肉才叫吃饭嘛。”谢五嘿嘿笑着;抢走最后的一块饼,还把盘子里的所有残汤剩菜全倒入自己碗中,做最后的光盘行动。

    “嘿,还有酒肉才叫吃饭,我看你哪顿都吃得最多。”谢公子简直被他气得要笑出来了。

    这家伙,这一桌子的肉菜,就他吃得最多。这一顿完全是敞开了肚子来吃的,每个人都吃得又饱又好。但却没人敢说;有酒有肉才叫吃饭。这年头;能搞饱肚子已经不错了。

    况且谢五这家伙那肚子就象无底洞似的,怎么都填不满;一路上,就他嘴巴在不停的嚼着。说起来;谢五一个人吃的份量;都快够他吃两顿了。这最后一块饼,也有小二两了。搁在没粮的时候,都是一个人一天的饭了。他真想打开谢五的肚子看看,那么多肉菜饭都装到哪儿去了?

    江大山哈哈大笑几声,看着谢五这个活宝。

    “散了散了,早点休息吧。”谢三伯摇头晃脑的拉起谢五,就走。

    等大家都回家去了,几个小的也上炕睡觉了。大郎和辛湖还在归整今天分得的粮食。该装进坛子里的要装进坛子,用布袋子装的还要吊在屋梁上,有些明显比较存的米面要先吃。新鲜的要留在后面吃。还有那些点心干果类,也得拿出来,一一分好。

    “哇,这次可不会饿肚子了。这回可真象是过年一样了。”辛湖边清理边和大郎说笑。吃的东西可真不少,特别是那些各类的干果点心糖块,好多都是辛湖没见过的。不管好不好吃,最起码是能填肚子的,别说大宝阿毛两个小有了零嘴,就连他们几个大的也可以跟着尝尝了。

    “说得你好象天天没有吃似的。”大郎嘲笑她。这家伙每顿也吃得不少,还一副被饿狠了的样子。其实他自己也和辛湖有同样的想法,但嘴上就是不能认输。共实饿怕了的人,看到粮食都会格外的兴奋。

    “嘿嘿,你今天晚上可吃得不少哦。”辛湖嘿嘿笑了几声,又瞄了他几眼,说。她就是爱看大郎这副小大人的模样。一本正经的小正太,真是太可爱了。

    “那是,我可是要多吃点,才能快点长大,养你们啊。”大郎也装出一副小孩子的模样,理直气壮的说,然后自己却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装小孩子什么的,他实在太不善长了。

    辛湖“噗”的一声大笑起来,两人合力把一包米倒入坛子里,用坛子装米保存的时间更长。毕竟这次带回来的粮食比较多,一月两月吃不完。

    “笑什么笑,快点弄完,要睡觉了。”大郎黑着脸,动作加快。其实他心里也非常兴奋,哪里有睡意啊。看着这么多粮食,他就好似一个穷光蛋,突然得到了一大堆金子似的,那心情他简直不知道该会什么话来形容了。

    辛湖也一个样,摸摸这个点心,闻闻这包面,再看看那包坛子的米,后来又看着鸡蛋流口水,恨不得把这些粮食全抱在怀里,才能睡呢。等两人忙完,家里的其他人都睡着了。

    整个芦苇村静悄悄的。躺在床上,辛湖还在想着小半篮子的鸡蛋。她穿过来这么久了,总算见到了鸡蛋。这可是正宗的纯天然无添加剂的土鸡蛋,在现代哪里找得到?不过,因为张婶婶家有个小初八,分走了一半鸡蛋。陈家和谢家一家也就只分了二十多个。

    现在所有的孩子,包括她自己,营养都不够。如果有可能的话,她巴不得天天每人吃一个鸡蛋。她相信,吃一段时间,大家的身体都会变好些。不过,眼下总共就那么几个鸡蛋,她的这个希望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达成。

    一定要养小鸡,天天下蛋吃。辛湖心里盘算着如何弄些小鸡回来养,又有蛋吃,又可鸡汤喝,真是一举数得。可惜的是,她并不知道如何孵小鸡,要不然,她就把蛋全拿来孵成小鸡了。她只知道小时候,每年春天家里的母鸡都会抱窝孵小鸡,然后家里就有了一群嫩黄色的小鸡仔,秋天时它们就又能下鸡蛋了。

    这样想着,辛湖慢慢睡着了。睡梦中,她梦到自己养了好多小鸡仔,然后小鸡仔慢慢长大了,一群肥美的小母鸡开始下蛋了。最后,她居然梦到自己煮了一大锅糖水荷包蛋,只是刚咬了一口,就被人抢走了。

    “我的荷包蛋,我的荷包蛋。”辛湖大叫一声,猛的坐起来了,然后就自己把自己惊醒了。

    被她惊醒了的大郎,满头黑线的回味着荷包蛋这个词,简直是哭笑不得。他可没想到,这小丫头做个梦都在吃荷包蛋。也就是几个蛋而已,就把她馋成这样。

    反正鸡蛋也不可能存放太久,这天早上,大郎直接让辛湖弄一锅荷包蛋当早餐。每人一大碗糖水,但鸡蛋只有两只。

    “大姐,你竟然弄糖水蛋吃?”平儿简直不敢相信的问。

    这可是精贵吃食,他以前只见到过病人吃过。平常人哪里能吃到。家里就算养了鸡,下的蛋自己家都舍不得吃,全是拿出去卖的,卖了能换点盐,又把钱赞起来,去买别的东西。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吃到糖水荷包蛋。

    就连江大山也有些吃惊,他还以为辛湖会拿鸡蛋做什么菜呢,没想到她倒好,一顿把这些鸡差点全煮了,还加了糖。糖和油一样,都属于贵重物品,如果方便出去买其实他们也吃得起。

    关键是,在芦苇村出去一趟不容易就不说了,外面世道还不安稳,谁也不知道下趟再出去,还能不能象这次运气这么好,找到个还在过太平日子的县城,拿着银子什么都能买回来。

    “就这几个蛋,不快点吃了算数。天天数着好看吗?”辛湖说着,自己端了一碗,喝起糖水来。反正她很馋荷包蛋了。再说了,就这么点鸡蛋,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久违的甜味一入口,就甜到辛湖心里去了。她一口咬住荷包蛋,把里面还在流动的蛋黄吸到嘴里,蛋黄混着糖水,滑入喉咙。美得她,嘴角都翘起来了。实在太好吃了,她的味蕾就好似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似的。

    两颗蛋,她很快就下了肚,再慢慢喝光碗里的糖水,她意犹未尽的舔了舔嘴巴,恨不得再吃一下才好。其实,认真来说,再煮四五个蛋,她估计自己也能吃得完。

    “有这么好吃吗?”大郎看着她这个样子,简直有种鸡蛋是天下第一美味的感觉。说实话,他并不太喜欢吃鸡蛋。因为小时候天天吃鸡蛋,他早就吃烦了。

    “太好吃了。”平儿也和辛湖一样,早吃完了自己的一碗。

    接着大宝和阿毛也吃完了。大家都看着大郎和江大山,两人都端着碗没有动。大郎是不太爱吃鸡蛋。江大山是觉得自己一个大男人不该吃这种女人孩子吃的东西,而且他也不爱吃甜食。

    “好吃。大哥你不吃吗?”大宝睁大眼睛,有所图的问。

    阿毛也是一副还想再吃的样子。大郎和江大山正想把自己的分给他们。

    辛湖却说:“别给他们。一个人最多只能吃两个。”

    在她的认知当中,一个人一天一个鸡蛋就好,多了也是浪费。何况大宝他们还是小孩子呢,吃多了也不好。最重要的是,如果分给他们了,大郎和江大山岂不是要饿肚子了。

    今天早上,她可就弄了这么点东西,江大山和大郎的饭量本来就比他们几个小的大,吃这么点东西,本来就不可能吃饱,要是一点儿都不吃,就要饿到中午呢。她可以想象得到,那些点心糖果类,他俩也不可能去吃。

    “为什么?”大郎惊讶的问。

    “你们快点吃吧,冷了就不好吃了。”辛湖催促道。

    “我不要了,大哥快点吃。”大宝一听立马跟着辛湖的话说。

    大郎和江大山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三口两口就解决了一碗糖水鸡蛋。

    “大宝,小孩子吃多鸡蛋会肚子疼的。”辛湖说。

    她总不能告诉大家,鸡蛋胆固醇高,吃多了容易得心脑血管方面的病吧。她主要是得用这次的机会,告诉大家虽然鸡蛋很好,但也不能吃太多。免得大家觉得好吃,对身体也好,就一次吃好多。反正她已经打定主意了,家里以后要多养些鸡,肯定会有蛋吃的。到时候,人人觉得蛋好吃,对身体又好,天天大吃特吃就不好了。

    “那我们明天再吃,可以吗?”平儿问。

    “恩,鸡蛋好吃。”阿毛与大宝同时说。

    “可以啊。不过,明天我们不吃糖水鸡蛋了。”辛湖说。她刚才也看出来了,大郎和江大山并不喜欢吃糖水鸡蛋。

    “哎,下次出去还是该买些小鸡小鸭回来养,也好下蛋吃。”大郎说。

    要是家里天天都有蛋吃,孩子们就不用馋成这样了。其实好多农户家都是要养些鸡鸭,甚至猪羊牛,但现在芦苇村除了马,就见不到其他的家禽牲口了。

    “对咦,我们也没想到。”江大山后悔的说。他们哪里想到该给家里买些小鸡小鸭回来养啊,他们只顾着买粮食。其他的东西,都看到了顺手买的,也不会想到什么该买多些,什么该少买些。

 第70章 读书

    “下次出门;我要跟着去。”大郎说。

    他早就想跟着出去见见了,外面是个什么模样;他心里完全没有底。而且他打算在这个地方安家落户好好经营;自然也想早早弄清楚,这里究竟是个什么地方,附近有些什么城镇村落。能够利用的都要利用起来。

    “下回,我们先把要买的东西,写下来。”辛湖说。

    其实就是列个购物清单再出门。在现代她经常这么干,平时要上班,没什么空出去,一到周末或者休息日;就会出去采购一通;吃的用的,一买就是一堆。除了新鲜蔬菜水果之外;能放的东西;都是一次买齐。

    眼下家里差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几个大男人出去一趟尽顾着买粮;其他东西就算买了;也买得不如意。就比如布一买就是好大一匹;恨不得全村人都穿一模一样的。这样;就算每人做了几身衣服,看上去也好象天天穿一件衣服似的。

    他们就不会想着说,买多几样花色颜色的,反正这布是讲一尺多少钱的,尺数相同,单价相同,加起来还不是花一样多的银子啊,况且大家不缺银子。但衣服穿起来,不就好多了吗?特别是家里大宝和阿毛差不多大小,做一模一样的衣服,肯定会搞得都分不清哪件是大宝的,哪件是阿毛的?果然,男人们就是不会持家。

    她其实也想跟着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这个念头她提都懒得提起,因为很显然是不可能的。

    “恩,我们先想好家里需要什么,都慢慢记下来,以后出去就带上单子。”大郎笑道。这个法子好,也不用怕有什么东西忘记买,有什么东西不需要买了。

    “那行啊。大郎记吧。现在就可以想,想到一样记一样。先把小鸡仔记上。”江大山说。他对这些家庭庶务可一点儿也不善长。脑子里也记不住太多的要买的零碎玩意儿。大家先慢慢想,慢慢往单子上添。

    “大哥,谢公子说要教我们读书。你能不能先教我一下,我一个字也不会写。”平儿一听说到写下来,就立马请求道。

    “行啊。”大郎应着,随手捡了根细枝在地上划了个平字。

    “这个字读平。就是你的名字。”

    平儿很认真的看了一会儿,又学着大郎的样子拿细枝在地上写写划划起来。一个字他也学得很认真呢。

    看着平儿的样子,辛湖心里满是感叹。在现代,她见到的孩子基本上都能上学。可在古代,想要读书可是件非常难的事情。虽然芦苇村,大家觉得孩子们该读书识字,但这也是因为谢家人也好,张婶婶也好,她们都是读过书的人。大家也并不是那些小门穷户,连儿子都读不起书,哪能让女儿家也读书啊。所以平儿虽然这么小,也懂得珍惜读书的机会。

    江大山见到大郎写的字,又听到他和平儿说,平是什么意思等等,就明白他说的读过两年书,是没错的,顺道就考校起来。他也不过是让大郎背些启蒙读物,比如三字经,千字文等。

    这些东西,大郎当然记得很清楚,不说对答如流,却也非常熟练。可见是真正认真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